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_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论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_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论循环经济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339(2002)03-0223-05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一词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closing materials cycle)经济的简称。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和政府部门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越来越认识到当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根因在于工业化运动以来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所谓“两高一低”)为特征的线性经济模式(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为此提出人类社会的未来应该建立一种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经济,即循环经济,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环境与经济双赢的战略目标。

一、循环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思潮兴起的时代。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即为代表。他认为,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当时正在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这艘飞船靠不断消耗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意味着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应该从效法以线性为特征的机械论规律,转向服从以反馈为特征的生态学规律。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循环经济的思想更多地还是先行者的一种超前性理念,人们并没有积极地沿着这条线索发展下去。当时,世界各国关心的问题仍然是污染物产生之后如何治理以减少其危害,即所谓环境保护的末端治理方式。上世纪80年代,人们注意到要采用资源化的方式处理废弃物,思想上和政策上都要有所升华。但对于污染物的产生是否合理这个根本性问题,是否应该从生产和消费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大多数国家仍然缺少思想上的认识和政策上的举措。总的说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环境保护运动主要关注的是经济活动造成的生态后果,而经济运行机制本身始终落在人们的研究视野之外。

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近几年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人们提出了一系列诸如“零排放工厂”、“产品生命周期”、“为环境而设计”等体现循环经济思想的理念,特别是针对经济活动的三个重要层次(单个企业生产层次、多个企业共生层次、社会消费层次)形成了物质闭环型经济的三种关键性思路,使循环经济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有了实质性发展。

二、循环经济的原则、特征

循环经济应遵循一组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内容的行为原则(称为3R原则),每一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减量化或减物质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或反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资源化或再生利用则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

(1)减量化原则。循环经济的第一原则是要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因此又叫减物质化。换句话说,人们必须学会预防废弃物产生而不是产生后治理。

(2)再利用原则。循环经济的第二个原则是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通过再利用,人们可以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

(3)资源化原则。循环经济的第三个原则是尽可能多地再生利用或资源化。资源化能够减少人们对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场的压力。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资源化方式:一是原级资源化,即将消费者遗弃的废弃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报纸变成报纸、铝罐变成铝罐,等等);二是次级资源化,即废弃物被变成不同类型的新产品。原级资源化在形成产品中可以减少20%~90%的原生材料使用量,而次级资源化减少的原生物质使用量最多只有25%。

综上所述,3R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人们常常简单地认为所谓循环经济仅仅是把废弃物资源化,实际上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要求在经济流程中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而废物再生利用只是减少废物最终处理量的方式之一。

遵循上述原则,面向循环经济的产业应具备以下特征:第一,生产不仅要注重新产品的开发和提高产品的质量,而且要尽可能地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和选用能够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和结构;第二,要抵制为倾销商品而进行的过分包装,使用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第三,要在减少废弃物的同时,对其进行尽可能彻底的回收再利用,对于有毒有害的废弃物进行环境无害化的及时处理;第四,要努力培育把消费后的产品资源化的回收再利用产业,把对生活废弃物的填埋和焚烧处理量降低到最小;第五,要尽可能地把那些污染环境的能源转移到太阳能、风力、潮汐、地热等绿色能源上来。

三、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

围绕上述原则和特征,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次去建构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

1.建立企业内部的物料循环系统

组织企业内部物料循环是循环经济在微观层次的基本表现。一般来说,企业内部物料再生循环包括下列三种情况:①将流失的物料回收后作为原料返回原来的工序中;②将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废料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原料或原料替代物返回原生产流程中;③将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废料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原料返用于厂内其他生产过程中。这方面的典型事例是化学制造业的龙头老大——杜邦化学公司。20世纪80年代末杜邦公司的研究人员把工厂当作试验新的循环经济理念的实验室,创造性地把3R原则发展成为与化学工业实际相结合的“3R制造法”,以达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环境保护目标。他们通过放弃使用某些有害型的化学物质,减少某些化学物质的使用量以及发明回收本公司产品的新工艺,每年可使生产造成的塑料废弃物减少25%,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减少70%。同时,他们在废塑料(如废弃的牛奶盒和一次性塑料容器)中回收化学物质,开发出了耐用的乙烯材料等新产品。杜邦公司副总裁特博说,制定这个目标(指零排放)可以促使人们不断提高工作的创造性。

