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心理电影欣赏与学生创造力培养实践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造力论文,高中论文,心理论文,学生论文,电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新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高中阶段,创造力是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高中生创造力的培养要渗透到高中各门课程教学之中。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让学生观看主要人物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心理电影,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启发,进而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创造力相关的积极心理品质,可有效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创造力。 一、高中生创造力培养的现实困惑 新时期高中生创造力的培养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包括自身因素、环境因素、课堂教学等方面的影响。自身因素主要源于高中生成长过程中缺少艰苦环境的磨炼,以致于学生心理品质缺乏坚韧和毅力,遇事缺少持之以恒的韧劲。环境因素可分为自身成长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一方面,由于高中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多在顺境中生长,缺乏竞争意识,养成了依赖、任性的不良性格,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拜金主义的冲击,很多学生缺乏正确认知事物和妥善处理事情的科学态度。课堂教学方面,一些学校和教师仍受旧习惯、旧思维方式的束缚,仍沿用传统的方式方法教学,导致学生的创造力很难得到充分培养和发挥。 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自身价值,高中生已经意识到提高自身创造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只能被动接受课堂教学任务,应付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考试任务。长此以往,高中生的创新能力就不能得到蓬勃健康的发展。 高中生创造力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引导和培养,就会有效地提高高中生的创造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积极引导和培养高中生创造力,既是一个现实课题,又是一个艰难课题。 二、高中生创造力呈现形态 从表现形式来看,高中生创造力的呈现有三种类型。一是自觉型。自觉型创造者对创造动机和愿望非常明了,他知道为什么而创造,为谁而创造;知道自己的思想品质是积极、健康、严谨、勤奋的而不是消极、颓废、松散、懒惰的,是独特、独立、新颖、发散的而不是无主张、无主见、守旧固执的;知道自己对多种环境的认识是深刻和可控的,如知道周围的教育环境、家庭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环境、学校环境对自己的创造行为是有利的,而不是制约的。高中生要自觉实施创造性活动,就要对多种创造要素和创造环境了如指掌。自觉型创造者在高中生中所占比例极少,尽管他们有某方面创造的动机和愿望,但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和自身阅历的肤浅,对创新的其他要素还把握不住,所以自觉型创造者往往有其心而无其力,只能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但他们已经开始踏上创造之路,或已经开启创造之门,以后就容易成为真正的创造者。 二是兴趣型。兴趣型创造者在高中生中所占比例较大,尽管他们不是自觉地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创造性活动,但他们受某种兴趣的驱使,韧劲较强,能持之以恒,不考虑条件的优劣、不顾自身素质的高低,坚持去做认准的事情。在创造之路上,兴趣型创造者洒下汗水,品尝到创造的酸甜苦辣,小小的成功就会带来无比的喜悦。这类创造者的创造力发展与其兴趣和坚韧性有很大关系。兴趣型创造者在实施创造时,困难和失败在所难免,关键是对待困难和失败的态度。另外,教师在其中的关心和鼓励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句温暖的话会使他们的创造风帆再扬,会成为他们最后取得成功的催化剂和润滑剂。兴趣型创造者的创新阀门一旦打开,前进的路上不论是风雨或是荆棘,他们都会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三是顺应型。顺应型创造者在高中生中所占比例也较多。其特征是顺其自然,如果环境允许,就搞点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或是做些活动设计、创新性任务的作业。例如,受主题征文、竞赛等任务所压,不开启创新思路、不另辟新径,就无法破解难题,甚或完不成任务,学生就只好冥思苦想,或联合同伴查资料、商讨对策,最后产生新颖别致的思路来,他们沿着正确的思路再攻,就有了创造性成果。可见,顺应型创造者既不同于自觉型创造者,也不同于兴趣型创造者,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属于被动型创造者。顺应型创造者既缺乏对创造的整体认识和对创造过程的预想设计,也不会对创造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他们的创造性活动具有临时性和阶段性,是为完成某项任务而进行的创造。然而,教师不可忽视顺应型创造者,而应给予其充分关注和引导,点燃他们的创造兴趣,启发他们的创造思路。一旦尝到创造的甜头,他们就会从被动变为主动,从无兴趣走上有兴趣。 三、利用心理电影培养学生创造力 通过观看心理电影的形式来培养高中生的创造力,符合其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而且心理电影的直观性、新颖性和趣味性也广受高中生欢迎。观看与创造力相关的心理电影,能启迪和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甚至可直接开启学生创造力的门阀。笔者在高中一年级利用心理健康课让学生观看心理电影《十月的天空》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影片主题和主人公的创新品质,然后让他们写观后感悟。这一活动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电影故事发生在美国西维吉尼亚州的一个煤矿小镇上,挖煤矿是全镇居民主要的赚钱方式。在这里,孩子们的未来除了挖煤,也没有别的出路。男主角侯默感到前途渺茫。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发射第一枚人造卫星,镇上居民聚集观看象征科技、如星光般闪耀的奇异光束。还是高中生的侯默在十月的天空下,看着卫星划过星空时萌发了造火箭的梦想。在梦想的驱使下,他约了几位好友共同研究如何造火箭。他们不怕失败,愈挫愈勇,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在侯默母亲、莱莉老师和几位矿工的支持、鼓励和帮助下,这些孩子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改进,最终研制试发成功,并获得了科展奖。后来研究试射火箭的四个男孩都上了大学,摆脱了祖祖辈辈做矿工的命运。他们有的成了银行家,有的成了知识分子,而带头的侯默则成为美国宇航局的火箭设计师。 学生观看心理电影《十月的天空》后基本掌握了故事梗概,熟悉了人物形象,在认真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并深化了主题。侯默的经历给了学生许多思考和启迪,经过讨论分析,学生对创造力形成了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创造者内在的愿望或动力是促成创新的根本因素。