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网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一般配网配电线路分布的区域广阔,且环境复杂,容易出现故障。为了降低故障发生的风险,需提高运检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有效防范和控制配网配电线路故障。本文将以内蒙古某供电局为例,以配电线路作为重点,将其常见故障、运行维护方法和检修技术要点进行阐述,以尽量避免故障的发生以及发生之后尽快完成抢修工作,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配电线路;常见故障;运检管理
1 引言
电能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资源,电力资源供应如果发生故障会对社会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当前,电力资源的传输是借助配电线路来完成的,线路的安全可靠直接影响到电力资源的输送情况。配电线路使用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产生故障,如果缺少及时处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生产生活连续用电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强化运检管理工作,强化管理措施的落实。
2 配电线路运行故障问题
2.1 接地故障
电路接地可分为保护接地以及工作接地两种,其中保护接地主要是确保人身安全,避免因为间接触电等导致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以及其他部分出现问题,当前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这一方面。工作接地主要是为了持续系统、设备等的正常工作,工作接地包含有中性点接地、防雷设备接地、铁塔接地等。不同接地方式其功能存在有明显区别,其中中性点接地主要是为了维持系统运行中三相系统电压固定,防雷设备接地主要是为了将设备运行过程中所积累的静电荷等导入地下,铁塔接地则是将金属外壳作为导电回路,实现对接线的简化。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接地线路具备明显优势,但是运行过程中容易有问题出现,比如线路某一绝缘点出现破坏时与大地连接接地,这个电路中容易有过电压或过电流等问题出现,造成设备的损坏,威胁人员安全,这些问题都可划归至接地故障范畴。
2.2 变压器故障
在配电系统中,电压需要完成调控和转换,因此变压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要保证可靠,这样才能保证用户安全用电。变压器发生故障后,难以准确实现电压转换,整个配电线路的安全性难以保证。特别是位于偏远地区的配电变压器,维护力量如果不足,定期检查、维护和检修如果难以实现,变压器易发生故障,工作效率和性能会受到影响。
2.3 短路故障
相较于前两种故障类型,短路故障是配网配电线路的主要故障。这种故障的不可预测性更强,所以给实际的维修和处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造成短路故障的因素有如下两个方面,(1)极端天气,如大风、大雨及雷电等,可能会导致线路折断,进而发生短路故障;(2)一些具有腐蚀性的物质也会对线路产生一定损害,增加短路故障的风险。当线路发生短路时,一方面会妨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转,另一方面可能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故障问题,所以一定要提高对短路故障的重视程度。
3 电力配电线路运行中故障检修措施
3.1 接地故障检修
线路接地故障主要是线路在地绝缘方面的破坏,当出现损坏问题后,电路对地绝缘电阻会有明显下降,甚至为零。因此,想要实现对电路接地故障的准确查找,可选择测量电路方式做好地绝缘的控制,在绝缘电阻较低情况下,准确测量其电阻值。在测量过程中可选择绝缘电阻表测量,同时也可选择电阻挡测量。如果贷年限分支较多,查找难度大,可结合跌开关分布情况将其划分为多个不同区段,结合变电所接地线路、程度以及相别等分析考虑,采取分段查找措施。另外,还可选择转移负荷方式进行负荷的转移,通过对供电方式的改变明确接地故障发生位置。同时也可选择“一拉一合”方式寻找故障点,在拉开断路器时,接地现象消失,可根据这一情况判断接地故障线路,以此为基础,明确接地故障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找到存在的问题,才能够维持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
3.2 超负荷检修措施
配电线路中超负荷故障问题同样较为常见,一旦有超负荷故障等问题出现,将会直接造成运行电路故障,导致整个供电系统出现瘫痪。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实现对超负荷问题的有效解决,就必须要注意电路的选用,结合电量超过电线安全载流分析考虑,实现对电流的有效控制,同时确保电流发热量合理。工作人员在配线线路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进行,以各类标准为依据,提高检修有效性。
3.3 具体的运检方法分析
首先,短路故障通常是由自然和人为的原因造成的。实际运检管理中,可以利用断路器设备加强相关线路的灵敏性,降低短路故障的风险。其次,针对接地故障,可以选择合适的漏电保护器,加强对线路的保护,避免接地故障的危害。为了保证防范的效果,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漏电保护器。为了有效防范电弧状况,需要关注线路对地泄漏电流的情况。最后,需要建立相关的制度规范,明确运检管理的流程和内容,责任到人,促进运检工作的顺利进行。
3.4 设立档案信息数据库
电力系统运转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判断出系统线路的运行情况,提前做好防范措施,避免故障的发生。尤其是当下,各种设备的应用使系统运行中产生的信息逐渐增多,必须依赖先进的技术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因此,需要积极引进信息通信技术,并设立专门的档案信息库,提高对相关信息的整合分析能力,进而保证运检系统的高效运行。例如,针对变压器设备的故障问题,就可以收集设备在运行中的相关数据,然后与信息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得出较为科学合理的结果,依据结果采取相应的运检措施。
3.5 智能化管理平台的应用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配电线路实施智能化管理有了基础条件。为了有效提升配电线路的运检管理效果,可以发挥智能管理平台的作用,以提升配电线路的管理效果,运检管理可以在智能条件下完成。智能管理平台的优势还体现在可以降低线路运检管理的成本支出,降低线路的维修占用时间,线路运检管理的质量也可以提升。此外,借助运检管理平台有利于实现云计算、大数据挖掘、同、无线数据传输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再结合线路定位系统的应用,可以及时发现故障,由于故障识别提升了准确性,提升了线路故障的处理效率,为保证配电线路长周期稳定运行创造了条件。
4 结束语
当前电能需求量越来越大,在电力系统方面要求也更为严格,必须要注意供电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控制。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在维持供电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发挥重要价值和作用。配电线路运行中,受到多个方面因素影响,有故障等问题出现时,会对电能传输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想要提高电能传输可靠性和稳定性,必须要注意配电线路运行故障的准确分析,提前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和控制措施,控制故障发生率,维持配电线路安全运行,更好地满足电网稳定安全运行需要。
参考文献:
[1] 夏秀华,王松.配网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分析与运检管理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1):67.
[2] 吴金灿.配网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分析与运检管理[J].通讯世界,2018(10):126-127.
[3] 陆福嘉.配网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及运检管理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8,25(09):222.
[4] 王海.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分析与运维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8(06):217.
[5] 殷杰.配网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分析与运检管理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12):62-63.
论文作者:刘晓婷,高沁娇,田梦,翟晓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发生论文; 变压器论文; 常见故障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