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发展笔谈——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笔谈论文,中国论文,中国旅游论文,乡村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乡村旅游地农民进行产业教育很有必要
尹振华
(河北大学人文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乡村旅游若想蓬勃发展,关键在“人才”。“买玉”者踊跃(乡村旅游市场已经形成),“璞玉”(乡野大地及农耕文化遗产)也具备,缺少的是“识玉”、“琢玉”、“售玉”之人。人才奇缺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乡村旅游地应超前于产业发展来搞产业教育,大力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实施“人才工程”。加快乡村旅游地农民从体力劳动者向知识型、智力型劳动者转变的速度,是乡村旅游深入发展的关键。
首先是“资本意识”教育。在农民的传统观念里,资本往往是物质形态的,比如产业、货币、土地等。他们习惯认“实”不认“虚”,认“有形”不认“无形”。乡村旅游的核心魅力是“农耕文化”,而农耕文化恰恰是“虚”的,是“潜形”的,最容易被终日浸润其中的农民所忽略。久居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上好的旅游资本往往被束之高阁。对乡村旅游地农民进行“资本意识”教育,就是要让其意识到农耕文化是一笔凝聚着几千年人类智慧的文化遗产,乡野大地不仅生产棉麻粮豆,更能衍生田园风光,这田园风光比棉麻粮豆更值钱。陶渊明等遗留给我们的这一文化遗产尘封千年,现在到了“启封”的时刻,“宝藏”就在自家山,独具慧眼才能“芝麻开门”。
其次是审美能力教育。旅游景观是“美的空间”的展现。从普通农民到“美的空间”创造者的转型跨度太大,参差不齐的从业素质会拉大从业者的收益差距。比如,审美素养高的从业者可以种出“色彩田”:春之麦苗最先给大地带来绿色;金灿灿的油菜花渲染着春的风采;夏之荷、稻;秋之荞、葵;桃花红时杨柳吐翠,稻麦黄处绿荫成行。“色彩田”如同绘在大地上的美丽图画,会吸引更多游客留连其中。美学素养高的农民还会“导演”自家耕作起居。他知道自家生活方式是乡村旅游的一种“产品”:他珍视自己的“竹篱茅舍”;他会用“辘轳”提水浇地;他戴“篱”荷“锄”;他用“鸡黍”款待游客;他会自酿村酒;他懂得以“鸡犬之声”来反衬乡村的宁静。本质地讲,乡村旅游区的农民应是“艺术家”。种地种“图画”、居家过日子是“演绎农耕文化”。同是耕作,以前是生产农产品,现在是生产农耕文化“作品”。每个农民都是“演员”,他们的耕作及居家活动都具备“展览”和“表演”性质。他们向旅游者销售优美环境,传递农耕体验和乐趣。诗以文字为媒介传递美感,绘画与摄影以图景传递美感,影视以立体的“境”传递美感,乡村旅游以可进入的实境提供美感。不具备较高的美学素养,就难以提供高品位的旅游产品。
还应对旅游地农民进行“跨文化能力”教育。旅游一定程度上是对“它文化”的一种好奇和探求。乡村旅游就是向都市游客销售“异”字。农耕文化与都市文化的对比度越鲜明,对都市人的吸引力越大。旅游是当地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汇、冲撞的窗口,旅游活动本身就有“消弥文化差异”的作用。如果乡村旅游地农民缺乏“跨文化能力”,极易出现的两个结果是:或封闭保守,不善于利用现代文明给农村生活带来的方便,给都市游客造成不便和隔膜;或趋同于都市文化,失却本身特点,进而丧失乡村旅游文化魅力。对旅游地农民进行跨文化能力教育,就是要农民“知己知彼”,了解农耕文化与都市文化的区别所在,清楚两种文化各自的精华及互补元素。以开放的胸襟和气魄坚守一种立场:在多种文化的交流冲撞中吸收“它文化”来营养自己,以都市文化做农耕文化的比较样本,进一步“做大差异”,使农耕文化更加彰显。
(作者为该校副教授;收稿日期:2006-04-05)
乡村旅游需要二级概念
王艳平
(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一、分类研究不宜在一级概念上停留过长
因市场变化和行政意志的演变,不同时期某些分类旅游可能被凸现出来。“2006中国乡村游”主题的确立,既有市场的作用,更是政府意志的表现。
刘德谦教授指出(见2006年《旅游学刊》第2期),乡村旅游早在1989年就被提出。17年后的今天,发展乡村旅游的若干意义已经成为常识,历史回顾还需关注这一领域的专家来做,问题和对策研究也不应该是关于旅游共同问题与对策的论述。笔者认为,分类研究不应该在一级概念上停留过长,应该深入展开下去,不能认为把乡村两个字加到已有的旅游说法之前就算乡村旅游研究了。
二、二级概念核心在“乡村”而非“旅游”
由一级概念迟迟进入不到二级层面上的原因在于观察距离没有发生变化。而变换视角可能又出现一个与乡村旅游并列的概念,因此深度研究不提倡变换视角。远看是一幅乡村旅游的画面,随着趋近对象物,当视线张开角度过大难以收纳原来那幅画时,观察者可能看到的是乡村而不是旅游。此时,应该说已经进入了二级层面。
在二级层面上,首先是发现对象物,然后描述对象内涵以及对象物间关系,再而形成概念。由于在这个层面上的关注中心是乡村而不是旅游,二级概念并不需要以旅游两个字做前缀或后缀,这一点与旅游学的概念体系形成强烈反差。
三、乡村旅游二级概念范畴
根据上面的观点,笔者认为乡村旅游的一级概念是参比城市看乡村旅游,旅游是核心,乡村是辅助词汇;二级概念是在旅游框架下看乡村,乡村是核心,旅游是辅助词汇。因此,在二级层面上,旅游是公理,无需特别说明,由此也可以认为,讨论乡村旅游的意义不属于深入研究内容。无论在哪个层面上,乡村是相对城市而成立的概念,就如同农业是相对工业而成立,由此是否可以认为,乡村旅游的对象集合体是村落。
村落里面有什么,哪些存在具有旅游意义,这些存在应该成为乡村旅游二级概念的主要对象物。如果认为村落是由乡村建筑(物)、农民(人)及其村落中的无形习俗(关系)等所构成,再结合旅游意义的考虑,街区、古住宅、街碑、古井(以上为物),集市、婚嫁、农事、农家菜(以上与人有关),打谷场、浴池、集会场(以上为关系发生场所)等,就很可能构成了乡村旅游的二级概念范畴。二级概念应该从村落中已有的存在里找,因为这些对于旅游者而言可能都是不熟悉的。上述对二级概念的认识与刘德谦教授关于乡村旅游的核心内容“应该是乡村风情”的论述基本一致,恕笔者斗胆理解,乡村可能就是指以村落为核心的空间范围,风(土)是指“物”的景观,人情则是指村民与涉及到村民的关系。阅读刘德谦教授的论文,也会发现旅游字样仅出现在一级层面的论述上,而在二级层面上几乎没有提到旅游二字。
