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 611830
摘要:本文以杨柳垭隧道工程为例,展开了对隧道工程排水管网以及综合管沟的施工技术介绍。
关键词:隧道工程;排水管网;综合管沟
引言
杨柳垭隧道工程由东向西分左右线(分修隧道)布线,起点位于国道210线旁禾林汽车城,止于南外镇火烽山村18m规划道路,路线全长1335.232m。其中隧道左线长710m,右线长690m,隧道内设置左右洞互为救援逃生的人行横通道一处,长70m、宽2m、净高2.5m,隧道洞身段均位于达州市火烽山山体。
1排水管道施工
1.1排水水管道
排水水管位于线路两侧距离人行道1.5m的路基下,雨水管道采用直径1200mm、600mm的聚乙烯塑钢缠绕A型结构壁管,过街管道采用直径300mm的I级钢筋混凝土管。污水管道采用直径500mm、400mm的聚乙烯塑钢缠绕A型结构壁管。具体见管网工程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1.2施工准备
施工前,认真学习图纸,并对现场周围环境进行详细调查,周围车辆行驶道路应平整、坚实。为防止边坡失稳,施工前先清除基坑边5m范围内渣土,同时在基坑四周做好防排水措施,防止地面积水下渗,影响边坡安全。
1.3沟槽开挖
1.3.1施工测量
测量人员应认真学习复核图纸,掌握有关数据,做好内业,同时应与施工人员密切配合,根据工程进行情况,及时准确做好测量工作。管道工程开工前应做好测量工作。
1.3.2沟槽排水
开挖时沟槽底部设置临时排水沟,砂浆抹面,排水沟的截面尺寸为20×30cm,沿临时排水沟每隔20m设置集水井尺寸50×50cm,采用潜水泵把集水井的水抽出沟槽,施工完毕后,人工进行沟槽夯实,排水沟及集水井采用碎石回填或混凝土回填。
1.3.3一般沟槽开挖
在一般沟槽开挖时,应向机械操作手详细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挖槽断面、堆土位置现有地下构筑物情况及施工要求等,并指定专人与司机配合,其配合人员应熟悉机械挖土有关安全操作规程,采用坡度板、坡度尺、全站仪控制槽底高程和坡度、沟槽中线和宽度,防止超挖或欠挖。
1.3.4沟槽开挖料的处理
挖槽挖出的要回填利用的石方,如果粒径不满足回填要求,二次倒运到合格料改小料场,统一改小后,重新挖运至沟槽回填(平均运距1km)。回填后需要弃掉的石方,弃运至指定弃土场(场外运距5.5km)。
1.3.5地基处理
该段参照设计图纸《管道沟槽换填及回填处理方式图》中的说明对应施工。
(1)管道地基应为未扰动的原状或经处理后回填密实的地基,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2)如沟槽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由设计、地勘、业主、监理现场确认,进行换填处理。
1.3.6管沟过路口保护措施
排水工程管沟较深,跨度大,为保证跨路管沟正常施工,及通行安全,进行分段施工,保证管沟正常施工。
1.4检查井浇筑
杨柳垭隧道工程雨污水检查井由混凝土浇筑而成。
1.4.1钢筋绑扎
绑扎前先划好受力钢筋间距,然后进行分布筋绑扎,绑扎长度35d,钢筋网除靠近周围两行的相交点全部绑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绑扎牢固,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双向受力钢筋必须全部绑扎牢。钢筋绑扎的间距、位置和数量按照设计要求施做。
1.4.2混凝土浇筑井壁
(1)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并用清水对模板进行认真冲洗。
(2)混凝土采取商品混凝土,泵送入仓的方式。浇筑混凝土前进行坍落度测定。浇筑中控制好每层浇注厚度,防止漏振和过振,保证混凝土密实度。混凝土浇筑要连续进行,中间因故间断不能超过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3)浇筑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以免产生离析。浇筑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不得间断,如到万不得已应控制间断时间,必须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把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浇筑的允许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h。
1.5闭水试验
水源从现场施工取水点向试验管段上游灌水。当试验水头达到规定水头时开始计时,观测管道的渗水量,直至观测结束时,若发生渗漏严重的情况,应不断地向试验管段内补水,保持试验段水头恒定,以便更好地查找渗漏的地方并做标注。渗水量的观测时间不得小于半小时。
1.6沟槽回填
在闭水试验合格后,进行沟槽回填。
2综合管沟工程
2.1施工准备
施工前,先对现场周围环境进行详细调查,周围车辆行驶道路应平整、坚实。为防止边坡失稳,施工前先清除基坑边5m范围内渣土,同时在基坑四周做好防排水措施,防止地面积水下渗,影响边坡安全。沟槽内排水沟如下图:
2.2沟槽开挖
土方区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沟槽开挖,石方区域采用破碎锤破碎,人工进行边坡修整及清理,沟槽一次性开挖成型。开挖段石方区靠开挖边坡侧,施工作业面宽度50cm,边坡坡度1:0.5,靠路面侧边坡比例为1:1,混凝土综合管沟预留工作面宽度1m,砖砌综合管沟工作面宽度50cm。挖方区砖砌综合管沟两侧工作面宽度50cm,边坡比例为1:1.5,混凝土综合管沟两侧工作面宽度1m,边坡比例1:1.5。