创造者之所以形成创造力,根源于内心有创造某事物的强烈愿望。这种愿望催促着创造者走上创造的道路,勇敢开辟新的途径以摆脱现有困境。电影《十月的天空》主角侯默,不甘心当一名普通的煤矿工,他要实现青年人的梦想,要打破现状,就要寻找新的突破途径。恰好此时苏联卫星发射成功,给了他启发,给了他萌发梦想的契机。尽管他与父亲的观点有诸多不一致,但还是敢于与父亲的观点背道而驰;尽管他的行动不能得到学校的理解和支持,但还是坚持去做。内在的梦想支持着他研制火箭,他试图通过研制试验火箭并取得成功来实现上大学、当科学家的梦想。 第二,创造者的自信心和持久力是形成创造力的主要因素。创造者一旦形成某种创造愿望之后,就要为其付出行动,或拟定方案,或进行研发,或进行试验。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失败、连续失败都是可能的。因此,自信心和毅力是实现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影片中,侯默和伙伴们研制试验火箭,经历过多次失败,遭到过指责,遇到过讽刺。如果在经历失败中,他们退却了、气馁了、停下了,那么就不会有最后的火箭试验成功。正是由于他们有毫不动摇的决心、坚定不移的信心和持之以恒的耐心,才从一次次失败中吸取教训,跌倒后重新站起来,最后取得成功。 第三,创造者周围形成的合力是实现创造力的必要因素。世上的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人的创造力的发挥、创造性成果的产生,要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制约。处理好周围的环境因素,就会形成正向促成合力;处理不好周围的环境因素,就会形成负向阻碍合力。侯默火箭小组周围的环境因素是一种无意中形成的正向合力,也是他们成功的必要因素。在同伴团队的通力合作中,昆廷是数学家,欧德尔是善于寻找特殊材料的人,罗埃索是能言善辩且能劝服别人提供材料的人,侯默是负责给团队注射热情的人。除此之外,还有工人们给予的有力帮助、侯默母亲的大力支持以及莱莉老师精神上的深深影响。尤其重要的是,莱莉老师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予他们信心和力量,这是促使他们成功的有力的精神支柱。这些外部环境因素形成了一种正向合力,才最终使他们的火箭试验梦想取得成功,使他们最终走向人生的成功之路。 综上所述,观看与创造力相关的心理电影,可以让学生深度体会形成创造力的内在愿望、信心、毅力等品质,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创造力。教师要破除创造的神秘感,让学生意识到创造并非神秘莫测,也并非高不可攀,它就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存在于教学过程中、存在于实践活动中。只要用心,处处皆有可创新点,关键在于对待创造要有正确的认识、正确的态度和正确的实施方法。 四、高中生创造力培养的学校实践 基于心理电影的启发,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以下简称“驻马店二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使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第一,遵循新课改,优化创新型教学。目前,尽管高中生创造力发展不尽如人意,但并不能说明高中生缺乏创造力。尽管与成人相比,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还缺乏严密的科学性和足够的科学价值,但他们具有创造意识强烈、创造思维敏捷、创造热情高涨等特点。为培养学生创造力,驻马店二中遵循新课改精神,改变了过去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多地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逐渐成为指导者、引导者,鼓励学生勇于进取、敢于探索、大胆创新。例如,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创造性意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标新立异;实施“导学案”,运用“引导一发现”教学模式,采用激励性原则,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预留创造性思维空间,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应用多媒体教学,开展个性化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等。这些教学改革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创造型课堂文化的形成,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明显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 第二,加强创造性思维训练,提高创造能力。学校在各科教学中注重加强创造性思维品质的训练,主要从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辐射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独创性和思维的灵活性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思考。思维训练既有单项思维品质训练,亦有几项思维品质同时训练,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多项,逐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对此,驻马店二中主要从两方面着力。一是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教师要善于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历史课引入想象,才能理解历史论断,并结合现实引以为鉴;语文课引入想象,学生的作文才富有生气和灵气;音美课引入想象,艺术作品才具有独特性等。二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是对一个问题从多角度着眼、多方面探讨答案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明白,现实中一个问题的产生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要破解一个问题、创新一个事物,就要从多角度思考、辩证地思考,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如心理健康课上利用“脑力风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数学课上的一题多解等。 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创造源泉,逐步提升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源于生活,源于实践。创造过程和结果也正是生活和实践本身。因此,驻马店二中广泛组织开展了多种有益的实践活动。例如,学校成立了多种社团:文学社团(校“晨曦报”)、动漫社团(设计)、演讲社团、计算机社团、汉服社团、足球篮球乒乓球社团、舞蹈社团等;举行多种比赛:各学科竞赛、迎“五四”主题征文比赛、广播操比赛、手抄报比赛、书法绘画比赛等;举办各种班会活动、冬春季运动会、创意写作活动等。多种多样有益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造环境,使学生真正成为创造的主体,让他们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激情,寻找到创造的动力,形成创造伙伴合作合力,体验创造过程,分享创造成果的喜悦。高中心理电影欣赏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_高中生论文
高中心理电影欣赏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_高中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