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情况及2008年分析预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污染物论文,总量论文,分析预测论文,情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7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情况
2007年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治污设施不断投入运行,环境监管能力不断加强。此外,持续推进的环保专项行动和坚决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为实现污染减排目标提供保障。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扭转了连续几年上升的趋势。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1.81%,化学需氧量同比下降0.28%,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首次双双下降。
二氧化硫
2007年上半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88%,前三季度同比下降1.81%,呈现出持续下降的态势。
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GDP同比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煤炭消费119634万吨,同比增加11319万吨,增长了10.45%,低于GDP增长速度;2007年1~10月,全国发电量26436亿千瓦时,增长16.2%,其中火电增长16%。2007年上半年全国发电耗用原煤59078万吨,同比增加9012万吨,增长18%,明显高于GDP增长速度,供热耗用原煤6995万吨,同比增加1016万吨,增长17%,也明显高于GDP增长速度。
2007年上半年,有15个省市的二氧化硫减排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包括北京、广东、四川、浙江、河北、天津、山东、湖北、山西、江苏、湖南、甘肃、河南、贵州、宁夏等,其中北京13.06%的降幅居全国首位;不降反升的有海南、广西、新疆、陕西、福建、吉林、青海、云南、黑龙江、辽宁等10个省市,其中海南省同比增长15.45个百分点。
2007年上半年,电力行业实施“上大压小”,关停小火电机组551万千瓦,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有效减少了单位发电煤耗和二氧化硫排放,并为二氧化硫的集中治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钢铁行业关停和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140万吨、炼钢产能870万吨,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约500万吨,关闭小煤矿2811处,这些高耗能行业的结构调整措施,也对二氧化硫减排起到了一定作用。
化学需氧量
2007年全国化学需氧量由上半年的同比增长0.24%转为前三季度同比下降0.28%,首次由增转降,出现拐点。
2007年上半年,全国新增污水处理能力近700万吨/日,其中完善管网设施增加污水处理量约400万吨/日。另外,全国还有近180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建,设计处理能力约300万吨/日,年内有望陆续建成投运,可形成化学需氧量20万吨的削减能力,为2007年的化学需氧量减排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另外,造纸、酿造、皂素等高污染行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关闭落后造纸、酿造、皂素企业1221家,这也为化学需氧量增速放缓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2007年计划设市城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200万吨/日(不含原有污水处理厂增加处理水量),上半年仅完成25%,这也在一定程度造成了上半年化学需氧量排放继续增长的局面。
2007年上半年,有18个省市的化学需氧量减排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包括浙江、内蒙古、甘肃、北京、广东、辽宁、宁夏、河北、重庆、湖北、湖南、天津、山西等。其中浙江省下降2.48%,居全国之首;有13个省市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0.24%的平均水平,其中西藏排放增加16.67个百分点。
2007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原因分析和全年减排目标完成情况预计
从2007年前三季度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情况看,两项指标双双出现拐点。在巩固前三季度下降趋势的基础上,有望使全国两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实现“双下降”。2007年我国电力行业通过“上大压小”,关停小火电机组1000万千瓦,并提前2个月完成任务。钢铁行业上半年关停落后的炼铁产能1140万吨,炼钢产能870万吨。但是不少地区重工业建设的势头仍然非常强劲,钢铁、电力等行业前三季度同比增长20%,一些地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超过了环境容量。
二氧化硫
2007年前三季度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2007年新增脱硫机组的建设状况良好,前三季度新增燃煤脱硫机组总装机容量7412万千瓦,是新投产燃煤机组装机容量的1.5倍;二是老机组脱硫改造工作比较顺利,2007年上半年老机组建成投运脱硫能力又增加了1090万千瓦;三是上大压小、淘汰落后小机组初见成效。前三季度关闭小火电机组903万千瓦,淘汰小炼铁969万吨、小炼钢873万吨,小炼焦560万吨。据测算,上半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中,淘汰落后产能贡献率约占20%;四是各地因地制宜采取了节能发电调度措施,煤耗高、排放高的燃煤机组发电小时数有不同程度下降;五是2006年的新增脱硫设施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建设并投运的燃煤电厂脱硫装机容量达1.04亿千瓦,73.2%在下半年投产,尤其是在投产的3800万千瓦老机组脱硫装机中,70%于2006年第四季度建成投产,这也对2007年上半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下降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预计2007年全国火力发电量同比增长15%左右,消耗原煤13.6亿吨,同比增加1.2亿吨,增幅达10%;预计2007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5%左右,钢铁行业消耗原煤3.6亿吨,同比增加4800万吨,增幅达15%。因此,随着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四大煤炭消费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预计2007年全国煤炭消费增量在2亿吨左右,将比2006年增加340万吨左右的二氧化硫产生量。
