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钢筋,属于建筑项目施工建设期间所必须的一种材料,消耗量极大,这就决定了在建筑项目工程总体质量检测当中,钢筋检测环节的重要性。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着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当中钢筋检测科学技术开展深入研究和探讨,便于今后更好地借助钢筋检测科学技术开展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实践工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质量检测;技术;
前言
在测定建筑工程总体质量期间,钢筋检测属于较为重要的内容,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总体的质量检测效果。对此,深入研究及有效把握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当中钢筋检测科学技术,现实意义较为突出。
1.检测钢筋材料实际性能的原理
1.1 测定断后的伸长率
拉断钢筋试件,接好断口,保证断裂面贴合紧密,实施标距精准检测。断裂位置和最近标距间隔若超过初始标距30%,数据有效,如果并未超出,则视同于无效[1]。如果所测得伸长率超出标准的参数值,则接口位置无论处于哪里,则均为有效数据。
1.2 测定下屈的服强度
为方便实施钢筋检测操作,需记录好力位移曲线和其余数据,绘制图形期间,需计算分析因瞬时效应而产生屈服的最小力,钢筋屈服的恒定力应与横截面积来做比值,将屈服强度计算分析出来。
2.检测方法
2.1 测定弯曲性
借助翻版弯曲装置的试验机开展钢筋自身弯曲性的检测操作,以下为实操方法:把两组滑块放置于设备两端位置,两组滑块最大的距离需超出试样长度,把钢筋样品合理放置于设备内部,借助翻版转动,确保钢筋依照着一定方向产生塑性变形现象,翻版转动的距离以5mm为宜[2]。
2.2 测定强度
伴随当前高层建筑物不断增加,针对钢筋材料自身强度要求逐渐提高,这就决定了测定钢筋材料自身强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下为具体的实测流程:自施工作业现场随机选定钢筋材料当中样品,送至实验室实施强度测定;借助万能材料的试验机,夹紧被测定钢筋材料,拉伸启动机器,在拉伸时应保持均速状态,待钢筋断裂为止;详细记录好钢筋在断裂时实际拉伸长度和破坏荷载各项参数,经试验操作获取到钢筋实际屈服程度参数值、抗拉强度等各项参数。
2.3 测定钢筋气压的焊接头
为确保检测最终结果真实可靠,需分别对应钢筋接头实施力学性能及外观方面的检测操作。先选定待测定150份钢筋样品,且需确保所有样品批次、品牌相同。分为两组实施对照检测。测定力学性能,以测定钢筋的拉伸性和弯曲性为主。对于外观检测,则是检查接头处轴线的偏移量值是否超出钢筋直径0.2倍左右。
2.4 测定钢筋的保护层实际厚度和位置
以往测定钢筋的保护层实际厚度期间,主要选用破坏方法,钢筋样品选定完,将钢筋外部保护层凿开后测定其厚度,因现场检测需较多样品,故破坏检测实际应用期间的成本会相对较高。
2.5 测定钢筋焊接的骨架和焊接网
实际测定钢筋焊接的骨架和焊接网期间,需测定它的力学性能及外观,钢筋牌号、直径、尺寸一致焊接网及焊接骨架均可当成同类型制品,以300件作为一批,依据同类制品,分批检查外观,每批需抽调检查5%左右。测件数需在5件以上,检测力学性能需从成品当中选定,切取钢筋试件,务必要补充焊接相同牌号与直径钢筋,每边的搭接长度需在2个空格的长度以上。
2.6 测定钢筋锈蚀度
因现场缺少良好的保存条件,钢筋因受潮,表面极易有锈蚀现象产生。铁锈成分以四氧化三铁为主,吸水性极强。若无法清除净钢筋表面铁锈,则腐蚀速度会增加,因而需要测定钢筋实际锈蚀度。测定钢筋锈蚀度,通常需借助砼电阻法,结合砼实测电阻率,借助相应的检测设备,钢筋实际锈蚀度实施定性判断及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检测问题及改进方法
3.1 在伸长率的测定方面
实际测定钢筋样品的伸长率期间,通常要求至少获取两个方面参数,即为标距残余的伸长量、原始标距,以二者差值来除以最原始标距相对应伸长率。但实测期间,因钢筋样品在断裂过后,才可测定最大伸长量,钢筋断裂处参差不齐,测量点的选取对于实测结果会产生直接影响。那么,对于这一方面问题,最佳处理方法即为确保钢筋样品在拉伸过程处于匀速状态,尤其是钢筋断裂临界点,需将拉伸速度放慢,便于对钢筋实际断裂情况实施细致的观察分析。钢筋在完全断裂期间距离即为残余伸长量。经统一计算分析标准过后,便可避免伸长率最终测定结果偏差情况出现,保证最终实测结果可靠性和准确性。已回复的弹性应变+残余伸长=均匀的伸长率,具体列式如下:δgt=[(l,-lo)/lo]+δob/Es。均匀的伸长率所对应最大的应力期间应变,主要包含弹性应变、残余应变,集中反映出钢筋最真实变形能力,一般均为2.5%以上。