四、问题和对策:不能脱离了乡村特性而论
认识不足、理念落后、指导力不够、缺少规划、缺少调查、经营管理水平低、人才缺乏、资金缺乏、体制不健全等等,这样的认识似乎是在谈泛旅游问题,论述内容几乎可以适用于任何类型的旅游地,缺少针对乡村旅游的认识,其原因在于停在一级概念上不向深度进军。如果想在一级概念层面上发现真正的问题,可以尝试更换具有同级意义的背景的方式进行,比如把参比物改为财富分布,乡村旅游就有了扶贫意义。
在二级概念讨论后再进行问题和对策研究,意味着更深一步的探讨,或许可以认为是进入第三个层面。如上所述,二级概念是在旅游的大框架下看乡村,三级概念就应该进入某种意义上的轮回层面,比如可以认为是在乡村范围内看旅游,旅游是核心,乡村是背景。此时的背景与一级概念下的背景同质但范围缩小了很多。也只有这种缩小才能促使我们讨论的问题更加深入。
比如“后继者”问题。乡村的年轻人都到城里打工,乡村旅游缺少年轻从业人员,不仅旅游者需要看到青春,而且农庄经营者也苦于儿子不接班。再比如“分时”问题。农村生产是有节奏的,农闲未必与旅游季节性重叠,村民如何分配时间(做农活与从事旅游)显然成为了一个问题,从外地招聘人员工资支出大,而且由于旅游季节性的存在,专职人员过多一定会产生就业泡沫,不利于乡村社会结构的稳定。“后继者”与“分时”问题显然是有新意的话题,目前对此讨论的还比较少。
(作者为该院副教授;收稿日期:2006-03-17)
发展乡村旅游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刘建平,伍先福
(湘潭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湖南 湘潭 411105)
当前,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出游观念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人们以追求心神的宁静,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健康快乐的休闲游憩,体验地域特色的民俗风土人情等作为出游目标。与此相适应,旅游市场正面临着空前的转变:出游方式的多样化,如自助游、互助游、徒步游、自驾游、刺激游、拓展游等;出游地点的特色化,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古村落等;出游时间的个性化,如周末出游、假日出游等等。这正预示着一个全新旅游时代的到来。
在全新旅游时代到来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适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央“一号文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将为乡村旅游走向一个新的台阶提供更好的经济平台和资源优势;同时乡村旅游也将成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进而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
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笔者认为,科学引导乡村旅游的发展应该注意如下三个问题:
第一,提高对乡村旅游的科学认识。学界对乡村旅游的定义较多,旅游吸引物与旅游功能是几乎所有定义都涉及到了的两个基本层面(贺小荣,2001;应瑞瑶,褚保金,2002;石培华,2005)。此外,有学者或增加了目标市场的论述(杨雁,2003),或增加了特点方面的论述(肖佑兴,明庆忠,李松志,2001)。在此,有必要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视角对乡村旅游作一全新的科学认识。我们认为:乡村旅游是指以城乡互动、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思想为指导,以乡村独特的生态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旅游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以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学习、参与、购物等为旅游功能,以城乡间的文化交流、人群迁移为表现形式,兼具乡土性、知识性、参与性、高效益性、低风险性以及能满足游客回归自然的需求性等特点的特色旅游活动。
第二,处理好发展乡村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发展乡村旅游。旅游具有强大的经济扶贫功能,乡村旅游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扶贫开发工作”进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最佳方式,是“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的理想选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现代化和农民的小康化的全面性的系统工程,乡村旅游的发展正好为其目标的实现指出一条有效路径。另一方面,发展乡村旅游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首先,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发挥农业在生态保障、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特殊功能,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农业体系;其次,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吸引城市的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促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以旅带农、以城助乡的长效机制,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再次,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农民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实现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孙钢,2006)。