根据对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2007年1~11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资料的初步分析,在总装机容量为7879.4万千瓦的97个煤电项目中,有76个电厂的6197万千瓦机组同步建成并运行了脱硫设施,占装机容量的78.65%,其中,1~11月份新增电厂的脱硫竣工验收装机5414万千瓦。此外,根据现有燃煤电厂“十一五”烟气脱硫重点项目的分析,2007年计划新增3747.4万千瓦的脱硫能力。预计到2007年新增脱硫机组将达到1亿千瓦,在一半左右的脱硫能力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下,相当于减少排放二氧化硫138万吨左右,再加上2006年新增脱硫装机容量1.04亿千瓦的73%左右,在下半年投产的脱硫能力将在2007年发挥作用,相当于减少排放二氧化硫208万吨左右,全年脱硫能力基本与新增排放持平,考虑到“上大压小”以及钢铁等行业的结构调整对二氧化硫减排的贡献率,全年2%的减排目标基本可以实现。
化学需氧量
2007年前三季度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增幅减缓的主要原因有3个方面:一是去年新增的1156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能力陆续发挥减排效果。2007年前三季度又新建和扩建近900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二是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工程稳步推进,并深入开展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对2.8万家违法排污企业进行了查处,对重点污染源进行深度治理和清洁生产改造,使重点排污单位废水达标率得到提升,1700多家重点企业采取深度治理措施,减少了污染排放;三是淘汰造纸、酿造、皂素等落后产能取得进展。上半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增幅减缓,新建污水处理厂和完善管网增加城市污水处理贡献率约40%,工业源治理贡献率约35%,淘汰落后产能贡献率约25%。
目前,各地在多数重点流域治污规划尚未正式批复的情况下,纷纷结合自身实际,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等手段,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减排工程的建设,全力推进水污染物减排工作。根据对国家环保总局通告的2007年1~11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资料的初步分析,有2个纸业项目和5个污水处理厂接受竣工验收公示,新增污水处理能力约为100万吨/日,新增化学需氧量9892吨/年。
按照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增加10万吨化学需氧量估算,假设2007年全年GDP增长速度为11%,预测全国化学需氧量比2006年增加产生量110万吨。完成此项任务主要靠三个措施,一是必须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1200万吨/日,污水处理率提高4~5个百分点,并加大管网配套力度,可削减90万吨;二是继续加大重污染行业结构调整力度,重点推进造纸一、食品酿造、纺织印染、化工等行业的结构调整,可削减25万吨以上;三是加强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可削减8万吨。上述3条措施完全落实到位,预计全年可减排123万吨化学需氧量,13万吨的削减量相当于比2006的排放量降低约1%。
存在问题
近年全国主要污染物减排预期目标没有实现,排放量不降反升的原因主要是煤炭消费增长速度过快,环境监管不力,造成相应的脱硫治理设施未能及时发挥作用,老账未还,又欠新账。此外,环境统计数据不够健全,也造成难以开展有效的监督与考核。目前为止,200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公报未能及时公布,也不排除存在人为因素的干扰。此外,现有数据在可信度和准确性方面也令人担忧,尤其是有关环保设施运行率等监测数据。
2008年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分析
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8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1年,必须加大力度、迎难而上,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持久战。2008年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的基本考虑为:一是确保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污染物控制目标;二是完成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三是对2006年和2007年的主要污染物减排欠账进行适当的弥补;四是对各个地区减排目标的确定采取一视同仁的原则,避免“鞭打快牛”等不公平政策;五是受减排设施建设时效性等因素影响,采用先松后紧的原则;六是根据对2007下半年年主要污染物减排趋势的分析,2007年的年度二氧化硫控制目标应该可以实现,而化学需氧量控制目标可部分实现。
基于以上考虑,在假设2007年目标能够完成,2008年在完成年度目标并弥补2006年减排欠账的条件下,计算出2008年各地区和全国的二氧化硫减排目标(表1),其中全国的总目标为:2008年全国二氧化硫应比2005年降低7.14%,排放总量控制在2367.8万吨以内;在假设2007年目标只能够完成50%左右,2008年在完成年度目标并弥补2007年减排欠账和2006年的部分减排欠账的条件下,计算出2008年各地区和全国化学需氧量的减排目标(表2)。其中全国的总目标为:全国化学需氧量应比2005年降低4.24%,排放总量控制在1354.1万吨以内。
2008年污染物减排工作的主要任务与保障措施
重点地区和主要任务
