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内瑞拉石油业经营机制的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委内瑞拉论文,石油业论文,经营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石油业一向是委内瑞拉经济的支柱,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自1989年起,委内瑞拉开始推行新的经济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基本目标是“变食利型经济为生产型经济”。“食利型经济”是指推行替代进口战略时期,非石油经济对石油租金和收入的依赖;“生产型经济”是指以发展出口型工农业和开发旅游业为原动力,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就是说,新的发展战略将改变原有的经济结构,提高效率,实行对外开放,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一、石油业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
委内瑞拉经济的特点是依赖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其经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因此,处理好石油业同国家和其他经济部门的关系,历来是委内瑞拉经济政策的首要问题。在1976年实行石油国有化以前,委内瑞拉石油的勘探、开采、运输、提炼和销售均由外国公司承担,国家仅以租让石油产地形式从有关的石油公司获取租金,并不过问石油产业本身的发展。租让地被视为“飞地”,石油业成了不同其他经济部门发生直接联系的“对外部门”。石油业国有化后,其所有权和产权又回到国家手里,由国营委内瑞拉石油公司统一经营。但长期形成的收取石油税收和租金的管理机制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石油业只同外部市场发生联系,出口石油所得收入仍以租金和税收方式变为政府的财政收入,再由政府向其他经济部门投资,石油业对其他经济部门的“乘数效应”难以得到发挥,政府的大量投资也没有带来非石油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因此,从1989年起,委内瑞拉政府决定改变这种经营机制,调整石油业同国家和其他经济部门之间的关系。新机制要求石油业既要成为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火车头,又要对非石油经济部门发挥“乘数效应”。石油业不再是“对外部门”,而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石油业的所有权仍掌握在国家手里,但允许私人参与石油业的经营管理。在委内瑞拉,石油业的地位和作用的这种微妙变化被称为“必要的石油革命”。
二、新石油战略的目标和措施
在对石油业的地位和作用进行重新定位的同时,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对如何发展石油业作出了中、长期的规划。这个规划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是:到2002年,原油的生产能力将从1992年280万桶增至400万桶,日炼油能力将从180万桶提高到280万桶,石油化工的年产量从460 万吨增至1170万吨,天然气日产量从10.6万桶石油当量增至23.6万桶石油当量,乳化重油年产量从120万桶增至2400万桶。
为此,政府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一)改革石油业的管理体制,增强国营石油公司的独立性。过去,委内瑞拉能源和矿业部同国营委内瑞拉石油公司之间财权界限不清。前者代表国家拥有100%的股份,主持董事会,负责控制自然资源, 提取尽可能多的租金和税收;后者是商业企业,但它既不支付利息,也没有赢利,仅为政府提供尽可能多的财政收入。这种情况不利于石油业本身的发展。1989年石油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后,国营委内瑞拉石油公司成为名副其实的商业联合企业和跨国公司,其经营方针、贸易计划、财务结算均不再完全随政府的需求转。目前,这家公司已成为跨地区的企业,列拉美100家最大企业之首。
(二)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增加对石油业的投入。根据规划,到2002年,对石油业的投资总额将达485 亿美元, 其中64 %的资金(约312亿美元)由石油公司自筹,36%的资金(约173亿美元)通过合伙方式筹集。政府对石油业实行开放政策,欢迎国内外私人资本积极参与。外资参与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战略联营”,即国营石油公司的子公司同外国私人企业联合开发委内瑞拉石油。如马拉文公司同科诺科、托塔尔和马鲁比尼等外国公司签署的开发奥里诺科油带的超重油联营协议,拉戈文公司同埃克森、壳牌和三菱等外国公司签署的开发帕里亚半岛的天然气联营协议等。据估计,这些项目在今后10 年内需投资约120亿美元。届时,天然气的年产量可达600万吨石油当量, 每天生产和加工的超重油可达20万吨。二是勘探风险合同,即国营石油公司的子公司同外国公司签订在尚未勘探过的地区,如沿加勒比海的中部和东部地区进行石油勘探的合同。外国公司先自出资金进行勘探,待找到有商业价值的油田后,再与委内瑞拉石油公司的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采,利润分享。据称,10年内需投资60亿至80亿美元,可探明70 亿至230亿桶轻质和中质油以及1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原油日产量可达50 万桶。三是作业协议,即以招标方式把废旧油田及边缘地区零散的油田承租给外国公司开采。委内瑞拉石油公司的3家子公司已划出12 块产油区共79个油田进行招标,合同期为20年。2000年以后,这些油田的日产量可达30万桶。
