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文两相宜论文_孙艳芳

语文人文两相宜论文_孙艳芳

——就《钓鱼的启示》品评德育渗透

孙艳芳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小学 737200

在具体的学科中落实德育渗透,特别在语文教学中让德育自然而然地发生,当德育与语文学科融为一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道德的生成就变得自然而然。关键就在于这样的学科融合中,孩子们的品性是否得到了真正的滋养、润泽和锻造?德育的生长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德育和学科之间是否找到了最好的“结合点”、“生成点”和“延伸点”?

听过一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钓鱼的启示》的公开课,教师在教学即将结束时,进行了这样的德育渗透:“生活中诱惑人的东西太多了,比如在‘开放捕捞鲈鱼时间’之外钓鱼,就是一个不忍拒绝的诱惑。那么,学了这篇课文之后,你以后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生1:以后,我在“捕捞开放日”之外的时间钓到鱼后也要坚决地放回去。生2:今后,哪怕没有人看到我违规,我也不能以侥幸的心态去做错事。可以发现,上述教学环节中,孩子们只是一再地进行“表决心”或“做保证”:“以后我一定也要把鱼放回去。”但是,实际生活中,学生会放回去吗?这样的“保证”和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真正对接了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当孩子们离开了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深刻的内心体验进行“表态”时,这样的“表态”也就变成一种应付、一种课堂教学策略的需要,而非孩子们内心道德成长的需要。一旦孩子们的回答变成“我以后不”之类的程式化之时,德育活动就显得“别扭、拧巴”,成为儿童的“异己力量”,一厢情愿的道德游戏。

进一步想:理解《钓鱼的启示》,仅仅是“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这样一个视角吗?生活中的诱惑何其多也,有的可能会深刻地影响到周遭世界,有的则对他人、对社会没有什么破坏性的影响,面对生活中的小的、大的、美的、难以抗拒的诱惑,是按照现有道德的标准进行抉择,还是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没有人或者没有摄像头监督我们时,我们应该怎么办?……诸如此类的德育视角,都可以转化为孩子们具体生活中的现成例子,都可以通过可闻、可见、可触的一些契机进行创造性地开发与整合,都可以成为孩子们德行生成过程中应该考虑的一个视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窃以为,就《钓鱼的启示》而言,不宜对“我们以后怎么办”讨论得过多,而应该结合孩子们的实际,结合其他有价值的资源,设计一些灵活多样的道德认知活动:

活动一、请同学们认真回顾一下,我们在像文中的“儿子”那样面临比较艰难的选择时,内心有没有纠结、犹豫过?尤其是没有任何人监督我们时,你是否就能“违规”一次?如果有,你也不必羞愧,在这儿,你也不必说出来。但是,你可以就此写一篇私密的日记,反省自己,也为以后应该怎么做竖立一个内心的标杆。

特别强调的是,这个设计中的“你不必说不来”,避免了把“课堂”变成“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道德说教课,课堂中没有“硝烟味”——“私密日记”的形式让孩子们心安理得地反思自己的“不守规矩”,心安理得地享受课堂的快乐,心安理得地进行自由“写作”的诗意、幻想和美。

活动二、品读孟德斯鸠的名言:“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如果你在“没有人发觉的时候”恰好面临诱惑,你可能的心理活动会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名言?

的确,生活中我们有时之所以不守规矩,是因为没有人在监督我们,没有摄像头窥视我们,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侥幸心理,但是今天,当我们学习了《钓鱼的启示》之后,我们认为这种侥幸心理对吗?为什么以前我们会认为“没有人发觉”就可以做,就存在“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心思呢?引领孩子们在这样的追问中,多多较真,多多纠缠,多多对比,道德认知就会像“盐”一样溶进课堂的“汤”中,“盐”在“汤”中自然而然,孩子们的德行生成也就变得自然而然。

活动三、“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和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究竟有哪些?你能否举出几个例子?(比如:十字路口行人和车很少,能不能闯红灯?盗版书字迹清楚,不影响读者阅读,而且价格便宜,这样的事情能不能做?这件事情不会影响到任何人,那么能不能违规?)

这样的横向联系,让德育变得“活”了起来,与孩子的内心、人生对接,使孩子们在这样的对比联系中生成自己的感知和理解,一颗有关规则的种子播种其间,假以时日,可能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徘徊在十字路口的孩子需要这样的提醒,人生的岔路口、拐弯处,红灯亮起时,都需要这样如同春风细雨似的润泽、叩响和熏陶。

谁说,这样的德育渗透和思维延伸不可以?从孩子们面临生活中形形色色的诱惑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入手,而不是纠缠“孩子们面对诱惑应该怎么办”,这样的德育渗透少了一股“硝烟味”,而多了一份清爽——你看不出哪里有德育,但处处有“育人”的芬芳,而且这样的德育渗透为孩子们提供多样化的视角,洞开孩子们的多重视域。想想:从“放鱼”之难,到“过十字路口”之难,再到“买(或者卖)盗版书”之难——这样的拓展不仅仅是思维上的“由此及彼”,也是道德认知上的“由根生干,由干生枝,由枝生叶”,而这,不正是德育与学科结合所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吗?

参考文献

[1]程晓云 清华附小的“活德育”[J].教师月刊,2013,(2),14。

[2]杨伟国 无痕教育其实有“痕”[J].教师月刊,2015,(19),1。

论文作者:孙艳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0月总第2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1

标签:;  ;  ;  ;  ;  ;  ;  ;  

语文人文两相宜论文_孙艳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