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鹏[1]2003年在《敏捷化CAPP系统原理、关键技术与应用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敏捷制造是面向21世纪的先进制造模式之一。作为连接设计与生产的“纽带”,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CAPP)在敏捷制造信息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传统CAPP过多地强调工艺生成的“自动化”,忽视了CAPP系统的适应性、重构能力、重用性、扩展能力的重要性,导致CAPP长期以来针对性较强,不能迅速适应不同的企业以及同一个企业不同时期的需求,制约了敏捷环境下企业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因此,针对敏捷制造模式的特点,研究和实现能够快速响应企业生产的需求、具有敏捷化特征的新型CAPP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通过分析敏捷化CAPP的需求、概念和技术特点,本文从系统体系结构、单元系统的信息模型、工艺决策模型、工艺知识的共享和获取方法、协同工艺设计以及软件实现方法等角度研究了CAPP的敏捷化原理与关键技术。针对制造企业大实际需求,进行基于智能中间件的敏捷化CAPP工具系统研制和应用开发。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和特色如下: (1)通过概述21世纪制造业的特征和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指出制造信息系统的组成、CAPP在制造信息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敏捷制造模式的可重构、可重用、可扩展(RRS)准则和敏捷化制造信息系统构建技术。在综述传统CAPP的缺陷、CAPP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指出支持敏捷制造模式的敏捷化CAPP是CAPP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2)将敏捷化思想引入CAPP系统设计中,提出面向产品、基于数据库并具有并行协同设计等特征的敏捷化CAPP的概念,提出敏捷化CAPP的功能模型和软件系统设计方法,提出一种由CAPP主体、代理层和企业环境叁层功能模型所组成的敏捷化CAPP工具的体系结构。 (3)在分析工艺资源数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元的统一数据模型、面向敏捷化CAPP的集成化产品模型,讨论基于特征的零件信息模型,并给出基于知识元的特征表示方法,对敏捷化CAPP的工艺规程模型和卡片模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型进行分析、定义,以“抽象资源工厂”模式定义统一的制造工艺资源模型。 (4)工艺决策建模是开发CAPP工具的研究难点,亦是CAPP走向智能化和实用化的瓶颈所在。在综合分析工艺决策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融合基于实例的推理(CBR)、人机交互设计以及其它决策方法相结合的敏捷化CAPP系统多模式工艺决策模型,提出一种由工艺基元、工艺元、工艺模板、工艺实例组成的层次化工艺实例知识的形式化描述。研究基于移动智能体的敏捷化CAPP决策模型的实施方法。 (5)敏捷化CAPP是基于知识的智能工艺设计系统,工艺知识的共享和知识获取技术是敏捷化CAPP实现实用化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在研究工艺知识全局共享和管理的机制后,提出一种基于本体的工艺知识共享模型。提出基于文本聚类的知识获取方法。 (6)工艺设计过程是多人参与协作的并行设计过程,协同技术是实现CAPP系统敏捷化的一个关键技术。提出由用户视图层、安全控制层、全局特征层以及网络层所组成的CAPP协同工作环境模型。分析敏捷化CAPP的版本控制的特点,提出一种版本控制模型。用过程、状态、角色、任务等概念的形式化定义给出协同工艺设计任务模型,将权限控制与工艺设计任务有机融合在一起。在不同任务协同机制问题上,提出基于锁的任务协调方法。 (7)在分析消息队列、DCOM、CORBA、Java、W七b Service等几种中间件实现技术的特点,以及基于知识的智能中间件特点基础上,提出接口标准化、主体静态稳定、运行时动态定制、功能增量进化、模块功能自治以及插拔兼容性的CAPP系统敏捷化策略。以智能中间件为核心,提出CAPP与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CAD、PDM以及工艺设计助理的敏捷化集成模式。 (8)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以成都工程机械(集团)公司技术信息系统(CG一TIS)的项目为背景,开发了具有敏捷化特征的CAPP工具系统(SCU一CAPPTool)。该系统由主体系统、工艺设计扩展组件以及卡片设计系统、工艺资源管理系统、工艺文件浏览器、通用排图系统等多个子系统组成。应用结果验证了敏捷化CAPP工具系统设计的方法学与软件原理的正确性。
张恒文, 段广洪, 向东, 张敏[2]2006年在《批量因子在变批量工艺规划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向变批量生产的CAPP作为变批量生产准备工作的首要步骤,必须适应企业生产批量的变化,使得工艺规划的环境和方法随这种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首先,从工艺设计角度出发,采用模糊数学方法,提出批量模糊集和批量因子的概念来描述批量变化,并设计批量因子的确定方案;其次,针对批量因子变化,分析了工艺设计中受批量因子影响的因素;最后,提出了适应变批量生产的VPCAPP系统体系结构,建立变批量生产下的工艺规划环境,利用配置思想实现变批量生产的工艺规划设计。
