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四川 什邡 618499)
【摘要】目的:探究EBV、HPV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近期我院收治的85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85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EBV及HPV阳性表达率,并分析HPV、EBV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HPV、EBV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中,未闭经组的HPV、EBV阳性率均高于未闭经组(P<0.05);在组织分化中,Ⅲ级的HPV阳性率最高、Ⅰ级的EBV阳性率最高。在手术者中,临床分期Ⅱ期的HPV阳性率、Ⅰ期的EBV阳性率最高;无淋巴转移组的HPV阳性率、有淋巴转移组的EBV阳性率最高。结论:宫颈癌患者的HPV、EBV阳性表达较高,HPV、EBV与宫颈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密切相关。
【关键词】EBV;HPV;宫颈癌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7-0-02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由于该症的癌前病变时间较长,且具有可逆性,若经早期治疗则可改善临床预后,因此早期诊断对早期治疗、阻滞病情进展、预防癌症发生有重要价值。目前,临床对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学者认为[1],人乳头瘤病毒(HPV)、EB病毒(EBV)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密切,但尚未明确证实。对此,本研究将对近年我院收治85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宗旨为分析EBV及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为临床防治宫颈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行宫颈活检或宫颈癌根治术的85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均符合《妇产科学(第八版)》的诊断标准[2],且经活检、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年龄35~75岁,平均(52.6±2.3)岁;闭经30例,未闭经55例;按病理学分级标准进行分级:Ⅰ级17例,Ⅱ级54例,Ⅲ级14例;经手术治疗者47例,临床分期:Ⅰ期32例,Ⅱ期15例,有淋巴转移者17例。另选取同期到院行正常宫颈石蜡切片的8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年龄34~73岁,平均(53.8±2.5)岁。排除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术前接受放化疗治疗及免疫治疗、正参与其他临床试验者、临床资料不全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由中国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抗HPV16病毒单克隆抗体、抗HPV18病毒单克隆抗体和抗EB病毒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过程法进行测定,结果判定:标本细胞内若有棕黄色颗粒则判定为阳性。每份切片随机计数>1000个细胞,根据阳性细胞所占比重进行分级,以HPV、EBV阳性细胞数≥10%则评定为阳性。
1.3 观察指标
(1)观察记录两组EBV、HPV的阳性率;(2)记录观察组宫颈癌患者EBV、HPV的阳性表达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检测结果比较
观察组的HPV、EBV阳性率分别为87.6%、67.1%,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有研究认为,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感染与宫颈癌发生关系密切,尤其是HPV感染被临床认为是宫颈癌的始动因素,HPV为嗜上皮性病毒,可引起皮肤黏膜多种增生性病变,并可持续刺激角化细胞,提供促进有丝分裂增殖的肿瘤基因,并呈持续表达,而导致肿瘤的发生[3]。HPV有多种亚型,HPV-16和HPV-18是宫颈癌中最为常见亚型,在宫颈鳞癌组织中可检出HPV-16,在宫颈腺癌组织中可检出HPV-18,分析可能因HPV-16可感染宫颈鳞状上皮,HPV-18可感染宫颈腺上皮,另有研究认为[4],HPV的E6、E7癌性蛋白可激活原癌基因,并使抑癌基因失活,不同的HPV亚型对子宫颈内双向转化潜能的储备细胞有导向作用,导致HPV感染进展为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
EBV是一种广泛存在人体的疱疹病毒,现有研究证实,EBV是乳腺癌、鼻咽癌、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主要病因和必要条件,但与宫颈癌的关系存在一定争议,有研究认为[5],EBV感染与宫颈癌无明显关系,但另有调查研究显示[6],宫颈癌中有72.5%的患者有EBV感染,分析EBV受体并非B细胞表面独有,在宫颈上皮细胞中亦可存在EBV受体,因而EBV感染会促进宫颈癌的演进,且EBV可能参与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分析可能因为EBV会干扰P16蛋白功能,而引起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变。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HPV、EBV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相较于健康者,宫颈癌患者的HPV、EBV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本研究显示,宫颈癌患者中未闭经组、肿瘤分化Ⅲ级组、手术者临床分期Ⅱ期组及无淋巴转移组的HPV阳性率较高。宫颈癌患者中未闭经组、肿瘤分化Ⅰ级组、手术者临床分期Ⅰ期及有淋巴转移组的EBV阳性率较高。结果提示未闭经的育龄女性对HPV、EBV感染具有易感性,且HPV、EBV感染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可能有一定关系。
综上所述,宫颈癌患者的HPV、EBV阳性表达较高,HPV、EBV感染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及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中,且育龄女性对HPV、EBV感染具有易感性。
【参考文献】
[1]李玲,张海娜,张艳开.人乳头状瘤病毒、EB病毒感染与子宫颈癌关系研究[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1,33(6):554-557.
[2]郑丽丽,郑丽媛,陈海英,等.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人巨细胞病毒、人疱疹病毒4型、解脲脲原体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37-39.
[3]孔凡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0(1):42-44.
[4] 张桂香,周自秀,崔彭华,等.高危HPV检测及随访对宫颈癌预防的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0):3264-3267.
[5]钟辉,刘锦钰,龙璐雯,等.HPV、EBV、p63、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4,21(9):586-588.
[6]李齐,强新.EB病毒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0,31(5):47-48.
论文作者:白成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6
标签:宫颈癌论文; 阳性论文; 宫颈论文; 病毒论文; 患者论文; 淋巴论文; 关系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