为确保2008年各地区和全国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的实现,根据其“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以及2006年和2007年前三季度的减排任务完成情况,确定2008年的重点地区如下:在二氧化硫年排放量排放超过100万吨的11个的地区中,重点地区为广西、河北、山西、内蒙、河南、贵州等,应确保在2005年排放水平基础上分别下降5.94%、9%、8.4%、2.28%、8.4%和9%;年排放量100万吨以下的重点地区为上海、福建等,应确保在2005年排放水平基础上分别下降15.54%和4.8%。在年化学需氧量排放超过50万吨的地区中,重点地区为广西、河南和黑龙江等,应确保在2005年排放水平基础上分别下降4.84%、4.32%和4.12%;年排放量50万吨以下的重点地区为安徽、上海等,应确保在2005年排放水平基础上分别下降2.6%和5.92%。
同时,为了确保2008年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的实现,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主要任务。
一是加快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这是保障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实现的基础条件。各地区必须严格落实已经制定的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方案,在保证2008年主要污染物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加大污染物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力度,保证到2008年新帐不欠,同时弥补2006年和2007年的欠账。新建脱机组脱硫机组约1亿千瓦,新增现有电厂脱硫能力4000万千瓦,实现当年电厂脱硫效果共约200万吨,并通过“上大压小”1000万千瓦和结构调整等措施实现60万吨以上的减排能力;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400万吨,实现70万吨左右的化学需氧量削减能力,同时淘汰造纸行业落后生产能力250万吨。
二是要突出重点,采取各种措施保证污染控制措施的及时到位。突出抓好重点省份的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减排工作,如:广西96.24万吨二氧化硫控制目标和101.8万吨化学需氧量控制目标的实现,以保证2008年全国总体减排任务的如期完成。同时在二氧化硫的减排方面也要突出抓好电力部门和终端用能大户的减排工作,使终端用能结构中煤炭比重降低1%;在化学需氧量的减排方面要突出抓好造纸等主要排放部门的污染治理工作,以及城市污水的治理工作,保证如期实现治理设施建设和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三是进一步加快污染治理实时监控设施的建设,保障主要污染物治理设施的运行效果。各省区和主要行业应进一步加快污染治理实时监控设施的建设,保证已建成治污实施的运行率和减排效果。重点抓好主要污染物排放大户的污染治理实时监控系统的建设,所有新增脱硫设施的燃煤电厂必须安装在线自动监控装置,并保证与省级电网公司完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联网,使环保部门能够做到对主要污染物排放心中有数,为采取进一步控制措施提供必要的基础和保障。
保障措施
为促进和推动污染物减排主要任务的落实,应积极促进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措施的实施。
一是加快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加大淘汰电力、钢铁、建材、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鼓励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先进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
二是加大环保部门在主要污染物减排方面的监管力度,建立广泛的公众参与制度。在加强环保部门“一票否决制”和区域限批制度的基础上,对于近两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不理想省区和行业考虑采取更为严格的项目审批控制措施。同时,切实提高地方环保部门在各级政府中的地位,保障他们在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监管方面的决定权。此外,通过体制创新,在公众参与环评的基础上,建立公众对治污设施运行和落后生产能力淘汰的有效监督机制。
三是将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一票否决”的依据。由于主要污染物的减排活动与能源强度的降低不同,其在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并不存在明显的障碍,只是各级政府往往缺少决心和行动,有的还用经济发展的表面繁荣掩盖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状况。因此,单靠主要污染物减排的目标责任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提高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在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中的权重,甚至采用“一票否决”制。
四是进一步完善主要污染物控制的资金保障制度。继续加大国家预算资金和国债等中央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对治理设施运行不理想的地区,强制落实专用账户的运行资金,切实保证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转;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脱硫设施电价补贴制度,鼓励脱硫设施的建设和运行;逐步提高城市污水排污收费标准,以有效缓解城市污水治理设施运行资金紧张状况。同时需要加大违法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五是鼓励环保产业的发展,为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设备支持。通过加快污染物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包括加强对低污染、高产出的新型工艺和对现有工艺技术改造项目的研发投入,在钢铁、有色、电力、建材等重点行业推广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减排技术,同时,加快环保产业的规模化进程,降低生产成本,保障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