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历史教育思考(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题 引
从事历史教学25个年头了,既有迷茫,也有追求。教学思想,或教育思想,是教育大家们谈的,如梁启超、陶行知、叶圣陶等,作为一线历史教师,我只谈谈这些年历史教学给我的启示和思考。
人要有思想,教学也一定要有思想。史学大师、也是教育大家的梁启超认为,历史教育是培养现代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这是八十年前从事史学、思考教育的梁启超的认识,对我们今天仍有启示意义。
历史本身不是人生的老师,历史教育才是人生的老师。作为历史教师,用历史去启发学生的智慧,深感自豪,但肩负的责任也更重大。五年前,学校整理各学科教学观,我系统学习了北京四中解放前后的历史,认真重温了北京四中教育前辈的教诲,受益颇多。结合学习体会,拟定了历史学科的教学观,转录如下:
教学观,也是一种教学理念,它规定和指导着整个教学活动的方向,是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的核心和灵魂。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当前,以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为核心的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改革围绕课程过程、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全面展开,改革的核心目标,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教学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观,是指一切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教学活动,包括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等。狭义的教学观,主要指教学过程本身的备课、授课、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的理念。这里所说的教学观,是指广义的教学观。
改革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北京四中优良教学传统是今天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和源泉。重温“北京四中教学10条”,[1]这是凝聚着几代四中人的教学思想和理念至宝,至今蕴意深远。“北京四中教学10条”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教学观的总结和升华,是时代的产物。今天,在经济全球化和学习成为人终生的需求的新形势下,理应而且可以总结出反映时代特点,具有四中特色的鲜活经验。历史教研组在继承老一辈教研组的严谨求实教学风尚的同时,结合北京四中整体教学改革,特别在教育理念、教学风格多样化、教学模式等方面做了探索。近来,又在研究性、探究性学习方面做了尝试。
课程观。打破历史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树立以人文素养教育作为历史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的观念,让历史教育回归其本质——主要是承载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的基础性科目。打破只重视必修课教学观念,在努力搞好必修课教学同时,加强选修课教学,力争在校本课程建设上有所贡献和突破。打破以往过于重视传授式教学的倾向,以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为契机,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理念,贯彻到日常课堂教学中,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性、探究性。打破历史课程封闭、历史教学局限于课堂教学的狭小天地,让历史教学走出课堂,融入校园,融入社会,开展多样化的历史教育活动。
教师观。从历史教学的角度讲,历史教师应该具备三种境界:职业境界、专业境界、事业境界。与此相应,应当掌握三种知识:历史专业知识、一般社会文化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新课程要求转变教师角色和观念,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不再是掌握知识的惟一权威者,教师在教与学中与学生一道,共同促进学生知识的成长。
学生观。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使他们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完善人格。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历史教学要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突出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我们正在尝试在选修课的课程内,也将在必修课的课程内,运用“小课题,长作业”的方式,鼓励学生勤于探究,自主学习。
教学观。教与学,是同一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过去,大家都说“教是为了不教”“会教更要会问”“学会不如会学”,无疑这些都是有借鉴意义的,但这是远远不够的。传统教学观重教轻学,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和研究如何通过教师的教来促进学生的学。就历史教学变革的轨迹看,80年代讲知识;90年代培养能力;当今注重涵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认识历史与现实的能力。课堂上,知识应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我们非常同意这样一些课堂教学理念,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努力贯彻: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研究性教学;追逐知识前沿的教学。既然历史学科的教学已经定位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教学中就更应该让学生多一些感受和体验,多一些心灵上的碰撞与震撼。
评价观。课程教学评价涉及两方面:对学生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考试评价从属于上述两个方面,就学生来说,是对学生学业成果的检查和考核;对教师来说,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检查和考核。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评价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要关心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对教师的评价也相应地从甄别优劣评价转为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同时,在关照学生个体差异发展的情况下,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也成了必然的选择。历史组在课程评价这一环节做得还不够,还没有从旧有的评价模式下解脱出来,还没有探索到适应北京四中学生特点、符合学科教学特色的学生评价模式。这也正是我们今后教学改革努力的一个方向。
