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熔断机制为何“水土不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水土不服论文,机制论文,指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推行仅4天就4次触发熔断,2016年开始实施的熔断机制引发争议,上交所、深交所及中金所1月7日晚发布公告,决定于1月8日起暂停实施指数熔断机制。 熔断机制,也叫自动停盘机制,是指当股指波幅达到规定的熔断点时,交易所为控制风险采取的暂停交易措施。 中国证监会称,引入指数熔断机制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冷静期”,避免或减少大幅波动情况下的匆忙决策,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抑制程序化交易的助涨助跌效应;为应对技术或操作风险提供应急处置时间。从实际熔断情况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熔断机制又有一定“磁吸效应”。权衡利弊,目前负面影响大于正面效应。 4天4次熔断 进入2016年,本来波澜不凉的A股市场风云突变,从元旦开始实行的熔断机制遭遇考验,开市4天4次熔断,导致两个交易日提前收盘。 1月4日是2016年首个交易日,沪深300指数13∶12跌5%,暂停交易15分钟。再次交易后,继续大跌。13∶33沪深300指数跌7.02%,沪深两市提前收盘。1月7日的走势更令人吃惊。早盘9∶42,沪深300指数跌幅扩大至5%,暂停交易15分钟。9点57分,再度开市后迅速下跌,9点59分A股提前休市,全天交易时间不足15分钟。 2015年12月4日,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正式发布指数熔断相关规定,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熔断机制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指数,设置5%、7%两档熔断阈值,进行双向熔断。1月7日,由于提前休市,股市在上午便结束了一天的交易,如此短的交易时间也让市场争议四起。有人担心,长此以往,股市会不会处于停滞状态。据统计,2011年以来,沪深300指数波动超过5%有105次,超过7%有33次。仅2015年,沪深300指数波动超过5%就有25次,超过7%有11次。也就是说,如果2015年有熔断机制的话,A股熔断的次数将达47次(7%因包含5%,按两次熔断计算),在244个交易日中,几乎5天就熔断一次,相当于每周熔断一次。 从已经实施熔断机制的国外其他市场的经验看,熔断机制触发频率并不高。熔断机制起源于美国。1987年10月19日股市暴跌后,美国在1988年10月引入熔断机制,此后几次修订规则。美国现行的指数熔断机制以标普500指数为基准指数,设置7%、13%、20%三级熔断阈值。美国从1988年实行熔断机制至今,只在1997年10月27日实行了一次熔断机制。 韩国的熔断机制触发次数也不多。从1997年至今,韩国股市共出现10次熔断交易中断现象,其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后是熔断交易机制发挥作用较多的时候。 存在匆忙决策 由于熔断机制是个舶来品,在推出首日即两次熔断,过了两日再次出现两次熔断。很多人认为,熔断机制在我国可能“水土不服”。中国证监会承认熔断机制是匆忙决策,不仅没有稳定市场反而起到了助跌作用,负面影响大于正面效应。 证监会推出熔断机制的目的是为了制风险、平稳市场。然而,从市场的表现看,收效并不明显。不仅如此,不少业内人士甚至认为,熔断机制加剧了市场波动。 国金证券黄岑栋认为,熔断机制并没有发挥应有的平缓市场波动的作用,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加大了这种波动。比如,当股指跌幅接近熔断阈值时,恐慌性卖盘可能会加剧市场波动。 有分析认为,由于A股的T+1制度,买入者与卖出者的态度是不同的,买入者在买入时往往比卖出者在卖出时更谨慎。在触发熔断的市场状况下,潜在的买入者多数会在即将触发熔断时和熔断开盘后趋于观望,因为买入股票后当天无法卖出,要第二天才能卖出。而卖出者则因担心无法卖出而趋向立即卖出股票,反正卖出也能当天买回来。这样也会加速熔断,尤其是二次熔断的产生。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认为,熔断机制设定的阈值无意中给恐慌的投资者一个明确的“止损”目标,沪深300指数在触发7%熔断阈值时跌势加剧伴随成交量显著放出,显然是投资者赶在触发第二阈值前卖出所致。 网友凯恩斯说,熔断机制看上去是一个挺好的维护市场健康发展的制度,其实大大限制了市场的流动性。正常的股票市场是要有一定的流动性的,A股熔断后却让市场失去了很多流动性。在没有流动性的情况下,又强制实行熔断机制,最终市场会变成一个“死市场”。 中国证监会表示,熔断机制不是市场大跌的主因,但从近两次实际熔断情况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熔断机制又有一定“磁吸效应”,即在接近熔断阈值时部分投资者提前交易,导致股指加速触碰熔断阈值,起了助跌的作用。 后市走向何方 对于匆忙出台的熔断机制,有的人认为,我国已有个股涨跌停板制度,无需出台熔断机制;有的人则认为,熔断机制对股市是有益的,但是阈值设计不太合理;还有的人认为,设立熔断机制应取消涨跌停板制度,并实行T+0交易。 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引入指数熔断机制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冷静期”,避免或减少大幅波动情况下的匆忙决策,权衡利弊,目前负面影响大于正面效应。因此,为维护市场稳定,证监会决定暂停熔断机制。何时重启这一制度,证监会并未给出时间表。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熔断机制要更好地发挥作用确实要改进。熔断机制是让投资者有更长的时间来思考,但是思考以后是不是会考虑新的行为,让市场有更理性的反应,这不仅仅是时间的问题,还需要有思考的要素。在此期间要有更加明显的信息给投资者,考虑以后才能有更加明确、更加理性的决策。 分析者认为,熔断机制导致的市场流动性收缩,可能跟A交易制度的畸形有关。因此有人建议,如果继续实行熔断机制,必须实行T+0,并放开涨跌幅限制;否则,把熔断机制取消,把涨跌停板10%的限制进行调整,也能起到保护市场健康发展的作用。 有分析指出,调整和完善指数熔断机制的最佳选择是废除指数熔断机制。10%的涨跌停板制是目前比较理想的熔断机制,在此基础上再加设指数熔断机制,不但多此一举,而且弊大于利。 证监会表示,熔断机制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在我国没有经验,市场适应也要有一个过程,需要逐步探索、积累经验、动态调整。下一步,证监会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组织有关方面研究改进方案,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不断完善相关机制。为什么指数熔断机制“不满意水和土壤”?_熔断机制论文
为什么指数熔断机制“不满意水和土壤”?_熔断机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