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论文_代朝

浅谈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论文_代朝

(山东鲁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本文以高层建筑主体结构为研究对象,概述了高层建筑施工的主要特点,分析了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同时探讨了质量控制工作,以期加强高层建筑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工程的主体结构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功能以及质量。为了确保建筑项目的整体功能以及施工质量,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做好建筑主体的建筑施工,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以及方法进行建筑主体的施工。建筑的主体结构主要指的是建筑地基以上的部门,建筑的地基部分是建筑荷载以及力量的主要承担者,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建筑地基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确保建筑地基能够承受整体的荷载。建筑项目是有建筑地基与建筑主体两个部分共同组成的,因此确保建筑地基与建筑主体的施工质量就是确保建筑项目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

1 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通过与低层建筑相对比,高层建筑本身存在很多优越性:建筑层数多,高度高,使得其对工程的技术水平和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为了达到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和稳固性的双向目标,高层建筑的地基深度要比传统地基更深,通常情况下,不低于5m;高层建筑因其施工量及结构复杂,施工周期维持的较长,大约在两年以上,不过就具体的工程而定,其工期差异较大,基于此,需要考虑到区域性的季节交替及环境变化问题,因为露天的施工环境下,工程建设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出于安全性的考虑,恶劣天气势必会延误工期;要尽可能在规定时间内竣工,所以施工强度较大,同时对建筑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要求也比较高。

2 主体结构的类型划分

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类型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建筑类别往往选择不同的主体结构类型,但是不论哪种主体结构类型都必须符合当代高层建筑施工要求,进而实现快速高效地完成主体结构的施工,并保障主体结构的稳定性。

2.1 现浇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是建筑物中主要承载水平载荷的墙体,一般情况下,剪力墙的主体结构都是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在高层建筑中,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效率,通常是现浇剪力墙结构,即搭好框架模板之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结构稳定之后,就可以进行拆模,剪力墙结构就此形成。当下,混凝土浇筑技术日趋成熟,材料配方面有较大的差异,除此之外,操作技术的具体流程相近,主要是把控施工进度和阶段任务量,保持振捣均匀。需要格外引起重视的是模板的制作工艺,现浇剪力墙的模板主要有大模板和滑动模板两种,大多数高层建筑,特别是住宅建筑,利用大模板施工技术的频率较高,能够实现模板的统一安装,之后再进行浇筑混凝土的工序,加快结构施工效率;也有部分高层建筑采用的是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这种技术手段的优势在于拆卸安装的灵活性,对于复杂架构非常实用,不必大费周折的整体拆装。

2.2 筒体结构筒体结构

与现浇剪力墙结构有相似之处,采取的工艺方式相同,都是借助模板现浇完成建设,但是剪力墙结构的主体承重关键点是剪力墙本身,筒体结构是以多个按结构排列的混凝土桩柱为承重关键。采用筒体结构的常见建筑物是一些酒店、商场等公众服务性建筑,因为这种结构能够充分的打造出宽阔的内部空间,并且内部空间在规划分割上更加便捷,这也是酒店商场等选择此建筑结构的主要原因。筒体结构与剪力墙结构使用的模板相同,但除了大模板和滑动模板外,还有一种特异性的组合模板,也就是按照一定的建筑标准及工序流程组合出的模板。高层建筑的筒体结构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也就是内筒和外筒,内外筒间由楼板实现连接,这势必会造成距离的间隙,而楼板的跨度一般要在10m左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现浇框架结构

在对高层建筑主体结构进行设计时,框架结构是依照建筑设计确定建筑物的所有承重框架,然后仍是以模板的形式来进行混凝土现浇。在所有的高层建筑结构中,现浇框架结构是最简便的一种,一般在小高层的建筑工程中比较常见,它的合理利用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施工频率,进而缩短工期,并且能够合理的控制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现浇框架结构的施工流程简便,但也不是完全绝对的,在钢筋加工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支持,而且框架施工需要确保所有框架墙体结构都是以钢筋混凝土和模板来搭建完成的,之后再进行浇筑。在施工中一般采用如下三种方法:组合式施工、整装散拆施工、滑模施工。

3 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

3.1 主体结构测量技术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主体结构的最基础的一部分就是测量技术,这一技术是为了能够准确地测量相关数据,使主体结构更加精细化。测量技术的使用情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负责测量的工作人员在主体结构的第一层,要对柱网结构进行设计,用十字点方法来表示结构中的垂直部分,在每依个基准点的上部留出方洞,规格在200mm×200mm,在第二层施工时,用激光经纬仪来确定轴线的位置,根据所在的楼层来设计轴线;(2)对测量的质量进行把关,确保数据的准确性;(3)要设计好沉降点,按照图纸的标记来选择主体结构沉降点的具体测量位置,然后进行编号,再测量。

3.2 钢筋工程的施工技术

钢筋材料在运送到施工现场前,要着重做好质量检查工作,保证钢筋的质量符合行业出厂标准及建筑要求,避免不合格的钢筋材料流入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钢筋材料的加工制作过程要透明,也就是要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钢筋时,要找准正确的安装点位,实际偏差要在被允许的标准范围内。在钢筋加工制作以及安装的时候,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手段进行管理,监督其操作规范性,从根本上保证施工质量。建筑单位还需要根据钢筋的型号、等级、种类的不同来对其进行分类,并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对钢筋材料进行管理,避免出现材料损坏或材料浪费的现象。

3.3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建筑主体的框架均是由钢筋和混凝土搭建,对于混凝土浇筑工程,其所涉及到的方面极其广泛,墙体、屋面、柱体、以及梁等结构都能够采用混凝土浇筑成型。其中,浇筑柱体时,要严格控制好水泥的搅拌时间,且厚度宜控制在40cm左右,还要严格控制浇筑施工,防止浇筑表面出现蜂窝等情况。浇筑梁结构时,要确保梁体的水平面在浇筑时受到严格的控制,这样会对后期的施工产生一定的便利,避免施工工期的延误。此外,混凝土的整体浇筑要具有连续性,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过程中,不仅要均匀搅拌,且要做到全面、彻底的搅拌,以使得其中的石灰能够与水泥进行充分融合,使混凝土的强度得到有效保证。

3.4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模板是对混凝土浇筑进行有效保护和有效支撑作用的部分,其能够有效的保障混凝的浇筑质量。在对混凝土浇筑部分设置模板时,应注意材质的使用,对于柱体,通常采用钢质材料;对于构造柱则采用竹木模板;对于梁体和屋面等应采用竹胶板。模板的支设或搭建的过程中,要使低端平齐,防止混凝土出现流失(跑浆)现象,而且,要在模板的搭建时将装修的厚度做固定的参考数据进行预设。模板的拆除工序要与混凝土浇筑工序一致,即先浇筑位置优先拆除,后浇筑位置延后拆除。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施工是工程施工中最为重要的环境,其直接影响着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确保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的顺利开展。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会涉及到很多不同的专业与技术,对此施工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现场的管理,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最大程度上确保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亚东.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门窗,2016(10).

[2]沈左爱.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江西建材,2015(02).

论文作者:代朝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9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浅谈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论文_代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