上述文字反映的是我五年前有关历史教育教学的认识,有些内容今天看来又有点落伍了,但它是我教学生涯的一个印记,转录于此(涉及教学实践部分,请参见附录《北京四中历史学科教育传统的形成与发展》一文),以说明我的追求与发展。上述教学观所反映的许多思想,在今天仍然适用,故下面要谈到的,是上面内容以外的新的思考。
将我的教学思想,或称思考,直讲出来,还有一点隐忧。原因在于,我是历史教研组的一员,个人的经历和成长与教研组休戚相关,个人的教学思想也是教研组教学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故这里将组内教师各自崇尚的教学理念,或称作教学箴言也直录于下,以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徐雁:与学生一起感同身受地理解历史,理性深刻地思考历史,深入浅出地表达思考,知行合一地实践思考。
唐艳: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学生走进历史,感悟历史,提升修养。
王磊: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石国鹏:真实是历史教学的生命,理性是历史思维的核心。我的追求是,与学生一起理性地反思历史的真实。
赵利剑:历史——人文关怀、科学精神、公民意识。
李明赞:享教学一方净土,还学生一片蓝天。
教 师 篇
丹青难写是精神
◆为师三境界
教学即教人,教学生做人。这是从教师的角度看。从学生的角度看,是学习做人。所以,做好教师的首要条件是做一名正直的人。我曾学到过“为师三境界”的话,一是职业境界:把教书当作谋生手段。只求课堂有序,学生听话。这种人知识有余,才情不足。二是专业境界:术业有专攻,教学有方法。享受教书的乐趣,体现学术的价值。三是事业境界:把教书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事业去追求,但讲奉献,不求回报,与学生同忧乐。是为“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书追求的高下自明。我对教书事业的追求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最初是凭感觉教书,有兴趣;后来是依理解教书,觉得重要;再后来是尽情享受教书,教书乐人乐己。为师三境界,对我的启示是深刻的。陶行知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应当是我们教师的终生追求。
◆人格素养是教师素质的灵魂
人格即个性,指一个人的各项重要和持久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人的气质、能力、兴趣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健全的人格是21世纪的“护照”。然而,人格的塑造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简单形成的,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2]因而,作为育人主体的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格,这也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素养所在。北京四中倡导的教育理念就是上述理念的体现:
以(教师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行为
以(教师的)品德培养(学生的)品德
以(教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以(教师的)理想培养(学生的)理想
以(教师的)情操陶冶(学生的)情操
以(教师的)境界提升(学生的)境界
以(教师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
人无完人,每个人的人格都会有缺陷。我不善交往,但很平和,就尽力给学生展示平和的一面;我不善竞争,但很执著,就尽力给学生展示执著的一面。借用勤能补拙的说法,尽可能留给学生美好,不伤害学生求真求善的心灵。曾经与一个高三毕业生攀谈,我说:“咱俩都不善言辞,缺乏交往激情,希望你能有所改变。”后来她给我写信提起这件事,觉得要勇于走自己的路。
◆要有包容心
人格是一个很宽泛的哲学和心理学的概念,我只讲一点感受,那就是包容。林则徐有这样一副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有容乃大”就是提倡一种包容心。对教学,各种风格、各种流派,成功的经验,有益的教训,都要包容。记得七八年前,我们历史组新来了一批教师,朝气蓬勃,他们要引领学生作课前演讲。当时我的思想还比较保守,认为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学任务还难以全部落实,哪还能让学生演讲去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我将自己的疑虑埋藏在心里,表面上仍然支持他们试验。一个学期的试验表明,学生非常喜欢这种展示个性、舒展知识、放飞思想的形式。我也从反对转而欣赏,由疑虑转而模仿,并在教学中采纳了课前演讲的方式。这事对我的教训是深刻的,假如一开始就封杀,将遏制多少创新的灵感。
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所以对学生要有一颗包容的心。首先,对课堂秩序的积极维护。维护课堂教学秩序,依靠的是严肃,而不是严厉;依靠的是张弛有度,而不是蛮横。当我们与学生共享学习快乐的时候,当我们融入学生群体的时候,教学的秩序是师生共同维护的成果,即用集体荣誉感来代替纪律的维持,这就是所谓“超越纪律”。其次,对学生的学习倾向包容。历史学科定位,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学科。不能强求所有学生都十分钟爱历史,但希望历史教育对所有学生都有所启迪。20世纪90年代,一个班的历史课代表(高一)因期中考试历史成绩不好找我,要辞去历史课代表。我当时也认识到成绩不是课代表去留的依据,关键是为班级为同学服务的公益心。于是我把我的想法与她作了交流,她接受了我的建议,后来的工作更主动、服务意识更强。从今天的观点看这件事,我认为还可以从两方面去认识与反思。第一,按多元智能理论,人与人之间没有智力上的优劣高低之分,只有各种智力不同组合形成的差异。课代表的历史成绩只是代表了不同倾向的智力组合,教学中缺乏从这个角度对学生进行鼓励和鞭策。第二,学生以成绩作为评判自己“社会工作”性质的工具,反映教学中传授给学生太多单纯“知识为上”的观念,而不是“发展为上”的学习理念。
无论初中学生还是高中学生,总爱问的一个问题是:学历史有什么用?我们总爱用培根的话作回答:“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严谨,物理使人深邃,伦理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可见,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历史知识既要塑造学生厚重历史传承品性,又要塑造学生开放的现代人文精神品性。我曾连续两个学期让学生写他所钟爱的历史格言(他人的或自拟的),发现学生写的格言绝大部分同人生的追求、品性、借鉴有关。这说明历史知识在人格塑造方面对学生有重要影响。
历史是人类精神的故乡。有人说,人的精神世界有三大支柱:科学、艺术、人文。科学追求真,给人以理性;艺术追求美,给人以激情;人文追求善,给人以悟性。科学强调客观规律,艺术注重主观情感,人文则既有深刻的理性思考,又有深厚的情感魅力。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没有科学,也不能没有艺术,更不能没有人文。历史教育要培育“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帮助现代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这是历史课的思想教育功能,也是历史课的“魅力”所在。
我很欣赏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讲精神,厚德载物讲人格。当前社会,人们追求自强不息拼搏有力,而厚德载物略显不足。我愿两者兼而有之。
做教学目的的追问者
我们要传授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理念?我们要让学生掌握什么样的知识?返璞归真,仍是教育教学最根本的问题。
◆教师为什么而“教”?怎样教?
