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开发实质性成长阶段战略初探_国内宏观论文

浦东开发实质性成长阶段战略初探_国内宏观论文

浦东开发实质性增长阶段方略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略论文,实质性论文,阶段论文,浦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质性增长(Essential Increasing period)是指一个经济特区或开发区,经过创立初期以内外基建投资为主的形态及项目开发后,开始立足于自身的功能开发与技术创新而获得集约增长与良好经济社会效益的阶段。实质性增长阶段是检验国家设立某一特定经济特区或开发区的预定目标,即外引内联,加速与世界经济接轨,推动国民经济整体可持续增长能否实现的关键时期,也是决定特区开发区自身兴衰成败的关键时期。

依据当代国际国内经济特区开发区的实践经验,从创立初期的形态性增长阶段,转入实质性增长阶段一般需要经过8~12年。如微电子等产业为主的韩国马山出口加工区用了9年,以加纳利国际商务中心为主要功能载体的英国伦敦码头开发区(LDDC)用了12年。深圳、珠海、厦门、汕头等我国于80年代初设立的首批经济特区一般用了10年左右。

1995年上海浦东新区国内生产总值由1994年的291.2亿元增长到411.8亿元,然而增长速度却从1993年、1994年的30.2%、28.6%放缓至22%。与此同时,在GDP构成之中,房地产开发及低技术含量的制造业之比重有较大下降;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贸易、信息产业比重急速上升。这标志着浦东开发已提前迈入实质性增长的新阶段。本文拟对浦东开发新阶段的表现特点、内在规律及对策方案进行粗浅的探讨,为浦东开发争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抛砖引玉。

一、实质性增长阶段的若干特征及规律

1、增长速度上从低起点上的超高速增长向已有规模上的高速增长转化

创建初期的超高速增长是由于国家设立特区开发区的政策所驱动,大量外资内资急速涌入“抢滩”,筑楼、开厂、办公司,加上开发区内大规模市政通信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所造就的超高速度。这种速度,在开发前经济相对发达的上海浦东新区达到30%以上,在起点相对较低的深圳则可突破50%。但是当进入实质性增长阶段后,上述的超高增长速度不可能长久保持,而是必然会回落到已有规模上的高速增长,从而呈现明显的增速落差。

2、增长方式从低层次产业结构为主的粗放型增长向高层次产业结构为标志的集约型增长转化

经济增长质量的优化是实质性增长阶段的又一个关键特征,浦东开发以来,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90年20.1%上升到1995年31%,年均递增40%;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90年的76%下降到1995年的68%,但绝对值增加了232.9亿元,体现着上海技术优势及国际一流水平的高附加值高创汇率产业迅猛增长,以金融创新与现代金融服务为标志的国际金融及服务贸易日益繁荣,各种资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得以最优配置。1995年浦东新区外贸出口总额达24亿美元,占全市比重为1/5,过去三年中年均递增约65%。

3、增长动力上从资金技术人才的外引内联向着“第一生产力”开发的内生变量转化

来自世界五大洲及神州大地的资金、技术、人才是浦东开发初期最主要的增长动力。到1995年底,累计吸引的外商投资多达3500个,外商投资涉及工业、金融、商贸、房地产等众多领域,协议总投资额达142亿美元,直接吸引外资91亿美元,占全市的比重分别达33%和27%。累计新区的内联企业4399家,吸引内地资金290余亿元。它们对浦东开发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实质性增长阶段的到来,浦东新区自身内在动力的开发已提上了急迫的议事日程,如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的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小区产值已超百亿元之巨,由区内集聚的现代通讯、生物医药、汽车等高新技术产业的自身开发配套能力及增值能力与日俱增。