2.构建生态工业园区

单个企业的清洁生产和厂内循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肯定会形成厂内无法消解的一部分废料和副产品,于是需要从厂外去组织物料循环。生态工业园区就是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实施循环经济的法则,把不同的工厂联结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织,使得这家工厂的废气、废热、废水、废物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丹麦卡伦堡是目前世界上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最为典型的代表。这个生态工业园区的主体企业是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石膏板生产厂。以这四个企业为核心,通过贸易方式利用对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品,不仅减少了废物产生量和处理的费用,还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形成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以生态工业园区形式出现的循环经济对传统企业管理提出了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方面,传统企业管理的全部力量集中在销售产品上,而把废物管理和环境问题总是扔给次要部门。而现在要给予废料增值以同样的重要性,要同销售产品一样重视企业所有物质与能源的最优化交换。另一方面,传统的企业管理在企业间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建立了竞争力的信条。而工业生态系统要求企业间不仅仅是竞争关系,而是要建立起一种超越门户的管理形式,以保证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3.建立社会静脉产业

从社会整体循环的角度,要大力发展旧物调剂和资源回收产业(日本称之为社会静脉产业),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个社会的范围内形成“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环路。在这方面,德国的双轨制回收系统(DSD)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DSD是一个专门组织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的非政府组织。它接受企业的委托,组织收运者对他们的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分类,然后送至相应的资源再利用厂家进行循环利用,能直接回用的包装废弃物则送返制造商。DSD系统的建立大大地促进了德国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例如,玻璃、塑料、纸箱等包装物回收利用率达到了86%;包装垃圾已从过去每年1300万吨下降到现在的500万吨。

四、循环经济的经营理念

循环经济得以大幅度地降低输入和输出经济系统的物质流,是以优化物质在经济系统内部的运行为条件的(即高使用)。世界第二届零排放大会组织者、设在东京的联合国大学零排放研究局负责人波利说,人们如今不再期望地球提供更多的资源,而是期望用地球提供的资源生产更多的产品。换句话说,传统线性经济除了资源输入的高开采和污染排放的高输出之外,一个重要的经营理念是一切为了生产和销售新的产品,强调更新换代,从而造成产品使用的短效性(即低使用)。而循环经济的经营理念就是优化物品利用的可长期性,而不是最大限度地生产、最大规模地销售以及推销寿命很短的产品。人们可以把中心概念建立在交换价值之上的线性经济叫做生产经济,而把中心概念建立在使用价值之上的循环经济叫做职能(服务)经济。生产者不再是推销产品而是推销服务,使用者无须购买和拥有物品,只须在一个为满足其需求而组织起来的体系中支付服务费用就可以了。因此循环经济有可能使服务质量达到最优,从而真正实现从工业社会向服务社会的过渡。

作为循环经济典型的施乐复印机公司,多年来一直是世界著名的复印机制造巨头之一。近年来它在美国等地已经很少生产“新的”复印机(当然新设备、新元件仍然需要生产,但只是需要时投入),而是转向重点为已经在服役的复印机提供维护和保养。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他们在维修中用一些新技术的部件来取代一些已经不再使用的部件,然而并不改变机器的其他部分。换言之,在施乐公司,新“复印机”的概念变得模糊了:它让位于一种源自不同部件的组装的运作机制。在这个机制中,每个部件的使用寿命和强度被优化了。因此,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新机器。事实上,甚至“新产品”的概念都消失了。

