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浩力
摘要: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随后一些从各自利益出发的,投靠国民党的军事势力派也背叛了革命。这些背叛了大革命的国民党军事实力派,组成了国民党的新军阀。
关键词:国民党;新军阀;形成;背景
北伐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吴佩孚和孙传芳等北洋军阀,这是中国人民革命的一次伟大胜利。但是军阀却并没有从此在中国历史上消失,1927年背叛了大革命的国民党军事实力派,组成了国民党的新军阀。?
“军阀”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一是“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军人或军人集团。”二是“拥有武装部队,并能控制政权的军人或军人集团。”由此可见,“军阀”大体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拥有武装,自成派系,割据一方(或控制中央政权)。
而在近代因为中国特有的国情,从而对军阀一词的解释又产生了新的含义。在《新华词典》中有关“中国近代军阀”的解释是“拥有军队,霸占一方,为害人民,充当买办阶级、豪绅阶级的代表和帝国主义的走狗。”也可以说这样的解释很贴切地说明了这一词语本质内涵。这表示中国近代军阀,除了具备了过去的军阀的性质之外,还兼有“充当买办阶级、豪绅阶级的代表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这“近代”的特色。
而当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在表面上推翻了清王朝并建立中华民国后,中国大地上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军阀,接下来就以影响较大的国民党新军阀的形成和影响进行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对于“国民党新军阀”,张同新提出,这是“对1927年叛变大革命后,霸据一方,实行反动统治,互相争权夺利的国民党军事实力派的总称。”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这次大会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并由此推动了全国工农运动的开展,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高潮。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地方武装力量和旧军阀系统中的军阀,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他们都有推翻北洋军阀政府,发展自己势力的要求,但又感到缺乏力量,于是纷纷带着自己的私家军队投靠国民党,并改编军队,于是这些武装力量成了国民党新军阀的主要来源。
它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1.大部分是从旧军阀系统中分化出来,整建制地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如南方的原国民革命第二、六、八军(即谭延恺派,程潜派,唐生智派等湘军),第三军(即朱培德的赣军),第七军(即李宗仁,黄绍?,白崇禧的桂军),第九、十军(即彭汉章,王天培的黔军),北方冯玉祥统属的国民联军,阎锡山统属的晋军。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而改变为国民党旗号的原北洋系统的地方小军阀则更多,如夏斗寅,周凤岐,陈调元等。2.来自第一次国共合作前后组建的所谓“党军”,我党虽曾在这些军队中作过大量工作,但由于这些军队的首领不允许对其军队进行改造,同时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放弃对军队的领导权,因此这些军队仍是旧式雇佣军队的性质。通过从北伐到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前后,这些地方军阀和之前的黄埔军校学生所组成的党军一起构成了国名党后来的百万大军,其中可谓是各方代表都有,但为了谋求自己的生存都投靠到大革命的洪流中。
这些武装力量参加北伐大革命,主要出于以下几种原因:(1)这些武装力量受到大军阀的压迫,希望借革命力量的庇护来保住自己的势力;(2)他们看到从南北议和到袁世凯称帝制中的革命洪流的不可抗拒性,在全国人民反对独裁赞成民主直道后来的直系,奉系等旧军阀的垮台已是大势所趋,而暂时归顺大革命的潮流;(3)由于各地均被旧军阀分割而难以发展,他们期望借助革命的旗号扩展实力;(4)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期望在中国实现资产阶级共和制。
这些武装力量虽然表示愿意接受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但是他们参加大革命的出发点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所以随着大革命的深入发展,革命的民主性理念更加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逐渐威胁到他们自身利益时,他们所戴着的“革命信徒”的假面具也逐渐脱落。
大革命打击了封建势力,农民和城市工人要求土地,减轻剥削,实现政治民主的斗争不断深入,在国民党军队的士兵中更提出了废除军阀制度,实行军队生活民主化的要求,这些都威胁着代表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军事实力派的切身利益。他们既想“脱离革命,同时又企图找到一条既能攫取更大的统治权,又能打着革命旗号来取消人民民主革命的道路。”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经发中学710201)
论文作者:赵浩力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7月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30
标签:军阀论文; 国民党论文; 大革命论文; 军队论文; 武装力量论文; 自己的论文; 实力派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7月上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