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生产力之母_过程管理论文

教育是生产力之母_过程管理论文

教育是生产力之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力论文,之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是否具有生产力属性,或者说能否把教育从上层建筑领域纳入到生产力系统,这取决于人们对“生产力”这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如何理解。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包括物质生产活动,精神生产活动以及人的自身生产(或称“生产人”)活动。“……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相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1]。基于这一观点,笔者曾对生产力概念给出如下定义:“生产力,又称社会生产力,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或生产方式下,由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精神生产活动以及人的生产的活动不断随机组合着的具有运动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等特点的一种社会共同活动方式。”[2]其中,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精神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不断得以进化的关键;人的生产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前提性条件。

其次,作为“社会共同活动方式”存在的生产力是一种人为的社会巨系统,其历史之悠久、结构之庞大、变化因素之多、运行过程之复杂是人类社会其它任何系统都不能与之相比的。生产力虽然是以劳动对象——大自然的各种自然资源和劳动工具为物质基础的,人们也往往以物化了的劳动产品数量和质量来估算或衡量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但是,作为一种“社会共同活动方式”而存在的生产力的运行,却是由人的脑和手(包括脑的模仿物——电脑和手的延长物——机器)直接或间接地操作并维持的。促使生产力发展(或倒退)的决定性因素是人。人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者的劳动实践活动体现的人在生产过程中的主体性;二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体现的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创造性;三是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体现的人在生产过程中的组织协同性。换句话说,劳动者、科学技术、管理三者构成了生产力的“支点”;或者说,这三者是生产力赖以运行的“支柱”。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力运行状况和可能达到的水准是由劳动者的整体素质、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来决定的。因此,认识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功能,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教育是生产人的“社会性综合生产线”

在生产力这一“社会共同活动方式”中,人的生产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这是因为,人不仅是物质生产活动、精神生产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创造者,始终处在生产活动的主体地位,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而且物质生产活动、精神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一切成果最终都是为改变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从而使人类得以继续生存和不断进步服务的。在人的生产方面,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存在着一种认识上的错觉,即把人的生产与“生孩子”等同起来,认为婴儿降生接产完毕就是“生产”的结束;至于后天的教育,则不认为是人的生产的继续,只是一种传授知识和训练劳动技能的过程,单靠学校教育就可以完成。这种对人的生产和对教育的认识是极其粗浅的,与现代教育思想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相距甚远。

首先,就个体而言,人的生产可分为前生产过程和后生产过程两个方面。前生产过程是指婴儿降生前的孕育过程。它虽然是在母体内“秘密”展开的一种生理发育过程,好像是自然进行的,与教育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提高人的素质的前提是把好人的生产的前过程这一关,即首先做到“优生”。而“优生”必须从教育入手。它包括: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文化教育的同时进行早期性常识教育,对育龄青年进行性行为和性生活教育,对父母进行孕期护理教育,对胎儿适时进行胎教等。现在,全世界有数以亿计的残疾人,不少是由于先天发育不良或遗传性疾病引起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当然与其普遍贫困有关,但教育观念、教育设施和教育制度等方面的落后状况,不能不说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人的后生产过程是指婴儿降生后的后天发育和成长过程。它是建立在生理发育所需要的物质基础之上的一种漫长的教育活动过程。包括:哺婴教育,婴幼儿保健教育,学龄前儿童启蒙教育,青少年学校教育,劳动者社会职业教育以及适应职业变化和择业需要的就业教育,社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

从人的前生产过程和后生产过程看,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生产人的活动过程。前生产过程围绕胎儿的发育进行;后生产过程围绕婴儿到成人的成长和成人的继续发展进行。人的前生产过程离开教育,就会生产出更多的残疾人;人的后生产过程离开教育就会生产出“愚人”、“痴人”和“野蛮人”等。这样的人不可能作为合格的社会劳动力进入生产过程。

其次,教育不是分别对单个人施教的个体活动行为,而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全过程的社会实践活动,或者说是一种“社会性综合生产线”——社会系统工程。从宏观上看,人口生产需要国家进行全面规划、调整和发挥各种社会团体、行业、部门的职能作用以及社会各种传媒系统的导向作用,保证教育这条“社会性综合生产线”能够启动、运作起来;从微观上看,不仅需要调动每一个学校、厂矿、企业和社会基层组织的积极性,还必须把家庭这个“社会细胞”引导到“社会性综合生产线”上,参与人的生产的运作过程。换句话说,只有把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名副其实的生产人的“社会性综合生产线”,才有可能全面提高人的生产的质量。