教育和教学的重大目标是培养人格健全、知识丰富、自立精神强烈的未来社会建设者,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北京四中在办学方针中提出“培养杰出的中国人”的育人目标,四中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理应遵守四中的办学方针,为这一育人目标服务。因此,我们提出北京四中历史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突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情教育,突出开放共融国际的意识教育,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格教育和人生观教育。
怎样教才是有效的教学?我们的体会是,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探究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潜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就是有效教学。下面呈现的是我在初中选修课教学中的一个案例。[3]
教学情境:
过程一: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片——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讨论其用途。
过程二: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生:我们怎样断定这些石器是人工制造的?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说明有质疑精神。请大家说说自己的认识或推断。(讨论)
生1:如果石器同猿人骸骨一同出土,说明是人工制造。(旁证)
生2:经过使用的石器,一定留有痕迹。(自证)
关于这一教学情境,可以做这样分析: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程度表明有不同层次的差异。一是学生浅层次感性参与。教师提供①三种石器的图片(包括名称),②三种石器用途的说明。让学生依据图片中石器的形状,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归类判断,将三种石器的图片与用途一一对应。这类参与,学生不需要高级复杂的思维过程,凭直觉思考即可完成。二是学生较高层次理性参与。教师仅提供三种石器图片及名称,由学生依据其形状和经验独立推断三种石器的用途。这需要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参与分析推理的过程。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这类参与,将直觉同推理、想象、分析结合起来,需要较复杂的思维过程和理性判断。三是学生高层次创新性参与。就案例言,提问学生思维呈跳跃状况,从探究用途,到追寻来源,即由果反因,跳出了教师原来预设的研讨主题,显示其质疑精神。生1、生2的回答,揭示了历史学、考古学的重要特征,即重证据。生1所举的“一同出土”是旁证——间接证据,生2所举的“留有痕迹”是自证——直接证据。说明两人都有了历史学科基本的思维特征,也训练了科学质疑质证的思维方法,学生自身获得科学精神的熏陶。这类参与,学生独立提出问题,自主寻找证据证明,自主解决问题,无疑有利于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良性循环。
上述情况表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可以是有效参与,也可能是无效参与。学生通过观察、欣赏、角色扮演等方式参与课堂教学,属于行为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写作等方式参与课堂教学,属于思维参与。这些都是有效参与,只是在参与的程度以及层次上有浅层次的感性参与、较高层次的理性参与、更高层次的创新参与的区别。而一些课堂教学活动,学生机械被动地参与,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只求活跃不求思考,或明显具有表演色彩,学生的历史知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没有明显的充实的提高,思维能力没有切实的训练,这样的参与都是无效或低效的参与。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有效参与教学活动。
我们的历史教学,以前过多强调历史教学的学科性,以历史学科体系为中心来表述历史知识点和教学要求,注重历史知识的学科体系、学科内容、学科理论、学科方法和学科功能。新课程改革强调历史的课程性,注重历史知识的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和教育功能。
历史课程的“历史”性在于,突出历史课程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传承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独到的历史教育功能。学生在学习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历史的角度正确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国家以及全体人类的历史命运,提高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历史课程的“课程”性在于,突出历史课程在培养学生历史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素质教育功能。历史教师水平的高低不仅看他历史专业水平的高低,更重要的是看他历史教育能力的高低。学科的过程重在研究,而课程的过程重在教育。新课程以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体验和终生发展为坐标,取舍历史知识,不过分强调运用历史学的方法来研究历史,而是注重学习和运用的教育学意义上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历史。
◆学生为什么而“学”、怎样学?