龙红能[3]2004年在《大型发电设备制造工艺设计信息化平台的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型发电设备具有零部件数量多、形状复杂、制造周期长、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等特点,通用的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系统难以满足其制造工艺复杂性和动态性的要求。因此,对适应这类复杂机械产品的工艺设计方法和专用工艺设计信息化系统进行研究对促进我国大型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的快速反映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有重要作用。 用于大型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的工艺设计信息处理系统不仅能用计算机技术完成复杂产品的工艺文件设计,还应具备工艺设计过程管理、工艺信息资源管理以及与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等进行信息交互共享等功能。因此,研究集工艺设计、工艺资源管理、工艺文档管理与工艺设计过程管理为一体的工艺信息处理系统是推动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全面实施工艺信息化的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以国家863/CIMS主题项目“发电设备行业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研究”(编号2001AA411150)、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基于PDM技术的网络分布式CAPP工具系统研究”(编号:008038)和“东方汽轮机厂工艺设计与过程管理网络化平台系统”课题为背景,进行适应于大型发电设备产品工艺设计信息化系统构建的工艺设计过程管理、工艺知识管理与获取方法、实例工艺设计方法、远程协同工艺设计方法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提出大型发电设备制造工艺设计信息化平台的体系结构,研制针对大型发电设备制造行业需要的“工艺资源管理与网络分布式CAPP工具系统(SCU-CAPPTool)”并在实际中应用验证。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和特色如下: (1) 提出了面向产品工艺设计、过程管理与制造资源一体化集成的工艺设计信息化平台的构建思想。建立了以多模式工艺设计为基础、以制造资源数据为核心,集工艺设计、工艺资源管理、工艺文档管理与工艺设计过程管理为一体的制造工艺设计信息集成体系结构,以支持大型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制造工艺信息平台的构建。四川大学博士论文 (2)针对大型发电设备工艺设计过程管理的特点,较系统地探讨了基于工作流思想的工艺设计过程管理原理,提出一种基于知识的工作流建模方法,增强了工作流管理系统对业务流程变化的适应性,详细讨论了模型的框架构造和知识表示,通过使用知识表示模式和相关谓词建立了系统的更改传播机制,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柔性。对工艺设计任务元分派的求解问题,提出了基于任务元偏序图和任务元深度值的遗传算法,为得到任务元的最优分派策略奠定了基础。 (3)通过分析整理大型汽轮机制造工艺知识的应用特征,提出了由工艺决策知识、工艺实例知识和辅助型工艺知识组成的汽轮机制造工艺知识的描述方法和获取方法。建立了扩展规则知识表示模型和基于知识/实例的工艺决策知识表示模型,阐述了辅助型工艺知识库的组成和特点,提出了由工艺规程实例、典型工艺、标准工艺组成的制造工艺实例知识的管理方法。 (4)基于数据挖掘技术讨论了各种辅助型工艺知识的自动获取方法及相关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聚类分析方法处理工艺数据提取工艺字典知识的算法,以及基于序列中的知识发现从工艺序列中挖掘常用工艺元的算法。通过从工艺数据中进行工艺知识的抽取、转换和处理,为提供灵活多样的工艺知识重用方式和辅助手段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提高CAPP系统的实用性。 (5)基于实例推理的工艺可重用技术有助于增强CAPP系统的智能化水平,针对大型发电设备工艺设计的实际,提出了基于“.实例十规则”的工艺决策策略和渐进式工艺知识应用方法,提出了基于汽轮机叶片部件特征层次描述模型的汽轮机叶片部件相似度算法,基于汽轮机转子主轴粗车和精车不同加工阶段特点的转子主轴相似工艺两步抽取策略及相应算法,以及考虑汽轮机回转体零件几何形状特征在车削过程中变异关系的相似度算法和工艺信息筛选算法,提高了系统以成熟工艺数据为基础的工艺设计和工艺决策能力。 (6)在分析远程协同工艺设计的特点、研究远程协同工艺设计的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将远程协同工艺设计系统中的功能实体Ageni化,对Agent的角色进行了划分,研究了基于多Agent的协同工艺设计模型,提出了以过程控制为核心,通过多Agent之间的相互通讯与合作实现远程协同工艺设计的方法。 (7)在本文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发的SCU一CAPPTool系统在东方汽轮机厂获得成功应用,取得了“建成企业级面向产品及管理的制造工艺信息集成,实现产品工艺设计与工艺管理一体化,工艺与设计、工艺与制造的全面集成”的应用效果,验证了上述研究成果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同时,研究成果己通过四川省科技厅“整体国内先进水平、部分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鉴定。