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应用中的有效性研究重点探寻论文_刘燕琳,胡晓雪

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应用中的有效性研究重点探寻论文_刘燕琳,胡晓雪

刘燕琳 胡晓雪(四川成都市草堂小学子美分校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环节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还极大的提升了课堂学习的效率。本文从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应用中的重要性出发,探究了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应用中的策略,以便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低年级;语文;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0-003-01

“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改变了传统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极大的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了课堂学习的效率。语文是整个学习阶段的重点课程,尤其是小学语文,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开发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有效的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讲解占据着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枯燥的讲述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越来越低。但是,如果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中,教师可以将枯燥的课本内容制作成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观看。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比较低,因此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将较难的字词进行分解,从而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力。

(二)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教学过程中是双向互动的过程中,不仅包括教师的“教”,同时也包括学生的“学”。教师只有清楚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制定适合的教学计划。在传统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将重点字词以及课后总结写在板书上,这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时间就会缩减。但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作好课件,将重点与难点展现在幻灯片上,这样不仅节约了板书时间,还增加了与学生互动的环节。此外,教师在进行课文对比教学时也更加方便,可以有效整合几篇课文中的字、词、句等,将多音字展现在幻灯片上,更有助于学生学习。

(三)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字词,还需要让学生学习阅读以及写作等,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教师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搜集更多的教学资源,尤其是阅读以及写作方面的资源。小学低年级学习的写作内容一般是看图写作,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扩展看图写话的素材,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应用中的策略

(一)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学生对汉语拼音的学习

汉语拼音是小学低年级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最为基础的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多语文教师在拼音的教学过程中没有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学生对汉语拼音的记忆也是强制性的,并没有正确的学习方式,因此学生对汉语拼音的学习兴趣并不高,虽然有些学生在短期内记住了拼音,但是如果不加以练习很快就会混淆。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汉语拼音教学中。

比如:很多小学生在学习前后鼻音时,存在较大的困难,教师就可以将前后鼻音制作成幻灯片,设置成为“小动物找家”的游戏,把前鼻音与后鼻音制作成小动物的形象,根据给出的生字,让学生进行搭配。此外,有些小学生难以分清鼻音“n”与边音“l”,教师就可以找出与“n”相关的字词如“牛、奶”等字,同时找出与“l”相关的字词如“六、流”等,然后借助网络将这些字词的正确发音的口型以及音频展示在幻灯片上,然后让学生跟着音频以及正确的口型练习发音。

(二)借助信息技术,巧妙学习汉字

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很多汉字都需要不断的联系才能学会正确的书写。但是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将复杂的生字学习,转变为更加生动,形象的学习内容,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有极大的提高。比如:在学习“日”字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寻找“日”字的造字过程,从汉字的造字法开始,先给学生展示象形的“日”字,然后将其每一步的演变过程都展现出来。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寻找几张太阳的照片,让学生进校观察。除此之外,“月、水、人”等字的教学也可以参照此种教学方式,对于笔画比较多,书写较困难的汉字,教师可以将其笔画进行分解,制作成动画的形式,根据笔画的顺序一步步展现出来。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与记忆。

(三)优化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不能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内容,提升课堂小学的效率。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般”,教师应该重视新课导入环节。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六岁到九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做好新课导入的设置。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几个具有新意的问题展示在幻灯片上,如在学习《特殊的考试》时,教师可以提出“特殊的考试是什么?”“考试的内容有哪些?”“为什么要称为特殊的考试?”等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这样学生就会进行有目标的学习,从而抓住学习的重点。

结束语

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首先教师应该明确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制定适合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借助信息技术,加强学生对汉语拼音的学习。同时,通过将生字词多样化的形式展现在多媒体上,降低学生对汉字学习的难度。此外,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借助信息技术有效导入新课教学,优化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沈宁.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87.

[2]陈晓彬.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路径探究[J/OL].学周刊,2019(19):156

[3]王海进.探究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的优势及措施[J].才智,2019(16):87.

论文作者:刘燕琳,胡晓雪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  ;  ;  ;  ;  ;  ;  ;  

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应用中的有效性研究重点探寻论文_刘燕琳,胡晓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