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部大开发中的东西方市场整合_中国东部论文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东西方市场整合_中国东部论文

论西部开发中的东西部市场整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部开发论文,东西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西部地区优势的再认识

一般认为,西部地区的优势主要包括边境外贸优势、能源优势、土地后备资源优势、矿产资源优势、农牧业优势、人文环境优势、劳动力优势等等。这些优势为东西部开展宽领域、深层次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买方市场的形成,我们只有辩证地看待这些优势,才能为两地市场整合选准最佳切合点。

(一)边境外贸优势。西部地区同十多个国家接壤, 边境线长达16537.45公里,对外贸易极具潜力。 但由于目前与西部地区接壤的国家大多属于不发达国家,边境贸易大部分是资源性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的交易,且受到各国政策、贸易规则不统一的影响,以及交通阻碍和运输成本的约束,其边境区位优势很难象沿海地区一样在短期内凸现出来,需要经历一个漫长、逐步开发的过程。因此,近期内不能把合力开发边境线作为两地市场整合的重点。

(二)能源优势。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十分丰富。依托能源优势开展的西煤东运、西油东输、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和部分加工产业的西移,将在很长时期内成为两地合作的基础。但是在全球能源供应过剩,国内能源市场出现饱和的情况下,西部的能源优势开始弱化,而且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能源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致使天然气、水能、地热、风能、光能等无污染、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将逐渐成为东西部能源合作开发利用的方向。

(三)矿产资源优势。资料表明,全国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总价值西部地区占50.45%;在45种主要矿产中, 西部地区探明量潜在价值占全国的50.81%,其中有2/3矿产保有储量分布在西部。因此, 从总量上看,西部矿产资源具有较大优势。但是从开采成本及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来看,这种优势要大打折扣。西部地区储量丰富的是经济价值不高的一般性矿种,且品位低,采选难度大。而富有经济价值的关键性矿种和重要性矿种储量优势并不十分突出,且分布较散,难以运输,降低了其开采价值。此外,过度开采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因此,西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须因地制宜,适度开采,合理利用,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四)土地后备资源优势。西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66%,而人口仅占全国的23%,人均国土面积远远高于东部地区,是一笔巨大的后备财富。从长远来看,随着东部地区人口日益膨胀,土地使用费用不断升高,这一优势所蕴含的巨大商机必将为更多东部投资者所青睐。

(五)农牧业优势。西部地区农牧业具有一定优势,它是全国主要农牧产品的生产基地,也是重要的商品粮产区和棉花调出区,同时还是许多珍稀动植物、药材的产地。它为两地在食品、饮料、轻纺、医药等行业开展分工合作提供了大量机会。

(六)人文环境优势。西部地区人文环境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自然景观独特,依托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塞北荒漠、西部草原的旖旎风光,令人赞叹。二是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半坡遗址、秦兵马俑、汉唐陵墓、敦煌莫高窟等难以胜数的历史文化古迹,撩人畅想。三是民族文化丰富,五十多个民族、五十多种文化异彩纷呈,令人忘返。因而被称之为西部开发“第一桶金”的旅游业,将给东西合作带来无限商机。

(七)劳动力优势。西部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工业不发达,导致其劳动力价格低廉、剩余数量大,这对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西进,无疑有较大的吸引力。但劳动力整体素质低,又将成为制约这一优势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因而提高劳动力素质,开发人力资源将成为东西合作的另一领域。

通过对西部优势的深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一方面,西部的优势,实际上是一种包含历史和现实、资源和要素、自然和人文、环境与区位、产业和生态等多个因素在内的多领域、多层次的综合性优势,单一地依据某一优势开发,必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顾此失彼,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因而,综合性开发是实现西部腾飞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各种优势不仅有先后、强弱之别,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作用也在不断变化,甚至可能从优势变为劣势。这就要求我们做好长远规划,有预见、有选择、有重点、有先后顺序地进行协调开发与动态开发。在两地观念、体制、人才、信息存在着巨大落差的情况下,建立适应综合性开发、协调开发和动态开发要求并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新型市场整合关系,将是搞好两地市场整合的关键。

二、东西两地市场整合模式

区域开发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开发、自然资源开发、智力开发、经济技术开发,区位资源开发等内容。现就上述领域,对两地市场整合模式进行探讨。