学生是在为自身的发展而学习各科知识,这个发展,就如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所说,信息时代的人们应该具备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人四项基本本领,其中“学会认知”即学会学习位于首位。历史学科在促进学生发展中可以有重要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是提升学生基本文化素养,二是提升学生科学的历史观。
学生的学习不是孤立的过程,要有学习环境的参与,因此提出自主学习的同时,还要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的吸纳过程,要有主动发现的心理机制,因此在接受性学习的同时,引入研究、探究性学习。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增长过程,要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因此知识量的增长会促进人格涵养的提高。这些都是各学科通用的法则,对历史学科也适用。对上面所说四项基本学习本领,我同意如下理念:
学会求知。学会求知就是学会学习。学习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获得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这种学习可称为维持性学习。另一种是提高一个人发现、吸纳新信息的能力和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种学习可称为创新性学习。
学会做事。学会做事就是学会在竞争与合作中发展自己。要学会自觉、主动地参与社会工作,有适应未来社会变化、职业变化的能力,有良好的个人品质:敬业精神、迎接挑战的勇气、忍耐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学会共处。学会共处就是学会与人、社会和自然和谐共处。首先要学会与人共处。人有共性也有个性,要有团队精神,要学会在不同人之间找相似、求共存,在各种“磨合”中找到新的认同和共识。同时,还要懂得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学会做人。学会做人就是学会做一名知识丰富、人格健全的未来社会建设者。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完整的人、高尚的人、有人格力量的人。
上述理念是一个纲,而且是个各科通用的纲。上述理念不是管一时,而是管一世。那么,在学校,在学生一生学习的黄金时段,怎样将上述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实践,是我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下面的这一教学实例,是我课后给它加了一个标题——“学生丰富的历史情感世界”。
看到一组反映20世纪80年代教师情况的漫画,其中一幅叫《高谈阔论的政治教师》。画面上,教师又瘦又高,表情严肃,穿一身中山装,双手支在讲台上。该漫画传达了两个信息:一是政治教师形象不可亲;二是政治理论不可近。
职业的敏感使我马上想到:学生眼中的政治老师、政治课曾经是这样,那么,现今的历史老师、历史课、历史又该是什么样呢?我决定依样画葫芦,将这一形式也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我给学生讲了这个故事,并提出了如下要求:第一,用画笔画出你心目中的历史老师、历史课或历史的形象。要求是既要写实,又要具有感情色彩。第二,用文字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画。第三,说明你心目中完美的历史教师、历史课或历史应该是什么样。
右图是学生心中、笔下的“历史”。画中的文字是:
历史,百年沧桑。
蓬乱无章的黑发代表了历史从不约束、无羁地、放荡地发展,但中间那条中分线,却也代表了——泾渭分明。(“泾”原作“经”,为学生笔误)
脸部的轮廓不很分明,说明历史中仍有许多问题值得考究与探索。
一部分装饰品代表历史上曾经光鲜一时的人物,他们虽然卓越,但也只不过是历史的陪衬。
整体人物综合男女元素,说明历史中的母系与父系社会交替,但终以父系为主流。
人物衣着褴褛,补丁不断,这是历史的伤痕。中式马甲,西式马靴,不同地区、国家、人种都是历史的组成部分。
历史就是这样怪异。
这就是一个13岁女孩眼中的历史。我十分感叹于学生对历史的这份情怀!假如没有对历史的真爱挚爱,假如没有对历史的冷静思考,假如没有对历史的纵情感悟,很难想象一只手、一杆笔、一个脑能画出这样的心中历史。
学生的这幅“历史”说明,她是在用心灵感悟历史、感悟世界。她看到了历史的奔放不羁,想到了江山才人如过眼烟云转瞬即逝,她抚慰到历史的伤痕,历数到历史大家庭的方方面面。她在历史的沧桑中看到历史的进步,在历史的融合中看到历史的怪异。
由学生的这幅“历史”我们可以断定:首先,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世界,将情感与历史知识相结合,会产生对历史表象丰富的认识层次。其次,学生有率直的经验判断,将经验判断与历史价值相互印证,会产生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新思考。再次,学生有分析、判断、推理的智慧,将个人智慧与历史智慧相碰撞,会唤起学生对良知、生命、人生目的的新追索。
有人这样描绘知识与智慧的关系:知识并不等于智慧。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
◆什么样的人有资格做教师?