最有意义的是,循环经济的经营理念被证明在经济上是有利可图的。这一点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一是持久使用,即通过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来降低资源消耗的速度。实现持久使用战略有四个基本途径:要求部件的标准化和与其他机器的兼容性,通过维护保养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针对要求相对较低的用途使一些已经使用过的物品梯次使用,向需要的部门转卖企业和个人已经不再需要的东西。其二是集约使用,即使产品的利用达到某种规模效应,从而减少分散使用导致的资源浪费。达到集约使用的途径可以有:提倡合伙使用或共享使用,例如偶尔使用的汽车应该供多个驾驶员使用,办公室等基础设施也可以安排让偶尔需要的职员共享;对于婴儿用品等某些短暂性用品可以发展租赁业加强周转;要努力设计出多用途而不是单用途的产品。

五、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

1.认识问题

当前我国企业界对发展循环经济还有些模糊认识,还有些犹豫不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末端治理的局限性认识不足。从目前来看末端治理有很多局限性:末端治理是问题发生后的被动措施,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避免污染发生;末端治理随着污染物减少而成本越来越高,它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由末端治理而形成的环保市场产生虚假的和恶性的经济效益;末端治理趋向于加强而不是减弱已有的技术体系,从而牺牲了真正的技术创新;末端治理使得企业满足于遵守环境法规而不是去投资开发污染少的生产方式;末端治理没有提供系统的方法,而是造成环境与发展以及环境治理内部各领域间的隔阂;末端治理阻碍发展中国家直接进入更为现代化的经济方式,加大了在环境治理方面对发达国家的依赖。

(2)狭义地理解循环经济。认为循环经济只是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没有认识到这是在新世纪绿色文明背景下的一种新经济形态,是一种追求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多赢的经济发展模式。

(3)认为发展循环经济不符合国情。持此论者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贫穷问题是主要问题,这一问题没解决,谈什么循环经济?这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思维,好像一谈经济就非要破坏生态,一说环保就是被动投入不发展经济。其实,发展循环经济恰恰是要在理论与实践的层面上解决两者的对立,实现两者的统一。

(4)认为发展循环经济为时尚早。持此论者认为这是将来的事,离现实还很遥远。这是对当今世界绿色文明迅猛发展了解甚少所致。纵观现实,绿色浪潮已席卷全球,特别是高新技术革命引发的社会加速变化,未来已并不遥远,未来的趋势可能在明天就成为普遍的现实。所以,我们一定要及时融入绿色文明,及早获取全球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2.体制问题

(1)认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目前存在一种认识,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只有靠政府的宏观调控,似乎计划经济体制更起作用。这种认识有很大的片面性,计划经济体制由于宏观调控作用的非对称性,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宏观调控政策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有效发挥作用的。在以单一计划配置资源的传统经济体制下,由于其排除了市场的作用,资源的流动与配置只能在政府的严格计划下进行。而这种管理体制的有效实施必须具备如下条件:一是作为计划制定和实施主体的政府,必须具备健全的信息系统,以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及时性;二是作为社会整体利益和要求的体现,社会计划必须与每一个体利益之间的要求基本一致,即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以及个体利益之间几乎不存在冲突;三是完全计划管理方法要求政府有一支极为庞大且素质和效率极高的管理决策队伍,这样才能保证中央代替每一位生产者、消费者进行选择和决策的有效性。上述条件虽在理论上可行,但在实践中却难以实现。这就必然导致宏观政策失效,从而造成自然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环境污染的产生。

(2)认为完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不能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处在自由竞争的状态下,市场这支无形的手起着主导作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市场中存在的诸多非对称性问题,单纯靠市场的作用不可能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市场非对称性问题,最初由福利经济学者庇古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他在研究中发现,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企业成本)的不一致,即生产者所承担的成本与他实际上所造成的成本有差距,这部分差距由社会和他人承担了。庇古所举的例证就是污染问题。美国学者尼斯在分析市场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作用后,认为市场非对称性内生于市场体系,不可避免。具体表现在,对于资源的开发、加工和分配,市场运作具有效率,能够产生足够的激励;而对于污染、废弃物的处理,市场运作失灵,几乎完全不起作用。因为污染物排放所造成的破坏发生在生产和交换过程之外,即市场外部,不受市场力量的约束。因此,必须通过严格的立法和执法,将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成本加载到企业成本中去,才可能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正视“市场导向”与“法制约束”这对矛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会长期存在这一问题。