(一)基础设施开发合作。可以采用“东部资金、技术+西部基础设施”的模式进行合作开发。在具体操作上,可以通过在东部地区发行西部开发建设债券、设立投资基金、成立西部开发银行或把有关项目股份化在东部募集股本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在西部地区城镇网络化、信息化建设中,除了要积极吸引多方资金参与外,尤其要注意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做到定位高,起点高,直接与发达地区信息接轨。

(二)自然资源开发合作。对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可以采用“东部资金、技术+西部资源+东部市场”模式,这实际上是对传统的“西部开采企业+西部资源+东部市场”模式的完善。在具体操作上,可以由东部企业单独投资开发,也可以把资金、技术注入到西部相关企业实行联合开发。显然,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利益机制的作用,使得它比传统模式更有效率。此外,这一模式对于扩大西部劳动力就业、优化相关企业资产结构和推进技术改造,也将起到积极作用。针对西部地区农牧资源优势,可以采用“东部公司+西部农牧基地+东部市场”的模式,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市场优势。如东部地区一些棉纺、食品、饮料、制药等企业以及其他一些农牧产品深加工企业,在西部地区建立原料基地,既有利于拓展自身的生存空间,也有利于西部地区发挥土地资源和劳动力优势。

(三)智力开发合作。教育落后是造成西部地区贫困落后的最直接原因之一。从长远看,教育能否发展起来,居民整体素质能否提高,将关系到西部开发的成败。然而,对教育投资,人们往往把它当成一种社会资本,以为其投资主体只能是社会所有者的代表即政府,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尤其在教育产业化后,教育投资将一改投资周期长、收益低的面貌,成为众多社会资金关注的“朝阳行业”。东部地区的资金、师资力量、人才等办学优势,加上西部地区潜在的、庞大的教育市场,为两地开展教育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东部地区可以通过单独投资办学或联合办学等方式积极参与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培训等各种层次的人力资本开发,也可以通过网上教育、远程教育等先进手段来推动西部教育发展,并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

(四)经济技术开发合作。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企业品牌创造、技术改造等方面,两地可以开展灵活多样、互惠互利的经济技术合作。

(1)由于西部地区市场处于培育完善阶段, 并将逐渐进入扩张期,降低了同类产品的竞争风险,加上倾斜性政策降低了“进入门坎”,使得一些高新技术项目更容易在西部站稳脚跟并获得发展。东部的一些高新技术项目,可以直接西移,走“东部资金、技术、人才+西部土地+西部市场”的创业道路。也可以采用技术投资、技术入股等方式,走“东部技术、人才+西部资金、土地+西部市场”的道路,把技术、人才优势转化为经济利益。还可以利用投资基金、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发挥西部地区潜在的技术、人才的作用,采用“东部资金+西部技术、人才+西部市场”进行合作开发。要注意运用先进技术,发挥西部地区“基因库”、稀缺资源的优势,积极培植“绿色价值链”和高附加值产品系列。

(2)依托东部产品名牌效应开展合作, 可以采用“东部名牌+西部企业+全方位市场”的模式。采用这一模式,西部企业可以省去大量用来做广告、建立销售网络等开拓市场的费用,况且,即使花了这笔费用也很难创出一个名牌来,因而对西部一部分企业如家电、轻纺等消费品生产企业立足国内外市场,不失为一条捷径。具体操作:品牌的折价入股、购买、兼并等。

(3)围绕专业化生产过程进行分工合作, 可以采用“东部优势企业+西部相关企业+全方位市场”的模式。在具体操作上,拥有先进深加工技术的东部企业把自己的零部件或初级产品生产基地向西部转移,或者收购西部相关企业,组成企业集团。通过这种模式对接,可以使东部优势企业更加专注于核心技术的研究发展,也可以使西部相关企业获得上游产品的市场份额,发挥其劳动力和资源密集的优势。但这种分工模式不能长期固化,要逐步提升西部企业在产业链条中的地位。

(五)区位资源开发合作。主要是指在扩大边境贸易、开发旅游资源、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等方面,加强两地合作。具体包括两地共同组建贸易公司、开发贸易市场等方式开拓边境贸易,以“东部资金+西部自然、历史景观”等模式推出旅游精品,发展西部旅游业;或以“东部资金、技术+西部特色资源”等模式引导西部地区地方特色产业走上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道路,创出名牌。

