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实验小学松龄路分校 255100
识字是学习的基础,是小学语文的基本功。识字教学质量的高低,首先直接影响着小学语文的发展。同时,识字教学对于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有着重大的意义。只有在识字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记忆、理解、分析、概括、推理。因此,搞好识字教学至关重要。识字本身是一个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安排得合理,字就能学得快,记得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对枯燥的汉字难以产生兴趣,遗忘字、认错字乃是司空见惯的事。在多年的低年级教学中,本人总结了一些识字教学的好方法,现作一归纳,以飨同仁。
一、以多样游戏,进行趣味识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与追求,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调动学习积极性。因此,如何以多种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可采用儿歌、顺口溜、字谜、故事等这些儿童所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快乐地识字。
1.唱儿歌。儿歌永远是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文字样式。我们在教学中一方面创编儿歌教学生识字,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编儿歌识记生字。
2.编顺口溜。顺口溜生动有趣,通俗易懂,易学易记。如把“用”和“甩”可进行这样的比较:“用字尾巴向右拐,甩来甩去甩不掉。”“弯”可用歌谣“一点一横长,两竖在中央,一边一个点,弓字在下边。”帮助记忆。
3.猜字谜。猜字谜是学生极为感兴趣的事,在猜谜的过程中既活跃了思维,开发了智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字的记忆。如“三人同日见,百花齐争艳。”猜一字(谜底:春)。“又到村里”猜一字(谜底:树)。在这里把“春”拆成了“三、人、日”,把“树”拆成了“村、又”,由熟字巧妙地组成生字,学生饶有趣味地在温习熟字的基础上学习并掌握了生字。
4.述故事。听故事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寓识字教学于听故事中,既引人入胜,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教学“告”字,可这样告诉学生:“一只小动物一口咬掉了牛尾巴,老牛气得去‘告’状了。”再如教学“休”字,可如此对学生说:“从前有一个人干活干累了,靠在树上‘休’息。”
二、按构字规律,进行优化识字
关于汉字的造字方法,传统有“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无论是象形、指事,还是会意、形声,都有其自身的构字规律。在教学时,教者可在课堂上渗透汉字规律,深入浅出地进行识字教学,效果一定显著。转注和假借属用字之法,无需赘述。
1.利用插图进行象形字教学。象形字是摹拟事物形状所造出的字。它流传至今虽历经几番改变,但仍可窥其原貌。在低年级语文课本中,象形字上多配有插图一幅。在教学时,可结合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以五彩斑斓的图画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并有机地诱导学生展开丰富而合理的联想,建构图字间的桥梁,寓识字于观图中。
2.抓住符号表义的特点进行指事字教学。指事是用符号标出事物的特点来表示字义的一种造字方法,如此造出的字叫指事字。在低年级,只有极个别的字属于此类。在教学时,如果教者能很好地把握这类字的符号表义功能,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采取分解法进行会意字教学。会意是合字表意的造字方法,即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构成一个新字,造出的字叫会意字。会意是以象形为基础合体成字,故教学时可采取分解法,将复合而成的会意字分成几个象形字,在象形字的基础上进行会意字的识字教学,以熟字带生字,意义字形相结合。
4.突出形符的表义功能来学习形声字,进行归类记忆。形声字是由声符和形符相结合而构成的,其声符表音,形符表义。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应充分突出形符的表义功能,把具有相同形符的字归纳分类,并且要经常指导学生把学过的字进行整理,得出规律性的东西。一方面可加强记忆,防止遗忘;另一方面也可为以后学习同类生字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识字能力。
三、抓形近字,进行比较识字
这一点是学生掌握字的难点所在。学生的错别字主要出在形近字上。在教学中,应对这类字进行有机的归类、观察、比较、拓展,引导学生抓住细微特征,进行系统的识字。例如“无、天”“士、土”“弟、第”“去、丢”“天、夫”等字只有细小的差别,学生全凭死记硬背,不但增加了记忆的难度,而且也极易混淆。反之,教师把形近字列举出来,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分析,找出异同点,进行比较性的识记,效果则是十分明显的。
四、走入生活,进行课外识字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中处处用语文。如果我们能够把识字教学推广至生活这一大课堂,开展生活识字活动,学生就能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去识字。只要我们把在生活中识字这一理念植入学生的心田,那样生活就会是他们识字的大课堂。因此,学生的课外识字量就会迅速加大,这必将促进学生识字水平的提高。
总之,识字教学是基础性教学,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深入浅出,触类旁通,绝非一日之功。以上所述是本人在识字教学实践中的些许心得体会。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对于如何进行识字教学的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永远达不到最好,只能不断地追求更好。
论文作者:陈敬华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0月总第25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学生论文; 会意论文; 指事论文; 象形字论文; 生字论文; 熟字论文; 儿歌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10月总第25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