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还是敌视?——试析阿拉伯国家与哈马斯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哈马斯论文,阿拉伯国家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0)03-0178-05
哈马斯得到许多海外支持,这已为国际社会所公认。事实上,不只有许多普通阿拉伯民众支持、同情哈马斯,许多阿拉伯政府也与该组织保持某种交往关系。本文试就阿拉伯国家与哈马斯关系做一探讨。
1
(一)阿拉伯国家对哈马斯的支持
哈马斯的兴起,是巴勒斯坦伊斯兰复兴运动的体现。建立伊始,哈马斯就极力呼吁阿拉伯世界、伊斯兰国家及伊斯兰组织对其提供支持。《哈马斯宪章》明确发出请求:“以色列周边的阿拉伯国家应为阿拉伯和穆斯林人民中的穆加希丁开放其边界,以便他们对其兄弟——巴勒斯坦穆斯林兄弟会发挥其作用……至于其他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请求他们为穆加希丁提供装备,这是他们至少应做的。”[1](P83)埃及、沙特阿拉伯等海湾国家伊斯兰组织和人士纷纷支持哈马斯。如埃及伊斯兰作家希勒米·穆罕默德·卡乌德博士就高度评价哈马斯的兴起:“也许本世纪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伊斯兰抵抗运动在巴勒斯坦的心脏、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的出现……哈马斯能做为伊斯兰国家建立的最先氛围。”他还称哈马斯“按安拉的意愿和时间出现,因此,安拉将在它面对所有敌人时保护它,保卫它走向胜利”[1](P62)。来自阿拉伯国家的私人捐赠,特别是约旦、埃及、沙特阿拉伯等海湾国家、苏丹等国伊斯兰组织的捐款是哈马斯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
有资料说,沙特阿拉伯等海湾国家政府也支持哈马斯。在海湾危机前,沙特阿拉伯等海湾国家就为哈马斯提供了一些财政支持。在海湾危机中,哈马斯反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也强烈反对大量外国军队干预本地区,称“如果美军攻击巴格达,就攻击特拉维夫”[2](P121),这影响了它与沙特阿拉伯等海湾国家及这些国家伊斯兰组织的关系,而与伊朗关系迅速发展。但在海湾战争后,为惩罚巴解组织在海湾危机中支持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海湾国家又加强了对哈马斯的援助。1998年2月19日至24日,哈马斯精神领袖阿赫马德·雅辛访问埃及、科威特、卡塔尔、沙特阿拉伯、苏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受到热烈欢迎。1999年9月,哈马斯政治部主任哈立德·马沙尔等哈马斯领导人遭约旦驱逐,在危难之际是卡塔尔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同年11月21日,卡塔尔埃米尔哈马德提出接纳马沙尔等人,他们来到多哈。卡塔尔选择接受他们,是因为“卡塔尔是对约旦、美国和以色列友好的国家。你们愿把他们送到难以控制其活动的伊朗吗?或者你们愿把他们送到以色列和美国还未将其作为友好国家的叙利亚吗?”[2](P132)但值得注意的是,沙特阿拉伯等国极力否认支持哈马斯。如沙特阿拉伯驻美国大使图尔基亲王就指出:“我们通过联合国组织和阿拉伯联盟有关机构支持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如果有私人捐款给哈马斯,那是个人行为。沙特阿拉伯政府一直通过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而不是其它组织来支持巴勒斯坦人民。”[3]一些阿拉伯国家还同意哈马斯在本国开设公开办事处。哈马斯在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开设了公开办事处,哈马斯领导人经常去开罗、喀土穆、多哈等阿拉伯首都进行访问。在普通阿拉伯民众中,哈马斯也有不少支持者。