关键词:大型发电设备,工艺设计信息化平台,工作流技术,工艺知识,数据挖掘,实例推理,远程协同工艺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王志红[4]2005年在《面向CAPP的智能工艺决策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工艺决策是CAPP系统的核心,工艺决策能力决定了CAPP系统的主要性能,决策方式决定了CAPP 系统的类型。本文以回转体零件为例,对CAPP 中的自动工艺决策方法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建立了一个有效的智能化工艺决策系统,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CAPP 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以后的研究和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针对传统工艺决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工艺决策机制和新的建立资源模型的方法,以使CAPP 中的工艺决策功能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工艺决策模型,为CAPP 中工艺决策功能的实现提供一个系统且行之有效的总体方案,并提出了系统的决策实施方法。2. 结合CAD/CAPP 集成系统对零件信息模型的要求,给出了工艺决策系统中建立零件信息模型的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介绍了本决策系统中的零件信息获取的实现方法。3. 采用专家系统原理,将决策推理程序与工艺知识(决策规则)分离,并有效地实现了工艺决策数据与知识的获取、表达和相应数据库与知识库的建造, 较为完整地实现了回转体零件的自动工艺决策功能。同时,提出了将机器学习方法、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该工艺决策专家系统中,在改善系统智能水平和性能方面进行了尝试性研究。4. 在得到初步工艺方案的基础上,对工艺优化与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动态规划法和遗传算法,把工艺路线层优化和工序层次优化相结合的综合优化模型,较为满意地解决了工艺过程优化问题。同时,从工序加工时间、加工成本及资源利用率等几个角度出发,对工艺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5. 在实现智能工艺决策功能的基础上,完成了该智能工艺决策系统与制造仿真系统的功能集成。系统运行与实例验证结果均较为满意地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表明论文研究方法是合理并且有效的。系统的整体性能将在更深入的研究与开发中得到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张格伟[5]2008年在《基于工艺知识网格的可重构CAPP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系统可以提升制造企业的工艺设计和管理能力。在制造模式的快速化和网络化趋势下,CAPP系统存在着快速应变的需求,但由于自身的复杂性和个性化,CAPP系统的可重构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难点。本文针对国家863项目等项目的科研目标,结合企业工艺设计过程的网络化和工艺知识快速重用需求,研究支持灵活应变和快速重构的CAPP系统以及工艺知识管理体系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在总结现有CAPP系统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分别从工艺知识管理理论和可重构软件技术实现的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实现CAPP快速重构的方法。2)研究了工艺知识的来源、层次、分类和特点,提出了一种动态工艺知识网格模型(APKGA),该模型可实现工艺知识的统一描述,在工艺知识的动态使用过程中获取活跃知识和分布规律,实现工艺知识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进化。基于XML定义了模型中知识对象的形式化方法,给出了常用工艺知识集的形式化描述实例。3)为了在工艺知识网格中动态获取活跃知识,借鉴了人脑的记忆和遗忘的规律,建立了基于持续激励和长效学习机制的复合记忆-遗忘模型(CMFM),该模型可以实现知识网格中的工艺知识单元在持续激励学习环境下的生命周期演化。在模型求解的基础上,研究了模型的参数估值和数学特性、适用于计算机模拟的等效和简化算法,以及工艺知识的获取、更新和遗忘的处理技术。结合新旧知识的对比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4)在工艺知识单元演化的基础上,研究了知识网格中复杂工艺知识的进化和知识提取,该流程可分为知识元分解、知识整理、知识聚类和知识聚合等过程。通过知识视图和知识篇章,可以实现知识网格中工艺知识的动态聚合和超文本方式浏览,实现工艺知识从无序到有序的自组织进化过程。给出了工艺知识提取和知识篇章的实例。5)与网络化技术相结合,研究并开发了CAPP.Net系统,该系统以面向服务方式封装CAPP的功能单元,通过基于动态服务列表的应用系统软装配技术,实现CAPP系统的快速重构。结合实例研究了系统实现中的服务分解与软装配、工艺路线设计、资源管理、工艺文档电子签名等关键技术。该系统已在多家企业应用,效益显着。本文的工作为CAPP中工艺知识管理与重用,网络化、可重构的快速系统定制等的理论研究和系统开发提供了方法、模型和基础框架。