第三,处理好发展乡村旅游与保护古文化村落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乡村旅游是建立在古村落这一历史文化载体之上的。古文化村落因其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而显得弥足珍贵,但并不是说古村落只能对之实行静态保护。古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应该也可以实现良性循环。正如刘德谦(2005)在谈到古镇的保护与利用问题指出的一样,“旅游利用,不失为是对古镇保护的一种最佳方式,或者它正是当前对少数幸存的古镇的一种最最及时的抢救。”古村落保护与利用良性互动的实现与乡村旅游的科学发展本质上是一致的。一方面,古村落因其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而显示出对其保护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有关的法律法规、乡规民约加强对古村落的严格保护,使之永续利用;另一方面,乡村旅游的科学发展不是以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为手段的,它更注重人与村落的和谐进步、人与乡村文化的共同成长以及“三农”问题的长远发展。所以,古村落的保护与乡村旅游的开展并不是一个对立的矛盾双方,相反,古村落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将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刘建平为系教授,伍先福为系研究生;收稿日期:2006-03-30)
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创造广阔空间
李德明
(山东省旅游局,山东 济南 250000)
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举措,也是发展农村生产力、惠及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国家旅游局围绕主旋律,抓住新机遇,将2006年全国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及时提出:旅游业向农村挺进。这是我国旅游业进入战略提升期采取的重大举措。
纵观乡村旅游,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具备相当的规模和水平。在我国,“春赏花、夏耕耘、秋摘果、冬随俗”,向来为文人墨客所向往和钟情。以乡村人居、民俗风情、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在广大农村普遍开展,深受游客青睐,众多的回头客对乡村游乐此不疲。“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随农家俗、交农家友”,正在成为旅游新时尚。“乡村旅游热”的兴起,对于推动农村致富奔小康,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地方整体形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历史经验表明,旅游业要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必须借助大势,服务大局,才能实现高起点、宽视角、多层面、新举措、大手笔、跨越式、突破性发展。否则,单枪匹马、单打独斗,就旅游抓旅游,难以成就大产业。这是山东旅游工作多年来最集中、最深切的体会。旅游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三农”工作中心,贴近农业、贴近农村、贴近农民,以旅促农,以旅助农,以旅富农,以旅兴农。要紧紧把握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所提供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做好旅游业向农村挺进的大文章。
山东是我国和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大省,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2004年,山东首批创建农业旅游示范点26家,数量居全国之首。寿光县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验收的样板。全国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示范点验收工作会议在山东召开,出席会议的国家旅游局孙钢副局长指出,“会议之所以在山东召开,是因为山东工农业旅游搞得红红火火,很有广度和深度,很有水平和档次。在山东开会,便于各验收组和各省区市旅游局的同志们更好地把握验收标准,推动验收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推进工农业旅游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山东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旅游,韩寓群省长批示:“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意义很大,潜力很大,前景广阔,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去做,抓好典型,广泛宣传,并给予适当支持”。目前,山东创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达55家,继续领先全国。