对以色列定点清除哈马斯领导人,阿拉伯国家予以强烈谴责。2004年3月22日和4月17日,哈马斯领导人雅辛、兰提西相继被以色列定点清除。在埃及、约旦、黎巴嫩、叙利亚、苏丹、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爆发了大规模民众抗议行动。各阿拉伯政府也纷纷予以谴责。时任埃及外交部长马希尔称,以色列政府持续奉行暗杀、摧残巴勒斯坦人民的政策,只能使暴力循环不断升级,是在扼杀和平,将中东地区推向冲突深渊,威胁世界安全与和平。约旦政府发表声明说,以色列在刺杀哈马斯精神领袖雅辛后又一次袭击哈马斯领导人,只能导致巴以暴力冲突进一步升级,再次证明以色列是造成该地区混乱的罪魁祸首。卡塔尔、摩洛哥、黎巴嫩、也门等国的外交部门也谴责以色列的野蛮行径,称其是恐怖主义行为,还认为美国应对此负责[4]。
2008年12月底到2009年1月,以色列和哈马斯在加沙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阿拉伯民众群情激奋,纷纷举行游行示威,抗议以色列的侵略行径,声援巴勒斯坦人的斗争。但与阿拉伯民众的反应不同,阿拉伯国家政府的立场却有差别。叙利亚、卡塔尔等国明确表示支持哈马斯。叙利亚中断了和以色列的间接联系。在2009年1月19日至20日在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举行的首届阿拉伯经济、发展和社会峰会上,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在发言中呼吁阿拉伯国家将以色列定性为恐怖主义国家,并支持巴勒斯坦的抵抗运动。卡塔尔特别邀请了哈马斯领导人马沙尔出席在多哈举行的阿拉伯首脑会议。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贾西姆指出:“哈马斯是加沙危机的重要一方,哈马斯政治领导人马沙尔应参加未来的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我曾邀请他与巴勒斯坦外长一起参加阿拉伯联盟外长会议,这一邀请意在向以色列传递信号:哈马斯是我们的兄弟,我们支持他们。”[5]此外,毛里塔尼亚召回了驻以色列大使,卡塔尔和毛里塔尼亚冻结了与以色列的关系。埃及、沙特阿拉伯、约旦等国也谴责以色列的侵略行动。
(二)约旦、叙利亚与哈马斯的关系
在阿拉伯国家中,尤以约旦、叙利亚与哈马斯的关系引人注目。哈马斯一建立,约旦穆斯林兄弟会就为它提供了广泛的教义、政治、道义与物质支持。在哈马斯最初的领导机构中,约旦穆斯林兄弟会成员占有重要地位,是哈马斯的主要依靠者。约旦穆斯林兄弟会2008年当选的新领袖哈曼姆·萨义德也公开声明支持哈马斯[6](P34)。约旦政府也被外界怀疑支持哈马斯。1988年夏,约旦报纸突然向穆斯林兄弟会高级人士开放,安曼的一些政府部门也欢迎来自纳布卢斯和东耶路撒冷的一些哈马斯高官,这些哈马斯官员竟被邀请访问约旦总情报局办公室。1992年末,哈马斯在安曼建立了情报室和政治局。为此,约旦还给予哈马斯著名的军事领导人伊马德·阿拉米和穆萨·阿布·马尔祖克以居留权。
约旦与哈马斯关系中的一个重大事件是1997年约旦拯救哈马斯领导人马沙尔及帮助雅辛获释。时年9月25日,以色列的摩萨德特工在安曼行刺哈马斯政治部主任马沙尔,但其中的两人被约旦警方抓获。约旦国王侯赛因向以色列提出两个方案:一是如果马沙尔因袭击死亡,约旦将披露两名特工身份。如果这二人被审判并被判处死刑,他们将被公开执行绞刑。另一个方案是以色列承认犯罪行为,道歉并提供救治马沙尔的解毒药与医疗设备[2](P114)。以色列被迫选择了后一个方案。侯赛因还要求释放长期被关押的哈马斯精神领袖雅辛作为释放以色列特工的条件。在约旦的压力下,以色列于时年10月1日释放了已关押了十年之久的雅辛。雅辛先被接到安曼,后返回了加沙。但哈马斯否认雅辛获释与释放以色列两名特工之间有交易。约旦的做法,表明约旦与哈马斯的关系不同寻常。还是在1997年的5月,哈马斯政治局成员马尔祖克在被美国拘禁两年后获释,也是约旦收留了他。
