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元化护理对预防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作用论文_陆建明

浅谈多元化护理对预防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作用论文_陆建明

无锡安国医院 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目的 探讨多元化护理对预防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66例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元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低血糖1例,对照组发生低血糖9例。观察组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元化护理能够减少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糖尿病;低血糖;多元化护理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虚弱、出汗、震颤、烦躁等低血糖症状,进食后上述症状能缓解,发作时其血糖水平一般低于2.2mmol/L。低血糖反应轻者可以寻求自我或身边人帮助,重者昏迷,如不及时治疗可危机生命。因此,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至关重要。本研究选择了66例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观察多元化护理对预防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内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6例,并排除了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研究对象均在入院前通过常规诊断确诊为糖尿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3例糖尿病患者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42.38±5.68)岁;患者病程2~20年,平均病程(8.24±2.12)年;患者体重54~67kg,平均体重(50.24±10.27)kg;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5例。观察组33例糖尿病患者年龄36~80岁,平均年龄(46.75±5.12)岁;患者病程2~24年,平均病程(8.85±2.38)年;患者体重56~75kg,平均体重(50.12±8.25)kg;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3例。将两组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病程、体重及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可知,组间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 33例糖尿病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即护士要经常巡视病房,并采用电脑血糖仪,按时检测血糖状态,及时采取血糖、尿糖标准,并注明采样时间送检;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体温、脉搏跳动次数、血压变化以及瞳孔的变化,预防低血糖的发生。若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对症处理,对患者实施低血糖反应方面的简单健康教育。观察组33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多元化护理措施,具体如下:1)药物护理 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准时适量地为患者注射胰岛素,并在注射后告知患者应立即进食;出院期间,护理人员应教会患者如何自行注射胰岛素,教给患者正确使用电子血糖仪的方法,使患者能密切关注自己血糖以及尿糖的变化情况,预防低血糖的发生。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嘱咐患者出院后,还应在餐前半小时服用如达美康等磺脲类药物,在餐中或餐后服用如降糖灵等双胍类药物,将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副作用告知患者,以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加强治疗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心理护理 一旦发生低血糖,患者及家属可能会因为缺乏足够的病理知识,而产生恐惧和焦虑,此时,护理人员应当以镇定和蔼的态度,耐心细致地为患者及家属讲解低血糖的常见性,以及发生低血糖后的应急处理方法,缓解患者和家属的紧张和焦虑,稳定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3)健康宣教 医院应定期组织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工作,耐心为患者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并强调降糖和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告知患 者服药降糖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指导患者自我监护的方法,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以有效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4)指导合理饮食 严格控制总热量 的摄入,并合理控制糖类食物的摄取,彻底戒酒,忌摄入高糖、高脂、刺激性强的饮食,主要以偏淡为佳。每天的主食应控制在范围内,以达到正常血糖值而病人又无饥饿感为理想标 准。5)加强运动指导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适量运动,以慢跑、散步、打太极、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为主运动时注意保持正常心率不超过120次/min,每周定期进行3~5次。每次运动以患者次日仍旧有充分的精力及体力为佳。6)特殊护理 为病人制作一张可随身携带的卡片,注明诊断、单位地址、家庭住址及用药情况,一旦发生低血糖或昏迷,便于及时送医,进行抢救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例数。低血糖:患者症状主要有头晕、心悸、出汗增多,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昏迷或嗜睡的现象。测定血糖水平低于3.9mmol/L[1]。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主要采用χ2 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33例患者中,低血糖发生1例,发生率为3.03%;对照组33例患者中,低血糖再发生率9例,发生率为27.3%。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内分泌系统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情迁延难愈等特点,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期间常见的一种并发症[2],常表现为紧张出汗、心悸、面色苍白等症状,部分老年患者和长期应用胰岛素患者甚至无明显症状,而直接进入昏迷,病情凶险。因此,对糖尿病低血糖的预防和护理至关重要。糖尿病低血糖发生原因主要为:1)不合理的使用胰岛素:胰岛素注射量过大;由于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发生改变,导致胰岛素的吸收过多;注射后,患者延迟进餐,或食量不足;患者体能消耗过大。2)病程久,导致低血糖发生率增加:患者频繁注射胰岛素,并口服降糖药物,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病率;1型糖尿病患者患病多年后,可能已经失去了反应性释放胰高血糖素的能力。多元化护理干预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是新型的护理模式,能够从预防发生低血糖、低血糖发生后、出院后多方面进行护理干预。

本研究结果显示:多元化护理干预的观察明显比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由此表明积极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糖尿病低血糖症状。因此,多元化护理能够减少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疗标准(四)-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006年公布.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6(3):10005-10007.

[2] 李燕玲,邱贵凤,夏雁楠.1例应激性高血糖口服降糖药不当致低血糖昏迷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9):50.

论文作者:陆建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30

标签:;  ;  ;  ;  ;  ;  ;  ;  

浅谈多元化护理对预防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作用论文_陆建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