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中人”与“剧作者”

“剧中人”与“剧作者”

黄晓锋[1]2014年在《重思“剧中人”与“剧作者”的关系》文中提出马克思明确指出我们在探讨有关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时,应该将人们既当成他们本身的历史剧的"剧作者"又当成"剧中人",这一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方法论原则。现实的人作为"剧中人"与"剧作者"的统一体,只能是实践中的存在。未来社会要最终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意味着人应该既超拔于任由自然控制的动物性状态,又摆脱特定历史或社会关系条件对人的限制和不合理规制,从而克服"剧中人"与"剧作者"两种角色相互分裂的状态。对"剧中人"与"剧作者"之间关系的辩证理解,既是马克思世界观、价值观,又是认识论与方法论。它蕴涵着马克思对社会发展的科学态度与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未来社会理论的理论生长点和基本的运思路径。

商大恒, 张丽丽[2]2018年在《论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三重维度”》文中研究说明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内在逻辑地包含着"三重维度",作为"剧中人"服务职能部门的角色定位,辅导员与高校各职能部门之间关系的维度;作为"剧作者"改变自身的角色定位,辅导员与自身之间关系的维度;作为"剧作者"培养学生的角色定位,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关系的维度。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三重维度",为我们把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真正意蕴、更好地理解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处理好辅导员面临的实际工作问题和困惑,提供全新的视角。

夏自魁[3]2016年在《实践的道德维度——历史的“剧中人”和“剧作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这要求人们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综合考虑作为"剧中人"和"剧作者"的关系。为了保障社会的和平、和谐与发展,在实践的道德维度上,它要求人们扮演好"剧中人"和"剧作者"。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实践过程中人们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解决全球化过程中产生的生态危机和各种利益关系的矛盾与冲突,应该考虑具体实践的道德维度: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实践关系。

仰海峰[4]2018年在《人的存在与自由——马克思关于人的五个论题》文中提出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从类逻辑(人的类本质)到生产逻辑,再到资本逻辑的主导逻辑转换过程。虽然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其思想中一贯的重要指向,但在不同的逻辑阶段,马克思对人的理解也是不同的。马克思关于人的五个命题,即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既是剧中人也是剧作者、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展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讨论的丰富内容与逻辑差异,这是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个侧面。特别是在资本逻辑中,马克思对人的理解与过去有着重要的差异,他对人的自由的理解也有着不同的维度。在这一新的逻辑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果近代意义上的主体变成了资本增殖的工具或资本的人格化载体,那么,如何重新讨论《资本论》哲学中的主体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解放问题,就需要进行新的理论探索。

苏瑞莹[5]2008年在《生活世界的建构法则及其内涵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回到生活中,回归生活世界"是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坚实出发点与归宿。而对现实生活世界及其何以可能的生成进行分析和探讨表明:"自然历史法则"、"剧中人与剧作者法则"、"生成性法则"就是对生活世界的生成、建构何以可能的一种理论抽象与把握的产物,它们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达到历史的、有机的统一。

龚祚[6]1983年在《社会科学研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中提出为了弄清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如何充分发挥社会科学研究的作用这一问题,安徽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龚祚著文论证了社会科学研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龚文认为社会科学既是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部分,它又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正象马克思说的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样,社会科学研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既是"剧中人",又是"剧作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大体可以分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社会科学既是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思想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科学与物质文明建设也有密切的关系。作为"剧中人",它是以物质文明的建设为

张展[7]2018年在《皮兰德娄《六个寻找剧作家的人》中仪式性对剧本结构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戏剧的仪式性承载着剧作家的创作观念与美学理念,也影响着剧本结构。在戏剧仪式性对剧本结构的各种影响中,其对后设戏剧的影响极为突出。本文以皮兰德娄的《六个寻找剧作家的人》为例,分析戏剧的仪式性对后设戏剧的影响。

汪皎英[8]2004年在《关于人在社会历史中双重身份的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是社会历史的剧作者,又是社会历史的剧中人,表明人在社会历史中具有双重身份,要想正确理解人的这一双重身份,则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把握人的本质、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人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等问题。

卢坤[9]2005年在《生活世界尺度及其内涵分析》文中认为“回到生活中 ,回归生活世界”是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坚实出发点和归宿 ,而对现实生活世界生成的尺度进行分析表明 :“自然历史尺度”、“剧中人与剧作者尺度”、“生成性尺度”是用以展现生活及生活世界的客观性内涵、主体性内涵、生成性内涵的主要准则 ,它们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达到历史的、有机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重思“剧中人”与“剧作者”的关系[J]. 黄晓锋. 嘉应学院学报. 2014

[2]. 论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三重维度”[J]. 商大恒, 张丽丽.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 实践的道德维度——历史的“剧中人”和“剧作者”[J]. 夏自魁.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6

[4]. 人的存在与自由——马克思关于人的五个论题[J]. 仰海峰.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 生活世界的建构法则及其内涵分析[J]. 苏瑞莹. 前沿. 2008

[6]. 社会科学研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J]. 龚祚. 中国社会科学. 1983

[7]. 皮兰德娄《六个寻找剧作家的人》中仪式性对剧本结构的影响[J]. 张展. 四川戏剧. 2018

[8]. 关于人在社会历史中双重身份的解读[J]. 汪皎英. 理论探讨. 2004

[9]. 生活世界尺度及其内涵分析[J]. 卢坤. 青海社会科学. 2005

标签:;  ;  ;  ;  ;  

“剧中人”与“剧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