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土地管理;地籍;测量
引言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具有不可再生性。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十分紧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则需要通过开展地籍测量工作,以此来为土地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一、地籍测量浅析
1.1 地籍测量的概念
地籍测量的架构内容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地籍图的绘制、地籍调查以及地籍控制测量等,而土地权属调查还可以分为土地所有权以及土地权属。值得一提的是,在地籍图也具备附图功能等,其中的地籍指的是国家监督管理,并将土地资源以及土地周边附属物实现综合管理的必需手段。地籍测量指的是测量人员对地籍区域系统信息所实现的测量和工作,其最终的根本就是要将土地归属作为核心,而后对其进行研究、观察以及测量,再对这些数据进行整合,最终再将其制作成图表,入档案进行存储。
1.2 地籍测量的作用
地籍测量指的是对地籍区域系统中的信息予以进行测量和绘制,得到较为细致的数据,而后再将这些数据和信息内容上交给国家,国家将会将其作为土地的基本资料,这些资料在我国的土地管理部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具备着较强的法律效应。
地籍测量要求测量工作人员要对土地资源予以细致的划分,这样可以为后期的土地税收予以产生重要的支撑作用,更加便于国家对土地进行着实的管理,这样将会利于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逐渐起到土地开发以及整合的作用。
二、地籍测量的基础测量方式分析
2.1 地籍测量的主要内容
地籍测量的内容与土地资源的管理是切实相关的,具体的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点:
2.1.1 国家可以对土地资源实现高效的管理,此外,还要根据实际的土地状态、性质以及面积等予以测量和分析,而后还要对土地资源予以管理、分配和整合。
2.1.2 我国的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每个省市县等的地籍测量都要对地籍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还要将土地的使用权利进行划分。
2.1.3 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一般都会积极提倡绿色的环境建设,此时,还要发挥城市绿地测量的作用,通过地籍测量来强化城市中人们对于土地的认知,对农村的农田用地以及菜园用地等进行测量,对其中的细节内容通过地籍测量的方式予以体现。
2.2 地籍测量的主要方式
地籍测量与其他的测量方式极为不同,它一般会参照专业的测量方式,本着从高到低以及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笔者对这些测量方式进行了分析,具体分为以下三点:
2.2.1 截距法的分析。这一方法是地籍测量中极为高效的技术措施之一,具有简便易操作、需要应用的设施少等优势,它对于测量的实际需求较高。
2.2.2 控制法的分析。地籍测量的控制过程中,避免不了的会出现测量不精准的问题,此时则要求地籍测量人员一定要充分地把控地籍测量的要点,并对测量点予以合理的控制,确保测量手段的科学性。
2.2.3 坐标法的分析。这一方法又称为极坐标法以及直角坐标法,应用直角坐标法可以应用测量来使最终的数据更为准确,极坐标法则应用电子设备,保证数据测量的科学性,最终再使数据的处理趋于自动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地籍测量的重要路线
在实际的地籍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其主要路线进行分析,笔者对其主要路线进行了切实的分析和探究,具体的可以分为以下四点:
2.3.1 要对测量的质量以及工作进度进行确定,而后在此过程中,还要切实确保科学技术的创新性,同时还要满足实际的测量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土地测量工作的发展。
2.3.2 要对土地资源以及土地权的利用现状予以切实的分析,安排专业人员对需要调查的土地资源进行调查和测量,并将土地面积进行划分,这样可以切实降低土地测量工作的失误率,同时也会将测量的职责落实到每一位测量工作人员身上,对职责进行明确,进而提升土地测量的精准度。
2.3.3 在对土地面积予以切实的测量之后,还要将地籍测量的数据录入到系统当中,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隐蔽性,使土地测量的数据和有关参数可以实现高度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最终促使其工作上和时间上都具备秩序化,确保公告的高效性。
2.3.4 应用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可以切实保证土地测量的精准度和科学化,进而确保土地测量的质量,逐渐达到优级效果。
三、地籍测量技术的应用方法和管理措施
3.1 地籍测量技术有待提高
现阶段的地籍测量技术的应用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更新,还要将创新思维落实到实处,将实时动态技术融入其中,在GPS设备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还应将GPS技术的优势体现出来,尤其是地籍测量的过程中,更加需要应用GPS技术来对土地资源进行标记和管理,而后再将所收集的数据和资料,与卫星接收设备实现切合实际的对接,应用卫星地位系统对无线电设备予以定位。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过程中,还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出现一定程度的误差以及数据不精准的问题。基于这一问题,应当引用专业的数据对这些误差的精度进行分析,误差处于一定的范围之内就可以对这些误差予以忽略,不对其做进一步的考虑和测量。
3.2 在地籍测量之前应当做好准备工作
在实际的地籍测量过程中,前提就要做好较为深入的地籍调查,这也是后期实现地籍测量的关键之处,尽可能确保地籍测量的精准度,为后期的实地测量做好准备工作。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对土地的性质予以掌握,还要对土地的现状予以记录,并将其绘制成一幅动态的图片,做好统计分析,将所搜集的土地现状以及税收情况等诸多层面的数据和问题都进行如实的记录,这样将会利于后期实现科学的、高效的土地规划,将其充分地反映在图编制上,最终将会大大地满足人们对于土地测量的切实需要,同时也会进一步实现土地测量的精准度,确保其设备的应用也较为齐全。此外,在进行地籍测量准备阶段,还要充分地做好检查工作,保证检测设备没有损坏情况等,这样才能为后期的实际地籍测量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强化地籍测量工作人员的训练和培育力度
要想确保地籍测量工作的精准度和科学性,就要充分地意识到地籍测量工作的重要性,督促监测人员将自身专业素质和道德素养体现出来,积极地发挥他们的作用,那么有关的地籍管理部门的领导人员则要将其自身的引导性作用体现出来,强化其培训力度,并将测量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出来,但是在实际的地籍测量过程中,这些地籍测量人员的综合素质呈现着较大的差异性,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部分测量人员可以发挥其专业优势,但是仍旧有部分测量工作人员在测量过程中,无法按照实际的测量标准和规则来落实,导致最终的测量结果存在着较大的误差和问题,极大地阻碍了地籍测量工作的落实力度和强度。因此,有关的地籍测量和管理人员则要充分地做好测量培训工作,并还要保证培训的强度可以切实满足实际的地籍测量需求,最终极大地保证地籍测量工作的精准性和高效性,为后期的土地资源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由于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两者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因此在实际土地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要运用先进的测绘技术来开展地籍测量工作,以此来提高地籍测量工作的效率,确保测量数据的质量,全面提升地籍信息的精准度。
参考文献:
[1]饶伟.地形图测量和地籍测量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0):224-225.
[2]杨洛.地籍测绘中测绘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1):226-227.
论文作者:胡发芹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测量论文; 土地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作论文; 数据论文; 土地资源论文; 切实论文; 《科学与技术》2019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