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环境”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拟态环境论文

“拟态环境”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拟态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33(2012)03-0028-05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生活的环境随之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我们对现实环境的认知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们不再单一地依靠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认知现实环境,而更多的是借助于报纸、电视、计算机等媒介来获得现实环境的信息。这样,我们认识现实环境的过程就不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地通过媒介提供的平台进行认识,这个平台不可能完全地、具体地、客观地呈现出现实环境,即使再精确,也只能是无限的接近现实环境。这种借助媒介平台呈现出的“现实环境”称为“拟态环境”。

拟态环境是人们对现实环境的一种描绘、摹写、重构和再现,以现实环境为模版,借助媒介并运用符号系统反映出现实环境的信息,从而构建一个符号化的信息环境。这种信息环境并不是对现实环境的“全景式”再现,而是传播媒介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结构化以后向人们展示的环境[1]。完整意义上的拟态环境是由“媒介环境”和“心理环境”两个层次共同构成的。

在当今这个以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为特征的时代,拟态环境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们的认知、思想、感情和行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这些问题的研究应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一、拟态环境的概念及构成

(一)拟态环境的概念

1922年,美国著名报刊专栏作家李普曼在其著作《公共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拟态环境”的概念。“拟态环境”(又译“假环境”)英文为Pseudo-environment,由环境“environment”和前缀“pseudo”共同组成。在《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中将“pseudo”释义为false,spurious,意思是伪的,假的,不实的和虚拟的。

李普曼在《公众舆论》的第一章有对拟态环境的叙述:拟态环境并不是真实环境,是人们在真实环境中做出反应时,对真实环境进行重构而形成的影像。它含有真实的成分,并不是完全虚构的环境;但是人们在行动的时候,则将其当做真实的环境[1]。

目前,国内学者也对拟态环境进行了论述:学者陈力丹认为,“由于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习惯于接受各种自身无法直接接触的感知世界的信息。这种世界不是实实在在能够感受到的事件本身,而是关于它们的复制符号或者摹写,并通过人的心理世界,影响个人意见和舆论的发展方向。”[2]

也有学者认为:“拟态环境也就是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全景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3]

(二)拟态环境的构成

拟态环境由两个层次组成:其外层为“媒介环境”;其内层为“心理环境”,二者的总体共同构成完整意义上的拟态环境[4]。

1.媒介环境,就是由真真假假的影像所组成的虚拟世界。大众媒体把“不可触知、不可看见、不可思议”的现实世界投射给我们,为我们提供一个可知可感的并且似乎也能亲身感知的虚拟世界,是种间接的、人为的、虚化的媒介环境。

媒介环境包含两个部分:媒介事件和媒介人物,共同构成媒介环境的主体。媒介事件和媒介人物都是对事件本身和现实人物折射出的虚化影像。它们经过了媒介的选择和加工,并不等同于现实环境中的原始状态。媒介环境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无论受众是否感知到,它本身都是一种客观存在。不能因为我们感知能力的有限而否定它的存在或人为地缩小它的范围。

对“媒介环境”的认识有两种:一种是“媒介所营造的虚拟环境”;另一种是“媒介所生存的现实环境”。本文中主要借用的是第一种含义。媒介环境是对现实环境最新动态的一种能动的反映,并不是对现实环境的完全“拷贝”或“复写”,而是依据一定的人生价值观、认知积累、兴趣爱好、主观需要及其预设态度和立场,对现实环境的某个方面、某个角度的相对简单的选择和加工。媒介环境可能非常或者无限接近现实环境,但并不等同于现实环境本身,它只是现实环境的一种影像而已。

2.心理环境,是被人们所感知、所理解的环境,会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5]。

心理学家勒温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公式:B=f(P,E),被解读为“人的行为是人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而在这一公式中,包含了“心理环境”或“环境的心理内涵”的最初思想。勒温同时也阐发了一种所谓的“生活空间”(Life Space)理论:“为了理解或预测行为,就必须把人及其环境看作是一种相互依存因素的集合。”勒温把这些因素的整体称作该个体的生活空间。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随着信息传递的出现,人与人的心理沟通形成了一种心理环境,这种心理环境是离人最近的社会环境。”[6]

葛鲁嘉指出,所谓心理环境也就是人们的心理所能感知到的、所能理解到的、所能创造出的、所能把握住的环境[5]。心理环境对人们来说是最贴近的环境,并超出了物理意义和生物意义上的环境。心理环境对人们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人们可以在心理上分离出自己所在的环境,并调整或调节自己的心理行为来适应这样的环境。所以说,意识觉察到的或自我意识到的环境是人构造出来的环境。由于心理环境加入了人的主观性和创造性,使得心理环境的意义大大超出了物理环境、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界限。