其中有自然生态型,如莱芜的房干村,开发利用农业生态、自然生态资源,向游客提供回归大自然的体验式旅游;人造景观型,如聊城的姜堤乐园,以百亩果园为基础,建设18处景点,成为集园林观光、游览休闲于一体的游乐园;观光参与型,如淄博的原山公园,依托林场开发建设,配套民俗风情、游乐设施、宾馆餐饮、文娱演出,回归大自然与参与性活动交相融合;农牧观光型,如临沂的盛能观光园,依托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由天然牧场观光园、现代化乳品生产区、观光休闲区等代表性的景点组成,集观光、体验、教育旅游于一体;科技示范型,如潍坊高科园、烟台农博园,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学知识、开眼界、采果实、品美味,乐而忘返;农家民俗型,如潍坊杨家埠村、日照、长岛渔村等,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赏农家景、随农家俗、购农家物、交农家友;新农村示范型,如威海西霞口、烟台南山等,以发展旅游致富奔小康,形成新农村“小康之旅”。
围绕“2006中国乡村游”这一主题,山东要做好旅游业向农村挺进的大文章。
1.高起点编制《山东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科学规划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要在省政府和世界旅游组织合作编制的《山东旅游总体规划》和《山东海滨度假旅游规划》的前提指导下,高质量、高水平编制《山东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山东农业生态旅游规划》,推动乡村旅游的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指导推动市县级乡村旅游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提高乡村旅游开发的档次和水平。
2.开展以“新农村、新旅游”为题的乡村旅游大宣传。宣传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加快农村致富奔小康、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村容乡貌、提升精神文明的重大意义。宣传推广乡村旅游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办法。宣传推介乡村旅游精品,打造特色旅游品牌。要多渠道、全方位、高强度开展大宣传。一是加强媒体宣传,与中央、省级主要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合作,推出“齐鲁乡村旅游新风采”、“山东乡村游四季风”、“农业旅游示范点巡礼”、“乡村旅游典型”等专题、专栏和系列报道,开展“山东快乐乡村游”专题采风。二是开展大型活动宣传,与《中国旅游报》联合举办2006山东快乐乡村游推介会暨周边省市旅游业务洽谈会,利用大型旅游交易会、大篷车促销等方式,宣传乡村旅游。三是抓好典型宣传,从县、乡(镇)、村3个层面选取特色鲜明、指导性强的典型,总结经验,大张旗鼓,广泛宣传,发挥典型示范的积极作用。四是编制乡村旅游宣传品,编辑出版《乡村旅游指南》、《农业旅游示范点精粹》等一批小册子,利用山东旅游信息网,提供咨询服务。
3.积极创建“旅游强县”、“旅游强乡(镇)”、“旅游特色村”。在全省大力推广“沂水现象”旅游兴县的经验。结合农村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旅游型村镇”建设,总结推广旅游促进城镇化建设、旅游特色村建设的典型经验。选择部分县、乡(镇)、村发展旅游的典型,召开全省乡村旅游建设现场会,总结推广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继续实施“旅游扶贫工程”,重点指导帮扶发展旅游条件较好的欠发达县,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规划编制、宣传促销、人才培训和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十一五”期间建成30个旅游强县、100个旅游强乡(镇)、500个旅游特色村。
4.强化乡村旅游规范管理。结合山东实际,研究制订旅游强县、强乡(镇)、示范村的标准体系,组织贯彻和检查监督。贯彻实施《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规范产品、设施、管理、经营、服务。组织赴省外、国外考察学习,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找准差距,提高水平。举办乡村旅游学习班,对全省县级以下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和经营管理单位,分期分片开展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提高开发水平,提高经营管理服务质量,推动乡村旅游向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迈进。
(作者为云南省旅游局局长;收稿日期:2006-03-16)
云南发展乡村旅游的特点和模式
罗明义
(云南省旅游局,云南 昆明 650200)