(三)提高石油专业化程度,加强对国际市场的参与。遵循要发展就必须开放、要竞争就必须专业化的思路,委内瑞拉从8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石油国际化”的战略,在大力拓展美国、欧洲和日本等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辟中国、东盟国家、以色列等新市场,在上述国家建立炼油工业和石油销售网,销售石油产品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目前,委内瑞拉已在美国、德国、比利时、瑞典和库拉索岛建有12家炼油公司,日炼油能力将从1992年的70万桶提高到2002年的160万桶。
(四)注意协调与石油输出国组织其他成员国的关系,力争提高石油生产配额。委内瑞拉是欧佩克的创始国之一,又是目前欧佩克在拉美的惟一成员国。它十分重视发展同其他成员国的友好合作关系,积极支持欧佩克采取的限产保价措施。海湾危机后,委内瑞拉的石油配额有所提高,但与它丰富的石油储藏和国内的需求还不相称。对此,政府根据世界石油需求的前景,拟定了提高石油产量的中长期规划。
(五)积极参与拉美的一体化进程,加强与本地区国家的能源合作。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集团化趋势的加强,委内瑞拉积极参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一体化进程,通过一体化组织和地区组织,同本地区国家签署了双边、多边或小地区的能源合作协议,并积极参与拉美能源组织的活动,加强同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厄瓜多尔、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以及哥伦比亚等拉美产油国的协调行动,以实现拉美能源一体化。
三、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新发展战略力图把石油生产的专业化与全国经济的多样化相结合,把最大限度地利用石油潜力同发挥其他经济部门的比较优势相协调,使石油业成为其他经济部门的“航空母舰”。但在实践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首先,新发展战略提出了摆脱对石油业依赖的目标,但何时达到这一目标还是个未知数。尽管人均石油财政收入已从12年前的1300美元降到目前的300美元,石油收入仍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支柱(约占65 %),这对石油业本身的发展,对扩大石油业的资金积累,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近年来,政府连续几年财政亏空,1994年的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5.2%。在非石油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途径仍然是征收石油租金和税收。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扭转,扣去政府所需要的这部分税收,石油公司就难以保证筹集到中长期规划所需的足够的投资基金。
其次,近年来,委内瑞拉的外债呈上升趋势, 公债、 私债总额达388亿美元,每年还本付息额达30多亿美元,约占政府预算收入的1/3。债务负担挤占了政府对石油业的投资,加重了石油业的税收。这对新发展战略的实施显然是不利的。开放石油业、吸引外资参与石油业的开发,无疑可以加速委内瑞拉石油业的发展和现代化。但国内经济的无序状态、高通货膨胀、持续的金融危机等损害了其在国际上的形象,加上工业化国家经济的复苏和国际利率提高等因素,外资能否像规划中所预期的那样进入其石油业也是个问题。
第三,目前,国内每天的石油消费量达36万桶。对委内瑞拉石油业来说,国内市场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市场。然而,国内的油价却是世界上最低的。石油公司生产1公升汽油的成本费为8.6玻利瓦尔,加上所得税和开采税,总共为12.6玻利瓦尔,而国内市场1 公升汽油的售价仅5.8玻利瓦尔(相当于3.4美分),每公升亏损6.8玻利瓦尔。 石油公司每年的亏损额达6.5亿美元。 国内油价产销倒挂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极其敏感的社会问题,解决起来很棘手。这又给石油工业本身的发展出了一大难题。
第四。目前环境污染问题已被列为世界性重点问题之一。美国的环境保护法已于1995年1月生效。 该法对进口汽油规定了严格的质量标准。美国是委内瑞拉最大的石油市场,但委内瑞拉石油含硫量高,不符合美国新规定的环境标准。这一法律的实施,将严重影响委内瑞拉对美国的石油出口和在美国市场的汽油销售,今后,类似的问题也会在其他石油市场上出现。这对委内瑞拉石油的出口是不利的。
第五,关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和需求前景,根据委内瑞拉中长期规划的预测,世界的石油能源需求平均每年增长1.2%, 即日消费量将从1992年的6500万桶增至2002年的7600万桶。按这样的需求,欧佩克成员国的日产量可达3600万至4000万桶,委内瑞拉在其中拥有10%的配额,每日可向石油市场投入400万桶原油。 但国际油价可能会随着伊拉克逐步进入石油市场而下降。委内瑞拉的平均油价从1993年的每桶14.4美元降至1995年的13美元。据中长期计划预测,从1997年起,油价将恢复到1993年的水平,并保持到本世纪末。从目前情况看,对世界能源需求和油价走势的上述预测似乎还比较符合实际,但这一规划忽略了市场上的竞争因素。市场上产品的竞争实质上是质量的竞争。委内瑞拉的石油以重油居多,其石油产品又以初级产品为主,同别国的同类产品比,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工艺上均不能算上乘。对这些领域投资发展提炼、加工业需要14年才能获利(投资6年,还本8年)。因此,到2002年,委内瑞拉能否每日向石油市场投放400万桶原油,还不能只取决于主观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