必须指出的是,从细分市场的角度来看,东西部市场整合模式远远不止上述几种。而且,在一些整合模式中,所谓立足东部市场或西部市场,只是暂时的、相对的,而不能绝对化。实际上,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国统一市场的最终形成,这种相对划分也将逐步失去意义。

三、东西两地市场整合对策

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既离不开西部地区自力更生、自我积累,更离不开来自其他地区的多方支持,这一点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为充分利用多个市场、多种资源,发挥市场整合功能,西部地区应做好如下工作:

(一)积极转变开发观念,完善市场机制。在当前西部开发中,尽管存在着政府转移支付、无偿拨款以及地区之间对口扶持、无偿援助等非市场化行为,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的情况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要求进行区域开发,必将成为区域资源配置的主流。这一点也正是当前开发与以前几次开发的本质区别。因此,西部地区必须彻底转变计划经济时代“等、靠、要”的思想,大胆改革,锐意进取,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客体,健全市场运行机制,大力发展商品市场,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要素市场,建立功能完备的市场体系,缩小与发达地区在体制上的差距。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地区应加快公路、铁路、港口、码头、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应注意加快连通全国大中城市的主要水、陆、空干线建设,为扩大商品贸易、加快货物周转创造便利条件;应加强石油、天然气管道等特殊运载设施建设,形成管道网络,发挥西部地区资源优势;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光缆、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高新技术成果,加快西部地区信息化、网络化进程,实现与发达国家、发达地区信息共享,缩短两地市场无形差距,为发挥后发优势,超赶发达地区创造条件。

(三)加快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地区之间商品公平交易、要素合理流动的新型商品流通体制。应打破传统的批零分离、内外贸分离的条块分割的僵化体制,淘汰和限制一批落后的,低效的流通组织,大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流通管理经验,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推出一批大型流通企业集团、连锁经营、网络销售等现代新型流通组织,降低交易成本,发挥流通组织对区域间要素流动、对生产和消费的引导作用。

(四)注意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界定政府的职责。在西部开发中,政府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开发战略,实施开发政策,制订市场规则,监督市场运行,完善市场环境;引导投资方向,沟通区域间关系,协调区域间利益分配;搞好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提供公共物品、公共服务,或直接介入某些特殊行业等等。在其他领域,应当以企业为开发主体,按市场方式来动作。在两地市场整合中,还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信息沟通作用、利益平衡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五)立足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结合现代市场发展趋势,确定合理的开发顺序。西部开发将对西部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也将直接影响政府、企业、个人等多层次开发主体的利益关系,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单就开发项目而言,既包括交通、运输、能源、通讯、管道、水电、水利等基础性“脱贫”项目,还包括人才引进、智力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可持续发展项目。如果不顾客观条件,不按市场规律要求,盲目地一哄而上,必然适得其反,导致新的“开发灾难”。当前应当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人才、技术引进,发展教育事业,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为西部地区进一步发展解除“瓶颈”制约。

(六)正确处理地区之间合作与竞争的关系。西部开发中,在处理西部和其他地区关系时,人们更多倾向于强调合作,强调整合,而不愿谈及竞争。事实上,在以市场运作为主的区域开发中,作为合作的孪生兄弟,东部投资者在获取有利投资场所、抢占市场份额、排挤竞争对手、争夺市场利润等方面,与西部“主人”展开激烈竞争不可避免。而且,从长远来看,西部发展问题的最终解决,还必须依靠由市场竞争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两地市场关系应当是宏观层面合作,微观主体竞争;在优势互补的合作中公平竞争,在公平竞争中更加积极地合作,既竞争又合作。因此,对于西部地区而言,竞争不仅不可避免,而且必不可少。西部的出路不在于一味依靠、避免竞争,而在于充分利用市场整合所带来的种种机遇,培育大量善经营、懂管理、能驾驭市场的高素质人才,推出自己的拳头产品,培植自己的竞争优势,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七)处理好其他各种关系,包括生产和消费关系,投资和收益关系,注意发挥学界在市场整合中的作用。要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投资“硬环境”和“软环境”,提高投资收益预期,以吸引更多的外部要素流入西部,促进西部地区生产发展、劳动就业率提高和居民收入水平上升,从而带动居民消费能力增长,促进市场容量、规模扩大,形成以投资拉动生产,以生产促进消费,以消费推动投资的良性循环。此外,要充分吸取学界的意见、观点、思路,以多种方式发挥学界的潜能,促进市场整合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标签:;  ;  ;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东西方市场整合_中国东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