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素质教育的教学设计原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教学设计论文,试论论文,原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素质教育的教学设计是极富个性化的活动,是教师针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环境以及自己的教学背景进行综合考虑,对教学进行的精心规划和安排。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授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组成,素质教育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使教师的教授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机地耦合起来,使教师与学生双方的主体性都发挥出来,从而建构学生的全面素质。因此,教学设计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整体性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设计的整体化。从纵向来讲,学生在校的受教育时间大体可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在每一阶段都有其相应的培养目标,在每一个阶段也都有相应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与之相配套,学生每一阶段也都有自己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这就要求在设计教学时,不能单就某一节课或某一单元做单一的设计,应有整体性,应从整体上对某阶段的发展目标进行设计,就阶段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做整体规划,使彼此有机衔接起来。从横向上来讲,每一阶段学生的发展目标包括认知的、道德的、审美的、交往的素质等,这些又是交织在一起的,也要进行整体设计。
2.内容设计的整体化。内容与目标是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一般指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所规定的内容,对每一个教师来说这是现成的,已规范好了的。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的任务主要是根据学年、学期计划以及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等条件、学生的实际状况对教学内容的顺序、详略、深浅、难易、繁简等方面进行恰当的处理,如变换顺序、化繁为简、搜集和补充辅助资料等,使教学内容更好地呈现给学生,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最近发展区”。一个主体性强的教师还敢于就教材进行重新编排,敢于补充新的内容。
3.时间、空间设计的整体化。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目标、环境的不同灵活安排教学时间和空间。就教师而言,时间设计包括课堂内各个环节的控制以及根据季节变化考虑教学内容的安排。就学校教学管理而言,时间设计指对学生学习活动总量的安排和各类课程时间的分配。学生活动总量包括学年活动总量、学周活动总量和学日活动总量。各类课程时间分配主要指对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以及各类课程部门内部各学科、各活动之间的时间分配。空间设计主要指课内、课外的结合、校内校外的结合、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协调等,不能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内,要紧密结合学科的性质、内容以及时间统筹设计。时间、空间的整体设计,为学生各类活动提供恰当的时空比例,从而保证学生素质的完整、全面发展和提高。
4.教学形式设计的整体化。它所关注的是设计一种怎样的形式,以创设最优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处于主动自觉的状态。由于具体教学内容的不断变化、学生的不断发展、教学情境的不断转换,教师的教学形式不可能一成不变,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即便是在一节课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不应是唯一的。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比如有讲解接受式、自学辅导式、问题教学式、探究发现式、掌握学习式、开放课堂式、合作教学式等等,教师应对各种教学形式有比较好的了解和把握,对他们的特点、作用、适用条件充分地掌握,以便在设计教学时灵活选择和运用。各种教学形式都有其特殊的价值和适用范围,设计教学时就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形式,使它们有机的结合,共同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发展。
5.教学效果测评反馈设计的整体化。教学效果的测评与反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重要作用,教学设计时必须加以重视。教学效果测评与反馈设计的整体化主要是指对教学测评的标准、测评的时间、测评的方式、手段等进行整体规划和安排,要求标准要全面、科学,时间要恰当、及时,方式要灵活,手段要多样,以便能及时调控教学过程,对教学中的错误、遗漏及时补救,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也为今后进一步修正和完善教学设计方案提供信息。
6.对以上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整体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形式、教学效果测评等彼此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各自又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完整的教学活动,因此,彼此之间配合要适度、恰当,要有整体性,而且这一点是坚持整体性的最重要一环。
二、坚持活动的系统化和序列化
学生要成为具有完整发展的真正主体,就必须为之提供相应完整的活动形式。这就要求,第一,设计的各种活动形式要全面,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活动都要有,从而保证学生有比较完整的活动体验。从我国当前的现实教学体系来看,学生活动的系统化是很不够的,表现为学生主体自主活动整体的缺失、学生非反映客体活动形式的缺失、学生间交往活动的缺失、非理性活动的缺失等。[1]这些制约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完整发展,面对新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设计必须克服这种现象。第二,各种层次、各种侧面的活动不能是混乱无序的,要有序列。就一个完整的教育周期来看,从小学到中学各个年级的活动层次、活动水平是不同的,在设计时应体现活动的层次性和序列性,各层次之间要互相衔接,循序渐进,比如劳动课教学,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要体现出劳动的目标、劳动的强度、劳动的难度,劳动的时间等各个方面的层次性和序列性,不能简单的重复,应目标不断提高、扩大,强度、难度逐渐加大,时空不断扩展,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劳动素质逐渐提高、完善。第三,教学管理上,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对活动的形式、类型应有统一计划和安排,各学科教师之间要密切配合,各个教师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也要注意活动形式的系统化和序列化。
三、坚持学生活动的自主参与性
