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入园,家长应坚持“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大论文,纪律论文,入园论文,家长论文,宝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家长配合幼儿园的“三大纪律”
1 不过分依赖老师
家长应认识到,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各有优势,不能互相替代。有的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后,无论孩子的身心发展还是行为习惯的培养都应由幼儿园负责,极少甚至从不过问孩子在园的行为表现,更有甚者,把对孩子的教育责任都推给了幼儿园和老师,动不动就对老师“兴师问罪”。其实,家长不能过分依赖教师,只有幼儿园和家庭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地发展。
2 不过分宠爱孩子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是“非常6+1”(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孩子)的一代。许多孩子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家长对其无不百依百顺。然而,幼儿园的生活是有规律和有约束的,被家庭过分娇宠的孩子当行为受到限制和约束时,往往无法接受或难以承受,结果难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因此,家长不能过分偏袒孩子,特别是当孩子在幼儿园受到批评和挫折时,要正确加以引导,逐步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
3 不过分强调知识
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只重视孩子的知识学习,而忽略德育等其他方面的发展。有些家长把幼儿教育片面地理解为向孩子传授书本知识,硬性地给孩子规定学习任务,甚至要求幼儿园教孩子写字、算术、背英语单词等等。为了迎合家长的口味,有的幼儿园采取幼儿教育“小学化”。有研究表明,这种违背幼儿的年龄、心理特征,过早传授知识的教育,不但不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反而有损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家长要明白,儿童是人生的起始阶段,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能力培养、习惯养成等的素质教育,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人生开端。
家长配合幼儿园的“八项注意”
1 注意摆平心态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人心越来越浮躁,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变得急功近利。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进一个最好的幼儿园,选择一个最好的班,遇上最好的老师。这本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家长的期望值过高,往往容易扭曲自己的教育观,从而对幼儿园的要求越来越高,以至老师稍有不足就会失望或愤慨。因此,家长应该放平心态,充分信任幼儿园,与老师良好互动,为孩子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
2 注意维护教师形象
在孩子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是崇高的,孩子年龄越小,其“向师性”就越明显。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可能没有疏忽的地方。作为家长,切忌在孩子面前议论教师,更不能在孩子面前贬低教师,否则会使孩子对老师产生“信任危机”,影响幼儿园教育的效果。
3 注意家园要求保持一致
家庭和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应相一致,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成长。家长要根据幼儿园的作息规律,培养孩子按时睡觉、起床、吃饭、活动。在行为习惯方面,应按要求坚持培养,如饭前便后要洗手,要有礼貌等。此外,家长要根据幼儿园每个阶段的教育主题,在家强化训练,以此巩固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4 注意教孩子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家长要积极引导孩子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孩子的合群意识,提高社交能力。有时小伙伴之间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如,孩子之间你打打我,我推推你等等,家长绝不能为这些小事斤斤计较,更不要直接去训斥对方孩子。如果的确有矛盾出现,也应该通过老师或园方妥善解决。
5 注意及时反馈信息
家长要主动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方式可以有面谈、打电话、发电子邮件、填写家园联系手册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以调整家庭教育的方针方法。同时,家长应该主动向老师介绍孩子的优缺点、个性特征以及在家的表现,配合老师因材施教。
6 注意莫损孩子自信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都有不同的优缺点。家长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切忌用别人孩子的优点来作为自己孩子缺点的参照,否则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7 注意倾听孩子心声
孩子放学回到家,家长要仔细观察其情绪变化,以此判断孩子在幼儿园的适应情况,并给予正面的引导。幼儿园每天都会学习新内容、发生新的事情,一般来说,孩子回到家都愿意向家长讲述和表演。家长要耐着性子倾听并鼓励孩子表达完整,不要打击孩子的表达欲。
8 注意参加集体活动
大部分幼儿园都会定期开放教育观摩活动,有的幼儿园还会组织节日联欢、运动会、家长会、亲子活动等,家长要尽可能争取参加,以全面直观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游戏以及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情况,同时也可培养亲子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