本文所说的“心理环境”是对其“内在性”而言的,它是人们通过接触媒介环境后在心理上所形成的对现实环境的总体印象,表现为一种内在的“脑海图景”式的影像。人们在亲身感觉现实环境的同时,又通过媒介获得了现实环境的认识。人们通过媒介获得的对于社会环境的认识,也就是人们的社会知识的心理结构,即“心理环境”。

从来源来说,心理环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主体通过自身体验对现实环境的反映;一类是受众通过大众媒介对媒介环境的反映。在大众传播媒介不发达的社会,人们所接触到的现实环境非常有限,心理环境主要是对人们所接触到的现实环境的反映;在大众传播媒介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心理环境更多的是对媒介环境的反映。

记忆表象(memoryimage)和想象表象(imaginativeimage)是构成心理环境的元素。记忆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出现时,人们在头脑中仍然能够再现出事物的形象。想象表象是在头脑中对记忆形象进行加工改组后形成的新形象。表象是记忆的一种表现形式,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存在于头脑中,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是知觉的类似物,可以在头脑中进行操作。因此,表象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记忆表象是在现实的知觉过程中获得的,是心理环境的基础;而想象表象是在记忆表象基础上扩展而成的,是心理环境的主体。心理环境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对信息的理解和再造想象的过程。

由于媒介环境直接来源于现实环境,是对最新变动的现实环境的部分反映;而心理环境的直接来源是媒介环境,是对媒介环境反映的一种整合。因此,媒介环境、心理环境和现实环境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如图1。

图1 媒介环境、心理环境和现实环境的关系

二、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关系

虽然大众媒介呈现的“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有很大的不同,但由于人们是根据大众媒介提供的信息来对环境进行认识和活动的,这些活动又反作用于现实环境本身,就使现实环境有了“拟态环境”的印记,因此人们已经很难明确区分拟态环境和现实环境的异同,这就是所谓的“信息环境的环境化”[7]。

拟态环境是人们对现实环境的一种描绘、摹写、重构和再现,以现实环境为模版,借助媒介并运用符号系统反映出现实环境的信息,从而构建一个符号化的信息环境。这种信息环境并不是对现实环境的‘全景式’再现,而是传播媒介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结构化以后向人们展示的环境。现实环境指人们生活于其间的实实在在的环境,具有客观物质性。

拟态环境是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结构化之后向人们展示的环境。这种拟建出来的环境并非客观的现实环境,但由于人们无法通过直接经验去认识现实环境中的所有方面,只能通过大众媒介所提供的信息来认识现实环境,所以人们对现实环境的认识只能建立在媒介所反映的客观现实上。这种媒介的反映不可能是现实环境的完全复制,只是选择性地重构,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只能无限接近,但不能等同于现实环境的再现。

综上,可以从整体与部分、动态与常态、反映与被反映、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等四个方面来认识现实环境和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拟态环境是从现实环境的整体中提取出部分信息进行处理,并不是对现实环境的全景式扫描,两者存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拟态环境反映的是现实环境的动态变化,而很少关注现实环境中的常态,这种选择性的信息提取表现出了现实环境中的动态;拟态环境是对现实环境的反映,它不能脱离现实环境而主观编造,但拟态环境在反映现实环境的过程中会出现偏差,两者在主客观相互作用之中表现出为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拟态环境表达的是媒介现实,虽然它与客观现实存在差距,但人们通常将拟态环境作为现实环境本身来对待,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差距,从而就形成了现实环境的媒介化与拟态环境的现实化的双向互动[8]。

三、主观环境的作用

李普曼把大众传播及其发达的现代社会分为三种意义不同的“环境”,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实环境”;二是在人们脑海中形成的关于外部环境的图像,即“主观环境”;三是大众传播媒介经过选择加工后产生的“拟态环境”。

在媒介呈现下的拟态环境形成中,传播者既是拟态环境的建构者,也是受众者,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既能通过传播媒介对现实环境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拟态环境,同时又能接受传播媒介呈现出的拟态环境。在信息社会,人们不再仅仅依靠直接经验,而是凭借拟态环境来认知社会,不断扩建和拓展社会认知结构,即心理环境(主观环境),这种心理环境既不是对现实环境的直接心理映射也不是对拟态环境的简单复制,而是人们根据已有的社会认知结构来对媒介信息进行选择地接受和理解,从而得出的“二次加工信息”[9]

