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图书馆SaaS模式知识服务云平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模式论文,知识论文,平台论文,SaaS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G250.73
1 引言
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ICT)的发展,我们面临一个庞大和繁杂的数字信息世界,人们面对这个信息世界无从下手,从而形成了“信息过载”。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汇聚点及载体,其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化运营,将更利于知识管理的持久性及实用性。从知识管理体系应用现状可以看到,知识管理应用在技术能力、应用模式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障碍。云计算、软件即服务(SaaS)等信息技术领域的突破,为开创高效务实的图书馆知识管理体系开辟了新视野。
2 图书馆知识管理体系现状
一直以来图书馆作为信息的提供者和知识传播者,承担了重要的角色和社会使命。近些年,图书馆知识管理已经得到充分重视和深入研究[1],不少学者对于知识管理体系建设作出了广泛深入的探索,比如在知识门户[2],知识服务模型[3],知识管理模型[4]等方面的探讨,也使研究广度得到充分扩展。但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在实际的实施建设与推广方面停步不前。排除知识管理中组织管理和人员管理等方面的软实力建设,在IT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和使用方面,以及业务开展模式方面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应用屏障。
(1)知识生产能力不足
经过多年的发展,数字图书馆从逻辑上经历过以技术为主导、以资源为主导和以服务为主导的三个发展阶段。现在,数字图书馆的相关技术、资源以及服务实践都有了相当程度的积累。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也已经得到普及。但总体来说,图书馆业务依然停留在信息的分类存储、查新检索等简单信息加工层面,对于由信息转化为知识的生产加工能力普遍不足。参考咨询、竞争情报等高级信息加工过程,更多依赖人工生产,有限的产能和范围,不能满足社会的量产需求。
(2)业务模式转变的推动力不足
图书馆知识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推广,需要有实际应用的推动力。图书馆由传统信息服务业务,转变为知识服务为主导的业务模式,除了需要解决上述知识产能问题,还需要提高知识输出与传播能力。在网络信息时代,如何参与到社会生产中,如何在图书馆知识管理体系与企业和组织的知识管理体系间建立起桥梁,如何将图书馆知识管理体系与公众服务结合起来,融入商业社会的知识流通过程,是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转变的关键。
3 云计算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
基于社会对知识获取的迫切需求,以及图书馆信息服务未来发展的需要,云计算技术[5]的兴起无疑为建立两者的桥梁带来了希望。
3.1 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整合
在以数据存储、分析、检索为传统主干业务的图书馆信息服务领域,充分利用云计算提供的强大资源整合能力,是提高图书馆领域整体业务能力的重要机遇。
(1)数据集成能力提高
2009年4月23日,OCLC正式宣布将向它的会员图书馆提供“基于云的”、Web规模的协作式的图书馆管理服务,标志着图书馆的IT应用进入了“云”的时代。[6]与此同时,国内关于建设CALIS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的探索也已经开始。[7]
基于云计算的跨数据库、跨地域数据资源整合能力,图书馆云服务平台可以实现对各种类型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云整合,形成图书馆数字资源群服务,打破数据资源分散带来的信息不均衡,提高资源的有效流通与利用,减少图书馆资源的重复建设。从而为用户的信息检索提供广阔的资源空间、搜索对象,为用户提供无位置差异的信息服务,促进社会知识利用水平的提升。
(2)信息服务集成化
研究表明,云计算技术的演进将推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整体发展[8],并引发对于信息检索服务[9]、数字参考咨询服务[10]等服务领域向云端迁移的探讨。
在传统应用集成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云计算可以获得更大的应用集成度和资源伸缩度。并将应用集成的概念延伸为服务集成。从而打破传统知识管理系统边界,将信息检索服务、竞争情报服务,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等图书馆服务能力和资源,集成到知识管理系统中,实现信息集中化,服务集中化。
3.2 图书馆知识服务创新
强大的云端计算能力,将整合图书馆系统私有云中的分析计算系统,以及公有云中无限的计算能力,为搭建整体的信息分析、知识生产提供充分的计算资源,突破了单一组织内部有限的IT基础架构资源。利用这一优势,可以改变知识服务的单一化和简单化,提供面向复杂分析计算的知识服务,提高图书馆知识生产能力和质量。实现图书馆业务重点由面向应用和资源的传统信息服务,转变为向用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知识服务,提升图书馆知识创新能力,从而有能力建设面向社会的大型知识服务平台。
