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区分物化劳动和资本:克服历史的理论扭曲和遗漏_剩余价值理论论文

严格区分物化劳动与资本——克服历史的理论扭曲和疏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物化劳动论文,疏漏论文,资本论文,理论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物化劳动是物质化的活劳动,具有物质和劳动两重属性。作为劳动属性,它不同于一般的活劳动,各色各样的活劳动凝结其上,赋予各种性能,即各种使用价值,供人们作各种目的使用;作为物质属性,它不同于天然物,必然为一定所有者所有,有它的所有制归宿。物化劳动和资本是两个不同而又密切联系的经济范畴,必须加以说明和澄清,才能克服历史的理论扭曲和疏漏。

生产要素与经营要素

物化劳动是从生产角度看问题,运用生产要素——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和劳动力,进行生产,制造产品,创造新的使用价值,以满足人们需要的活动过程。它属于生产力的范围,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任何社会要进行生产,都必须具备三要素——劳动力、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物化劳动是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经劳动漏过)的合称,它在人类社会的长河中是永远少不了的,而且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愈益发挥其重要作用。因此,物化劳动作为活劳动的凝结物,这个范畴是永存的,可以讲它万岁、万岁、万万岁!

资本是从经营角度看问题,运用经营要素——人、财、物,相当于西方经济学惯用的三要素——劳力、土地和资本,谋取经济利益,以实现各自愿望的过程。因此收入分配在经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资本就是在特定条件下的经营要素,它属于生产关系范围,体现着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变化了,经营要素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是经营要素与生产要素根本不同的地方。作为经营要素的资本,不要说万岁、万万岁,恐怕连千岁都不敢说。

社会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物化劳动是活劳动的凝结,与活劳动相结合,能有效地创造价值,主要是剩余价值。因而现代资本很多是通过购买物化劳动——生产资料,雇佣劳动力,从事生产性经营,也就是把两者结合起来,以谋取剩余价值的。为此物化劳动在很多情况下表现为资本,但它决不等同于资本。马克思就曾指出:“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①]

资本按照传统的词义解释,是指用于剥削雇佣劳动者而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体现着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社会关系,故与物化劳动存在很大的不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历史范畴的资本,在我国几乎消声匿迹达几十年之久,而用资金来替代。改革开放,外资引入,私有经济也有很大的发展,经济多元化,经营多元化,为了包揽兼容变化了的经济态势,我国会计部门创造了一个新名词——资本金,兼容资金和资本两种不同含义。可见,资本与物化劳动存在严格的区别,但历史和现实社会都对此发生了混淆。最早最著名的要算法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创始人萨伊了。萨伊把经营要素混同生产要素,把资本主义生产归结为生产一般,把资本等同于生产资料——物化劳动,认为劳动、资本、土地是一切生产所必须的三个要素,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资本、土地“协同创造的”,并进而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分配公式。在当时和后来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影响。

资本主义先于社会主义,学习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也先于社会主义。现代资本主义大工业、大机器、自动化、机器人、现代化生产、高有机构成,哪一种物化劳动——生产资料不表现为资本?劳动手段、劳动对象表现为不变资本,劳动力体现为可变资本,两者相结合产生价值和剩余价值。因而把物化劳动与资本相混同,这就导源生产要素与经营要素相混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范畴相混同。古典政治经济学有关劳动价值论的庸俗成份和以后出现的各种要素论的价值观点,相当部分都导源于这方面的理解和误解。物化劳动作为生产要素,能创造价值,而资本作为经营要素,决不能创造价值。正因为物化劳动能创造价值,主要是剩余价值,资本才用以购买物化劳动(生产资料)从事生产和经营,以谋取剩余价值和利润。这是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主要原因和结果,马克思就指出:“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的革命”。[②]实际上,作为经营要素,以资本谋取利益,可以有多种途径,不一定要与物化劳动相结合,而且在经常变动转换之中。总之,由于没有区别生产要素与经营要素,造成长期形成的理论扭曲——物化劳动创造价值,被误解为资本与土地、劳力共同创造价值的三要素理论,这正说明有关研究长期存在的疏漏。

长期形成的理论扭曲,习惯已成为自然,要想改变它,扭转它,好多同志都讲难、非常难、难过上青天,实际是不可能的。但我有时并不为然。我坚信科学工作者的可贵品质,他们倾毕生精力,追求真理,探索规律,必然是见理就服,从义如流。你讲在是处、实处、论证确凿,就可以克服扭曲,消除疏漏,取得接受或认可。这是顺乎情理,毋需证明的道理。

广义的物化劳动与特定的物化劳动

严格区别物化劳动与资本,资本不能创造价值,但不等于物化劳动不创造价值,为此,需要对物化劳动的性质和特点,特别是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关系进行研究。因为有关研究长期存在着疏漏。