有一年叫学生写历史学习体会,一位高中生写了如下的话:
“老师,我们学了辛亥革命,知道了它的来龙去脉,掌握了它的功绩意义,但仅此而已。我们语文课学了《阿Q正传》,才知道历史本来不是这样的。”
“历史本来不是这样的”,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我。学生学到的历史,并不是学生想要得到的历史,而学生心目中的历史,我们历史教师又会说“那不是历史,那是文学”。问题到底出在哪?出在教师的教学方式上,出在教师的教学内容上,出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上……
历史,本来是极富煽情的一门学科,但是,让我们把“情”讲丢了。历史又是极富哲理的一门学科,但是,让我们把“理”讲平庸了。没了“情”,没了“理”,历史就剩下干瘪瘪的一堆菜,索然无味。历史课堂,本来是师生共同营造的一方天地,但是,让我们把学生忘记了,以为教师的需求就是学生的需求,教师的人生就是学生的人生。
上述例子发生在十多年前,今天,我们的教学有了深刻的变化。但是,重温这一教训,汲取历史的经验,会对我们的教学有直接的警示作用。
作为教师的资格认定,我以为,教师要有爱心,没有爱心不会把教书当作一项事业来追求。但仅有爱心是不够的。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知识,没有知识的教学必然苍白无力。教师要有人格魅力,这是学生追索和效仿的精神标尺。但是,如果把这些标准中的“教师”二字去掉,就会成为各行各业通用的标准。所以,教师一定要符合职业特征的定义,我把它称作:“学术+教育”。教师不是学者。从学术上讲,学者,耕耘好自家学术的“自留地”,成一家之言;教师,“广种薄收”采撷英华,博采众家之长。教师不是理论教育家。理论教育家以教师的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教师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
教师这种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既要有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功底,又要有充实的教育学知识功底。但现在的一个现实是,许多教师忙于为自己专业知识“充电”,却疏于补充教育学的知识,教书的经验多于理性,有了好的教学设想不知如何分析,有了好的课例不知如何评判,有了好的教学实验不知如何作教育学上的定位。这些都会阻碍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也会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一方面尽力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一方面努力探索理想的教育教学途径。
长期的教育教学证明,历史教师要“有血有肉”,即历史教师要有情感。教师自身有情感,才会带着学生走进情感,讲出的课才会有血有肉有灵感,不是干巴巴的教学目标,孤零零的道理说教。所以我说,只有让学生认可的人,让同行认可的人,才有资格做教师。
◆“教”与“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今天的教育和教学,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问题,它是为社会培养合格有用的人才,这个社会,既是今天,更是明天,所以我们提出了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而“教”、而“学”的目标。
要使我们的教学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教学的知识就不能固化,教学的程序就不能固化,要有动态的生成性。具体到历史教学,怎样体现这个“学生的发展”,我是这样考虑的:“教”与“学”的契合点是学生的终生学习需要,“教”与“社会”的契合点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两点也就成为历史教学应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我认为,根据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历史教学的过程和目标可以作如下解释:
(1)知识学习:历史学科的知识,可以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大部分。学生学习政治史、经济史知识,可以从中窥探治世、理政的方法和能力,可以涵养处世、为人的人生态度。学生学习科学史、文化史知识,可以培养质疑、探究的科学精神,养成传承、鉴赏的文化品性。事实上,这些就是历史学科求真、教化的社会功用。
(2)程序学习:这是指历史知识的学习程序,即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程序的示范者。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一类是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属于知识类学习。程序性知识解决“怎么样”“如何做”的问题,属于方法类知识,即学习知识的知识。达尔文曾说,最有用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类的知识。可见,学会学习方法可能比知识本身的学习更重要,因为它会指导学生终生学习。下面就以高中教学课“探究与评价:洋务运动的功过是非”的组织程序为例作一说明:
教师示范过程
第一步:知识铺垫(师生共同完成)。教师在课上就学术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和争论作介绍,布置学生分组分类搜集洋务运动的资料。
第二步:设计选题(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学生据搜集到的资料确定评价选题,拟定题目。
第三步:观点交锋(学生活动)。学生分组阐释本组观点,质疑对方观点。
第四步:归纳总结,认识提高(学生主体,教师点拨)。学生总结各组核心观点,形成新的认识。
第五步:反思认识,探寻新问题(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学生对照其他组质疑,反思本组观点、认识,提出需完善、改进的方面,设定新的探究问题和方向。
