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市政服务所 528500
摘要:给排水系统在人们日常生活占据重要作用,同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进行施工时,如果忽视了给排水系统管理,这将给用户正常生活带来不便。因此,在施工中要重视该问题,要树立起质量安全意识。施工开展要根据规定要求执行,提升材料管理效益,保障设备正常运营,提升人们生活质量。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质量控制
引言
通常情况下,建筑给排水系统工程量与投资量相对较少,因此很多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建筑的给排水工程重视度不是很高,导致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质量不高,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经常引来居民的投诉。为了使建筑的功能得到正常使用,方便居民的正常生活,必须对建筑的给排水系统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保证给排水系统的质量。
1 我国建筑给排水技术发展现状
1.1 关于建筑给水技术
在我国城市供水中,某些城市的供水能力不足,城市水厂发展速度滞后于住宅和公共建筑发展速度,加之管道的老化、承压能力下降,不少城市不但高层建筑需升压供水,一般多层建筑也不能满足上层水压的要求,使我国两次加压设备广泛使用,增压设施成为建筑给水中比重最大,发展最快的一种装置。我国常用的增压设施是水泵、气压给水设备和变频调速给水设备,后二者技术的运用已日趋成熟。
1.2 关于建筑排水技术
在我国已建立了可适应不同建筑标准、不同要求的五级标准,即伸顶通气管、不伸顶通气管、专业通气立管、环行通气管和器具通气管等。在通气系统基础上开发的是通气阀和特制配件单立管排水系统。通气阀是一种减少伸顶通气,替代专用通气管系具有通气功能的阀件,采用优质塑料和橡胶制作。单路进气阀可安装在室内立管顶部或横支管上,即可补气又可防止管道内部气体进入室内;双路通气阀可安装在室外立管顶部代替通气帽,使用时以单路进气阀为主。特制配件单立管排水系统已出台了设计规程,其立管的通水能力增大1/3,减少了立管的数量。但该产品现局限于铸铁制品。
1.3 关于建筑灭火技术
建筑灭火设计已成为建筑给水排水的重要部分。在消火栓给水系统中更注重扑救初期火灾,系统中常采用稳压泵保持系统的常高压。增设小口径自救式水枪,提供给非消防专业人员使用,以便自救。在分区中可采用减压阀、多出口水泵、稳压阀,以保证消火栓的水压和出水量。为保证灭火设置能及时投入运行,加强了工作泵和备用泵的自动切换装置。近年来我国确立了以消火栓给水系统为主逐步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主过渡的原则。高层、超高层以及大规模工业建筑发展,加强了自动喷水灭火技术的应用。自动喷水喷头除了设置在容易起火部位、疏散通道和人员密集场所外,还扩大设置在火灾蔓延通道,不易发现火灾、不易扑救火灾部位和需淋水降温保护等场所,使火灾扑救更及时、更迅速。这也是我国消防给水系统设置标准和发达国家逐步接轨的重大举措。在高层建筑中对玻璃幕墙,中庭回廊,自动扶梯开口部位和普通防火卷帘处,采取了喷头加密的方式来替代水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高架仓库内引进了国外的大水滴喷头、ESFR喷头,把喷水灭火从“控火”引入以“灭火”为目的。并且在建筑高度超100m的高层建筑,其消防也有了相应的措施,如设置避难层、避难区和屋顶设直升飞机停机坪等,与此相配套的也有相应的消防给水设施。
2 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目前,我国的建筑给排水系统多采用封闭静止的施工方法,这一方法不利于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施工,无法满足业主对建筑的要求。为了更好的保证建筑功能的正常使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质量进行控制。
2.1提高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科学性,加强对给排水系统的图纸会审。科学的设计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前,要根据建筑的周边的环境、地质情况、气候情况进行综合设计,提高给排水系统的实用性,延长给排水系统使用寿命;同时在设计图纸完工后,需要相关人员或部门对图纸进行详细会审,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修改。
2.2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与施工技术,保证工程质量。施工人员作为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直接施工者,需要强化其质量意识,在施工时严格按照工序进行施工;同时要多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及时给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管,保证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质量。
2.3加强对给排水管材的监管,保证管材的质量。给排水系统材料会直接影响给排水工程的质量,要想保证质量,必须从源头上加强对管材质量的监管。
首先要对管材的资料进行详细检查,施工单位必须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管道材料,在使用前必须检查管材的合格证以及其他检验报告,如果出现不合格情况,坚决不能使用。
其次要注意对管材外观进行检查,在管材进入施工场地后,需要求管材的外观进行详细检查,如果管材有破损、裂缝、脱皮等情况,则不能使用。
另外还要加强对管材的保护,这包括在运输、保存、以及施工中需要对管材进行保护,减少管材的破损。比如说管材进行施工场地后,需要将管材放置在专门的地点,避免出现遗失、损毁的情况。
2.4提高给排水系统的测量放线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在施工放线后,要对放线进行多次检测,保证放线的准确度,在多次检测无误后方能进行下一环节施工;同时如果在放线时发现工程施工可能与其他建筑有冲突的情况,需要及时与监理部门和设计部门进行沟通,以确定下一步的施工方案。
2.5加强对给排水管道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为了尽可能保证管道的正常使用,在管道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对管道的铺设长度进行精确计算,使建筑给排水管道的各个部位的长度更精确,在一些特殊的位置需要预留距离,避免出现管道暴露或是长度不足的情况;同时要对管道的坡度与弯曲度,管道安装时要注意调整管道的中心线,保证相邻管道的完好对接。
2.6重视建筑给排水管道接口的质量控制。管道接口的严密度将直接影响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质量,如果接口不严,极容易出现漏水、渗水的现象。在排水管道接口施工前,要先将管道洗刷干净,保证接口的紧密度,同时在一些管缝较大的地方需要采取脱垫措施;在排水管道接口施工时,要注意控制内管缝隙与管内壁的契合度,保证管道接口的稳固;在管道接口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抹灰覆盖,并洒水,避免接口处覆盖层出现开裂的情况。
2.7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试压。为了检查建筑给排水系统各个部位的是否正常,需要对给排水系统进行试压。在试压前需要做一定的应急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在试压时,必须对各个安装好的管道阀门进行仔细检查,然后将给排水系统进行密闭测试,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停止,并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结束语
总之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加强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管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做到节能减耗,提高经济效益,可以提高我国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水平,保障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严磊.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质量控制分析[J].科技资讯,2012(15)
[2]向诗敏.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质量控制浅探[J].华人时刊:中下旬,2011(18)
[3]吕晓荣.浅谈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0(31)
论文作者:严洋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7
标签:给排水论文; 建筑论文; 系统论文; 管材论文; 管道论文; 质量论文; 加强对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