开挖料堆存于沟槽边坡5m以外,堆放高度不超过1.5m。挖深至基坑底部以上0.3m处,底板预留0.3m人工清底,随挖随清除,清底土方堆放于沟槽边集中推运,当基坑开挖至设计底标高,立即请质监站、地勘、设计、监理与业主相关部门进行基槽的验收工作,核对地质资料,检查基坑土质与工程地质勘查报告、设计图纸是否相符,有无破坏原状土质结构或发生较大扰动现象。对于土质不符合要求部位请设计提出处理措施,处理完成后及时进行后续工序施工。
2.3沟槽地基处理
(1)管沟基地承载力:130kpa,管沟开挖回填土采用良性土夯实,密实度大于93%。
(2)管沟开挖完毕,按规定对基底整平,并清除沟底杂物,如遇不良地质情况或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应及时与甲方、设计、监理单位协商,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重锤夯实,换填灰土、填筑碎石、排水、降低水位等方法处理。经检查符合设计及有关规定要求后及时施工基础以封闭基坑。
2.4管沟施工
砖砌管沟用于埋设于人行道内的综合管沟;管沟基础为C15混凝土基础,管沟墙身用M7.5水泥砂浆砌MU10砖,管沟侧壁防水采用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4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0mm后聚苯乙烯板保护层,沥青粘贴+粘土或3:7灰土回填,分层夯实。抹面、勾缝、座浆、抹三角灰均用1:2水泥砂浆。
钢筋混凝土管沟用于埋设于车行道内的综合管沟;管沟基础及管沟墙身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管沟侧壁防水采用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4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0mm后聚苯乙烯板保护层,沥青粘贴+粘土或3:7灰土回填,分层夯实。抹面、勾缝、座浆、抹三角灰均用1:2水泥砂浆。
管沟内电缆支架型式采用CMB组合式高分子支架,按设计间距及高度要求,人工安装。
盖板在预制场预制,平板车运输至现场,吊车配合人工安装。
盖板预制时必须在混凝土达到强度75%后方可容许脱底模,强度达到90%后方可堆放和运输。预制时必须标明盖板的适用范围,堆放和运输时,必须在盖板端部设立两点搁置,不得上下倒置。
检查井井筒采用外购方式,人工配合机械安装。
为加强综合管沟过路口保护,在道路过路口处,为保护交通安全及正常施工,采用分段施工的方式,保证正常通行。
2.5沟槽回填
2.5.1回填前,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管沟的坐标和高程已核验,并通过隐蔽工程验收;
(2)回填材料采用级配较好的碎石土回填。
(3)回填前必须抽干管沟壁外积水,必须将槽底杂物清理干净,两侧同时回填,分层夯实,严禁单侧填高;不得回填大块碎石、碎砖头。
2.5.2回填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率。
(2)回填时,管沟侧壁沥青粘贴,然后人工配合机械回填级配较好的碎石土,两侧对称回填并分层夯实,不得损坏检查井。
(3)机械夯实每层厚度不应大于30cm,人工夯实每层厚度不应大于20cm。回填夯实中,应夯夯相连,不得漏夯。
2.5.3回填后,因符合下列规定
采用灌砂法按照规范所要求的检验频率,对回填料的压实度进行测试。每层回填料经测试必须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压实度后,才进行下一层的回填。
回填后,将多余土石方采用CAT330挖掘机装挖,25t自卸汽车运输至指定渣场。
3结束语
本文对杨柳垭隧道工程排水管网及综合管沟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介绍,以期最大程度上保证施工的顺利进展。
参考文献:
[1] 孟庆生.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03):43-44
[2] 彭培宇.浅谈隧道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控制与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36):56-57
作者简介:
刘 礼(1977-12-18),女,四川眉山人,工程师,本科,从事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
张际泽(1973-12-16),男,四川资阳人,高级工程师,学士,从事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
刘 伟(1986-12-11),男,湖北荆州人,助理经济师,学士,从事工程项目经营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刘礼,张际泽,刘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0
标签:沟槽论文; 混凝土论文; 隧道论文; 夯实论文; 基坑论文; 工程论文; 砂浆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