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周家泉小学 青海 西宁 810000
摘 要:课前预习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一种自主认知活动,是对课文事先加以了解和把握的过程。学生通过预习,能够在课堂上更快速地进入到所讲内容中,再根据老师的指导,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涵。因此,我们要提高对课前预习这一环节的重视,探索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 课前预习习惯 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已经根植在每一位教师心中。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我认为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课前预习。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抓好学生语文课的课前预习,让学生先行一步,做到有准备地听课,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语文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预习的要求不仅在于熟悉教材的内容,更重要还在于找出其中的重点、难点,发现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呢?
一、培养预习习惯
要使预习有效,首先要让学生喜欢预习,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为学生持续预习和提高自学能力提供内在条件。在一年级一开始,我就挪出部分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预习,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我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学生一般都能按老师的要求完成读课文、划出生字这些最基本的预习任务。但这样做,他们的思维是不活跃的。因此,我觉得在预习前给学生一点目标、一点探索空间,会激起他们认真读的欲望。
我一般会引导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进行迁移,引起他们对新课文的兴趣。如:预习识字韵文,就让学生想想这篇要学习的韵文和以前学过的韵文有没有联系,告诉学生仔细读会有新发现。有些都是写景物,只是季节不同,脑中有了上述问题,学生就不觉得枯燥了。这次的转盘识字和以前的形声字识字相似,学生会感到原来汉字这么有趣,这样就会比较专心地预习。而在预习课文时,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课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青蛙看海》一类的童话类文章,向学生提出注意故事的情节,故事中都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带着问题读,在阅读中就明确了预习目标。指导预习课文中的生字时提醒学生,新课中的生字和以前学过的字有相似之处吗?看看偏旁再想想它的意思,这个字就更容易记住了。对课文的好词好句或各种问题,鼓励学生用笔画下来,或用不同的记号标出来,让学生逐步养成读、画、写的习惯,同时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这样不断地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和提供适时的帮助,学生预习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他们会逐渐喜欢上预习这一学习活动,渐渐地,也就养成了预习的好习惯。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只有学生对课文预习透了,教学效率才能提高。同样,有效的课堂教学更能促进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预习。而有效的语文预习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和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理想选择。经过一个学期的“预习习惯”的培养和教学实践,学生在思想上提高了对课前预习的认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思维,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绝大多数同学对学习语文逐渐产生了兴趣,对课前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都能够积极地、严肃认真地去完成。在上新课之前首先要完成预习作业已经成为语文课必备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同学们课前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正在形成。通过这一段的教学反思与实践,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促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加强家校联系
预习习惯的养成,除了需要教师的用心指导外,更重要的是有赖于家庭协助和配合。因为预习方法步骤里有多项都需要家长的帮忙。老师要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预习重要性,让家长明确学生预习的目的、方法、步骤,指导家长做孩子学习的伙伴和导师,成为学生预习路上的引路人和督促者。
三、定期检查预习
检查预习不但可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还有助于教师根据自学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因势利导,提高教学实效。因此,学生进行预习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检查,定期进行抽查,使学生逐渐养成课前预习良好习惯,还要着重检查预习质量,防止预习走过场、流于形式,切实发挥预习的真正功效,检查可以采用课上反馈,也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
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教师要对学生这一习惯的培养加以重视。通过有效地引导,让学生喜欢预习。同时,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督促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另外,还要定期检查预习,避免预习形式化。总之,需采取多种措施,使学生逐步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李耀军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7,(35),58-59。
[2]周萍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J].神州,2016,(35),11-11。
[3]黎军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6,(8),67-67。
[4]周梅玉 课前预习创造语文课堂的精彩——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6,(1),6-6。
[5]杨雁 让预习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J].新课程.下旬,2014,(1):27-27。
论文作者:和晓敏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1月总第3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学生论文; 课前论文; 习惯论文; 课文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这一论文; 方法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11月总第3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