4、增长环境上从超国民待遇的地区倾斜向“按照国际惯例办事”功能先试转化

开发初期的适度的减税让利对于吸引外资加速开发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如即使象美国、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在80年代中还颁布实行10多个“企业区”税利优惠政策。但是这种“优惠”对于国际资本特别是跨国公司、国际金融财团而言,其层次及吸引力还是偏低的。浦东开发迈上实质性增长阶段之时,应对此有所突破。在开发环境优惠政策上,强化功能先试,即从以减税让利为核心的我国对外开放第一代优惠政策向以率先“按国际惯例办事”,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功能先试权为核心的第二代优惠政策转变,着重探索各种符合国际惯例的改革开放先试权,如本币自由兑换、中外合资外贸及离岸金融特区等。

5、增长机制上从土地滚动财税支持向自乘开发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环转化

与创建初期形态开发为主向实质性增长阶段功能开发为主、形态开发为辅转换相适应,在增长机制上也将从土地滚动加财税支持的模式向自乘开发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环模式飞跃。土地批租曾是开发初期各特区用以取得弥补国家有限的启动资金财税支持,加快开发区创建,特别是大规模市政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但出于开发程度及级差地租规律所决定,批租价较低,无法满足实质性增长阶段的需求。

自乘开发是实质性增长阶段的主导机制。自乘开发机制是指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依据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态势及浦东实际情况,在国家有效的宏观调控下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织方式和实施手段,瞄准当代高新科技制高点,高度有序地展开总体外经外贸,以当代高新科技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及国际金融财团为主要对象,全力引进消化,在此基础上强化自主开发创新,实现自身素质高速自乘,并借助“国力工程”及高新支柱产业化将其转化成自身的国际竞争力的强大比较优势。通过集约的产业收益及金融贸易服务收益,集聚开发区纵深发展的充裕财力,自我造血,良性循环,并日益拓展向内地及海外的投资,增强对内对外两个扇面的辐射。

二、浦东开发促进实质性增长的若干方略

1、国民待遇——一流投资环境

在实质性增长阶段中,浦东新区贯彻市委、市政领导关于“缩小战区,扩大战果”的指示精神,不仅在形态开发上集中优势兵力,抓好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区建设,早出气势,而且要以国际惯例、国民待遇为中心内容,优化投资软环境。

要以世界贸易组织(WTO)、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为基本导向,结合我国及上海的具体实际,有侧重有步骤地对外商在浦东投资的产业结构引导,在关税费率待遇,合资及产品销率比例,服务贸易开放领域,外资银行经营本币业务,外资金融机构参与寿险业务非寿险业务及再保险与保险市场,外资贸易公司经营进出口业务等一系列范畴中对外资进行能动的制导。重点引入当代高新科技的主要载体即跨国大公司国际金融财团,迅速提高浦东新区的技术创新当量及一流的国际金融贸易水准。

要应用现代运筹拓扑学原理及系统控制方法,建立浦东新区国民待遇评估指标体系。对陆家嘴CBD区、外高桥保税区等重点开发小区的国际化、竞争性、自乘效率等内生变量,以及国际资本总体流动趋势、汇率、货币政策、国际口岸、贸易政策、产业政策等外生变量进行实时反馈,以求得对新区实质性增长轨道的最佳控制,在微观(浦东新区)、宏观(上海及浦东国民经济增长)上都实现最优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目标。

2、点土成金——目标地价调控

实质性增长阶段并不意味着不再需要对外批租土地,而是要在有利于提高开发区整体素质前提下,大幅度提高批租土地中的集约效益。目标地价调控就是要依照这一原则,通过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投资环境优化,使这块东方投资热土上的市场机会及预期效益飙升,在总体开发效益极大化的前提下使浦东国有土地和级差效益能得以最佳发挥,以最快的速度达到目标价位,点土成金。

为了实现开发区土地收益极大化,就必须:立足国情,确定各地域的最佳使用方向;运筹资金,尽快建成一流的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策略销售,依据开发阶段及市场供求并设定目标销售面积先低后高,适当浮动。巧用杠杆,以地价切实保护环境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开发功能,提升开发区土地的级差、效用及经济效益;健全法规,使土地增值能在国家、开发区及使用者之间合理分配;及时反馈,通过科学测算,颁布“基准地价”引导投资及开发;点土成金,使浦东核心地域寸土寸金,跃上亚太及世界都市地价高位。