但在1999年9月,约旦以“加入非约旦人组织和拥有轻武器”为由宣布驱逐马沙尔等哈马斯领导人,并关闭了哈马斯驻安曼办事处,不允许哈马斯在约旦领土上活动,约旦与哈马斯关系逆转。2003年9月,约旦中央银行又颁布命令,冻结了哈马斯领导人雅辛、马沙尔在当地银行的账户。2006年,约旦当局指控哈马斯成员从叙利亚向约旦走私军火,双方关系恶化。
在约旦与哈马斯关系恶化后,叙利亚与哈马斯的关系发展甚快。哈马斯驻大马士革的办事处就设在该市东南部雅尔穆克巴勒斯坦难民营的一栋普通居民楼内。1999年11月后,被约旦驱逐至卡塔尔的哈马斯领导人马沙尔等又来到叙利亚,长期定居在大马士革,大马士革成为哈马斯在巴勒斯坦以外的主要活动基地。多年来,叙利亚顶着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压力,竭力为哈马斯等在大马士革的活动进行辩护。在不同的国际场合,叙利亚多次提出要对国际恐怖主义和合法的反占领、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斗争加以区别,强调设在叙利亚的哈马斯等巴勒斯坦各组织的办事处都是负责政治事务和新闻宣传工作的办公室,是在叙利亚几十万巴勒斯坦难民从事政治生活和新闻宣传工作的代表机构,没有参与武装恐怖活动[7]。在官方场合下,叙利亚称哈马斯等巴勒斯坦组织在叙的总部为“公关公司”。2004年5月,叙利亚还挫败了一起以色列特工暗杀马沙尔的行动。2008年8月底,叙利亚一度曾让马沙尔流亡到苏丹,但他很快又回到大马士革。大马士革至今仍然是哈马斯领导人活动的主要场所。
(三)阿拉伯国家对哈马斯政府的援助
2006年1月底,哈马斯赢得巴勒斯坦大选。由于哈马斯拒绝美国和以色列提出的解除武装、停止暴力行动、放弃消灭以色列的立场、遵守以巴间已签订协议的要求,美国和以色列决定对其实行封锁政策。美国还要求阿拉伯国家不要支持哈马斯,但阿拉伯国家却表示了不同意见。2006年2-3月,阿拉伯国家纷纷表示了对哈马斯政府的支持。如埃及总统穆巴拉克2月22日对到访的美国务卿赖斯强调说,美国必须给哈马斯更多的时间来评估局势和明确自己的立场,不要对哈马斯存有过多的偏见,不要切断给哈马斯领导的新政府的援助。2月23日,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对赖斯表示,沙特支持中东和平进程,同时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意愿,不赞成急于公布惩罚性措施,表示将继续向巴方每月援助1500万美元。3月5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表示,哈马斯的胜利是选民对抵抗路线的选择。3月20日,也门总统萨利赫也表示,哈马斯不是恐怖组织,它是在为结束以色列占领和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独立国家而战,国际社会应尊重巴勒斯坦人通过投票作出的选择,阿拉伯国家和国际社会应支持巴勒斯坦新政府[8](P5)。同年3月底在喀土穆召开的阿拉伯联盟第18次首脑会议上,与会的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呼吁国际社会尊重巴勒斯坦民意,不要抵制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的选举结果。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在此次峰会上指出,抵制巴勒斯坦议会选举结果意味着对巴勒斯坦全体人民的敌视与惩罚。本次峰会主席、苏丹总统巴希尔在峰会上提出对否定巴勒斯坦人民民主选择的做法说“不”、对惩罚巴勒斯坦人的做法说“不”、对以色列蓄意违反已签署协议的做法说“不”的“三不”主张[9]。此外,总部设在沙特阿拉伯的伊斯兰会议组织、伊朗、土耳其、俄罗斯等也表示了对哈马斯的支持。
