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力调度运行中危险点的控制分析论文_罗红

关于电力调度运行中危险点的控制分析论文_罗红

(国网六安供电公司 安徽六安 237000)

摘要:在电力调度运行的过程中,我国的电力系统存在不少的危险点,电力调度中的危险点主要是指容易引起人为事故的潜在因素。这些危险点好像是埋下的不定时炸弹,随时威胁社会生产和生活。本文就是要通过对危险点的分析控制,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将“事前检修,防患于未然”的追求与工作实际真正联系在一起。

关键词:电力调度;电力运行;危险点;控制方式

要想保证电力调度的安全就要尽可能的保证电网的稳定性,使电网安全的运行。而操作人员在调度运行过程中是绝对的领导者和指导者,对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电力操作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重视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这样才能保证电力供应的安全。在电力调度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倒闸操作和电网故障处理,只有保障这点才能更好的维护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电力调度运行中实施危险点预控的重要性

电网运行中,调度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电网以及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调度的主要任务是调度运行人员根据电网的运行方式、运行状态以及具体的工作需要来进行倒闸操作。鉴于电网运行所涉及到的安全因素众多,所以运行期间难免会因安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运行故障。而本篇文章中所提到的危险点便是造成电力运行故障,甚至导致电力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此,在电力调度运行中,为了有效避免电力运行故障以及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严格控制好电力调度中的危险点,在电网尚未发生故障或已经发生事故以后,立即采取措施最故障进行预防,或对事故进行处理,最大限度的保障电网的运行安全。

二、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危险点

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担当着重中之重的角色,如果把电网系统比作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那么工作人员就是连接各个部位的关键纽带。因此,电力运行中的危险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意识。在电力系统工作中,有些调度人员职业素质不高,不但本身专业知识不过关还对安全意识没有概念,工作中的马虎大意往往会造成令人痛心疾首的恶果。还有一些专业技术人员,虽然自己各项技能达标,但是因为岗位的繁琐枯燥,日复一日,按部就班,很容易使自己放松安全意识,眼高手低,在调控或维护等作业中出现失误,依然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经济或人身的巨大损失。

(二)技术指标。电力调度工作必须要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相关的工作经验。有的人满足于现状,仅仅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止步在日常的简单调控操作上,放松了对电力设备及相关守则的熟悉规范。对工作中出现的小问题,视而不见;对不规范的调度操作,得过且过,这就为以后发生的安全事故埋下了隐患。有关单位对调度人员的要求过于宽松,实践经验的缺失不足与专业水平不达标,往往把应该处理的问题扩大化、严重化,甚至会出现人员伤亡事故。

(三)管理机制。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原有的老技术会被新技术所替代,老系统会被更新换代,理论基础会被推翻重新更正。那么,电力系统作为一个国家的工业支撑“血脉”,自然被推到首当其冲的位置。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造成部门间的分工不明确,发现问题无人处理,出现问题相互推脱,更有甚至出现胡乱指挥的恶劣现象,对调度运行工作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四)心理素质。“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既然出现了问题,就要及时的更正补救。如今的电力系统设备,稳定性越来越高,故障率也越来越低,调度人员很容易养成依赖性、懒惰性,将自己宝贵的维修经验弃之如敝履,一旦临时出现故障问题,惊慌失措,混乱检修,造成问题由小变大的严重后果。

(五)设备检修。在电力的调度工作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设备的检修与维护,但是往往因为某些突发性因素而造成临时检修的安排。甚至有些检修工作在没有考虑周全的前提下,在系统最薄弱的时段仓促进行,从而引发了危险隐患。这样的临时安排,既是置有关规程规范与不顾,又加大了调度运行的风险系数,实在是应该早早废弃的“糟粕”工作方式。

三、关于危险点的控制措施

(一)增强安全意识,提高技术技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众多突发事故的因素中,人为因素占了很大的比重,而在其中,表现最多的不是他们技术不达标,而是缺乏必备的安全意识。

每个电力人的脑中都应该有一口时常鸣响的“警钟”,注重防微杜渐,不以事小而不为,熟练掌握正确规范的操作方式、方法,时刻认真仔细。将对家人负责、对企业负责的信条铭记于心,使得因疏忽而造成的悲剧几率最小化。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熟悉电力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及各类继电保护、安全装置的操作原理,在问题发生时能及时处理或者及时找出关键所在上报有关单位。

(二)健全管理机制,各项规章制度须严格执行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企业中,尤其是在电力单位的国企中,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实干层,都应该明确将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作为衡量自己工作的第一杆“标尺”。而且,针对管理层,思维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将新技术、新思路、新方法源源不断的引进到自己的企业当中来。健全各项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能职责,谁负责谁指挥,严惩越权串岗现象。结合国网D5000调度系统建设,最大限度的减少调度人员的经验估算,努力实现调度人员的实时计算分析、实时决策等先进调度模式,这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估算误差风险。

(三)经常性的反事故训练

“练为战,不为看”,经常的反事故练习,不但能训练调度人员的处理事故的技术和能力,而且还增强了调度人员处理突发事件的决心与信心。虽然是虚拟事故练习,但决不能敷衍应付,每一次的练习都是为可能发生的实战而准备,每一个参与的工作人员都必须单独排查,独立完成,这样才能够面对突发事故时,临危不惧,果敢迅速地做出判断,将设备损失最低化,将人身危险归零化。

(四)设备检修的合理化、正规化,日常调度工作的有序化

作为调度运行的执行者,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应该坚持正确的规章制度,对于违规的工作安排坚决不执行,对于设备检修中不合理的地方要敢于提出建议。即使在工作安排繁多的时候,也要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切勿避重就轻,挑三拣四。

(五)培训与奖励机制

许多单位过于追求生产效率而忽视过程细节的把握,安全教育培训是老生常谈的手段,但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警醒途径。只有每个电力调度人员将“安全第一、防治结合”的理念硬生生刻进心里,才会时刻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避免在小细节上出现错误。

除了安全教育培训,生产技能,电力设备维护、保养等相关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个合格的电力人,这些知识即使不需要掌握,也应该知道了解,因为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事故的突发及应对措施都会和这些理论因素息息关联。

对于优秀的工作人员,合理适当的奖励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外送培训、专家指导等都是对员工工作的肯定与认可的最好激励方式。无论是国有单位还是私营企业,每个员工都希望自己的岗位有存在价值,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

结语:

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不仅关系到电网供电的稳定性 ,还关系到和电力相关的企业的正常运转。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 ,调度工作会导致电网系统中出现危险点 ,从而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 ,要加强对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的危险点的预防和控制 ,以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缪云飞.浅谈电力调度运行人员工作风险及预控措施[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

[2]高海.浅谈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问题[J].中国科技博览,2011(4).

[3]何光层,浦恩敏,肖顺巧.浅谈电力调度运行人员工作风险及预控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11(15).

[4]李应凯.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问题分析[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

论文作者:罗红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关于电力调度运行中危险点的控制分析论文_罗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