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的讨论论文_徐红军

关于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的讨论论文_徐红军

杭州西南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是地基基础以上的一种结构体系,有传递工程上部荷栽、承担以及接受的作用。同时,主体结构在保持其上部结构稳定性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是整个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对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展开讨论。

关键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

1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分析

1.1主体结构施工顺序

为保证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效果,在正式施工前必须要对各工程专业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规划确定施工工序,确保整个施工行为能够顺利进行,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一般施工工序应该为测量定位、绑扎柱钢筋、安装柱模板、浇筑柱混凝土、拆柱模板、安装梁板模板、绑扎梁板钢筋并安装预应力钢筋、浇筑梁板混凝土、张拉预应力钢筋、拆除模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钢筋、模板以及混凝土三个环节施工行为的控制,提高施工技术的落实的规范性,减少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

1.2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类型

(1)框剪结构

框剪结构其实就是框架剪力墙,使高层建筑中最为常见的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较为复杂,一般采用的是现浇法,通过框剪结构施工来提高主体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在框剪结构的施工中,设计到较多的施工技术以及工程量,同时在该结构的施工中还可以使用多种类型的模板技术,如滑模以及钢模等,模板施工的重要意义是优化框剪结构。

(2)剪力墙结构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中采用剪力墙结构具有非常多的优点,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并且技术操作简单,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主体结构中。除此之外,剪力墙结构还具有其他施工优势,能明显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3)简体结构

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中,简体结构是一种特殊的结构表现,在竖向承重部分的施工中,往往只是采用现浇技术,并且配合模板施工,能够使主体结构逐渐达到稳定的状态。

2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

2.1施工准备

在正式施工前,需要从工程建设实际需求出发,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做好对每个施工环节的分析,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对各项专业工程与施工工序进行综合分析与合理规划,提高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在选择方案时应进行全面会审,组织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以及监理人员等对施工方案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商议,争取不断提高方案可行性与合理性。同时还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保证所有施工人员均掌握各专业工程施工要求,选择相应的施工技术与工艺对整个过程进行施工。

2.2施工测量

主体结构施工开始前,需要做好相应的测量工作,测量的重点在于主体结构标高线、垂直度以及轴线等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操作上,首先应控制好标高线,在测量工程中一般要在每个楼层预留至少4个预留孔,并且定位好标高线,同时对比其他的楼层标高来检查标高是否合理。其次是应保证高层建筑的垂直度,垂直度的检查可以采取激光仪与加重锤相结合的方法。最后是要做好轴线的控制工作,标注好预埋钢板的控制点,并且根据主体结构施工的具体要求,做好引测工作。

2.3钢筋工程施工

钢筋工程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需要引起施工人员的足够重视,钢筋工程施工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然而,影响钢筋工程施工技术的因素较多,下面对其分别介绍。(1)在钢筋采购方面,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在钢筋材料进场之前,要检查钢筋材料的合格证明,在钢筋材料进场之后,检查人员还要对钢筋进行抽检,防止其中掺杂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除此之外,还要检查钢筋的规格是否满足施工的技术要求,如果出现质量不合格的钢筋材料或者钢筋的型号不满足使用要求,就要将其清理出施工现场,并且还要检查钢筋材料的存放地点,做好防潮和防锈措施。(2)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作业,例如在连接钢筋材料的过程中,对自下而上的荷载构件,不仅要在支座下铁,还要在跨中上铁,除此之外,在钢筋施工过程中要加固接头位置,在绑扎梁柱和板钢的同时,还要使受力钢筋交叉布置,钢筋交错纵横,数量较多,为了能有效区分,可以对使用的钢筋进行编号。钢筋工程是一项重点项目,因此不仅要在钢筋采购和存放方面保障钢筋的质量,还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在保障钢筋施工是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作业的前提下,优化和改进施工工艺,保障施工质量。(3)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检查施工工具是否在施工现场已经准备齐全,并且还要结合钢筋施工技术的具体要求,明确在进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钢筋安装的重点和难点,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明确钢筋工程的操作规范和施工要求,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避免出现危害施工质量的行为发生,一旦出现问题,必须要对责任人进行处罚。

2.4混凝土施工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时混凝土施工过程比较复杂、施工范围较广、配筋量较多,为了保证主体结构的质量,要求混凝土施工中应严格参照相关的施工标准以及设计要求,控制好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材料配合比以及混凝土浇筑的温度。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混凝土通过水泥水化反应进行固结,这会散发大量的水化热量,如果养护不到位,很容易出现混凝土裂缝问题,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重视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尤其是在夏季天气较炎热的环境中,一定要做好混凝土表面的洒水工作,以保证水泥水化反应正常进行,预防裂缝生成,提高建筑主体结构的强度以及稳定性。

2.5模板工程施工

模板工程是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的重要工序,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劳动量较大,而且施工工期较长,施工造价较高,主体结构模板工程的施工占据了整个高层建筑施工的55%以上,可见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在主体结构中的重要性。在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中,首先在规划设计阶段,需要安排施工人员调查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和环境等,在了解施工环境的前提下,根据施工技术,对施工组织方案进行编订,针对建筑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提出几点注意事项:(1)在模板材料方面,必须选用强度较高和稳定性良好的模板支架,并且尽量采用可回收利用的模板材料,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还要确保选用的模板满足安装、拆除的方便快捷等技术要求。(2)根据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轴线位置,合理调整模板尺寸,调整好尺寸后,把控模板工程施工技术,使其符合施工设计要求,除此之外,在拆除模板之前,要确保混凝土的凝固强度已经符合荷载标准。

3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质量控制策略

主体施工是高层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在相关施工技术合理应用的基础上,还应该做好相关的质量控制工作。具体而言,首先在完成测量、混凝土施工、模板工程以及钢筋工程各个项目后,要求相关的质量检测部门对数据结果、施工结果进行详细的检测,参照施工要求,确保各项目的施工质量合格并亲自后方可进行下一环节的施工。其次是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设计人员与测量工作人员应加强共同,通过测量数据以保证设计图纸的合理性,同时设计人员完成图纸或者施工步骤后,还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将主体结构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告知现场施工人员,以保证实际施工与图纸设计相一致。最后应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关注现场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对非安全生产问题进行及时整改,以保证主体结构施工顺利完工。

4结语

高层建筑是建筑行业发展的主力军,同时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高层建筑结构形式多样,施工工艺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合理的选择高层建筑主体结构,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极其重要。

参考文献

[1]探讨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及措施[J].江道明.中国标准化.2016(11)

[2]高层建筑钢结构吊装施工技术探讨[J].袁文涛.四川水泥.2017(04)

论文作者:徐红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1

标签:;  ;  ;  ;  ;  ;  ;  ;  

关于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的讨论论文_徐红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