4 图书馆SaaS知识服务云体系建设
在使用云计算技术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能力的基础上,建设SaaS模式的知识管理平台,以软件租用与托管服务模式提供全方位的知识管理服务。
4.1 图书馆知识服务云平台体系结构
在云服务平台架构上,采用多层云架构,建设成为包含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的应用体系结构。在应用模式上,充分体现SaaS(软件即服务)的商业运营模式,充分利用图书馆知识服务平台的资源整合优势,向用户提供一站式的知识管理租用与托管服务,如图1所示。
(1)私有云建设
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构建独立的云平台,将文献检索、参考咨询、科技查询等传统图书馆信息服务封装为标准化的云计算服务。这些私有云提供的各种服务既可以直接对外开放,也可以被混合云或者第三方应用系统所访问和集成,从而满足各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和服务的共享与集成。
(2)混合云构建
各图书馆之间服务的集成与共享,形成混合云中的基础服务,如:联合索引、文献传递、馆际互借等,这一类服务充分体现了多馆际协同服务优势,突破了单一图书馆或者两馆间简单协作模式的服务能力,从而可以为用户提供最大化的信息服务。
此外,积极引入公众互联网中的云计算服务,将搜索引擎、网格计算、数据挖掘、网格存储等服务与传统图书馆服务集成,可以向社会提供面向分析计算的、面向存储的、面向个性化用户的多元化知识服务。
(3)知识服务平台构建
在上述云服务建设基础上,搭建SaaS模式的知识服务平台,一方面可以向社会提供面向个人用户的公众知识云服务,涵盖从信息检索、内容存储、知识库等基础知识服务,到知识推送、数据分析、专家咨询、商业智能等高端知识服务;另一方面,利用公众知识服务云的信息服务能力,向社会开放软件租用式的知识管理系统,提供知识发现、知识订阅、决策咨询、商业分析等知识管理服务,以托管模式支撑企业与组织内部全方位知识管理需求。
图1 图书馆SaaS知识服务云平台应用体系结构图
4.2 图书馆SaaS知识服务云平台核心价值
(1)提供高效高质的知识服务
知识服务平台实现社会各行业、各领域信息聚合,缩短知识获取的时间,减少知识获取的成本;加快知识流通速度,提高信息扩散速度和范围,提高商业知识发现、获取和利用的能力;提供特色鲜明的知识服务,其特征表现为:用户目标驱动的服务、面向知识内容的服务、面向解决方案、面向增值服务的服务。[11]
(2)丰富商业化知识服务内涵
知识服务平台,在满足商业组织日常知识管理的同时,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处理能力的优势,提供特色商业与科技信息资源和专业知识服务,提供基于订阅和信息推送的个性化知识服务,提供利用云计算能力的商业智能分析与数据挖掘服务,进一步加强社会与图书馆的联系以及用户黏性。
(3)降低社会信息化建设总体成本
对于图书馆系统而言,通过私有云建设解决异构的、分散的图书馆数据库的集成问题,突破单个图书馆信息数据资源的界限,解决各图书馆独立建设知识系统的成本;利用公有云的计算资源,建设数据分析与知识挖掘系统,解决整体系统建设投资和规模问题。
对于商业用户而言,采用软件服务租用模式,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求按需付费使用,随时随地享用高质量的专业服务,减少购买、构建和维护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的成本。
(4)提高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建设基于云计算的知识服务平台,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构建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图书馆领域在新形势下不断创新、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动力。图书馆重新回到信息知识加工中心的核心地位,以信息化知识专家的身份,为向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转型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5)构建全社会知识价值链
有效促进图书馆界、教育界、科技界、企业界、信息资源供应商之间的整合与发展,构建面向全社会的知识价值链,提供及时、准确、高效的个性化的知识情报传递,为提高商业组织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提供情报支撑,真正使知识成为经济发展和健康运行的催化剂,对提升整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深远的影响。
5 结语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图书馆SaaS知识服务平台为解决知识管理系统应用中的技术瓶颈和应用缺陷提供了更为有效的信息技术手段。SaaS模式的成功更为图书馆提供信息与知识服务开辟了新的思路。图书馆知识服务云平台,充分利用云端的计算能力和信息资源整合能力,提供面向知识的全方位信息化服务,尤其体现在竞争情报分析、商业数据分析、解决方案分析等面向知识内容、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的特色服务。基于SaaS软件服务的知识管理系统作为知识服务管理新模式,降低了实施知识管理的投资和技术门槛;图书馆知识服务云平台作为信息与知识服务提供者,通过服务租用模式吸纳与整合社会信息资源、计算资源和知识,有能力为社会多层面用户提供个性化、精准化、丰富化的知识服务,促进知识管理模式变革,构建与整合全社会知识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