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放逸身心、感受自然野趣、体验乡村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多年来,云南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紧密结合实际,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实践,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形成了不同的发展特点和模式,并在促进云南乡村旅游健康快速地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从云南发展乡村旅游的特点看,“领略乡村文化,体验农村生活,进行休闲度假”,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永恒主题;依托大中城市、旅游城镇、主要旅游景区和乡村自然文化特色,吸引城市居民和旅游者,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首要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捷的交通条件,整洁的村容村貌,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保障;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和经营方式,积极引导和吸引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开发建设和接待服务,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因素;正确处理和合理分配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根本目的。
2.从云南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景区带动型模式。是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把旅游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吸引和指导旅游景区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从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
●乡村组织型模式。是以具有丰富旅游资源,交通条件较好,又有一定经济发展基础的乡村为依托,通过乡政府、办事处有组织地引导农民经营户,按照统一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发展旅游接待设施和配套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
●公司+农户型模式。是对具有旅游特色的村镇,通过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环境,指导乡村居民开发住宿、餐饮接待设施,组织村民开展民族风情、文化旅游活动,形成具有浓郁特色和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和招徕国内外旅游者。
●综合开发型模式。是针对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县(市),由政府主导进行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投入资金建设和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开发核心景区景点,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建设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引导乡镇居民参与旅游接待服务,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3.从云南发展乡村旅游的实践看,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丰富了旅游活动内容,扩大了旅游容量,而且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整个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乡村旅游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规划,突出优势,发挥特色,规范服务,提高质量,培育人才,加强宣传,注重保护,加强管理,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系该局局长,云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收稿日期:2006-03-28)
对成都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
杨小英
(成都市旅游局,四川 成都 610031)
一、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成都农家乐,经过近20年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成都的旅游品牌和亮点。农家乐作为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的雏形,从产生到发展、从一家一户经营到规模整体开发,经历了自然发展、竞争发展和规范发展3个阶段。从农家乐发展历程来看,农家乐旅游不仅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且是始终围绕着国家的农业产业政策,服务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同时也顺应了当前保护环境、倡导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旅游发展趋势,它体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目前,成都市乡村旅游已基本形成了以农家乐、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农业产业基地、旅游古镇、森林公园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据不完全统计,成都市农家乐已达到5592家,比2003年净增1313家,增长了25%,星级农家乐达到300余家。
