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田水利灌溉对保障农业正常生产与完善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促进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了解其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制度问题、资金问题等,从而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为农业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管理;问题;对策
1强化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的重要意义
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应用能够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需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促使农业能够朝着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在农业生产中有效应用能够使得广大农民受益,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此外,借助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应用能够对农业生产中实际用水量进行控制。当前强化农田水资源灌溉管理,通过相关制度对用水纠纷问题进行解决,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稳定发展。农田水利基础灌溉工程项目政府部门要参与其中,拟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深入农村地区掌握农业生产现状,加强部门协作,制定不同发展政策,有助于强化政府等相关部门的自身职能,拓宽群众收益。
2农田水利灌溉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体制较为传统
由于体制因素的关系,相关的管理部门没有自主经营的权利,管理以及建设管理水利是获取经济效益的主要突进,管理部门对于水资源采用买卖的管理流通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管理本部门为了提升经济效益,于是采取鼓励增加用水量的方式进行水资源管理,造成了水利资源的大量浪费现象。其次,许多地方的水价规定设置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对于节约用水的行为没有相应的政策以及优惠措施,导致农户缺乏节约用水的意识,长此以往,在节约用水的过程中明显积极性不足。
2.2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不合理
我国自古便是农业大国,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发展较早,但是由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限制,在农田水利灌溉中有相应的管理思想较为落后,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仅仅局限在防洪抗旱方面,未能紧跟现代化农业发展步伐,对原有的管理体制进行全面创新,落后的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此外,相关部门以及地方企业缺乏高素质专业性人才,导致管理模式较为落后。
2.3缺乏管理资金
近年来,由于农业用水量的增加,水利灌溉设施逐渐增多,而相应的管理费用也越来越多。但因财政投入有限,导致大量设施得不到及时维修、养护,最终丧失灌溉功能。另外,由于资金有限,相关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享受不到资金补贴或奖励等福利,工作积极性下降,这也是造成农田水利灌溉管理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3农田水利灌溉的完善措施分析
3.1改进水利灌溉管理制度
就目前用水情况来看,许多的农户的节约用水意识较为淡薄,因此,水利管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水利灌溉管理制度,提升农户节约用水的意识,真正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如,水利部门可以根据农户的水利灌溉需求,针对农户的用水途径进行科学有效的灌溉计划以及系统的实施方案,引导农户采用先进的灌溉方法进行用水灌溉工作。其次,水管部门要考虑到农户的承受能力,将水费计价科学合理化。如水管部门完全可以采用阶梯式的水价制度,这样农户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用水灌溉工作,选择适合自己的用水方式,有效的降低农户的水利灌溉成本,进一步增强用户节约用水的意识。农田水利灌溉其主要目的便是促进农业的生产,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因此,在灌溉工作过程中,农户占据主导作用。地方政府应当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大力宣传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以及影响,充分突出灌溉工程对于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调动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选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
现阶段要逐步摒弃传统化的管理模式,要对各个地区农业发展现状以及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全面创设更为科学化的管理模式。整合各个地区农业发展模式,为其确定切实可行的水利灌溉方式。设定不同政策,推动水利灌溉项目长远运行。针对不同的农业生产企业,需要在循序渐进原则基础上,对企业用水进行引导与管理,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对原有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方案进行优化,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建立更为科学的水利灌溉管理模式。
3.3与政府及各部门协调,加大财政投入
资金是农田水利灌溉设施修护与改进的基础条件,而当前,这方面的资金均由各级政府投入支出。由于财政支出额度有限,且绝大多数可用资金需投入到新设立的基础水利设施上,使得资金周转更为紧张、困难。面对此种情况,水利管理部门当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和协调,使政府从根本上了解农田水利灌溉对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取得政府的支持,从各级财政中适当提升对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资金投入比例,使农田水利灌溉经费开支得到有效保障。其次,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机构还可结合实际需求与银行进行业务往来,申请银行贷款,以为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发展扩宽融资渠道。最后,还可采取“民营合资”的方式,进行利益共享,风险划分,这样不仅可增加资金投入,还可从更大程度上确保农田水利灌溉的稳步发展。
3.4加强宣传,提升农民的参与意识
从根本上来看,农民是农田水利灌溉的最大受益对象。因此,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机构应加大宣传,使农民认识到农田水利灌溉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其自主参与到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中来,尽最大努力协助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的顺利进行。首先,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机构在农村建立宣传部门,定期就农田水利灌溉相关知识进行讲座,以加强农民对农田水利灌溉的认识;还可将各家各户分成小组,每组委派一个代表协助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等。其次,还要使水利灌溉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深入一线,从实践中了解农田生产的特点,明确农田灌溉的适宜时机,从而积极与农民联系,降低因灌溉不及时而造成的损失。随着农民的不断参与与对灌溉效果的认可,其积极性必定会越来越高。
3.5全面培育更多水利专业技术人员
当前地方农田水利灌溉基础设施都属于小型工程项目,分布范围较为分散,在管理过程中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工程应用价值。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当工程移交之后需要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组织专人或是承包经营管理,提升工程运行效益。农田水利工程效益的有效发挥,与管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之间具有密切联系,所以当前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做好管理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在日常培训过程中定期组织专家进行授课,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将不同农户组建为一个小组,然后选取代表做好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还要引导水利灌溉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到农业生产一线,从生产实践中认识到农田生产的主要特点,分析农田灌溉最佳时间点,强化和农民之间的联系,避免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由于灌溉不及时导致较大农业损失发生。在人才选用中,要不断提升内部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对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人员要积极培育,建立完备的人才选择机制。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全面建设和管理,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具有较大影响,当前相关部门要从思想方面提高认识,明确做好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对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发展不仅是涉及到农业经济效益,与民生问题紧密联系。现阶段农业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较多问题,相关部门要提高重视,拟定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对各项灌溉管理工作进行完善。还需要逐步扩大资金与管理技术投入,激发广大农民的参与积极性,促进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活动高效化开展,扩大农业经济发展效益。
参考文献:
[1]甘海云.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6):89-90.
[2]王立成.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民营科技,2013(10):138.
论文作者:王诚湘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农田水利论文; 水利论文; 农户论文; 农业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用水论文; 农业生产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