此外,人口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我国来说,没有几代甚至十几代人的努力,文盲大国的落后面貌是难以改变的。教育作为生产人的“社会性综合生产线”,象一个巨大的历史“链条”,只有保持其牢固性才能延续不断地往前伸展;如果出现重大失误,不仅会形成人才断层,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会导致社会动乱,全面破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文革”动乱的历史教训是最好的例证。今天,世界上国与国之间,或地区与地区之间政治的、军事的和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这条“社会性综合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的竞争。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的教育水平,实际上已成为其生产力水平的象征和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正因为如此,科教兴国已成为许多第三世纪国家普遍认可的发展战略。

二、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摇篮,也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中介

人类社会在进化过程中,先后经历过4次巨大的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脱离动物界,进入以游牧生活为主的熟食时代,开始走向原始公社;第二次是进入以田园化劳动为主的定居生活时代,开始走向农业文明社会;第三次是进入社会化生产的工业社会,开始走向近代和现代文明;第四次是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开始向未来文明进军。第四次与前三次相比,经历的时间显得很短,但却使“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科学与技术同步发展的景象。科学愈来愈技术化,技术愈来愈科学化;社会走向科学化,科学走向社会化”[3]。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从此开始,人类征服大自然的行动不再局限于“地球村”,而是开始向宇宙进军。现在,部分太空资源已开始为人类所利用。无数事实说明,科学技术最集中地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改变社会形态的关键性因素。然而,科学技术不是自发产生的,也不是自然而然地得以推广和应用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摇篮;科学技术的推广和运用——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也需要依靠教育来实现。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中介。

第一,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种“继承——超越”的过程。人类社会不断进化——保持走向进步和文明的历史总趋势(有时也存在暂时倒退或停步不前的现象),要求生活在不同历史时期或时代的一代又一代人,不仅要把前人的精神生产成果继承下来,而且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予以超越——不断创造出新的精神产品。否则,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前进。“继承”要靠教育,尤其是要通过普及学校教育对青少年进行社会道德、思想品格的培养和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传授以及基本技能的训练;“超越”则要靠思想家、理论家、文艺家、科学家和具有技术专长的各类专家等作为带头人组成的大大小小的专业群体来实现。他们不是从天而降的“天兵天将”,而是要经过长期的教育和训练才能造就。因此,“继承——超越”的过程,就是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离开教育,根本谈不上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生产力发展、变化的速度愈来愈快,教育与科学技术研究日益相融合,“继承”与“超越”之间的距离愈来愈短。目前,科学实验活动已被普遍引进高等院校的教学过程之中,许多高等院校正在向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综合性办学方向发展,并不断创造出许多高技术和应用技术成果。据统计,8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院校每年公开发表的科学技术论文总数一直占全国公开发表的科技学术论文总数的60%左右。此外,科普教育活动已成为青少年普遍感兴趣的经常性的课内和课外活动内容。青少年的发明创造屡见不鲜。同时,科研单位已普遍设立硕士、博士点,部分重点科研单位还培养博士后人才。科研单位实际上已成为培养高技术人才的摇篮。所以,无论从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角度看,还是从院校、科研单位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看,或是从科学技术成果本身产生的过程看,教育的确是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的摇篮。

第三,科学技术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需要依靠教育作为驱动工具。首先,要使不断产生的科学技术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劳动者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外,还必须经过不同程度的专业技术训练和心理、心态的训练与调节,这也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劳动力的流向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市场规律和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支配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盲目性。但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产业结构变化相对加快,而且愈来愈复杂,对社会劳动力的分流、重组过程的要求已趋于相对精确化,这就与市场劳动力流动的滞后性和盲目性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这一矛盾解决不好,就会阻碍科学技术向现实的生产力的及时转化。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方法是在政策上进行调整或倾斜的同时,主要依靠教育这部强大的“分流机器”对预备劳动力队伍进行合理的超前分流和对社会劳动力队伍进行适时的不断“再加工”。这就需要在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适度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尽量拓宽专业技术教育门类和普遍提高专业技术教育水平。

第四,社会生产力的正常运行,要求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必须同步发展。人们只有把现代科学技术的一系列成果普遍运用于物质生产的同时,也能够运用于精神生产;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能够创造出和谐的社会精神生活环境,普遍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保持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调动人们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才能促进社会稳定和推动生产力的全面发展。只抓物质生产而忽视精神生产,就会使社会道德风尚产生“滑坡现象”,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阻碍生产力继续向前发展。目前社会上大量存在的以权谋私、违法乱纪、贪污盗窃、行贿受贿等腐败现象和吸毒贩毒、卖淫嫖娼以及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等丑恶现象说明,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同步协调发展,不是轻而易举或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一项极其艰巨的历史任务。完成这一历史任务,最终还是要靠发展教育事业和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全面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来实现。