以农家乐为主的成都市乡村旅游经营形式由一家一户经营逐步发展为合户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经营内容由单一为游客提供周末休息、餐饮、茶水、棋牌逐步发展为提供休闲、度假、娱乐、养生、会议等服务;投资经营主体由以农户为主逐步发展为由城市居民、企业、团体、机构大量投资;服务方式随着开业条件和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的推行由自发粗放逐渐走向规范。一些地方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按旅游景区标准进行村镇建设,打造了一批“一村一品”、“一户一园、一园一景”的旅游型村镇,这些“城市中的乡村”成为了城市居民及外来游客休闲观光的热点和亮点。如锦江区三圣乡红砂村“花乡农居”、郫县友爱镇农科村、龙泉驿区兴龙镇“万亩观光果园”、都江堰市青城镇“青城红阳猕猴桃、青城绿茶基地”均已成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其中“花乡农居”一开始就按照国家AA级旅游景区进行建设,“三圣花乡”和“农科村”已分别成功打造为国家AAAA及AAA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民由务农到务工再到经商的就地转变,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促进了运输、加工、销售、餐饮、住宿和修理、环卫等服务业发展。据统计,全市乡村旅游直接吸纳农村就业人员5.8万人,带动相关就业达29万人。乡村旅游的发展还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和物流业发展,延长了农业产业链。
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新的投资需求,开发了新的商机与市场,极大地激活了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参与热情和投资欲望。如红砂村自2003年以来已有29个民营企业投入近2亿元做花卉龙头企业;四星级酒店岷山饭店也进村搞起了乡村酒店。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5年底,全市民间投资建设乡村旅游项目已达452个,比2003年以前增长近一倍,农民离土不离乡,失地不失利,土地逐渐实现了集中经营和规模经营,农业竞争力有效提高。据调查,乡村旅游收入占远郊农民年纯收入的30%以上,占近郊农民年纯收入的比重70%以上,开展农家乐的农户比没有开展农家乐的农户实际增收要多一至两倍。此外,乡村旅游也促进了集体收入的增加,突出体现在土地增值、税收增长,如红砂村2003年每亩土地为20余万,2005年每亩土地已为220万,两年涨了近十倍;三圣乡2003年税收为40万,打造“五朵金花”开展乡村旅游以后,2005年税收实际为120万,两年增长了3倍。
二、成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品结构单一。目前,除农家乐旅游产品较为成熟外,其它乡村旅游产品如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农业产业基地、森林公园、古镇旅游等在产品规划、建设、包装、宣传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就是“农家乐”也还处在仅能提供餐饮服务的水平上,旅游要素不齐全,不能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要。
(二)产品档次较低。目前,对于已推行的农家乐和乡村酒店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只有极少部分能够达标,其它的乡村旅游产品如农业产业基地、森林公园、古镇旅游等尚无旅游服务质量标准,旅游服务的规范化差距较大。
(三)产业效益不高。乡村旅游理应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源和加速器,但目前成都市乡村旅游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还不高,所占比例偏低,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拉动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三、对成都发展乡村旅游的几点思考
成都乡村旅游的发展应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坚持“以旅促农”、“以旅助农”、“以旅富农”的基本原则,突出生态、绿色、环保、休闲等特色,抓住文化差异、资源差异、生态差异和生活状态差异,坚持走特色化、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的发展之路。
(一)合理布局,有序推进。按照成都市旅游产业“十一五”规划“在丘陵和山地发展乡村旅游”的指导思想,乡村旅游要在整合旅游要素的基础上,针对成都市的地理形态、地形走向,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科学布局,构建以城区为中心,以城郊和周边区市县为重点,形成平原——丘陵——山地梯次发展布局和“一村一品”、“一镇一色”错位发展的格局。
