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水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驻马店 463000
摘要:水利工程从古代开始就是防御洪灾和旱灾的重要手段,能促进农业生产健康发展。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数量的增多,周期的增加,会对工程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如何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生态工程;环境问题;对策
1引言
在改革开放后的这40年以来,我国已经建成约9万多座水库大坝,且累计对水库大坝的堤防建设长度达29万余公里,这样的浩瀚工程已经在防洪、排涝、供电等水利工程体系为我国居民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虽然水利工程体系已初步建成,但也要处理好其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因此要在实际水利工程中不断研究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改善手段。
2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现状
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大幅增加,尤其是部分可以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提升国民生活品质和提高国家生产总值基于现代科技的大型建筑方面,取得了较高成就。不管是投资的规模,或者是建筑建设速度均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与国家综合实力的优化和改善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正是由于水利等大型工程设施的建设,对我国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我国建筑行业正面临能源、资源、自然生态等多方面形势严峻的环境保护问题。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我国水利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速度也随之提升,并受到社会各个领域不同程度的重视。基于环境保护理念的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等内容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单位达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绿色途径,逐渐被业内专业学者、专家了解。然而,可持续发展战略虽然与基于环境保护的水利工程施工关系紧密,但是在部分施工企业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光度不足、深度较低以及缺乏规范化、系统化具体实施细则等问题,形式主义过于严重,实际行动与理想呈不平衡状态的现象成为常态。水利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理念贯彻度不明显,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的环境保护内容是各个施工单位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必须落实的重要工作任务。
3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1水利工程对陆地环境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中,一般会占据很多的土地资源,所以相关的施工单位应该及时地清理水利工程占用的场地。在土地的清理环节中,也会对土地中的树木及农田造成破坏。另外,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还会产生很多的污水和废水,所以要有非常完备的污水、废水处理体系,否则有害的污水、废水会对周边的土地造成很大的污染和破坏。除此之外,应该及时迁移水利工程建设所在地的动物和周边居民。并且在水利工程的运行中也会导致大量土地被淹没,使周边的气候环境发生很大的改变,对当地的生物链也造成一定的破坏和影响,使周边的生态平衡受到很大的影响。
3.2对生物资源的影响
在大自然中,生物资源在自然资源中占主导地位,而且生物资源在生物圈中与人类的生活中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不仅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展现出它的经济价值,而且生物资源组成的生物群落在自然中是不可或缺的。水利工程的实施往往会破坏一个地方的生态平衡,将会对当地的生物资源造成一系列不可挽回的影响,不仅可能会改变当地的生物环境,更有可能对当地生物生存形成一定的危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一,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阻碍了水生鱼类的迁移路线,影响了它们的繁衍,使其难以在新环境中生存,最终造成水生鱼类因食物不足饥饿而死;其二,对陆生生物的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占用大量的土地,并会破坏掉一些陆生生物的家,造成陆生生物因抢夺栖息地而发生动物之间的战争,并造成陆生生物的数量的减少。
4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保护对策
4.1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造成水利工程施工中水污染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施工人员以及现场管理人员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程度不足。针对这样的情况,要在水利工程实际施工展开前,重点提升施工人员以及现场管理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除了要组织相关人员深度学习水利工程施工中有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之外,例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实施细则等,还要通过培训等方式,树立起施工人员与现场管理人员的环保意识。在进行现场管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严格管理施工污水、生活污水等的处理与排放,要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制度,以此为依托展开排放水处理质量、成分的检测,降低水利工程施工对周边水域的污染。
4.2优化设计、施工管理,完善环境保护制度
工程施工建设设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服从区域生态发展的整体规划,全面规划,明确水利工程环保需求,科学预测工程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因地制宜,精准分析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现状和水利工程施工的可行性,关注社会需求、环境承载能力,探讨和研究水利工程价值。进行环境评价,综合考量,科学决策。建立健全的环境补偿机制,在建设方案上,设计采取预防性措施,一旦发生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迅速采取补救措施,进行有效干预与防范,最大限度降低水利施工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落实环境保护制度,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重视施工收尾工作,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第一时间修整和恢复周围生态环境。加强天然河床保护,严格控制污染物和废物的排放,重视重点物种和资源的保护,保证生产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4.3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先进行建设规划,规划设计要在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单位要认识到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发展。水利工程建设时要在建设的各个环节做好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使周边生物、动物等都能正常生存。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不能破坏生物或动物产卵及栖息地,施工过程中要尽量使用环保材料。水利工程建设要在实现促进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尽量减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将生态环境的保护贯彻到工程建设的所有环节中。在河道里建设时,要尽量避开鱼迁徙的路线,不破坏鱼产卵的区域,尽量减少对水生植物的破坏,以保证动物和植物都能正常生长。
4.4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
对于水利工程,在施工结束后,要尽量对生态进行一定的保护和恢复措施。这些措施主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上。此外,该工程在水利设计的基础上,将自然因素引入其中,进行更适合生态的水利工程设计,在这方面主要是通过对与实际的结合,在设计阶段,对生态意识进行强化,结合施工区域现场的现实问题,进行与生态的双赢,和谐发展。对于陆生生物的保护措施,主要表现为在施工前对需要进行保护的动物和植物进行转移,通过建立拓展渠道和栖息地,建立适合他们生存和生长的新环境,对于植物要进行人工培育,采用栽种、种子入库等措施,确保生物的多样性不会产生太多的破坏。对于水生生物的保护,主要是通过对水质的保护,通过大坝阻隔,引流,改变正常流速等方式,对珍稀、濒危物种,建立生态保护区域或者进行人工繁殖等。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是水利工程中当前较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建立完善的生态保障措施,采用多种手段减少和避免生态破坏,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生态治理的有效手段,推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印光.信息化时代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3:215-216.
[2]鲍建腾,陶娜麒,宋玉,陈少颖.江苏省水利工程生态(环境)调度在生态河湖实践中的应用[J].江苏水利,2018,02:16-20.
[3]梁波.水利工程建设对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4102:156-159.
论文作者:雷向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水利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生态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