舒斌[6]2002年在《中小型制造企业信息化协同产品开发原理与实施方法》文中研究指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最重要的一种生产要素,而知识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对于我国制造业,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的广大中小型制造企业而言,要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提高企业的产品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产品是企业的生命,产品开发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现代企业的产品开发活动不仅具备创造性和智能性,而且具备群体性和协作性。复杂机械产品往往是由分布在不同地域具有不同领域知识特色的多个企业或部门共同协作来完成。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信息共享平台——因特网的建立,使得企业间协同进行产品开发成为可能。信息化协同产品开发(InformatizationCooperative Product Development,ICPD)正是针对这一需要提出的。研究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协同产品开发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提高企业产品开发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本文在分析中小型制造企业现状以及信息技术对产品开发方法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化协同产品开发系统的体系结构和企业间协作联盟的建立方法,研究了系统环境的集成方法、产品信息建模方法、开发过程建模原理、任务分解调度原理、组织建模方法与协作机制等,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水泵协同设计过程管理系统。论文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主要特色如下: (1)本文在阐明企业信息化对于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针对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特点和现状,构建了支持企业信息化协同产品开发的体系结构,给出了原型系统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中小型制造企业通过组建企业间协作联盟实现产品开发协同作业的新思路,探讨了协作联盟组建方法论,并给出了协作联盟企业多视图实施模型,讨论了各视图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2)给出了分布式系统集成环境参考模型,建立了基于Web和CORBA技术的 摘要企业信息化协同产品开发系统的集成环境。讨论了基于CORBA安全服务机制的系统安全管理机制,给出了具体实现算法。针对企业原有遗留系统的集成问题,讨论了基于CORBA的企业遗留系统集成原理,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 m运用面向对象的特征表示方法,建立了一个支持信息化协同产品开发的分块全局产品信息模型(PGPM),重点讨论了 PGPM模型的特征定义、总体结构和数据结构。给出了一个基于STEP标准和对象关系数据库的产品数据集成模型,探讨了产品开发过程和产品模型演化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协作伙伴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和数据访问机制,主要包括数据访问方式。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机制、产品数据版本管理机制等。 K)通过对协同产品开发过程建模理论的讨论和工作流技术及其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框架表示的敏捷工作流建模方法,建立了扩展的敏捷工作流模型,并探讨了基于CORBA的工作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法。 m在探讨任务分解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任务分解矩阵的构造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基于任务粒度控制的多协作伙伴协作任务分解模式。针对任务调度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任务偏序图和子任务深度值的改进的遗传算法,实现了基于该算法的并行设计任务的优化调度。 …)分析了协作联盟企业的组织结构特点,给出了企业组织结构参考模型,并应用Multi-Agent理论,建立了支持信息化协同产品开发的多层次混合模式的企业组织结构。探讨了各协作成员的协作控制机制,并讨论了协商机制的在任务分配和冲突消解方面的实现方法。 * 以水泵这一典型的机械产品为对象,四川新达水泵厂“水泵CAD系统”课题为背景,本文提出了水泵协同设计过程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并结合系统运行实例探讨了信息化协同产品开发系统原理的具体实现方法。
