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同一班级中,学生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由于优等生知识掌握得较好,这些作业对于他们来说是反复机械式的练习,没什么乐趣可言;中等生拖拖拉拉完成作业,敷衍了事;而学困生则是出现抄袭现象,或者就干脆空白回到学校,他们产生了一种抵触情绪,现实的情景不得不让我们深思。
“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是指教师在设计、布置作业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各种情况,如课堂表现、掌握程度、已有水平等,设计出不同的、适合各类学生的作业,从而帮助、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完成作业,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实施分层作业也有利于学生在完成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我重视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其中A层为最基础层,B层为中等层,C层为优秀层。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我没有用“优生”“差生”来区分,而是改为A层是铜牌层,B层是银牌层,C层是金牌层。平时的课堂作业基本上是书本中的练一练和与教材配套的作业本,课前我们对这些练习进行研究分类,为课堂中学生的作业布置作好准备。大多练一练的第一题都是基本题,与例题相仿,让A层学生去做,B层学生选择下面其中几题做,C层学生选择其中一题,再补充一些课外的拓展题。这样的设计可以夯实基础知识,A层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B层学生也能够在选择的作业中掌握知识点,C层学生除了扎实掌握新知,还得到了思维拓展的机会。
针对当前课改“自主、合作、探究、应用”的需求,课外作业的层次设计中,也注重此方面的差异性设计。我设计的作业从多层次和多维度来考虑,根据学生不同知识水平和做作业的能力来设计。先按不同层次的要求设计好基本题、发展题、综合题、提高题。A层的学生可以在基本题中选择;B层的学生可以在发展题和综合题中选择;C层的学生可以在发展题、综合题或提高题中选择。这种选择型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属于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作业超市中自主选择。比如在教学《求二次函数表达式》一课后,我发现A层学生面对书本的习题无从下手,B层学生基本掌握方法,C层学生已遥遥领先。于是给A层学生的要求是利用一般式是来解答,就算是目标达到了;对于B层学生,让他们在教材的练一练中选择不同类型的几道题进行计算;对于C层学生,让他们找一些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可用顶点式、交点式来解答拓宽思路。
在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作业设计中,可以适当设计一些“探究”性习题,以便让学生的思维在此得到放飞。
如在教学蚂蚁怎样爬最近?出示不同的图形:圆柱、圆锥、长方体。
(要求通过剪剪、画画、量量的方法寻求问题的答案)A层学生只要找到一种答案;B层学生要找到多种答案;C层学生不仅要找到多种答案,还要把思路想完整,说完整。
无论学生的差异性有多大,但最终他们还是要走向社会,深入生活。在生活这个大背景下,到处都存在着各种差异,为了适应这种情形,我们同样可以设计一些应用性作业,让学生在生活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各种潜能,各种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例如:同学们要到少年宫去参观科技展览,票价如下:
成人:每人30元;学生:打七折; 10人团体票:150元。
我们班有54名同学,如果都去参观,请你仔细思考以下几种情况,设计购票方案。你能想一想怎样买比较省钱吗?
人数 买票方式(列式计算)
54名学生 团体票 成人票 学生票
( )张 ( )张 ( )张
54名学生
3名老师 团体票 成人票 学生票
( )张 ( )张 ( )张
54名学生
4名老师 团体票 成人票 学生票
( )张 ( )张 ( )张
此作业题,要求每个学生针对自己的考虑选择设计方案,其中第一个要求是针对A层学生提出的,只要经过一定的思考都能够完成,而第二个要求是针对学有余力的B层学生提出的,第三个要求是针对C层学生提出的。不强求一致,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与能力主动选取作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达到不同要求中共同获得成功的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数学教师应给每个学生挑选适合于他的问题,不催促学生,不追求解题数量,让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成功。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反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又能达到初步巩固知识的目的。既便于教师对后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行督促和检查,又能够给予后进学生以学习方法和具体解题方法的指导,使之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鼓励,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另一方面,可以给予尖子学生以适时的启发,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能力。
论文作者:周 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6月总第17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7
标签:学生论文; 作业论文; 不同层次论文; 团体票论文; 知识论文; 差异性论文; 能力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4年6月总第17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