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结构中裂缝的控制措施探讨论文_杨灿

房屋建筑工程结构中裂缝的控制措施探讨论文_杨灿

湖北海风建设有限公司 432000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是当今社会最为常见的一种工程,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时常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结构裂缝问题的产生,严重影响工程整体施工质量,而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便是其中之一,建筑工程需要采用大面积的混凝土进程施工,倘若混凝土裂缝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势必会大大缩短房屋的使用寿命。本文便主要对建筑工程结构中,裂缝的控制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措施

近年来,社会大众对房屋的购买需求量直线上升,极大的刺激了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伴随着房屋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施工存在的各种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现代房屋建筑工程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项施工技术,作为工程施工的主要原材料,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及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乎到房屋建筑工程能否顺利达标建成。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对各环节的质量把控,不断改进混凝土施工技术,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结构裂缝问题,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加以清除,做好养护工作,最大限度降低裂缝问题给建筑工程结构带来的不良影响。

一、房屋建筑工程结构中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1.1建筑工程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

影响房屋建筑施工的因素有很多,混凝土裂缝问题的产生原因也分很多种,其中最为主要的两点便是施工技术问题以及结构设计问题[1]。其一,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材料、搅拌、浇筑、配置等都会对混凝土的整体施工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就拿混凝土浇筑工艺来说,混凝土的浇筑通常是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在确保上层凝结度达到百分之七八十之后,才能够实施下一层的浇筑,以保证混凝土的性能不受影响,防止裂缝问题的产生。另外,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也需落实到到位,否则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和强度,最终降低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引发裂缝问题。其二,结构设计不合理也是导致裂缝问题频繁产生的主要原因。施加合理的预应力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倘若预应力施加不合理,就无法成功抵消荷载产生的压力,造成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出现。同时,混凝土结构断面产生变化也会导致预应力加重,进而致构件产生裂缝。另外,混凝土材料以及钢筋材料质量不过关等,也都是造成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主要“元凶”。

1.2建筑工程结构裂缝产生的危害

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产生必然会给工程施工带来极大的影响,由于导致裂缝产生的原因不同,其影响的程度与性质也有所不同,若危害较小,则需要对该结构进行重建,若危害较大,则可能导致整个工程质检不达标,无法投入使用。一般来说,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建筑工程的承载强度与力度,久而久之,产生裂缝的部位会开始出现混凝土脱落的现象,而暴露出的钢筋会受到空气水分的腐蚀,从而发生物理变化,进一步加剧裂缝问题,影响整体施工质量。针对混凝土裂缝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否则会严重影响后续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导致后续施工中裂缝逐步扩大,甚至诱发施工安全事故[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房屋建筑工程结构中裂缝的控制措施

2.1控制裂缝表面

对于房屋建筑工程而言,结构裂缝的产生始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控制,以防止裂缝的进一步扩大与再次产生。在控制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问题的时候,施工人员往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处理技术[3]。控制裂缝表面是一种比较直接的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对产生裂缝的表面进行处理,如对表面进行贴补、涂抹加固材料等,以起到修补作用。这种方式通常被应用与混凝土结构裂缝较小的情况,这种情况下,采用控制表面的技术可以降低裂缝修补成本,若裂缝部位无渗水、漏水问题,则可以涂抹加固材料如灌浆树脂等,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处理,若裂缝部位有渗水、漏水现象,则需对裂缝表面进行贴补处理,以防治漏水问题。

2.2填充裂缝部位

裂缝填充技术主要适用于裂缝比较大的情况,若房屋建筑工程结构产生比较大的裂缝,施工人员无法采用表面加固及贴补方式进行有效控制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该种技术进行处理。根据裂缝的形状与深度,选用合适的加固材料塞入其中对裂缝进行填充。与其他技术相比,裂缝填充控制技术施工操作较为简便,且控制效果也比较明显,成本相对较低,因此,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裂缝控制措施。对于裂缝深度较浅、宽度较窄,不能直接塞入加固材料的情况,应当采用开缝的方式,首先在裂缝部位开一个V型槽孔,之后,在填充相应的材料进行修补,达到控制裂缝的目的。

2.3灌浆处理技术

灌浆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裂缝控制技术[4]。该种技术既适用于结构裂缝较小的情况,亦适用于结构裂缝较大的情况,且灌浆处理之后的裂缝质量比较高,混凝土强度也比较有保障,具有良好的裂缝修复效果。施工人员在采用灌浆处理技术修补裂缝的过程中,要依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填补材料,并利用专业设备将适量的填补材料注入到裂缝之中,对裂缝间隙进行填充。要尤其注意的是,灌浆处理技术是一种相对传统的修补技术,因此,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要求比较高,在实际工作中,施工人员一定要严格落实各个填充细节,确保填充效果。

2.4结构强补处理技术

结构强补处理技术主要适用于超荷载导致裂缝产生的情况,通过处理与剔除已经损坏的混凝土结构,并在破损部位填充新的混凝土结构及修复材料,从而修复建筑结构,当混凝土工程结构无法承载建筑的整体载荷而产生裂缝时,施工人员要及时采用该种技术进行处理,以防止建筑面临崩塌威胁。

结语: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是确保建筑企业长期发展的前提,针对工程结构裂缝问题,建筑企业必须严格要求施工人员及时进行处理,施工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选用最为合适的处理方式对裂缝进行修补,确保达到理想修复效果,防止裂缝的进一步扩大,影响整个工程质量,帮助企业提升工程效益。

参考文献:

[1]郭易东,王楷添,李富源,陈荣波,李岩. 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20):174.

[2]余军. 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 建材与装饰,2018(38):34.

[3]王玉堂,李泽峰. 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 居舍,2018(25):92.

[4]黄庆华. 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 四川水泥,2017(07):311.

论文作者:杨灿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工程结构中裂缝的控制措施探讨论文_杨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