3、指低为高——产业全息优化

全息技术是现代高科技的分支内容之一。借用在系统控制理论之中,就是系统最佳运行状态下的任何一个分支的运行均围绕着整体最优的中心,同时剖析任何一个分支运行状态,均可反映全系统的趋势。产业全息优化就是指在开发进程中,能将全开发区的产业结构设计同步追踪超前定位在国际先进水准之上,并在每一个单项的局部的优化之中都反映着推动着产业结构的整体最优。

浦东开发5年来,产业结构正在向国际经济中心城区的水准急剧转型,第三产业超前增长,第二产业稳定发展。然而在进展之中也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如以金融、贸易为代表的功能性领头产业开发气势距离三个中心建设的要求差距尚大。目前在浦东进行的金融业务还是相对零散的国内区域性存贷,各个国际金融发展潮流的金融工具创新刚刚起步。外高桥保税区国际贸易转口贸易还未能形成规模,功能研究滞后,新区出口结构还未能完全摆脱以纺织、服装及手工艺为主的劳动密集低附加值类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出口比重甚小。

产业全息优化要求对产业结构所进行的每一个调整部署中,都能同时兼顾及反映以下三个层面的优化:一是新区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这主要是指各大类产业之比例正转向三产占压倒优势、二产有龙头产业的三、二、一结构。二是各大类产业内部各功能产业结构的优化。这主要是指各大类产业内部之比例正转向以社会再生产中驱动产业为主的高层次结构。如三产中现代国际金融贸易产业的比重与房地产开发比重相比占有明显优势,二产内部现代生物医药、微电子等新科技产业与传统重工业相比占有明显优势等。三是各子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这主要是指各子产业内部以产品档次、工艺技术流程为标志的产业技术水准转向新兴产业结构,如同样是纺织业,通过采用气流纺织工艺、新面料开发、电脑辅助设计等,使老企业脱胎换骨,登上能与国际纺织同行并驾齐驱的竞争舞台。

为了实现产业全息优化,就需要:根据振兴中华的战略需要,确定浦东开发产业结构的中远期全息优化目标体系。根据浦东经济结构现状,确定本世纪末前的近期全息优化的着力点与突破口。在论证敲定每一项具体的优化项目时,都要以是否同时有利于上述三个层面的优化为主要标准。对于全息优化的重点,必须在一个时期内集中相对优势的财力物力,包括外资内资及相应政策扶持,迅速取得实效。充分发挥现代金融贸易业的高度辐射及驱动力,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工业产业的高度导向及附加值力。

4、高屋建瓴——抢占技术制高

抢占技术制高点是指从我国在下世纪中叶建成世界一流强国的实际目标出发,依托世界高新科技发展动向及浦东实际条件,在浦东开发的关键方向上取得突破,确立这些领域相关高新技术的率先优势,在高速自乘的基础上转化为强大的产业比较优势。

浦东开发一开始,就认真贯彻了市委、市府提出的“高新技术领先”的战略。高新技术产业先行,使得浦东新区的产业结构更趋科学合理。“八五”期间投资250亿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5年多来浦东新区注重吸引技术含量高的内外资投资项目,一批著名跨国公司已将世界先进技术移植到浦东新区,有100多个科研所和高等院校组成科技集团,进驻浦东,为进而抢占开发目标体系中的科技高峰集聚了强劲的起跳力。

但是,从“自乘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衡量,在进展之中尚存在着两个领域中的差距。一是在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现代工业制造领域中,对将领导21世纪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新潮流的若干核心高新技术存在着“坐等上门”的倾向。差距之二是对国际金融保险、对外贸易等服务产业中的现代高新软技术,缺乏应有的重视,往往一提高新技术就仅联想到以上主要属自然科学的硬技术,而不知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类对各类经济工具、经济方式、管理而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资源。如系统管理工程、金融工具创新、模糊分析等,本身即具有较为惊人的增值能力。