以上的程序完成了课堂教学的一个过程,即学校校园内的教学任务。但是,为学生明天走出校园、走上社会着想,这一教学程序还有待延展,即学生要演练、学会以及课外自主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演练过程
第一步:回顾上述或以往的学习过程,找出成功与失败之处。
第二步:提出整改的目标和方法,重复以往的学习经历学习新知。
第三步:记录新学习过程的得与失,再次校正、完善学习方案。
第四步:总结学习成果,形成程序性学习过程知识。
第五步:与他人交流分享经验教训,得到他人的经验与智慧,为新学习过程做准备。
以上的程序完成了课堂教学拓展的演练过程,学生通过拓展方法的学习,训练了将来独立学习新知的程序和方法,获得了自主学习的体验。
方法知识的学习,一是要分类,即将整体划分为不同类别的部分,分门别类地学习掌握,这是从横向的角度说。二是要分步骤,即将整体划分为不同阶段,按时有序地学习掌握,这是从纵向的角度说。方法类知识的学习,一定要与知识类学习相结合,不能空谈方法,否则,方法永远是干巴巴的几条,毫无生气,学生也毫无兴趣。方法类知识的学习,一定要与演练相结合,学生是在实际操练中感受方法、体验方法,才能逐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心智方法。方法类知识的掌握,一定是因人而异,学生有不同的学习心理倾向和学习习惯,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适应和改造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推陈出新。
(3)情感学习: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包含情感因素,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发掘隐含在知识中的这些情感因素。情感的因素种类很多,为学生今后发展着想,更应该发掘有关学习态度的情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至理名言,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兴趣、爱好、动机在人的学习生活中主次关系与各自的重要性,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学习三种境界,从低到高依次为知学、好学、乐学。现代教学论认为,学力由三个同心圆构成:最外层是知 识;第二层是能力;最里面的核心层,包含学习动机、兴趣、习惯、方法。所以,作为教师,作为学科教学,就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知学、好学、乐学的求知态度,勤奋严谨的治学精神,以学习求发展的人生境界。
通过上述知识学习、程序学习和情感学习,学生经历了从求知,到学习,再到终生学习的方法训练和情感体验,教与学有了一个较好的融合生成。
今天的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而且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只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过去,书本是学生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学生的书本。教与学是辩证的统一体,学生的发展是教与学的价值取向。
做学习型学校的促进者
◆北京四中教育教学之道
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学习——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终生学习的教育理念。新世纪之初,我国提出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中共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建设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4]这是时代赋予教育和教育工作者的重大使命。历史学科为北京四中学习型学校的创建能做些什么?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深思。为创建北京四中学习型学校,我认为,从教研组长的角度,一是将学校的办学理念转化成教研组的建设和教师的行动理念,二是抓好教研组的组织建设,三是鼓励教师个人的成才发展。
北京四中的教育理念,核心是“以人育人、共同发展”,[5]具体体现在七个方面,也可以说是七项目标,这七项目标,从行为、品行、人生三大方面规范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它是一个总纲,是北京四中教育教学职责的灵魂。针对学校办学理念,我们历史学科组提出了“传承学生满意的历史知识,共铸学生成长有用的人生道理”的教育教学理念。让历史和历史知识为学生的成长,铺厚铺实人文素养的底蕴。
◆个人教育教学之道
在学习型学校的创建过程中,教师个人的发展是基础,教研组建设是关键。我的体会和做法是:
学习自读书始。欧阳修有言:“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即把读书作为立言立行立身的根本。我喜好读书,为的是充实自己的人生。我身体力行读书,教研组老师也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历史组信奉的一个理念是:“做学者型教师,立学术型教研组。”如果说我还有些读书的资本的话,那也是“历史”,近几年来,教研组老师“买书倾囊捐资,读书破卷前行”,我自愧不如的同时,也为组内浓郁的读书气氛所欣慰、所鼓舞,这正是历史教研组应有的书香气质和文化蕴涵。西城教研室的老师曾说:北京四中历史教研组有浓厚的读书、做学问气氛。我认为,这是对我们这个学习共同体的褒扬,更是对我们的鞭策。