3.2 在下屈服的强度测定方面
测定钢筋样品期间,若技术员无法熟练的开展实测工作,则最终所获取检测数据便会有偏差现象产生。测定钢筋下屈服的强度期间,为防止应力集中对最终的测定结果会产生不利影响,则要求实测初期不做应力计算。若技术员并不了解这一方面要求,则最终测定的结果容易超出实际值。对此,要求技术员测定下屈服的强度及其余特性期间,需预先了解检测技术实操标准及相关注意要点等,以保证最终的检测结果可靠且真实。如下为下屈服实际强度测定结果的计算步骤:在a点上比例极限,即为0.65fu;在a点前即为线弹性应力的应变关系;在a点后非线性应力的应变关系,有塑性变形存在,无明显屈服点;在强度指标上设定条件的屈服点,其残余应变即为0.2%,对应应力的规范取 值即为s0.2=0.84fu[3]。
3.3 在钢筋冷弯试验方面
开展弯曲试验操作期间,所有试验组均选取2根实施平行试验操作,设定180°为弯曲角度。要求冷弯期间无断裂、鳞落、裂缝。实测弯度越小,则标准要求就相对较高,反复次数就越多。冷弯属于测定钢筋具备的变形能力关键指标,钢筋所具备塑性越为良好,则其构建的破坏前兆就相对明显。
3.4 在钢筋重量偏差方面
对于盘卷钢筋,测定拉直后重量,需发挥无延伸性功能机械化设备拉直钢筋,并做好冷拉调直处理。实测期间,一般会选用型号为HPB300设备开展测定操作,冷拉伸率一般在4%范围内。RRB400、HRB400、HRB335等带肋钢筋是冷拉的伸长率需把控至1%范围。实施重量测定试验操作期间,需选用有着极高精度电子秤,并确保样品为同等长度,均在500mm范围。相同样品需实施3次测定,最终取均值。测定结果偏差要求:10-20mm范围直径的钢筋,偏差需把控至±5%范围;20-50mm范围直径的钢筋,偏差需把控至±4%范围;钢筋直径需<10mm,偏差需把控至±7%范围。
3.5 在钢筋时效性方面
以微观角度来分析,钢筋材料自身性能和原子构成关系十分密切,特别是拉伸极限、屈服极限这些性能。钢筋放置时间较长情况下,其内部所残余的应力会呈下降趋势,而此时其内部的原子会维持相对稳定一种状态,在这一情况之下实施期各项性能检测试验,相比较钢筋出厂检测结果,最终的测定结果会较为乐观。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分析论述之后我们对于检测钢筋材料实际性能的基本原理、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当中钢筋检测科学技术实操方法,均能够有了更加深入地认识及了解。同时,概况分析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当中钢筋检测科学技术实操期间各种问题,并提出若干处理或者改进方法。从总体上来说,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当中钢筋检测科学技术实际操作极具复杂性,那么,为了能够在今后更好地借助钢筋检测科学技术开展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实践工作,便还需广大检测技术工作者们积极投身于实践探索当中,多积累相关的实践经验,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的技能水平,有效发挥钢筋检测科学技术优势,高效化开展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实践工作。
参考文献:
[1]谢贤阳,程正茂.钢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22(14):198-199.
[2]张玉箫.浅论建筑工程中钢筋检测技术%On Technology of Reinforcing Bar Detection in Constructional Engineering[J]安徽建筑,2016,021(004):230-231.
[3]高宪亮.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钢筋检测问题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12(05):500-501.
论文作者:邓秋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