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泰来县中医医院 162400
摘要: 目的:探讨并分析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有效性及探析其药理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用倍他乐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HR、SBP/SDP、LVD、LVC和EF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可以有效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 倍他乐克;扩张型心肌病;药理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以心肌收缩期泵功能障碍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病[1],是最常见的一种原发型心肌病。据统计报道显示,国外DCM五年的病死率约达50%,国内五年的病死率高达80%[2]。此外DCM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预后极差。近年来,随着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应用,大大减少了病死率及改善了预后。倍他乐克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为探讨其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有效性及药理作用,笔者将2012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的4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对照性研究,探讨倍他乐克的疗效及药理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4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9例,年龄36~72岁,平均(51.9±4.6)岁。试验组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35~73岁,平均(51.7±4.8)岁。入选标准:(1)行心电图、X线胸片和心脏彩超等检查,符合1995年WHO/ISFC制定的扩张型心肌病诊断标准;(2)临床症状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疲劳乏力和猝死等;(3)将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和全身型疾病继发性心肌病排除在外[3]。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洋地黄和利尿剂等常规抗心衰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治疗,初始给药剂量为6.25 mg,2次/d,然后每两周增加1次给药,每天最大耐受剂量为75 mg。两组患者均接受6周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6周后的血压、心率和超声指标。
1.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心功能NYHA分级标准及临床症状来评价临床治疗效果。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心功能无改善,临床症状无变化甚或加重。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8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显效16例明显多于对照组的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对照组(n=24)9(37.5)11(45.8)4(16.7)20(83.3)
试验组(n=24)16(66.7)* 7(29.2)1(4.2)23(95.8)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临床指标
试验组患者经治疗后,HR、SBP/SDP、LVD、LVC、E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最常见的一种原发型心肌病,是对心功能影响最大的心肌病之一,其临床特点是在缺血情况下而表现出的心室扩大或心肌收缩力下降,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和胸痛等。DCM的发病率高达5~8例/10万人,约占心力衰竭患者的50%~60%,且具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此外,DCM患者的预后极差,且对于4%~13%的无症状DCM患者的预后尚不清楚,一旦出现DCM临床症状,1年的死亡率约达25%,5年的死亡率约达50%,其中30%死于心源性猝死,70%死于心脏泵衰竭[4]。DCM造成的心功能等级下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工作及寿命,以及长期药物的使用也会增加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因此,寻求有效、安全的方法是治疗该病的临床探索基础。
DCM是由于心肌细胞控制基因异常、病毒感染和免疫系统紊乱等因素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变性、纤维化及间质水肿等,造成心脏呈球形逐渐膨大和心功能等级降低,临床体现为心力衰竭或死亡[5]。根据此发病机制,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的措施主要包括营养心肌、增加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负荷、改善代谢和纠正心功能等[6]。近年来,改善心脏重构逐渐成为治疗心力衰竭的重点[7],主要采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断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其主要是辅助治疗心肌负荷增加和代谢水平改变,从而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及重构效应。
临床上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包括拉倍他洛、布辛多洛、卡维地洛和倍他乐克等。倍他乐克是一种选择性β1-阻滞剂,能够针对性治疗心力衰竭,其主要通过以下方面来改善心功能:(1)β1-受体密度上调,恢复β1-受体功能,避免去甲肾上腺素反馈抑制作用;(2)降低交感神经活性,抑制茶酚胺释放,保护心肌免受毒素作用;(3)改善心室功能;(4)阻断β受体,抑制快速心律失常[8]。Cice等[9]选取114例DCM患者随机给予卡维地洛和安慰剂治疗,经过6个月治疗后,卡维地洛组患者的LVEF、LVEDV和LVESV等指标与安慰剂组比较均达到了统计学意义,此外,探索性研究表明显示,卡维地洛组因致死性脑卒中、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恶化而再入院率远低于安慰剂组。Cioffi等[10]选取37例老年DCM患者给予卡维地洛联合常规疗法(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地高辛+利尿剂),结果发现慢性心力衰竭和左室收缩功能不良的老年患者具有良好耐受,且安全有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8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显效16例明显多于对照组的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经治疗后,HR、SBP/SDP、LVD、LVC、E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效果显著,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倍他乐克治疗DCM,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复发率和死亡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于恩嫒.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及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8,10(11):112.
[2]杨英珍.扩张型心肌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新动向[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3):196-197.
[3]罗庆云.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效果和药理探析[J].大家健康,2013,7(8):85.
[4]黄觊,唐其柱.扩张型心肌病治疗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5,26(1):84-88.
[5]李爱红,陈文博.不同剂量倍他乐克对于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5):144-145.
[6]张健.扩张型心肌病[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7):484-487.
[7]潘建生,方汉云,庄国礼,等.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0):1681-1683.
[8]钟洁珠.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效果和药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71-72.
[9] Cice G,Ferrara L,D’Andrea A,et al. Carvedilol increases two-year survivalin dialysis patients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A prospective,placebo-controlled trial[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03,41(9):1438-1444.
[10] Cioffi G,Stefenelli C.Tolerability and clinical effects of carvedilol in patients over 70 years of age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due to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J]. Supplement: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talian Federation of Cardiology,2001,2(12):1319-1329.
论文作者:姜兴秋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心肌论文; 心肌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功能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