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儿童医院
【摘 要】目的:分析儿童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治疗措施。方法:对2009 年9 月至2015年5 月在郑州市儿童医院进行胃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的16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食管异物24 例,胃内异物125例,十二指肠异物13 例,161例异物经内镜取出,3例下行至空肠自行排出,1例手术治疗。结论:经内镜取儿童上消化道异物有效、安全。
【关键词】异物;上消化道;内镜;儿童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165例患者年龄:5月-8岁,男102例,女63例。异物停留时间:3小时至5天。
1.2 方法: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异物部位、种类、大小及嵌顿的时间.,行X线胸腹立位片检查(金属异物),了解异物位置、形状与消化道管壁关系,并排除脏器穿孔。对X 线下不显影物体应根据异物的危险性大小选择急诊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术前一般不必行钡餐检查。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需1名麻醉师、一名熟练操作内镜的高年资医师、2名护士配合。并进行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监测,当血氧饱和度下降至85%时立即终止操作,根据麻醉师意见改变患者体位,给于吸痰处理或气管插管。能配合的患儿用丁卡因麻醉胶含服后行内镜检查,选用合适的异物器械钳如鳄口钳、圈套器、三爪钳及网篮等。
2 结果
2.1异物位置
异物发生位置:食管上段13例,食管中段6例,食管下段5例,胃内125例(胃底23例,胃体68例,胃窦15例,幽门口19例),十二指肠球部4例,十二指肠降部7例,十二指肠水平部2例;
2.2 异物种类及数量:金属类:硬币45枚,钥匙13把,游戏币10枚,小锁7把,耳环6例,戒指5例,钉子5枚,排钉3个,勺子3把;
非金属类:塑料玩具配件21个,玻璃珠14枚,围棋子12枚,棒棒糖棍9个,发夹9个,果核2例,笔帽2例,塑料包装袋2个,纽扣电池1例,串珠1串,胃石1个,共计171个。
2.3异物取出成功率:一例胃异物系胃柿石体积较大,约5 cm × 8cm,无法通过贲门,反复钳夹无法夹碎,转外科治疗;另外3例术中未见异物,术后24小时内经直肠排出。余顺利取出,成功率为97.58%,其中154例麻醉下取出,7例清醒状态取出。
2.4并发症:食管溃疡6例(硬币坎顿),幽门管溃疡3例(硬币坎顿),食管粘膜划伤少许出血1例(桃核取出过程),胃多发浅表糜烂1例(纽扣电池泄露),十二指肠球部糜烂(棒棒糖棍坎顿),本组病例除上述异物本身造成的黏膜损伤及少许出血外,未见食管破裂、食管穿孔、大出血、纵隔炎、气胸、吸入性肺炎等明显并发症。上述粘膜损伤给于抑酸及对症治疗后,3-5天复查胃镜损伤修复。
3讨论
3.1发生原因
消化道异物最常见于儿童,有报道儿童患者约占全部病例的75%~ 80%,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儿童缺乏生活经验与危险识别低,对事物新鲜好奇,加之家长看护松懈,易将上述物品放入口中,不慎或故意吞入所致。
3.2临床表现
如异物已经进入胃内,儿童不一定有明显症状体征;异物嵌顿在食管内可引起吞咽疼痛、吞咽困难或完全性食管梗阻,疼痛位于颈部,伴有流涎,哭闹或拒绝进食。
3.3取出过程与方法技巧
胃内异物大多在胃底及胃体上部粘液湖内[1],首先应吸尽粘液,改变病人体位,清晰视野。食道内异物因腔较小,难以操作,尽量将其推进胃腔而易于套取。长条状异物先调整好异物的轴向,长轴尽量与食管平行,套住一端约1.0cm 处,收紧圈套器后慢慢随镜子缓慢退出贲门。不规则锐利异物引出时,应待贲门开放时及食道扩张时逐渐慢慢引出,切忌暴力硬拉,以免损伤粘膜。所有异物引出时需在视野观察下进行,待异物通过咽部(食管第一生理狭窄)时,助手将患者头部后仰,使咽喉部与口咽部成一直线,利于异物顺势拔出。异物嵌顿尤锐利性异物不能勉强求成,防止损伤消化道壁。异物取出后,需再行内镜检查是否还有异物或粘膜有否损伤。
3.4经验总结
发生幼儿吞食异物后,家长千成不要自行处理,用饭团、馒头往下压更是绝对禁止的,因为这样做可能引起食管的进一步损伤,造成严重的后果,同时也会给治疗带来困难。
首诊医院最好不要做行钡餐检查,以免钡剂挂附于异物上,掩盖异物分枝或棱刺使影像失真及试取时影响视野或钡剂堵塞内镜吸引道,而影响效果[2]。
消化道异物中80%~90%异物可以自行排出,约10%~20%的上消化道异物需内镜取出,大约1%的异物需要外科手术取出。蒋丽蓉[3]认为儿童消化道异物必须去除的指征是:(1)食管内异物;(2)吞入为尖锐或针尖状,或长度大于4 cm 或宽度大于2 cm 的异物,异物滞留于胃或十二指肠内;(3)含有毒性的异物;(4)钝形异物,2 周后仍发现滞留于胃内或1周后仍发现滞留于十二指肠内。
对于误吞电池的患儿,若在患儿胃内停留48 h 者未排出者,应尽早取出。本文1名误服纽扣电池1天后婴儿,术中可见胃内多发糜烂及出血,提示胃酸腐蚀电池外壳后,化学物质泄露致粘膜广泛损伤。
有学者认为儿童消化道异物钳取需在静脉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陈洁[4] 等对65 例无论胃镜还是结肠镜下取异物均在未予全麻和静脉麻醉下顺利取出,无1 例有并发症。本文中少数较大患儿在清醒状态下取出,其余在麻醉下进行,提示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实施。
参考文献:
[1]吴秋珍,卢齐来.内镜诊治32 例上消化道异物的体会[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7,14:126.
[2]晏洁影,雷平光.复杂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处理[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0,19(7):661-663.
[3]蒋丽蓉.应用内镜处理儿童上消化道异物38例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5,23(10):702-704.
[4]陈洁.消化内镜在儿童消化道异物治疗的应用[J].小儿急救医学,2002,7(1):33-34.
论文作者:王新芳,苏,伟,潘妍竹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6
标签:异物论文; 消化道论文; 食管论文; 儿童论文; 损伤论文; 粘膜论文; 胃镜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