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进行了大量的城市建设,在大兴土木的今天,对城市建筑稳定性的需求越来越高,我们需要更多的城市建筑,为城市规划提供更高的稳定性。因此,在这样大兴土木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来保障整个城市建筑的稳定。对于城市的大兴土木,其中重点更是楼房的建筑,包括住宅楼和商品房等楼房的建设,这直接关乎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质量,而对于这些建筑的地下室加固方法,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稳定与安全,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高度重视,并需要充分保障施工的安全,本文将重点对此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给同行业人员提供建议和帮助。
关键词:地下室;顶板加固;施工方法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有地下室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施工过程中一般人货电梯提供垂直运输。通常人货电梯的基础设置在紧邻主楼的地下室顶板之上。巨大的集中荷载和电梯运行冲击荷载,对新建的地下室顶板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存在一定的结构安全隐患。尤其是顶板与主楼之间被后浇带割开,危险性更大。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更好的施工技术,对楼房建筑进行保障,充分保障地下室顶板的结构施工安全。通过大量的施工实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革新。找寻到实现技术创新的关键点,对施工技术进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保障施工的稳定与安全。在进行技术革新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研究和实践,需要更多的从业人员进行研究和施工建设,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开拓创新。
一、工程概况
现在,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对我们的施工建设进行研究,这是研究的良好途径,通过具体的施工例子,针对施工的具体环节进行针对性研究,发现各个施工环节的具体流程,发现具体施工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研究针对性和替代性的优化方案,使得工程建设过程更加优化,方便工程施工建设。现在,我们引用这样的例子。某住宅楼工程,总建筑面积为31357m2,其中1#楼为28 层框剪结构,建筑物总高86.3m,上人屋面标高81.2m,4#楼为32 层框剪结构,建筑物总高97.9m,上人屋面标高为92.8m。受施工场地限制,人货电梯落在地下车库顶板上,顶板上口标高为-1.5m。车库为一层连体地下室,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16127.32m2,室外地下室顶板为现浇空心叠合楼板,板厚为550mm,地下室净高3.7m。
二、施工升降机的选型及基础设置要求
对于具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升降机的选择来说,这是需要着重考虑的,我们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过程选择合适的升降机类型,通过合适的机器选择进行良好的机器操作,这需要很大程度的控制、选择能力。同时,另一方面需要考虑的是满足基础设施的设置要求,通过设置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施工的安全与稳定,这也是我们需要关心的问题,需要应用在具体的施工之中,保障施工的稳定与安全,充分实现施工的安全保障。具体需要主要的操作主要是:1、根据本工程高层住宅工程砌筑结构和装修装饰工程量,选择2 台SC200/200 型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升降机安装在地下室顶板上。2、为减少人货电梯升降对楼板的影响,在设备基础底下铺设3 ㎝厚橡胶板作缓冲层。根据以上分析,要在保障基础设施要求的情况下做施工操作安排。
三、方案选择
选择不同的方案就会有不同的结果设计,就会产生不同的施工方案,我们根据不同的情况,将方案设计进行简单的处理,这里做一些简单的介绍,通过这些介绍,能够让我们充分了解具体的施工方案的优化方案,已供参考和选择。
1、在施工地下室顶板前确定人货电梯型号,了解各参数,同设计部门联系,通过设计计算能否采取楼板局部加厚增加配筋等方式,拟将人货电梯后安装在楼板上。如果不行的话可采用下面的方法。
2、本文主要论述的方案是加固地下室顶板,通过布置、固定顶板,相对比较安全和快捷。主要方法是通过用钢管扣件脚手架等配套各项操作进行具体的操作施工,这需要具体的操作施工配合,需要我们充分掌握这项技术,在工程施工中能够保障稳定性,通过钢管扣件脚手架配合顶托这些方式,能够充分保障承受力要求,实现顶紧作用,相对比较便捷,能够增加稳固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地下室回撑加固搭设方案
在具体施工升降机基础范围内,在地下室顶板下利用钢管来支撑满堂架进行加固,加固范围按照:1#楼7.2×6.10m、4#楼7.2×6.40m 进行加固。所有钢管采用壁厚3.0mm、直径48mm的钢管,对所有钢管杆件的连接都使用钢管扣件进行连接。
1、导架部位
①施工升降机导架规格为0.65×0.65×1.508m(长×宽×高),其地面为0.65×0.65m,在升降机导架位置下方用钢管顶托加固,立杆间距为300×300mm,加固范围为1.2×1.2m。导架范围内地下室顶板共设置25 根钢管,立杆步距不大于1.2m。具体布置详见导架底部立杆布置图。
②立杆顶均设置顶托,顶托自由端高度不宜超过500mm,顶托内设置14#工字钢,两个方向工字钢交界处采用焊接连接。立杆底部可设置可调底托,底托上布置扫地杆,扫地杆高度不宜超过300mm。
2、后浇带部位
①后浇带两侧分别布置3 排钢管立杆,立杆间距为300×300mm,立杆步距不大于1200mm;立杆顶托上布置16#工字钢,工字钢上再布置100×100mm方料作为木龙骨,木龙骨间距为300mm,
②用于后浇带部位加固的木方,须材质均匀、主要受力性能符合规范要求。方料上下接触面须刨光,方料规格一致,所有杆均衡受力。
五、施工质量控制
1、原材料。所有采用搭设架子的原材料(钢管、扣件、U 型顶托)外观检测须满足规范要求,有产品合格证,并经现场取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检测,合格方可使用。
2、搭设控制。为了保证加固支撑体系施工质量,首先要控制支撑体系立杆间距及步距,其次是控制立杆垂直度,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必须拆除重搭。U 型顶托必须与立杆顶部结合紧密,支撑体系搭设完成后,及时调节顶托与木方之间必须顶紧,通过力矩扳手确定顶托的顶撑力,以至地下室顶板在车辆等外荷载作用下直接将立传给底下的支撑体系,避免地下室顶板结构超载受到破坏。
3、地下室顶板施工项目的质量要求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重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确保内置模安装准确和整体顺直,并符合下列规定:①内置模的安装应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来施工;②区格板周边和柱周围混凝土实心部分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2)施工过程中,预留、预埋设施的安装应与钢筋安装、内模安装等工序交叉进行。
(3)混凝土浇筑前,应该加强检查,浇筑过程中由专人负责修整。
结语
随着经济发展,高层建筑变得越来越多,人们对地下室改建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这些情况的出现,都需要我们充分保障建筑物的稳定,保障建筑的安全使用和长久寿命,而要达到这一点要求,就需要我们施工人员通过具体的施工技术保障建筑的稳定性,对于地下室而言,需要通过顶板后加固施工方法进行加固施工,保障地下室的稳定与安全,并做好深层加固,防止地震等外界条件变化而影响建筑物的稳定。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能够充分保障我们的建筑物使用寿命,防止建筑物因结构不稳而出现坍塌等,这是一系统工程,需要更多的工作人员努力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童文建. 建筑结构加固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 江西建材. 2016(19)
[2]国桂凡.试论如何制定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施工方案[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23).
论文作者:曹文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2
标签:顶板论文; 地下室论文; 钢管论文; 立杆论文; 建筑物论文; 电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