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陆斌

浅论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陆斌

杭州绿城滨峰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52

摘要:在进行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是一种基本的施工材料,正确合理的使用混凝土能够很好的加强建筑的稳定性,所以混凝土施工技术对土建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现阶段我国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虽有较为显著的提高,但其在施工的细节以及后期的养护工作中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完善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我国未来发展与建设具有积极影响作用,不仅能提高我国土建工程在国际中竞争能力,还能有效的加强我国国民居住环境安全性与稳定性。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1、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

在混凝土施工前,要对模板和支架进行充分的检查,内容包括模板和支架的形状、尺寸大小和标高等方面。特别要针对模板的稳定性、模板裂缝和孔洞的封闭情况等要有具体的把握,这样才能避免模板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位移或者松动的情况发生。在使用模板时,要特别注意清理模板里面的杂物,并在使用前对模板进行浇水,保证模板的湿润度,模板在吸收水分之后会出现膨胀现象,这能有效避免漏浆现象,但是要严格防止模板多吸收水泥浆带来混凝土保护层的疏松。要对钢筋的种类、数量、规格等进行认真的检测,为了从根本上保证施工的质量,还要对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以及预埋件的规格和数量等进行严格的检查。

2、混凝土施工的过程管理

在整个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要对工人的技术交底进行足够的重视,严格把握好对踩筋现象的控制,钢筋工要对板筋移位、松绑、踩筋以及保护层进行及时有效的整改。另外,还要对钢筋工程的验收工作进行强化,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和楼板的厚度,确保上下层钢筋之间的高度和下层保护层厚度负等符合设计的具体要求。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浇筑后一次性压平磨光,并尽可能少留施工缝。

二、施工准备工作

1、原材料配备

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水等基本材料,同时还包括外加剂、粉煤灰等添加材料。这些材料的质量都应该被严格控制,保障原材料质量能够符合施工的实际要求。以水泥材料为例,主要的控制手段是对水泥强度的控制,此外,对于骨料材料的含水量也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且水中不能含有腐蚀性的物质存在。对于缓凝剂等外加剂的使用,则基于工程的实际需求。例如在混凝土施工中会添加粉煤灰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或是通过膨胀剂来降低混凝土的收缩作用,减少裂缝产生的可能性。

2、混凝土配比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是关键的内容,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尤其是在混凝土的配合比设定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施工状况,自然环境因素和材料等,例如水的比例设定,因为水量过少会导致混凝土泵送环节出现堵塞,但含水量过高又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因而,混凝土配比问题应该成为准备工作中的重点。

3、其它工作

其它工作包括施工基础处理和模板支撑等多个方面。这些保障工作是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此外,还要基于外界环境来改变准备工作的项目,如冬季气温较低时要考虑养护工作需要的保温材料,而基础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完毕之后才能开始混凝土的施工工作。

三、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1、施工缝技术

在整个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施工缝技术是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贯穿于模板的制作、混凝土的浇注和后期的养护工作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缝技术主要是对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孔洞和缝隙等问题进行修复的一种技术,从而尽量减小由于客观因素或人为因素而造成的施工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在混凝土施工中,受到自然环境和人力等因素的限制,无法一次性完成混凝土施工,因此,可以预留出施工缝,作为工程分段的标志,以施工缝为界限来施工,尤其注意尽量避免施工过程中的缝隙。施工缝技术施工时,不要改变图纸上标出的施工缝,要注意将施工缝与主应力线和刚性模板形成一条直线,尽量的设置在剪切应力最小的地方,按照啮合型的标准制作,在外露的混凝土凝固之后,马上把施工缝的表面打毛从而使大粒径的骨料露出,用水清洗干净并清除积水。

2、搅拌技术

在进行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材料的选择,并将其进行均匀搅拌,在进行配置的时候需要严格地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材料控制,为了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中不会发生质量问题,必须要严格控制搅拌过程,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相关质量要求,防止出现质量问题。另外在搅拌的时候还需要充分的控制搅拌时间以及力度,从而才能有更好的保障混凝土质量,使得混凝土的性能得到最大发挥。

3、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的施工不但影响土建工程外观,而且对整个工程项目整体质量产生巨大影响。首先,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进行模板检查,重点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强度,以及模板刚度是否符合要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有可能会因为机械原因造成混凝土浇筑量不均匀的状况,尤其是较高层的混凝土浇筑中,由于长管输送有一定的难度和技术缺陷,例如孔内存有大量碎石黏土等造成混凝土浇筑时部分构件混凝土不能完全固化成一个整体,从而影响浇筑的质量,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果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当缩短,保证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经常注意、支架、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情况,如果发现有变形、移位等现象,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混凝土浇筑后,必须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模板不能有空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4、混凝土的振捣

在浇筑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确保混凝土的强度,需要做好振捣工作,从而能够更好的保证其性能,同时也能够更好的确保整体的平整度。混凝土在入模以后,施工人员选择会选择使用振捣棒进行振捣,从而能够在模板中充分的渗入混凝土,并排出气泡,从能够更好地提高密度和均匀度,土建施工的时候混凝土捣实一般会采用机械进行振捣,从能够更好确保强度,同时也能够提高施工的效率。

5、混凝土的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还需要进行后期的专业养护,从而保证混凝土凝结过程的顺利进行,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混凝土的养护方面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温差控制、早期养护和常规养护。温差控制就是在施工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如果是温度较高的天气,就需要对建筑进行洒水降温,以防混凝土提前板结,出现裂缝;早期养护就是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在合适的时间拆除外膜,通过浇水和覆盖等方式对建筑物进行养护;常规养护就是在平时的一般条件下,对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控,并进行及时的调整,以保证混凝土能够顺利的凝固,进而保证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对于土建施工的整体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管理,重视对混凝土使用过程的有效控制。科学选择混凝土的材料和种类,并且严格遵照混凝土技术和要求进行施工,从而确保土建工程的质量。同时,还需要不断提升混凝土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相关的设备水平,促进土建施工的各个程序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李义光,成栋梁.土建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9):00188-00188.

[2]邓超.对我国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J].城市地理?,?2014(20):74-74.

[3]黄建山.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4(10):85-86.

论文作者:陆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0

标签:;  ;  ;  ;  ;  ;  ;  ;  

浅论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陆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