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中心医院 402260
【摘 要】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理性情绪疗法进行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76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常规护理,乙组在甲组的护理基础上采用情绪疗法,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SDS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乙组患者护理后上述指标明显低于甲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甲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理性情绪疗法,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理性情绪疗法;颅脑损伤;护理效果
颅脑损伤是目前临床上致残率、病死率较高的外科常见病,病情发展迅速,且患者多合并有其他部位损伤。为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致残率,避免患者死亡,还要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急救和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的预后[1]。相关临床研究表明,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2]。本研究通过对颅脑损伤患者实施理性情绪疗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详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期间到院治疗颅脑损伤的78例患者为试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乙组,每组38例。甲组:23例男,15例女;年龄22~71岁,平均(38.6±4.4)岁;坠落摔伤12例,车祸伤26例;乙组:25例男,13例女;年龄21~73岁,平均(38.9±4.6)岁;坠落伤摔伤14例,车祸伤24例。研究入选对象均符合相关的医学伦理审核,且患者及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排除患有精神疾病,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有研究对比意义(P>0.05)。
1.2方法
甲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病情监测、健康宣教、饮食与心理护理。乙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理性情绪疗法。具体的干预措施为:(1)选择经过心理学培训,获得二级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证书的责任护士为患者实施理性情绪疗法,每隔3天治疗1次,每次0.5h。(2)在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通过个人仪表、言行举止影响患者的认知与感受,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增进彼此间的信任感,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采用深入访谈法,明确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的诱因,如担心治疗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影响工作和学习等。护理人员可以此为依据,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2)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分析导致患者焦虑、抑郁的原因及患者对此的看法,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和患者共同讨论负面情绪与信念间的关系。(3)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转变患者的思维模式,对患者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质疑,并采用提问的方式与患者进行辩论,促使患者形成合理的信念,告知患者在产生负面情绪时,可以通过改变信念,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以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理性情绪疗法的治疗周期为2~3天1次,每次0.5h。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SAS)、抑郁(SDS)程度的改善状况与护理满意度。其中,SAS、SDS评分得分越低,表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越不明显。护理满意度可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评估,总分100分,<75分为不满意;75~90分为满意;>90分为非常满意。
1.4统计学原理
研究数据用统计学SPSS22.0软件处理,定性、定量数据分别用(n,%)与()表示,用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观察
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护理后上述指标明显低于甲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乙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甲组,组内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n,)
3 讨论
颅脑损伤属于神经外科疾病,由于颅脑损伤会导致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导致病情加重,甚至会造成患者残疾、死亡。因此,对于患有颅脑损伤的患者加强治疗和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患者康复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有相关的研究报道认为,颅脑损伤患者因行动不便,对患者正常的生活影响较大,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而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消极的心态,提高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依从性,促进患者各项身体机能恢复[3]。
理性情绪疗法属于心理治疗模式,将其用于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干预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有助于消除患者抑郁、焦虑的不良情绪。其主要治疗原理是通过帮助患者纠正不合理、非理性的认知,树立正确的信念来面对生活,从而消除患者因错误认知引发的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4]。在此次研究中,给予颅脑损伤患者常规护理和理性情绪疗法干预,结果显示乙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更低,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表明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而颅脑损伤患者在采取手术期间,加强护理干预也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5]。
综上所述,给予颅脑损伤患者理性情绪疗法干预,既能改善患者消极的精神状态,又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适合在临床上应用。
参考文献:
[1]赵云华.重型颅脑损伤的综合护理效果探讨[J].系统医学,2018,3(24):166-168.
[2]田卫平.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综合护理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05):939-940.
[3]胡睿华,姚芳.心理疗法在颅脑损伤术后瘫痪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8,28(10):959-961.
[4]吕丽娟.理性情绪疗法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5):181-183.
[5]李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观察与对策[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04):712-714.
论文作者:阙基梅,郑莉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3
标签:患者论文; 颅脑论文; 损伤论文; 情绪论文; 疗法论文; 理性论文; 焦虑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