活劳动指人,物化劳动指物,当然存在极大的不同。但从价值形成的过程看就不然,两者确实没有多大的区别,更没有根本的区别,区别仍导源于企业组织变动的因素。在生产中,人们的活劳动过程,也就是物化劳动的形成过程,一般是同步进行的。如手工织布,投一梭,长一缕,物质化了,织布者一梭又一梭,是活劳动的过程,同时就是布一缕一缕的增长变为成匹成捆的过程。所谓活劳动加工,对比物化劳动的形成,最多是一刹那的过程。这种伴随活劳动形成的物化劳动,是大量的、广泛的、普遍的。这种物化劳动我们称之为广义的物化劳动,一般不叫它物化劳动。凡对自然物投入了劳动,或者讲经过劳动漏过的自然物,都可称之为广义的物化劳动。人们采集的天然资源、矿物资源、动植物资源,以及利用这些资源加工形成的原材料、零配件等,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等产品,不管其加工程度如何,全部完成、阶段完成,或者没有完成、正在进行中,统统都属于这种广义物化劳动。从企业而言,成品、半成品、在制品,都包括在这种广义的物化劳动之中,但一般不叫它物化劳动。

而作为商品价值构成(c+v+m)中的物化劳动c,则是一种特定的物化劳动,它是和商品交换、企业经营相联系的。在一个企业内,再长的生产过程,再多的生产环节,只要还在本企业继续加工,都列作本企业的在制、半成品,算作本企业的活劳动投入,计作价值构成中的(v+m)。但一旦离开企业,售给下一企业作生产资料,就要作为特定的物化劳动(一般都称它为物化劳动)c处理。所以价值构成中的物化劳动c,是与生产企业的组织分工相联系的。纺纱厂纺纱劳动纺成的纱,到了织布厂变成物化劳动,构成布的(c+v+m)中的c,不能参与布的剩余价值m的创造。如果将纺纱厂与织布厂合并为纺织厂,纺纱、织布都变成厂内的一个组成部分(车间),则纺纱车间纺纱劳动纺成的纱,到了织布车间,就不是物化劳动,并不构成布的(c+v+m)的c,而是与织布劳动一样的算做(v+m),也就参与布剩余价值m的创造。由此可见,企业分工愈细,则物化劳动愈多;企业分工愈粗,则物化劳动愈少。一如前说,倘若全社会只是一个企业,没有商品交换,各种劳动,包括公共服务部门的劳动,进行分工协作,那就谈不上什么这种特定的物化劳动c了。

而现代企业的分拆与合并,也就是马克思所讲的个别资本的分与合,是经常的大量的,因而作为价值构成中的物化劳动c,与活劳动v,就谈不上什么根本区别了。马克思统称之为“过去的劳动”[③]。企业的物化劳动,全部是社会的活劳动,讲企业的物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就是社会活劳动创造价值,中间是很严格的逻辑关系。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和劳动力,这是生产力的问题,不同社会形态具有的共性。科学范畴的科学内含应该具有一贯性,怎么能随大量而又经常出现的企业组织变动,而使其科学内含变动不居——××物化劳动,如棉纱的纺纱劳动对织布来说,今天能参与创造布的剩余价值m,明天又不能参与创造,而只能作为布的转移价值c呢!

企业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如何创和创在哪里

棉纱是运用纺纱机将棉花纺成的结果,棉纱上凝结了棉农的劳动、纺纱机制造和纺纱职工的劳动,这是众所周知的。但经常被忽视的,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中,赖以构成的公共服务——国家管理、国防治安、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城乡交通管理等部门的劳动,他们为生产提供公共服务,凝结在各种生产成果之中。这些公共服务部门计算了产值,就必须有使用,使用部门要支付报酬。生产部门使用了,如工厂支付运费一样,用成本支付,列成c,但上述公共服务的报酬难于计算,不好收取,只好由企业剩余价值m中的税收来缴纳,分别拨款,通过间接迂回的形式来实现其使用。对于这种本质上为c,形式上为m的公共服务支付,我们叫它为m[,c]。m[,c]导源于公共服务,导源于认定第三产业,而认定第三产业,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既定方针,因此剩余价值m中包括m[,c],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重大发展和贡献。由此可见,在现有价值构成中,讲物化劳动创造价值,主要是创造剩余价值,它与活劳动创造价值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其来源和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公共服务部门凝结在物化劳动中的劳动量。例如棉纱的物化劳动价值量,不仅包括棉农和纺纱机制造的劳动量,而且还包括为棉纱生产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凝结在棉纱中的劳动量。m[,c]无疑是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主要内容。也就是纱厂纺成的棉纱,售给织布厂,作为物化劳动,它凝结了所享用的公共服务劳动量,创造相应的价值量,应体现在布的剩余价值中。

