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第二小学 221200
摘 要:练习课,是对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让学生促进知识的巩固、技能的形成。练习不是从上课铃响开始的。课中练习,从基础训练开始。比“练”更重要的是“思考”。练习要关注每一个学生。面向全体,实质是面向有差异的学生,面向全体,就是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激励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
关键词:练习 思考 面向全体
练习是老师的家常课,特别是数学老师,几乎每天都与练习打交道,但是真正静下来对练习课进行思考的时候不多。对数学练习课,我有以下想法:
一、练习,不是从上课铃响开始的
谈到练习,我们比较多地会想到课上完之后,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的确,家庭作业是练习。但是,家庭作业更多的指向于对已学内容的巩固,是课内学习与课外练习之间的联系。
练习课是新授课的延续和补充,要做到促进学生对新学习知识的巩固、发展能力、形成技能。那些思考性强、具有拓展性以及较大问题空间的数学题,往往我们都是安排学生在课堂上思考、解答。但是,这样的课堂时间紧、任务重,学生难以充分展开思考。基于此,我把有一定难度、拓展性、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课前就展开思考。也就是在练习课之前,让学生进行这些问题的研究学习。
例如:我教学《分数、比的问题练习》时,在课前,我给学生设计了两项学习任务。
1.补充条件、提出问题,再解答。朱自强的课外书是黄雅尼的 ,______。______?
2.设计一道与分数、比有关的题目,分析并解答。
学生课前认真思考,课中积极表现,发言踊跃。一个重要原因是课前他们已经进行了充分思考,精彩的课堂水到渠成。
二、课中练习,从基础训练开始
课改以来,大家有点“谈练色变”的味道。认为,只要说“训练”,那就是“机械练习”。我却以为,训练不仅不应该远离教学,而应该与教学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训练,就是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练习,逐步掌握方法,形成技能。而且技能的形成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有通过反复的训练才行。司机开车、军人打枪、航天员手控操作、书法家练字……,这些都要进行艰苦的训练才行。
教学过程中,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需要大量的训练,但是有些内容必须进行训练才行,如:口算、乘法口诀、基本的数量关系式等。基础训练时,教师要预先做好设计。例如:我教学《分数、比的问题练习》时,先让学生练习把那个量看作单位“1”,数量关系式是什么,再让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学生由“分数”想到“比”。这样的基础训练,既是全课的热身,也有助于激活后续分析问题的“关键点”,“关键点”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由此可见,基础训练,我们要让学生掌握的不是技巧,而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着力点,是“根”而不是“枝叶”。
三、比“练”更重要的是“思考”
关于练习,我想首先要想想练什么?为什么要练?为谁练?每次测试过后,老师都会说,“每道题都练过了”,“这道题老师没讲到”,“这道题和我上课时讲的题目一样”等。有的时候,我们注重的不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学生解决问题的熟练程度,学生沦为解题工具,考试机器。
我们在关注练习课的容量时,更应该关注思维含量的多少。要培养会思考的学生,比练更重要的是思。激发学生思考,需要给以学生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较大的思考、展示、交流的空间,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想法,即使学生互相借鉴也未尝不可,理解他人的想法本身就是学习。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而且要让学生关注自己和他人的想法,更应该要关注他人想法和自己想法之间的联系。
四、练习,要关注每一个学生
练习课要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展,那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让每一位学生有差异的发展。也就是,每一位学生都向前进,但不是齐步走,是用不同的速度前进,有的快一点,有的慢一点。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学习上的成就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练习课,关注每一位学生,就是要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思考。我的每一节课,大约有30位学生发言和参与全班交流。有的学生发言最多6、7次。
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我们教师重点是面向有差异的学生,关注、激励、发展每一位学生。我们可以说:没有不想学习的学生,只有不善激励学生学习的老师。
论文作者:周发芹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7
标签:学生论文; 每一位论文; 的是论文; 想法论文; 解决问题论文; 作业论文; 教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