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对于整个建筑工程具有重要的影响,不但可以有效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此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为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了强力保障。但是,在实际的检测过程当中,仍然存在大量的影响因素。因此,质量企业与工程检测需要针对当前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细微的研究与分析,并且积极探索应对措施。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建筑工程检测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检测质量;影响因素;应对
1 建筑工程检测质量的影响因素
1.1建筑材料质检体系不完善
相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而言,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当前大部分建筑单位以及建筑工程企业,错误的认为只要施工材料附带有合格的证书,则这部分施工材料将不会对施工产生任何的质量影响。此外,部分施工单位或者施工企业在材料的选择过程当中,并未对其所选择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把控,例如材料的质量、规格、型号、生产日期、出厂日期以及供应商家的信誉度等作出全面综合的了解,对于部分即将入施工现场的材料,也只是采取简单的抽样进行检测,并没有严格执行相关标准规定,对所有入场的每批施工材料进行综合验收,这将极大的增加了施工材料的不稳定因素,增加了施工材料的质量风险。
1.2检测人员的综合素养较低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当中,检测人员的综合素养高低,对于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例如,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或者相关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在实际的工程质量检测过程当中,检测人员不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检测,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会直接影响检测质量,从而为工程质量埋下隐患。此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大部分检测人员,由于接受教育水平的程度以及学历方面的差异,导致部分检测人员很难获得专业化的检测资格,对于质量检测技术的掌握程度不足,缺乏对检测工作的流程的熟知程度,从而导致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检测成效相对偏低。
1.3检测单位管理不够规范
检测单位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当中,由于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较高的管理意识,导致检测单位对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检测单位并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管理机制,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依旧采用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这必然导致检测单位相关管理工作难以开展。此外,检测单位在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过程中,由于其管理不够规范,缺乏对管理工作的高度认知,忽视了管理规范的重要性,导致检测单位相关管理工作不能够适应其实际发展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阻碍了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检测单位要不断的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意识,加强完善相关的管理规范,进而有效提升检测单位的质量管理效率。
2 主体质量检测的相关环节
2.1对建筑物进行尺寸测量
在对建筑物工程主体的测量过程中需要重点考察的对象是对其开间,进深,建筑物的面积和高度都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在对建筑物结构主体进行测量之前相关的检测人员必须要认真的研究建筑图纸,并且对建筑实体进行一个较为全面和准确的测量以保证检测的精确性。如果出现了不符合标准的地方,必须要下发停工通知,解决相关问题。
2.2混凝土强度检测
现代建筑中最为基本的原材料之一就是混凝土,在每一栋建筑中都会被普遍性的运用。因此,混凝土的质量以及强度必须在每一次的实际施工过程中都要满足我们的需求,从而保障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首先,抽样检查这一方法是我们在对混凝土进行检测时较为常用的科学方案,与此同时可结合钻芯法以及回弹法对其进行重点监测。对于检测标准的设置与完善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这样可以有效地让我们的纪检检测人员对低于标准的情况有据可查,也好有一个科学的方案对其进行数据支持,以完善建筑的安全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对砂浆强度的监督检查
整个建筑物的抗压能力与与砂浆抗压强度具有密切的联系。通过采用灌入法和回弹法对砂浆的强度进行检测,在检测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得到精确的测强曲线图来对结构主体进行整体预判。
2.4钢筋检测
在进行施工的具体操作过程中,依据建筑的不同部位以及不同的建筑分类,它的检测要求也会有相应的差别。首先,对建筑的钢筋必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钢筋间距以及钢筋直径对于已经隐蔽过的钢筋骨架来说是重点了解部分,并且对钢筋的规格,品种,数量要依据实际施工图纸进行精确的核对以满足规范要求,与此同时对相关原材料的的出厂报告和合格证书也要进行检查。
2.5楼板板厚检测
由于近年来在我国部分地区会出现建筑事故,使得相关人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有较为密切的关注。首先在对楼板板厚的检测过程中对其厚度的承重能力以及层高的把控进行检测以符合标准要求,对于来满足用户需求的角度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对不同隔层跨板以及房间进行随机检查,如果有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情况出现需要联合相关部门进行普查。
3 提高建筑工程检测质量的策略
3.1 健全建筑工程检测制度,加强检测的独立性
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相关法律政策来统一建筑工程检测的标准,才能达到检测的真正目的。可在各地区设立专门的协会组织,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建筑工程质量建设的标准,实现制度化管理,形成良好的市场氛围,加强监管力度,对违规行为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并落实到位。除此之外,借助协会组织,可召集行业内从业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开展培训课程,以提升整个行业的水平,实现资源共享。
3.2质量检测单位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单位需要不断的更新检测设备,淘汰传统滞后的设备,引进先进的设备,根据工程质量检测的实际需要,引进移动可调配的检测设备。并且所有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的标准规定,必须经过计量检定合格后才能够投入使用。先进的检测设备有助于提升质量检测的效率,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准性,进而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的总体提升。此外,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是保证建筑工程检测质量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必要手段。因此,建筑工程企业需要大力投入资金,积极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保障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
3.2 提升建筑检测机构检测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建筑工程检测质量水平的提高归根结底在于检测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定期开展相应的培训,并对课程的学习结果加以验收,能够确保检验人员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除提升本机构人员的专业素养外,检测机构可外聘更专业的建筑工程检测质量人员,带领其他人员学习国外先进检测机构的经验,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只有建筑工程检测质量人员的专业素养得到保障,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3 全方位、多层次地监督建筑工程的施工情况
一些施工单位为应付检测工作,对原材料的检测往往会马马虎虎,甚至会伪造一些检测记录和报告,这些都为工程的施工带来了安全隐患。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检测机构应做到全方位、全时段检测,检测人员要不定时、不定点地到施工单位进行随机检测,对检测记录和报告要确保其真实、客观,对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负责。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实际的质量检测当中,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成效,不但可以实现建筑企业对建筑施工材料、半成品,以及过程施工质量等,作出综合方面的评判,而且还有助于规范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节约成本。因此,建筑工程企业需要针对当前的发展形势,积极探索相关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成效的路径,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总体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伟伟.完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有效措施[J].中国房地产业,2011(02).
【2】郭延平.混凝土结构强度检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0(13)
论文作者:田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检测论文; 人员论文; 建筑论文; 单位论文; 标准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