李亚白[7]2007年在《面向服务的协同制造执行系统集成与重构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制造执行系统(MES)是连接企业上层计划管理和低层控制的桥梁,在制造企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敏捷制造、网络化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的不断深化,协同制造执行系统的理念应运而生,被认为是下一代制造执行系统的发展趋势。相对于传统MES,协同制造执行系统更加强调系统的可集成性、可交互性和灵活重构的能力。当前对协同制造执行系统的研究主要仍停留在概念层面上,如何有效地构建协同制造执行系统产品,实现协同制造执行系统所迫切需求的可集成性、可重构性,是一个重要但还有待研究的课题。针对这个课题,本文做了以下研究工作:1、论述了MES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分析了当前MES存在的问题及下一代MES—协同制造执行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基于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构建协同制造执行系统的新思路。2、论述了制造车间的协同生产制造过程,给出了协同制造执行系统在企业信息系统中的定位;讨论了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的内涵和优点,提出了面向服务的协同制造执行系统框架,通过分层结构和服务对象的使用,增强了MES的可集成性、可重构性。3、研究了制造执行系统领域服务开发技术。分析了服务组件与传统构件技术的异同,给出了基于中间相遇思想的面向服务的可重构MES软件过程;论述了车间遗留系统的评价、处理方法和服务封装策略,并着重研究了MES领域服务的自动提取技术,采用加权有向图来描述MES业务功能逻辑,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服务划分的数学模型,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GA的MES领域服务提取算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验证。4、研究了基于本体的制造执行系统信息集成技术。根据MES信息异构的主要原因及目前集成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本体的MES信息集成原理;给出了面向信息集成的MES领域本体开发方法和步骤,建立了MES领域本体模型;讨论了MES信息接口规范的生成规则,并设计了MES信息接口规范;提出了采用半自动的方式来实现MES异构信息集成的方法,并开发了工具,对其体系结构和各部分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5、研究了制造执行系统集成过程建模技术。在归纳和总结当前建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集成UML、Petri网和WSFL的业务过程建模策略和方法,建立了UML、WSFL和Petri网的映射规则,并以一个简化的生产管理控制模型为例,详细论述了集成建模过程。6、研究了面向服务的企业应用基础平台NHXX-Service,为面向服务的企业应用提供运行支撑环境;基于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开发了具有良好的可集成性和可重构性的协同制造执行系统原型SOCMES,验证了面向服务的MES开发模式的可行性。
臧毅[8]2006年在《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业务流程优化、重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将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并应用到产品生产和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信息在我们的生活中日益变得重要,人类社会就是一个充满信息的社会,人类的实践活动时刻离不开信息的交流和应用。目前,信息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信息能力也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国的信息化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实行经济结构调整开始起步的,主要表现为引入计算机技术,从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各项计算机技术与设备的应用。目前来看,我国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比较低,成功率不高,这对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十分不利。 黑龙江省信息化建设起步于80年代初,发展于90年代,在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产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信息化人才培养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果,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受环境的影响,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本文从文章写作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出发,概要地介绍了企业信息化的全球形势、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概况以及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概况。同时介绍了国内外对企业信息化研究的概况,包括企业信息化管理、信息化评价理论与方法以及具体实现方法等等。提出了本文的写作思路、整体框架、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 在理论基础部分,综述信息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和企业组织理论,构成本文的理论框架。