学问自研究始。研究不是我的强项,但组长的身份促使我不得不以研究带领教研组前行。这些年来,我做教学研究,有一个从跟随模仿,到独立研究,再到带领教研组研究的发展历程。我是先跟随市、区教研室老师做课题研究,做市、区课题的教学实验承担者。作为课题研究、教学实验承担者核心成员,我参与了西城区教研室的市级重点课题“西城区中学学科能力培养制订、实施与检测”的课题研究和实验,执教了教学观摩课“西晋的短期统一和东晋十六国”。我跟随北京市基教研中心的老师,做“教学模式的开发与实施”的课题研究,开设了教学研究课“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欧洲革命”。在这些学习研究的经验积累与实践基础上,后来我开始独立做些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开设了市级范例教学观摩课“中国近代前期政治思想的发展演变”。有了实践经历和基础条件后,我带领我们历史教研组,申报了“研究性学习与历史学科教学”研究课题。申报这一课题的目的是,带领全组教师做课题研究,提升教研组的学术品位和科研氛围。这一课题不但获得了批准,而且先是作为区教委委托重点课题,后转为北京市规划课题而得到支持。伴随着这一课题的研究,我开设了市级观摩课“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构筑新型的中日关系”。经过几年的教学和研究实践,历史组取得丰厚的课题研究成果,全组教师在各类历史教学专业杂志上发表教学论文6篇,做市、区级公开课5节,获全国历史教学研究会评课一等奖一次。[6]
教学研究的实践使我提高了认识,并对研究有了自己的理解:研究是种行动,它需要实实在在去做;研究是种精神,它需要持之以恒去追求;研究是种智慧,它需要反思和超越。经过上述课题研究,我也在实践中获得如下体会:一线教师做课题研究,有把教学资源优势转化为课题研究优势的有利条件,关键是怎样发掘利用;教研组的合力能形成课题研究的很大张力,产生1+1>2效果,关键是组长的组织与协调;教科研应长线与短线相结合,宜长则长,宜短则短,关键要视教师个人情况而定;一线教师应守好教学,突出教研,突围科研,这是教学到科研应有的程序过程;教科研一定要与平时教学需求相结合,教科研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否则就会做成教学、科研两张皮。
反思我和全组教师做的课题“研究性学习与历史学科教学”,我认为,如下经验和教训值得吸取和借鉴:第一,题目大。所确定的课题题目太大,研究范围和成果只能涵盖其中一部分,显得名不副实。今后进行教学研究,课题一定要小而具体,便于操作。第二,战线长。课题先作区重点课题,又转为市规划课题,前后三年多时间,辗转延宕,有疲于奔命感觉,课题立项时的冲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渐磨渐弭。今后进行课题研究,一定要短平快,围绕中心问题展开。第三,准备足。课题研究的短平快一定要和前期的充足准备相结合,这个准备就是有心教学,即平时教学要为研究积累可用的实践材料、教学案例;教学要为研究发现问题,提供研究动力和方向。
作为组长,我有责任督促教研组老师积累教学资料,以备研究之需。教学是经年累月的教与学,无心者岁月流逝,自得其乐;有心者缀零碎为整体,积点滴成文秀,自成一番事业。现在,计算机技术为信息的存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我们都应该做教学信息搜集和储备的有心人。我经常慨叹在使用计算机之前,大量的教学资料一上交了事,觉得与己无关,对其中某些值得回味的东西,至今只能索其轮廓,追悔莫及。在我的提醒下,历史组老师已经注意到积累教学资料的重要性,做到自觉积累,为己也为人。
鼓励、带领组内教师编写历史教科书。教科书编写原是专业人士所为,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力度的加大,一线教师参与编写教科书的机会越来越多,说实话,我也是被越来越多的机会与大潮裹挟进去的。起初是参与人教社初中历史教科书活动课的编写,后来又参与了人教社和星球地图出版社合编的高中历史地图册的编写。从2001年起,我又参与了北京市初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和编委工作。在编写教科书的过程中,对教师与学生、教学与教材、教法与学法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与认识。教科书就像一个窗口,学生通过它看到的不仅是知识,还要看到做人的道理。教师通过它看到的不仅是教学的过程,还要看到学生成长的历程。正因为如此,教科书编写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个立论、每一项史实,都关系重大。截至目前,我们北京四中历史教研组的教师,绝大部分都不同程度地参与过各种历史教科书、教师教学参考用书的编写工作。大家认为,这样的参与不仅仅是学习与实践的经历,而且对自身的教学理性认识的提高、教学实践的探索,都是非常有益的。
◆历史组教育教学之道
历史教研组倡导一种“和衷共济”的组风。人要有人气,组要有组风。人们常说: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可以说,这是从人性消极面提出的警示。但从积极面看人生,不要傲气,但要傲骨;不要纵欲,但要诉求;不要志满,但要志高;不要乐极生悲,但要乐极致善。历史组教师个个风骨异端、个性鲜明,就像嶙峋剔透的太湖石,瘦皱漏透而隽秀,以个性、风格、智慧赢得学生的喜爱。
历史教研组倡导一种“和而不同”的教风。教学要有品味,没有品味的教学将失信于学生。京剧大师王瑶卿曾经用一字点评四大名旦,即梅兰芳的“样”,程砚秋的“唱”,尚小云的“棒”,荀慧生的“浪”。我也尝试着将历史组教师的教风作一点评:
赵利剑的“样”:学术功底,缜密思维,阳刚之气。
石国鹏的“唱”:“唱、念、做、打”,行行在道。
徐雁的“棒”:严以治学,宽以待生,术业有专攻。
王磊、唐艳的“浪”:浪迹学海,初识教门,自辟蹊径。
正是带着各自的品性,历史组教师走到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切磋教艺,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谋成长。我与新教师唐艳备课时,毫无保留地将我搜集到的全套备课资料和制作的教学课件提供给她,要求她不可照直使用,必须改造,融入个人的想法。我让唐艳老师多听不同风格教师的课,要采撷英华,不要盲目模仿。追求各自教学的品味,经营好各自教学的风格,是我们北京四中历史组老师的共识。
“和衷共济”的组风,“和而不同”的教风,在与个性鲜明的品性碰撞中融合再生。我欣赏组员的个性,没有个性,历史组将失去风采;我感叹历史组的组风,没有组风,历史教师将形单影只。“学我者死,似我者俗”,恰如其分的学习和借鉴,历史教师的风采将永驻。
要学会经营自己
◆充实好自己的知识
