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杰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感染科 上海 201700
【摘 要】目的:分析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98例耐多药肺结核病患,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仅选抗结核药物行化学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入胸腺肽,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6个月后研究组病患痰菌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缓解率优于对照组(P<0.05);血常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佳、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胸腺肽;抗结核药物
前言:
近50年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中国结核病流行趋势有所下降,但因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致使部分地区疾病控制仍有待提高,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全球每年新增结核病患者约有800-1000万,且约有300万死于结核病,作为突出公共卫生问题,如何有效诊治以帮助患者免除疾病困扰,成为医者研究重点[1]。耐多药肺结核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结核病,医者可通过菌种鉴定和涂片镜检确诊,因该病患病菌携带时间长、治疗时间长会增多其传播人数,我国作为全球耐药结核病疫情较高国家之一,预估有12万民众受困于该病,至今尚无理想药物及恰当治疗方案,为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减少传播当前有医者推出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物综合治疗方案,本文就该治疗方案其疗效进行分析,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耐多药肺结核病患中选取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54例)。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会审核通过,所有入选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痰检显示为阳性,排除合并其他重大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疾病、免疫功能障碍)、精神交流障碍及依从性差者。研究组男29例,女15例;年龄25-71岁,平均(45.6±3.4)岁;病程0.5-6年,平均(3.2±0.4)年。对照组男31例,女23例;年龄26-69岁,平均(45.4±3.3)岁;病程0.7-7年,平均(3.3±0.5)年。两组病患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选抗结核药物行化疗,①口服异烟肼片(国药准字H34020788,2010-02-26;安徽仁和药业有限公司)0.3g/日,3次/日;②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83233,2008-04-02;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400mg/次,2次/日;③肌肉注射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国药准字H31021774,2010-03-09;上海中西制药有限公司)日均注射量不得超过1.5g,连续使用不得超过10日;④盐酸乙胺丁醇片(国药准字H44020283,2010-09-30;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15mg/kg,1次/日。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胸腺肽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23389,2011-01-21;内蒙古白医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肌肉注射10-20mg,1次/日。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6个月痰菌阴转率,症状缓解情况及血常规指标。
1.4指标判定
选用PCR法查痰评估结核菌阴转率;观察临床症状(乏力、咳痰、咳血、胸痛、盗汗)缓解时间;治疗后组织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评估其各项指标。
1.5统计学分析
本文涉及所有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用()、(%)表示计量和计数资料,用t 和对数据进行检验,分析组间差异,若P<0.05,即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结核病是以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慢性传染病,可侵袭脏器(肺、肠道、肾、骨关节),以肺部受累形成的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PTB)最为常见,患者常伴有低热、咳嗽、盗汗等症状,作为传染性疾病,一直是全社会民众防治重点,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为帮助患者缓解病痛,摆脱疾病困扰,医者多推荐病患使用抗结核药物以杀死细胞内外生长代谢旺盛和几乎静止的结核菌,但极少数患者因病情反复及药物的不规范使用产生耐药性,耐多药肺结核是指对抗结核一线和二线药物菌产生耐药性,该类病患病死率极高,如何有效医治,以提高治愈率,成为民众关注热点[2-3]。胸腺肽又名胸腺素,是胸腺组织分泌的具有生理活性的一组多肽,当下临床常用的胸腺肽是从小牛胸腺发现并提纯的有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的小分子多肽,患者使用该药物不仅能维持机体免疫平衡状态,增强T细胞对抗原反应,还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至今胸腺肽临床应用已有20年之久,过去因制剂方法与质量管控未统一加之临床观察不规范,导致疗效难以确定,随着医药行业的发展胸腺肽制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中,多用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和肿瘤辅助治疗中,如支气管炎、重症肝炎、肺结核、肿瘤,近几年医者发现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显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病菌阴转率及症状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血常规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耐多药肺结核病患在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胸腺肽疗效高,具有极高应用价值。此次研究结果与邹国强[4]在《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观察》的结果相符,该学者在研究中指出联合用药可提高痰菌阴转率,提高肺部病灶吸收率,改善空洞闭合问题,同时还可减少不良反应,证实联合用药疗效显、安全性佳。总之,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韩伟,崔泰震,黄健,等. 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疗效[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32(12):1106-1109.
[2]郑燕,段新亚,陈桂仙. 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涂阳肺结核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4):127-128.
[3]吕振东. 研究免疫调节剂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1):214-215.
[4]邹国强,温红光,赖映君,等. 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0):19-21.
论文作者:李永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8
标签:胸腺肽论文; 肺结核论文; 疗效论文; 抗结核论文; 药物治疗论文; 病患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