在研究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之前,对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整体状况作了简述,之后对黑龙江省信息化的建设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得出黑龙江省在我国信息化整体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具体情况,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 论文核心部分首先根据对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案。将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设定为适用信息技术的应用、电子商务活动的广泛开展、提高人员素质和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提出
高世文[9]2010年在《武器装备快速扩散制造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武器装备快速响应制造能力已经成为现代化国防工业的重要特征。但我国军工企业普遍存在“重研制、轻生产”的特点,使得企业的整体制造能力较低,很难满足武器装备快速响应制造的要求。实现快速响应制造能力的核心在于高效灵活的制造组织、先进的制造装备、高水平的制造人员。无疑,通过改造企业内部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面提升以上要素,同时也缺乏现代化军工生产能力所必需的柔性。通过网络整合武器装备各类制造资源,对军工制造资源进行动态、优化的配置,进而提升军工企业的武器装备制造能力已成为国内外国防工业发展的共识。论文针对我国军工企业的特点和需求,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为理论基础,提出了武器装备快速扩散制造的原理、方法和体系架构,通过突破关键技术构建了扩散制造的原型系统,并在型号应用中验证了理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论文的主要创新和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分析了武器装备快速扩散制造的特点、内涵及类型,提出了基于制造资源能力和任务量的当量生产能力评价标准和扩散制造的任务屏障理论,定义了武器装备快速扩散制造的主模型,并基于以上理论构建了武器装备快速扩散制造系统的总体框架和研究体系;其次,研究了武器装备快速扩散制造模式下相关制造资源管理技术,针对武器装备制造资源特点和需求,提出了基于本体和Agent技术的武器装备快速扩散制造资源模型,给出了扩散制造资源集成的建模、评价、检索等策略和方法。再次,根据扩散过程合作伙伴选择与资源调度的双重优化需求,提出了双链遗传算法实现扩散制造过程企业-资源-任务叁者之间的静态优化匹配方法。同时,针对扩散任务快速响应和动态调整的需要,提出了扩散制造动态调度方法和任务风险评估模型。进一步根据扩散制造多协作本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均衡性要求,提出了任务分解的企业竞争博弈模型,并研究了扩散制造任务均衡分配方法。然后,深入研究了快速扩散制造工艺协同技术,提出了扩散制造工艺调整机制,提出了扩散工艺设计定义和实现方法,建立了扩散制造工艺调整模型和调整流程。以扩散工艺调整对制造过程的影响为依据,通过实例验证了扩散制造工艺调整可行性。最后,基于SOA框架开发了武器装备快速扩散制造原型系统,并在具体武器装备型号的制造中进行了验证。
何苇杭[10]2008年在《制造企业协同产品商务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协同产品商务既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以产品开发为中心的信息系统应用,也是一种制造企业新的贯穿于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全生命周期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论文综合运用信息管理、研发管理和企业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了制造企业协同产品商务应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包括协同产品开发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协同产品开发信息系统的功能与结构以及协同产品开发信息系统的实施,构建了一个制造企业协同产品开发业务体系框架以及一个制造企业协同产品开发信息系统框架。论文的研究力图为制造企业的协同产品商务活动的开展在组织、管理和技术上提供参考和借鉴意见。论文首先对制造企业协同产品商务产生的产业背景进行了考察。指出全球经济一体化、制造业信息化的普遍展开和企业产品开发能力的不断提升是促使协同产品商务发展的时代背景;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飞速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提出中国制造业应该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的协同产品商务以推动产业的战略升级和转型。系统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协同产品商务中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提供系统理论基础。论文综合论述了系统论、信息论和协同论等相关研究成果,讨论了系统原理在管理活动中的应用、信息和协同在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制造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协同产品商务中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提供制造理论基础。