其二,物化劳动是创造剩余价值的主要力量。现代物化劳动——劳动手段与劳动对象,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活劳动,因而可以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飞机作为现代的运输手段,运量大、速度快、成本低,运载乘客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剩余价值),决不能说完全是活劳动——机组、管理人员创造的。机组、管理人员有功劳,但主要功劳是为飞机设计制造的劳动,以及为之服务的大量的社会劳动。良种鸡、良种牛,它们都是物化劳动,如果它们不比普通鸡、普通牛生产出更多的蛋和奶,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还要它干吗?早就会把它们宰了。也就是在其所产产品的价值中,除了通常的物化劳动c和活劳动报酬v之外,其剩余价值m应该分为两个组成部分,即m[,c]和m[,m]。m[,c]为支付因生产而耗用的各种公共服务的报酬,m[,m]才是真正的剩余价值量。在真正的剩余价值m[,m]中,一部分是物化劳动创造的m[,mc],一部分为活劳动创造的m[,mv],而现代生产主要靠科学靠技术,因此m[,mc]的比重呈愈大愈大的趋势。众所周知,物化劳动——先进的劳动手段与劳动对象,除了能增加品种提高质量以外,还有两个重要的表现,一个是提高劳动效率,使单位产品的价值构成中减少v,一个是降低中间消耗,使单位产品的价值构成中减少c,在价值总量(c+v+m)不变的情况下,减少c和v,必然会增加m,也就是物化劳动能创造剩余价值m。当然,单位产品价值量与劳动效率成反比变化,一定时间积累之后,先进的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一般化了,商品个别价值与商品社会价值的差额就会消失,商品价值量会相应的减少,原有的物化劳动不能再创造超额剩余价值。在劳动效率、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过程中,与劳动者生活资料相关的部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降低劳动力价值,整个社会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就会缩短,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从而实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但与之同时,更先进的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在个别企业又出现了,能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消耗而创造新的超额剩余价值。先进变一般,一般再先进,长江后浪推前浪,滚滚向前,剩余价值包括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被不断涌现的先进、一般、再先进的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物化劳动创造出来,并且推动经济技术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由上可知,在企业物化劳动创造价值,主要是剩余价值,而创造价值不等于增加价值。在现有价值决定的体制下,剩余价值中的相当一部分是对公共服务的服务报酬,是企业生产的中间消耗m[,c],但物化劳动投入并没有增加必要劳动量v,这是物化劳动投入与活劳动投入不同的地方。如果剩余价值m切实表现真正纯粹的剩余价值,不包括企业对享用公共服务的报酬m[,c],那么,企业的物化劳动就不仅仅是创造剩余价值,而且要作为公共服务价值的载体,体现为价值量的增加,即扩大中间消耗c的绝对量。说明这个数量关系,可能有助于释除对企业物化劳动也参与创造价值的怀疑。

价值范畴的内涵,也要求企业物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

价值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④],也就是通过价值形成,把不同条件、不同熟练程度、不同劳动强度的劳动差异抽象化、平均化了,排除产业结构、供需平衡等因素的干扰,就可以取得相同的剩余价值量。这个要求只有在企业的物化劳动作为先行企业活劳动的积聚,与后继企业相结合,共同创造价值,也就是认定企业物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这需要举例说明。

全社会有无以计数的生产单位,生产同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有高有低,按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来计量,如前述上衣生产的例子。只有把参与上衣制造各个企业——植棉、纺纱、织布、印染、成衣生产,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共同为创造上衣付出劳动,那就必须承认各个企业的物化劳动(从社会看的活劳动)和本企业的活劳动相结合,共同创造上衣的剩余价值m,那才能体现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前后沟通,防止各中间产品——棉花、棉纱、白布、色布等的价值量,因产业结构、供需平衡等非生产因素而受到影响和干扰。从而使最终产品上衣的价值,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量,即使上衣生产的总劳动量=总价值量。下表引用前此研究中的例子,作不同情况的举例分析。

*关于c[,i]=0的假定说明,请见《经济学家》94年2期第9页脚注。

按照价值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要求,第一种情况,因产业结构供需平衡的影响,使剩余价值出现奇高奇低甚至负数的情况,与要求不符。而第二第三两种情况,虽都符合价值决定的要求,但第三种情况与现实经济生活不符,大联合企业至少不能概括现实经济生活的各种情况,只有第二种情况,分企业核算,承认企业物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企业物化劳动就是社会的活劳动,归根结底还是社会活劳动创造价值,并可使全社会的劳动量与价值量保持其一致性,即总劳动量=总价值量。并可避免价值实现对价值创造可能引起的模糊和干扰。

本文对物化劳动与资本的区别进行论证,其主要目的在于确认企业物化劳动能参与创造价值。只有确认物化劳动能创造价值,才能排除众多的扭曲和疏漏,受到为数在十个以上的理论与实践效果。对此,我们拟另文加以探讨。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6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57页。

③ ④ 《资本论》第一卷,第183、52页。

标签:;  ;  ;  

严格区分物化劳动和资本:克服历史的理论扭曲和遗漏_剩余价值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