我曾看过一篇讲美国博士生专业视野的文章。文章说,在国内,博士生一开始就一头扎入一个非常狭隘的领域,结果论文做出来了,知识面却狭窄得很。而在美国读博士,必须要选修三组课程,除了本专业之外,还要选修一个和本专业相关的二级学科,比如是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就要选西方近现代史或者中国古代史。最后还必须到外系去选一组课程,比如学社会史的,可以到社会学系或人类学系选一组课程。这种跨学科的训练,使学生的视野非常宽广,学术上容易有所突破。文章所讲的是个常理,人的知识面要有一个宽度的要求,所谓“没有宽度就没有高度,宽度决定高度”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我常常警示自己读书、做学问的心理防线。我想,作为一名教师,他的知识应由三部分知识构成,一是学科专业知识,二是一般文化修养知识,三是教育科学理论知识。三种知识,要固好本——学科专业知识,这是立业之基;拓好面——一般文化修养知识,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把好道——教育科学理论知识,这是示人以道于己提气的知识,即讲教学不再心虚,有了底气。
◆管理好自己的学问
读史读到刘邦的话:吾所以得天下者何?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赏,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得天下。这是刘邦的人才观,他讲他得天下的道理,论谋略致远,他不如张良;论理政安民,他不如萧何;论领军行武,他不如韩信。但这三位英才都为他所用,他得到了天下。我把它“客串”到我的知识观中,就是要管理好自己的知识和学问。
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经史子集”方方面面,涉猎“浅尝辄止”点到即可,具有面广、点浅的特点。我主张首先要读通史,有了“通识”“通才”,才能为教授的具体教学内容定好位。其次要有专史专修,没有专,业务就深入不下去,知识就会浮于表面。再次要搜集、掌握一些历史学理论方面的知识,历史学理论能为教授的课程竖起理论的支撑。这部分知识在个人的知识储备中常易忽略,但十分重要。历史学理论主要涉及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知识,它不是具体史实,读来枯燥;它人为雕琢的痕迹过浓,读来玄奥。我读过某些讲教学观、历史观的书,反复几遍,不得要领,也就弃之不读了。我是说,找些浅显的,适合中学教学用的书读一读,还是有裨益的。比如我们讲民族,讲现代化,讲国际关系,不找些理论支撑,只能就事论事,讲得不深不浅。
读书是为应用,知识是为了展示。展示的方式就是参与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多种教育教学活动。我有一种体验和需求,就是希望自己尽可能多地涉猎教育教学方方面面,不光是为了“尝鲜”,更是为了充实自己,发现知识的漏洞和不足。下面是我参与过的多种校内校外、课内课外教育教学活动的罗列:
必修课和选修课教学教学和教科研
初中教学和高三教学网络教学和各类讲座
大课辅导和个别辅导教学研究和考试研究
被人评课和评别人课编写教参和编写教材
教书和命题编写教辅书籍和编写课
外知识读物
参与这类教育教学活动多了,我觉得自己教育教学的路子越走越宽了,不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也不再是仅仅局限于学校,有了更多的交流学习、研讨提高的机会和经历。自己的知识也派上了用场,生活中也有了一种“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的各得其所、自得其乐的感觉。
◆读“大家”的书,讲“大家”的故事
读“大家”的书,指读大师的史学著作。史学大师的著作一言九鼎,有恒久的穿透力,振聋发聩。读大家的书,可领略大家的风采,大家的治学态度和方法。北京史专家阎崇年先生总结自己治学治教经验,提出历史学科教育功能“五说”:正说历史——中正真实,学科特征;细说历史——有血有肉,丰富多彩;慎说历史——言之有据,可亲可信;通说历史——讲清来龙去脉,吸取经验教训,增长历史智慧;新说历史——新视角、新资料、新分析、新论述,引导学生探究,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这是大家之言,对我们很有启示。
讲“大家”的故事,指讲大家(公众)认可的、普遍公认的史学事实和史学观点。在这方面,我有一些想法。近来在市、区听课,参加教研活动,听到一些议论,看到一些现象,感到一些教师讲中国革命不自信了,讲中国共产党也弱化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历史教师的责任问题、历史观问题。中国近代史的一些内容,是教学和学术研究中争议最多、观点碰撞最激烈的,可分析、可争辩、可重新议定的话题很多,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把大的历史发展观,涉及近代历史根本问题的史学观点讲清楚。大观点要“统领”小观点,大道理要“掌管”小道理。近代110年的历史,决定中华民族存亡绝续。中国从极度衰败、备受欺凌、濒于灭亡的边缘,到重新立起、走向伟大复兴,这就是大局,大的历史观。20世纪的历史,前半个世纪中心任务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后半个世纪中心任务是努力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就是中国革命的历史,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我学习了中国史学会会长金冲及的著述《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并把文中的观点应用到课堂教学中:(1)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2)近代中国的革命和改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一切以历史条件而定;(3)拯救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难,带领中国走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责任。我希望我教授过的学生,在大的历史观方面不糊涂,在大的历史发展征途中不迷失。
标签:北京四中论文; 课程评价论文; 教师评价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 历史学专业论文; 教学评价论文; 历史知识论文; 课程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