浦东开发实质性增长阶段在抢占硬件科技制高点的同时,也应在软科学上攀上亚太地区乃至世界高峰。要以历史的紧迫感,优先落实浦东“龙头”火炬规划,对关键高新领域的核心科技制定赶超日程表,率先完善对各类专利非专利技术软件等知识产权的保护法规,形成尊重科学的良好发展环境。组织对药物、微电子等核心高新科技的开发会战,集中优势力量,主动出击提高,迅速消化创新,形成产业优势。在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及创造项目的同时,着力引进集约科研机构,优先吸引国际国内尖端人才。针对高新技术开发高成本、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筹集“浦东高新科技开发基金”,重点扶持推动。强化对已开发高新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组织,使它们能取得最佳的自乘及辐射实效。

5、游刃有余——抗波持续上攀

浦东开发虽然经历的时间还相对较短,但受宏观微观、外部内部各种波动因素的综合影响,也已显露了抗波能力较为薄弱的若干环节。例如在投资结构上,属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的投资方式尚占主导地位。当然这对于一个新开发的地区而言也十分正常,属必不可少的发展阶段。但随着开发进程的向前推移及一批又一批的企业竣工投产,加重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份量越来越突出。已经投产的项目必须尽快开拓内外市场,取得预期效益,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以内部更新改造、提高技术档次及产品技术含量为主的追加投资,连续自乘,才能消化类似物价上调、工资水平提高、市场竞争激烈等不稳定因素,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经济效益持续稳定上升。目前浦东开发区内投产的工厂企业尚有相当一部分尚未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有的还处于盈亏平衡点的附近。一旦国家在周期调控中的一定阶段实行银根收紧、货币紧缩、压缩宏观投资规模等措施,就会对浦东开发的进度及经济增长速度形成较大冲击。

但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及传统的惯性影响,为现代化大工业生产所必需的社会资源体系及金融贸易服务功能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都市服务功能同步配套、高度发达之时,才能使新区有预见有把握地对波动占“先手”,以自身科技及产业更新的最佳选择,避开或逆推不利波动,顺应或助推正常周期,吸收或转化不稳因素,预置或强化制衡机制,使浦东开发稳步向前,并对周边地区产生持续效应。为此就要建立以现代模糊分析、反馈调整为特征的浦东新区经济发展预警系统及制衡系统,设置降低新区土地开发成本、劳动力成本及其他要素影子成本的指标体系并负责实施,以便在持续腾飞中轻装上阵。投资方向、投资结构上注意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并保持适当比例,从基建投资为主转向技术投资为主。加强对现代制造业技术更新周期的追踪与研究,适时采用波形叠加及波形抗销策略。强化城市服务功能的超前建设,以出色的金融国际、贸易功能,开发加强缓冲平滑机制。掌握必要财力物力储备,提高浦东新区对经济的调控能力。

6、运筹帷幄——决策乘数效应

开发战略及政策研究也是生产这一观点,随着实践的推进已为越来越多的开发者所认识。在实质性增长阶段中,要紧贴浦东开发的脉搏,为浦东开发开放的实践服务,而不能仅停留在文章上;要对浦东的开发开放敢知敢觉敢思,而不能仅停留在重复传统观点上。这就要求在浦东发展战略及政策研究中,将尊重历史与创造未来相结合,必须把浦东开发的历史、现实、未来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发展过程进行系统的研究。

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当代最先进的系统科学方法论作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另一方面,必须坚持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形成一整套建筑在整个战略体系基础上的、分门别类的、操作性很强的对策措施体系,以利于指导我们的具体实践,最终转化为浦东开发的行动纲领,为浦东开发完成历史所赋予的光荣使命作出应有的贡献。

标签:;  ;  ;  ;  ;  

浦东开发实质性成长阶段战略初探_国内宏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