新化县人民医院 湖南娄底 417600
【摘 要】目的:探讨胆囊炎患者围术期引入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实施成效。方法:选择胆囊炎患者180例,均为我院普外科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围术期常规护理(对照组,n=90)与围术期开展临床路径护理(观察组,n=9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情况、总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胆囊炎围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展开干预,可缩短病程,节约医疗费用,提高护理水平,增强手术安全性,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胆囊炎;围手术期;临床路径护理;效果评价
临床胃肠外科胆囊疾病领域,胆囊炎发生率居较高水平,多由化学物质刺激或致病菌感染,促使胆汁成分改变所致,常有胆石症合并,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临床路径护理为现阶段一项高效严格秉承“以病人为中心”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护理管理模式,其由医务人员依据患者疾病特点和护理经验,以时间为横轴,以护理手段为纵轴,就日程计划表个体化制定,对患者开展预见性、个性化护理,以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1]。本次研究针对所选胆囊炎患者,在围术期引入临床路径护理方案,效果显著,现总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普外科胆囊炎患者180例,均与《外科学》(第八版)相关诊断标准符合,并经血常规、腹部CT、腹部B超等检查确诊。随机分组,观察组90例,男47例,女43例,年龄23-67岁,平均(42.9±1.8)岁;对照组9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22-65岁,平均(42.6±1.6)岁。两组对本次实验均知情同意,并排除继发性精神疾病及心、肝、肾等机体重要脏器严重疾患者,组间自然信息可比(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应用普外科常规护理,具体为:(1)饮食指导:饮食宜清淡,视情况选择易消化、高营养、低脂肪半流质或流质食物,若有腹胀或重度呕吐,可通过静脉途径提供营养支持;(2)生命体征监测:若体温、呼吸等出现变化,可向主治医生及时告知,妥善处理;(3)皮肤干预:急性患者多有皮肤瘙痒症状,可用热水对皮肤擦洗,可给予止痒剂外用;重症者,需定时翻身,以降低压疮发生风险。
1.2.2 观察组
本组胆囊炎患者除常规护理外,引入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具体步骤:(1)制定护理路径表:主管护士依据自身经验,以患者入院至治愈出院为顺序,就护理路径表初步制定,再结合患者病情方面的具体变化,做出适宜的动态调整,以确保路径内容个体化、整体性。(2)入院首日: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完成检查报告单的核实,了解大体生理状态,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胆囊炎病因、病程、转归、预后,不理解处,可通过视频及图片的方式讲授。(3)术前1d:对患者心理状态评估,可采取诱导试交流方法,使患者对内心情感、顾虑主动倾诉,护理人员耐心倾听,适当疏导,提供精神方面的支持。如大部分患者不了解胆囊炎手术流程,易有错误认知,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严重,护理人员需就手术特点、步骤、注意事项、配合要点等讲解,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积极投入治疗;也可介绍成功康复的病例,发挥榜样力量,增强患者信心。告知胆囊切除后不会对日后生活造成明显影响,解除患者顾虑[2-3]。(4)手术当日:再次对患者生命体征评估,保证生理状况可对手术实施过程耐受,并适度安慰和鼓励,使患者情绪保持稳定,以最佳状态接受胆囊炎手术。此外,术前再次强调麻醉等配合事项,提高配合度,确保手术顺利实施。(5)手术后:对切口情况观察,严格依据无菌操作原则更换敷料,并了解患者肺部有无痰液,有无尿潴留,针对性干预。待肛门恢复排气,可取半流质饮食应用[4]。另外,可采取心理安抚和药物结合的方法缓解疼痛,也可对患者四肢按摩,以降低痛感。(6)出院日:加强健康宣教,就出院后患者饮食类别、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告知,强调遵医用药重要性及复诊时间,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疑问,由护理人员做出明确解答,避免错识认知引发的错误行为,影响后续康复。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2)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3)发放调查问卷,掌握并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总分共100分,其中非常满意分值范围为80-100分,满意为60-79分,不满意为<60分。(4)采用SF-36量表对生活质量评估,含躯体功能、健康状况、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四项,总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理想。
1.4 统计学分析
涉及数据均输入SPSS13.0,组间计量数据手术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等采用( ±s)表示,行t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观察组离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 ±s)
3 讨论
在胆囊炎手术围术期应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通过对路径表制定,知晓并明确具体的护理目标,以时间为顺序,使护理内容更具计划性,同时,可依据患者病情变化灵活变动,使患者获得更为优化的照护[5-6]。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通过对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应用,在入院首日重视消除患者陌生感和恐慌心理,术前1d重视完善术前准备、加强心理干预;手术当日重视生命体征监护和密切配合;术后重视并发症的防护和生活指导;出院日做好注意事项告知,结合结果示,手术情况、总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在胆囊炎围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展开干预,可缩短病程,节约医疗费用,提高护理水平,增强手术安全性,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易昌华,张冰,陈秋菊,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3):1461-1463.
[2]林平,徐明稳,凌成平.临床路径在胆囊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5):182.
[3]吴永红.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宜春学院学报,2014,36(3):92-93,101.
[4]黄秋环,浦涧,黄丽伟,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131-133.
[5]陈玉燕.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2):143-144.
[6]冯莹杰.胆囊炎患者在围手术期开展临床路径护理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20):124-125.
论文作者:袁牡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8
标签:患者论文; 胆囊炎论文; 路径论文; 手术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对照组论文; 胆囊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