由于拟态环境的存在,人的认知和行为已经不再仅仅是对现实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媒介呈现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可避免地会根据自己的人生价值、认知积累、兴趣爱好、主观需要、预设态度及其立场来完成拟态环境的主体建构,从而在我们的大脑中形成一种认知图式,即我们所说的主观环境[10]。

在这种以现实环境为蓝本,人们根据主观意识,由大众媒介构建出来的拟态环境的社会,人们不再仅仅直接感知现实环境,从现实环境获得对世界的认识,而是会受到拟态环境的制约,这种拟态环境已经渐渐替代现实环境,会直接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但是,由于人本身的主观能动性,我们会根据认知、兴趣、需要、态度形成主观环境,重新塑造拟态环境。同时,又会通过自身的主观意识制约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从而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如图2。

图2 拟态环境、现实环境、主观环境三者的关系

四、拟态环境研究展望

1922年李普曼提出“拟态环境”这一概念,就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特别是新闻媒介人的重视。虽然拟态环境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是理论方面的,缺少实证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以往研究发现,运用拟态环境理论的研究人员大多是从空间感知、空间定位、导航搜索等几方面进行探讨的[11]。Itzhak Omer,Ran Goldblatt等人的基于城市意象理论的拟态城市设计实验中,以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市为拟态模型,考察有无显著的城市标志对居民认路和空间感知的影响[12]。Andrea Bosco,Luciana Picucci等人研究发现,在拟态环境中,城市地标特点及其间隔距离会影响人们的再定位能力[13]。Kenji Iwadate等人基于动画理论借助计算机呈现出的拟态环境,用来考察动物行为,结果发现,蜥蜴会在拟态环境中躲开障碍物和其他生物向目标运动[14]。Marc Fabri,David Moore,Dava Hobbs利用阿凡达头像制作的拟态环境,来分析人们的情感反应[15]。

以上研究都是关于空间认知方面的,而美国斯坦福大学传播学者巴伦李维斯和克利夫纳斯教授经过大量的、原创的心理实验研究,提出“媒体等同论”,即人们对待媒体就和对待真人真事一样,人们把媒体世界和现实世界混为一谈,媒体等同现实[9]。但是,媒介呈现的拟态环境并非客观的现实环境,由于人们无法通过直接经验去认识现实环境中的所有方面,只有通过媒介所提示的信息形成对外部环境的认识,这种认识不可能是对现实环境的完全复制,只能是选择性地重构,因而在这种重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异,造成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偏离。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偏离的维度有哪些,偏离的程度如何及其影响因素是什么,这些都会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点。

拟态环境是大众传媒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同客观环境一起决定人们的认知需要、兴趣和态度、行为表现、情感期待与心理期望等,拟态环境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

知觉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包含了相互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和确认。人们在塑造拟态环境和重建拟态环境时,是如何进行察觉、分辨进而确认的,这需要借助心理学的知识来进行研究。

同样的拟态环境由于人本身的差异,如,性别、年龄、需要、期待等不同,在拟态环境中的行为表现就会有差别。

需要是个体对某种客观环境的要求引起的,这种要求可能来自有机体的内部,也可能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马斯洛(A.H.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ical theory of needs)把需要分为五个等级,由高到低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由于每个人的需要不同,在接受拟态环境信息时关注点就不同,大众媒介就会根据受众不同的需要来建构拟态环境[16]。

受众的期望包含三个重要方面:一是期望目标,即期望从拟态环境中获得能满足自身需要的内容;二是期望水平,即期望从拟态环境中获得能满足自身需要的程度;三是期望值,即受众根据经验来判断出拟态环境能满足自身需要的概率[6]。如果拟态环境能带给受众的期望目标越多,期望水平越高,那么实现期望的可能性就越大,受众就会越相信这个拟态环境,甚至当做现实环境来对待。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在1964年曾提出过期望理论,一个人的积极性与期望相关,当一个人不仅有需要时,而且确信又有达到目标的可能时,才会激发出自己努力工作的动机。而根据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在一定限度内,随着动机水平的提高,工作效率也随之提高,超过这个限度,工作效率随之降低。那么要达到多大程度的期望值,才可能产生适度的动机水平,取得最大工作效率,从而实现拟态环境的最优化,这应该成为拟态环境研究者的重点研究问题。

上述问题将会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为心理学研究注入新的元素,并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标签:;  ;  ;  ;  

“模拟环境”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拟态环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