(二)推行标准,实施规范。促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从推行行业质量标准入手,逐步规范乡村旅游服务,使其健康有序发展。2004年以来,农家乐及乡村酒店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等标准的实施,促进了农家乐等旅游食品卫生、环境保护、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提高了成都乡村旅游的品位和规范化程度。根据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状况,必须适时推行新的行业规范标准,逐步规范乡村旅游市场,从而推动乡村旅游的规范和可持续发展,并逐步达到以质量的标准化促进服务的规范化,以服务的规范化促进标准的系统化。
(三)加强培训,提升素质。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要着力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同时也要着眼于广大农民素质的提高。通过乡村旅游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促进其转变思想观念、提升文明习惯、掌握经营技巧、增强竞争意识,在政府主导中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以其灵活的头脑、开阔的视野和专业的技能把乡村旅游做活、做大、做强。
(四)挖掘文化,提升品位。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核心资源,对旅游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成都特有的农耕文化、生活文化和民俗文化,都是成都乡村旅游的魅力和优势所在。因此,无论是对乡村旅游景区(点)的规划建设,农副产品的包装营销,还是对乡村旅游活动的策划实施,都应在深度挖掘成都的民俗风情、民俗文化、农耕文化、民间绝活、民间技艺等反映成都本土文化上下功夫,要努力赋予乡村旅游以时代特征和内涵,这样才能既满足旅游者对文化的需求,同时也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档次,进而不断提高成都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和社会价值。
(作者为该局局长;收稿日期:2006-04-19)
加强城乡旅游协调发展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1)
在新的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的战略举措。新农村的“新”建设不但涵盖了以往国家在处理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的政策内容,而且还赋予其新时期的新思路、新标准、新任务、新产业乃至新模式,在建设内容上明确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有新的突破、农村经济要有新的增长点、村民自治要有新的机制、村容村貌要有新的面貌、乡村民俗要有新风尚、生活要有新的标准等具体指标,最终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那么,在新时期,如何发挥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新贡献呢?笔者认为加强城(城市旅游)乡(乡村旅游)旅游协调发展,是旅游为新农村做出新贡献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之一,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的具体表现。
一是加大乡村旅游的建设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度假、生态、田园观光、农业、民俗等旅游,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加大调整城乡产业结构力度,以拉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建立城乡旅游电子信息系统,构建城乡旅游统一的宣传营销渠道,凭借城市旅游的优势,帮助加快乡村旅游的信息化建设,拓宽乡村旅游的宣传营销网络,提高其知名度,培育乡村旅游品牌,扩大乡村旅游市场,逐步实现城乡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
三是要避免城乡旅游主题雷同,项目重复建设。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乡村景观建设城市园林化,项目建设克隆城市化,千村一律化,主题城乡一体化。乡村旅游发展建设应找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实现景观生态乡村田野化,设施乡土化,服务乡俗化,项目高档化,治理规范标准化,突出乡野主题和特色,深入挖掘乡土文化特色,以区别于城市旅游,实现城乡旅游产品、服务、主题、设施的互补协调发展。
四是以政府为主导,以政策为引导,协调各级旅游部门与农业、文化等部门密切合作,通过城乡旅游资源的互补性,以建设城乡旅游带、旅游圈、旅游廊道或者旅游线路的途径与方式,实现城市带动乡村,乡村促进城市,促进城乡旅游在旅游产品、旅游管理、旅游协会、社区参与旅游、人才培养、旅游行业规范标准、政策、线路营销等多方面协调发展。
总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发挥旅游强大的综合带动、文化交流、信息流通和辐射功能,基于城乡互补的基础上,加强城乡旅游协调发展,是实现城乡和谐平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寻求城乡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载体。
标签:乡村旅游论文; 农耕文化论文;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耕文明论文; 三农论文; 农村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服务文化论文; 农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