论文综合论述了制造业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讨论了制造系统的基本概念、特征和构成;分析了先进制造系统的相关理念与模式以及先进制造系统的信息技术应用的主要内容。论文详细讨论了协同、协同效应、协同商务和协同产品商务的基本概念,比较了协同商务和协同产品商务的差别;提出了创立协同效应所应遵循的原则;阐述了协同商务理论起源、实践基础及其主要内容;进一步地,提出了协同商务信息系统的功能;分析了协同产品商务的战略价值。协同产品商务的产品开发业务体系为产品开发活动的展开提供组织和管理基础。论文通过研究产品开发管理理念的历史变迁,得出构建产品开发业务体系的理念基础;按照并行工程理论与集成产品开发方法的指引,定义了协同产品开发业务体系中的基本元素,包括:产品战略、团队建设、决策模式、过程管理、管道管理、技术管理、开发方法、组织协同和支撑工具;通过明确协同产品开发业务体系的组织建立和管理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内容,构建了一个协同产品开发业务体系的基本架构。协同产品商务的实现技术是构建产品开发信息系统的重要工具。论文阐述了计算机辅助技术、产品数据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数据可视化和企业应用集成等多项技术的基本内容,重点研究了其中两项关键技术的主要内容:产品数据管理和企业应用集成。分析了传统产品数据管理的缺陷,描述了产品数据管理的功能与结构;阐述了企业应用集成的主要内容,研究了企业应用集成的技术实现。协同产品商务的产品开发信息系统为产品开发活动的展开提供集成的计算机工作平台。制造企业如要开展协同产品商务,除了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产品开发业务体系之外,还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产品开发信息系统,这样才能在活动效果和效率两方面同时得到提升。论文详细研究了产品开发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这些功能包括:产品数据管理模块、产品数据可视化模块、企业应用集成模块、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块和个性化定制门户;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描述了产品开发信息系统结构的不同的视图,重点设计了面向现有系统集成的五层产品开发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分析了其每层结构的主要功能;并且,选取目前业界领先的协同产品商务软件提供商—美国PTC的相关软件产品组合为实例,分析了其核心功能及设计思想。协同产品商务的实施既是一项一次性的项目管理活动,也是一项需要持续性改进的业务管理活动。论文讨论了协同产品商务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企业信息化规划、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机构重组;结合协同产品商务实施的特点,重点研究了协同产品商务的实施步骤;总结了协同产品商务实施的关键成功因素。论文最后展望了制造企业协同产品商务的未来发展方向。利用企业应用集成工具有效的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在相当长的阶段内仍然应该是协同产品商务信息系统的关注焦点;但是更重要的是,未来理想的协同产品商务信息系统应该是一个包含了可以按照行业类型细分定制的全生命周期的各类管理工具的组件系统,各个组件可以共享一个基于产品的统一的全局的数据视图。
参考文献:
[1]. 敏捷化CAPP系统原理、关键技术与应用实践[D]. 戈鹏. 四川大学. 2003
[2]. 批量因子在变批量工艺规划中的应用[J]. 张恒文, 段广洪, 向东, 张敏. 新技术新工艺. 2006
[3]. 大型发电设备制造工艺设计信息化平台的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D]. 龙红能. 四川大学. 2004
[4]. 面向CAPP的智能工艺决策方法研究[D]. 王志红. 电子科技大学. 2005
[5]. 基于工艺知识网格的可重构CAPP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张格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8
[6]. 中小型制造企业信息化协同产品开发原理与实施方法[D]. 舒斌. 四川大学. 2002
[7]. 面向服务的协同制造执行系统集成与重构技术研究[D]. 李亚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
[8]. 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与评价研究[D]. 臧毅.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
[9]. 武器装备快速扩散制造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D]. 高世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
[10]. 制造企业协同产品商务构建研究[D]. 何苇杭. 武汉理工大学. 2008
标签:机械工业论文; 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论文; 工艺设计论文; mes论文; 制造执行系统论文; 信息化规划论文; 协同设计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产品开发过程论文; 协同软件论文; 信息集成论文; 技术原理论文; 功能分析论文; 信息化时代论文; 信息系统规划论文; 重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