学生各方面素质的生成、发展与完善根本上来自于学生自身的自主活动。有研究表明:“学生在教室学习过程中参与的情形,可以用来解释个人成就变异中大约百分之二十的部分”,“主动参与学习的数量是教学品质很好的指标,这项指标可以预测或解释学生个别学习的情形。”[2](P169)还有研究表明:“高成就的学生与教师产生较多的互动行为且得到教师对问题较多的暗示,低成就的学生较少被教师鼓励参与课堂讨论或与教师产生互动,高成就的学生得到较多反应的机会以及较多对问题反应的时间。(高成就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倾向于探询、提供线索,或者重述问题的次数比低成就者为多)。”[3](P172)这种现象提醒我们设计教学时,必须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可以从两种途径来体现。一种是内隐方式:学生积极的思考、想象、回忆,一种是外显行为:回头回答、书面答案、纸笔测验、举手、告诉邻座的同学、使用某种形式的信号、速记在便条纸上、指出来等。传统教学压抑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最根本在于用教师的教授活动代替或掩盖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仅仅是为了完成知识传授的任务,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形式等都是从教师如何教、如何完成书本知识的传授任务来设计;是学生适应教师的教,配合教师的教,而不是教师的教适应学生的学,配合学生的学;是所有学生一起跟着教师教的步骤走,学生的学习、发展被牵着走,似乎成了他人的事情。学生的学习是被动性活动,而不是主动的自主活动。有人曾对我国小学生课堂言语交往行为进行了研究,[4]结果发现学生在课堂中回答教师提问的行为频度在学生课堂言语交往行为总频度中之比为93.8%,而学生提问、异议及其它类行为的比重微乎其微,分别占1.7%、2.7%与1.8%。这说明我国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行为基本上是一个非自主的过程。学生的行为基本上是“听师由命”。从学生在校的整体活动总量来看,学生的自主性活动也是不够的。以1994年调整后的九年义务教育六·三学制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安排表为例,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仍是学科课程的课堂练习,属于自己的活动的课时总量仍占极少比例,最高为18.5%(小学一年级),最低为9%(初中各年级)。[5]因此,教学设计必须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要运用各种方式、途径和策略来引发和激励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使学生会选择、会参与,学会学习。
4.要能促进学生之间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交往
教学中的交往主要为师生交往与生生交往,而生生交往对学生交往意识、交往技能、交往方式、交往能力等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学中的师生交往主要是一种制度化的交往,天然地带有一种不平等性(从地位、作用而言),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是平等的、随意的、自然的,彼此之间不存在天然的威严,高大、崇敬之感,更宜于交往。由于传统教学以知识为中心,教学中又以个体认识为主,所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十分有限,学生在课堂中的交往主要是师生间的交往。有人对我国小学新授课课堂教学的交往过程进行了研究,[6]结果发现,在时间构成上,师生交往独占型(整个课堂时间均用于师生交往)、师生交往主导型(师生交往时间占70%以上)比例高达近90%。在他们所观察的所有课堂教学的全部时间中师生交往所占比重高达93.2%。从空间构成上,课堂活动的场所基本上处于教师的全方位控制之下,课堂教学空间形态几乎均为秧田型,这种秧田型空间形态无例外地导致课堂的“总体空间”不可避免地成为教师集权控制下的“伞状空间”,这种伞状空间宜于教师与学生全体(作为一个整体)之间的单向交往,而不宜于学生与学生间的多向交往。表面上看,全班学生是作为一个集体,每个学生作为其中一员或作为小组集体之一员在进行课堂学习,而实际上这种“班级”与“小组”无异于“聚合的大众”,每个学生只是作为“单独的个体”在课堂中学习,班集体并没有达到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作用。这种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的丧失或缺乏也给当代人类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困境,如造成道德教育的贫困化,使现代人的存在方式原子化,使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发生断裂等。[7]在我国,由于没有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导致他们的交际能力十分缺乏,无法适应社会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所提出的要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郑日昌等人对全国近3000名大中学生调查发现,47.41%的学生感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冷淡”,62.26%的学生“在心情不舒畅时找不到朋友倾述”,42.73%的学生“做事容易紧张”,很多学生在大庭广众面前讲话显得很不自在。[8]所以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既是现代教育的要求,也是克服现实教学弊端的需要,有其现实意义。交往在其形式上表现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是竞争与合作。因此,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往要包括他们彼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竞争是人们对于有限东西的争夺”,“合作是指人们为了共同利益而进行的协调一致的活动,合作的特点在于每个人的行为不仅有利于自己,而且有利于他人。”[9]从广义来讲,竞争是一切生物间生存的需要,对人同样如此,竞争充满了人生。竞争使人充满活力、精神振奋、努力进取,促进社会进步。人类生活在世界上,需要不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利用世界。当依靠个人或团体的力量达不到目标时,就需要合作。合作同样具有巨大的社会作用,没有合作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竞争与合作是双向互动的,二者在性质上对立,但又是密切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对两个确定的个体或群体关系而言,竞争与合作是相互对立的,对于不同的群体之间的竞争而言,群体之间的竞争能促进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又能增强群体之间的竞争。如果活动性质由竞争转变为合作性,群体之间的关系随之转化为合作。教学中,竞争与合作作为两种不同的情况影响学生的自我强化和自我评价,影响学生的成就归因。[10]因此,对教学中学生交往活动的设计应通过各种途径和策略使学生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保持和谐正常的同伴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利于他们的社会化。
5.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是追求效率的社会化活动,要求多快好省地培养人才。教学活动的起动、维持、进程、方向、目标从根本上都是由教师来掌握的,这是社会实践活动规律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关键在于对教学艺术的把握,能适时因势因材施教,引导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把教转化为学。判定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标准不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什么,而是学生是否学得主动,是否心情愉悦,是否最大程度发展了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形成了主体人格。“任何一位教师……可用他独特和无穷的创造力去设计、创造他的教学课程和内容。唯一能证明教学设计成败的衡量标准是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满意程度。”[11](P15)坚决反对用某一节课和对某种具体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掌握来判定教师、评价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