三、教育是管理的基本形式和手段

人类祖先由“自然人”(脱离动物界而尚未形成系统的社会意识的人)向“社会人”(受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相应的社会意识约束和支配的人)的转变,是一个极其艰难而漫长的历史过程,它是以人与人之间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形成一定程度的系统化社会意识而完成这种转变的。生产力正是在这一转变过程之中产生和开始发展的。生产力这一“社会共同活动方式”之所以能够连续不断地运行,不是靠某种自然力的作用,而是靠人们不断创造和发展着的管理活动方式维系的结果。或者说,是管理活动把人们联系和组织起来并与大自然进行结合,才形成了生产力和保证了生产力的运行。没有管理活动,就不可能出现也不可能维持人们的“社会共同活动方式”,从而也就谈不上生产力的存在和发展。

那么,管理与教育又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首先,生产力是一种人为的社会巨系统,而人为性最集中地体现在管理活动过程之中。管理包括:目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程序。社会生产活动作为一种系统结构,就其本质而言不是生态性的自然现象,而是人为性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群体性凝合结果,其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利益动机、生活期望和行为习惯等。欲使管理活动方式所体现的社会利益要求、社会行为和道德规范对个体起到普遍的约束作用;或者说,欲使个体品格与社会公德达到一定程度的协调,从而创造出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环境,就必须使劳动者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对管理目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程序的意义有所认识,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自觉地进行自我行为约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理想,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和不切实际的生活期望等,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管理目标和管理程序的要求。古今中外,没有任何一项社会管理目标或工程技术系统目标不是通过严格而全面的教育过程来实现的。因此,无论从管理的程序看,还是从管理的具体过程和内容看,可以说管理就是教育;离开教育,管理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

其次,生产力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是不断向外延伸、扩展的。这是因为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由生产方式和交往的日益扩大而促使世界各民族、国家或地区由原来的相对封闭状态逐渐走向世界化的历史。任何社会群体、集团或民族、国家和地区都会受到外来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道德观念、社会管理形式等的影响。这就需要通过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教育活动,尤其是要通过管理过程中的教育活动,改变人们在已往环境中形成的旧思想、旧观念、旧习俗,为吸收外来的先进思想和先进技术创造条件。我国和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目前所普遍奉行的开放政策,不是什么权宜之计,而是生产力系统的开放性导致的必然历史趋势。要顺应这一历史潮流,不失时机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尤其要尽快把基础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搞上去。

再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力已成为一个崭新的技术系统,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已不再单纯地表现为机器的普遍使用——人的手臂的普遍延长,还表现为以电脑为代表的高科技的广泛运用——人的大脑的普遍扩展。从代替人的劳动这一角度看,科学技术已进入了“手脑并用”的历史新阶段,生产过程可以在电脑的控制下相对独立地运行,劳动者由以往生产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变成了生产过程的监督者。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要求管理必须高度科学化和严密化。这不仅对劳动者和管理者在技术技能和科学知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而且对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态调控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有这些,必须通过更高层次的教育活动和严格训练才能解决。

此外,为了安定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生产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国家必须对丧失良知、理智而走上犯罪道路的人采取入狱服刑或劳动教养等形式进行制裁。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管理活动。除了罪大恶极者必须处以极刑外,对绝大多数犯罪分子来说,监狱是使他们重新做人的地方,是特殊的学校,肩负着把他们重新教育和改造成为合格的劳动者的职能。这同样体现了管理就是教育。

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教育既是管理的基本形式(运用于管理的所有程序和方面),又是管理的基本手段(运用于不同教育对象和时间、地点)。无论从微观角度看,还是从宏观角度看,“管理就是教育”这一结论都是成立的。

以上从人的生产、科学技术、管理3个方面分析了教育的生产力属性。从中可以看出,无论从生产力运行中的主体部分——人的生产过程看,还是从生产力发展变化的关键因素——科学技术的孕育和发展看,或是从生产力运行的维系保障系统——管理的基本形式和手段看,教育所起的作用都是“生殖”性的,具有“母体”意义。只有把教育看成是“生产力之母”,才称得上是真正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功能。此外,如果人们对动物驯仔觅食和蜜蜂训练幼蜂筑巢等是其本性和本能的表现没有什么怀疑的话,那就完全有理由认为教育也是人的一种天性——人的本性和本能的表现,也是人类普遍具备的一种社会性品格。这样,人们就可以把“教育是生产力之母”作为人类社会历史演变过程中普遍适用的原理之一来看待。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4页,1972年版。

[2]刘伯彬:《生产力定义和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刍议》,《生产力研究》1995年第2期,第30页。

[3]刘伯彬:《“科学世纪”进入“技术世纪”后的科学技术》,《生产力研究》1993年第2期,第32页。

标签:;  ;  

教育是生产力之母_过程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