由此可见,无论宏观政策非对称性,还是市场非对称性,都是指有效和无效这两部分并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宏观政策部分失效,就是指宏观政策的作用存在盲区;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部分失效,即是说市场作用存在盲区。因此,要消除上述两个盲区,就必须把政策有效和市场有效有机地结合起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该具有这样一种体制优势。

3.环境标准问题

环境标准是环境管理部门监督执法实施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排污企业进行污染治理的衡量尺度,对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战略具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已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环境标准体系,颁布了国家环境标准364项,其中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84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10项,方法标准299项。各地方也根据管理的需要,颁布了地方性的环境标准,构成了以国家标准为主体,地方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为辅的环境标准体系。但是,由于受到现实的技术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对环境标准工作认识深度的限制,以及标准工作的复杂性和紧迫性的影响,在环境标准工作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重环境标准的制定,在标准执行方面力度不足。目前我国环境标准已基本上覆盖了涉及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基本上能满足环保执法监督的需要,但是各级环保管理部门在标准贯彻实施的监督检查方面手段不完善,力度不够,造成有相当部分排污企业对执行环境标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执行环境标准采取一种非常消极和极不严肃的态度。

(2)对部分环境标准宽严度的掌握不够准确,环境标准与经济技术条件的结合不够紧密。环境标准应该是一定时期经济与技术水平的综合体现,这样的环境标准才能宽严适度,技术上可行,经济上能承受,实践中能行得通。目前部分环境标准与现有的经济技术水平不相适应,有的标准过严,有的标准过宽。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制定标准的过程中听取各行业企业和环保企业的意见不够,对不同行业污染特性和治理技术状况不清楚。

(3)环境标准的分类指导性不强。我国现行环境标准大多为全国统一性标准和综合性标准,没有考虑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不同接纳地的环境容量和环境功能的区别,都按照同样的标准去要求。由于标准要求上“一刀切”,结果造成标准的分类指导功能下降,使得有的地区、有的行业一味考虑如何达到标准的要求,而忽视如何以同样的经济代价削减更大的污染负荷总量。

(4)环境标准的前瞻性和预告性不够。我国制定和颁布的环境标准一般都是近期要实施的标准,缺乏前瞻性的远期标准,难以对企业起到引导作用,在执行中也会加大标准实施的难度。环境标准缺乏前瞻性和预告性还表现在一些领域的标准由于过去没有提前预见到,当已经急切需要时,这些标准还未制定出来,难以满足管理的需要。

(5)环境标准的社会性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环境标准以机关文件形式发布,形式比较单一,只有各级政府部门知道,企业作为执行环境标准的主体了解环境标准不够全面、不够透彻,环境标准缺乏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4.企业自身发展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自身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大部分产品供大于求,需求不足;技术装备落后,新增设备对进口的依赖程度较大(占用了大量资金);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小而分散;经济效益不佳,负债率偏高;科技基础薄弱,自主开发能力差,基础管理薄弱。由此导致了我国大量中小企业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难以自觉地实施循环经济战略。

六、结语

尽管循环经济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但是,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治理替代末端治理,已成为世界环境与发展政策的真正主流,循环经济战略也将在我国一些特大城市着手实施。总之,面对循环经济的到来,我们应从更高的层次上去探索人类应该生产什么、怎样生产、怎样消费、怎样生活……企业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变挑战为机遇,尽快走上环境—经济双赢的轨道。

收稿日期:2002-06-20.

标签:;  ;  ;  ;  ;  ;  

论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_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