哈马斯当选后,由于美国和以色列的封锁政策,哈马斯及其政府陷入财政危机。哈马斯紧急向阿拉伯国家求援,一些阿拉伯国家解囊相助。如卡塔尔答应提供5000万美元,沙特阿拉伯承诺提供9000万美元,阿拉伯货币基金组织也承诺提供5000万美元的援助[10](P66)。另据巴勒斯坦财政部长奥马尔·阿卜杜勒—拉齐克的说法,阿拉伯联盟在埃及设立了银行账户,为巴勒斯坦筹集了7000万美元,阿拉伯联盟宣布在4月26日向巴方转账5000万美元[11]。叙利亚在3月30日还举行了全国性的为期一周的为巴勒斯坦人募捐活动。阿拉伯国家的紧急财政援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哈马斯政府的燃眉之急。
此外,阿拉伯国家一直致力于调解哈马斯与法塔赫的关系。2007年1月,在沙特阿拉伯调解下,哈马斯与法塔赫达成麦加协议,双方同意组成民族团结政府。但2007年6月巴勒斯坦民族团结政府解体,哈马斯以武力控制了加沙地带。事件发生后,包括埃及、约旦在内的许多阿拉伯国家都不承认其在加沙的行动。后在埃及的调解下,哈马斯与法塔赫等巴勒斯坦派别在开罗进行了多轮民族和解对话,但由于双方分歧甚巨,迄今没有达成协议。
从上可以看出,许多阿拉伯国家与哈马斯保持某种关系,为其提供道义、舆论和财政支持,是哈马斯的重要依靠。
2 巴勒斯坦事业是阿拉伯民族的共同利益。
出于对巴勒斯坦人的兄弟情谊,特别是在巴勒斯坦人以血肉之躯同以色列抗争时,阿拉伯民众、阿拉伯国家政府无一例外地选择支持巴勒斯坦人。基于此,尽管面临美国等西方关系的巨大压力,各阿拉伯政府无法否认哈马斯对以色列的武装斗争,均与其保持某种关系,这也是哈马斯赢得阿拉伯同情和支持的重要原因。
但阿拉伯对哈马斯的支持多是道义和舆论上的支持,许多阿拉伯政府面对哈马斯都有难言之隐。如在哈马斯赢得大选后,阿拉伯政府表面上承认既成事实,呼吁给哈马斯改变政策以时间,但许多阿拉伯政府在心底里并不认同哈马斯。有学者指出:“哈马斯赢得巴勒斯坦大选,巴勒斯坦以外的大多数普通阿拉伯人赞赏哈马斯公然不服从的态度。在大范围地区宗教回归的氛围下,他们尊重哈马斯的伊斯兰认同。许多人也视其是对巴解组织的警告。但本地区的统治者对哈马斯的感情已由厌恶转为敌对。埃及和约旦希望本国保持平静,害怕可能鼓舞其国内伊斯兰反对派的任何事情。海湾富国虽然受到哈马斯的威胁小些,但头脑里也厌倦拒绝主义。由于国王对伊斯兰主义者的态度,沙特阿拉伯过去一直是巴勒斯坦人的资助人,但沙特宁愿支持瓦哈比主义者而不是哈马斯。他们也不喜欢哈马斯与自己竞争穆斯林世界领导地位的伊朗的亲近。海湾一大臣说:‘人道主义当然是一个资助的理由,但是同时还有阿拉伯对和平解决的共识。我们喜欢哈马斯承认这一点。’至于哈马斯领导人寄居的叙利亚,也是爱恨交加。对巴勒斯坦人来说是公正的,但又加强了叙国内穆斯林兄弟会的力量。”[10](P66)国内学者殷罡认为,正是阿拉伯国家害怕哈马斯的壮大:“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都不会支持哈马斯,支持哈马斯无疑给自己国内的伊斯兰极端势力提供一种榜样。阿拉伯国家并不喜欢哈马斯,他们乐于看到哈马斯给以色列找点麻烦,但是哈马斯真强大起来最害怕的是阿拉伯国家,而不是以色列。”[12]
哈马斯控制加沙后,许多阿拉伯国家对哈马斯受打击持冷漠甚至坐视不顾的态度。以色列的封锁使加沙苦不堪言,但埃及却常常关闭加沙地带唯一的出口——拉法口岸。有媒体称埃及的情报失误使哈马斯损失惨重:“埃及此前曾信誓旦旦地对哈马斯称,以色列不会在周六安息日向加沙发动袭击。哈马斯成员因此放松了警惕,走出安全的地堡,还在总部外的游行场地上举行了学员的毕业典礼。而事实上,也正是在这个地方哈马斯伤亡最为惨重。”[13]尽管阿拉伯民众义愤填膺,但阿拉伯政府并未有多少实际援助行动。有媒体报道说:“以色列这次在加沙采取军事行动的其中一个企图是,在加沙制造流血冲突,扩大事态,并通过国际社会的参与,迫使巴方签订地区或国际性协议,最终把加沙地带归并给埃及,以确保以色列的安全;把西岸归并给约旦,作为巴勒斯坦人的替代祖国。有人因此怀疑,加沙冲突是一场由以色列和个别阿拉伯国家策划的阴谋。”[14]此外,阿拉伯国家虽然承诺对哈马斯政府进行财政援助,但常常是口惠而实不至。巴勒斯坦库兹研究中心负责人萨米尔·加塔称:“从2002年贝鲁特阿拉伯首脑会议以来,阿拉伯政府决定每年向巴勒斯坦人民提供6亿美元。阿拉伯国家作出承诺,却从未践约。如果阿拉伯国家没有给阿拉法特付款,他们现在为何要为哈马斯提供援助?”[15]一名巴勒斯坦高级官员也指出:“他们同意付给巴勒斯坦人的6亿美元中,阿拉伯国家最多只支付了1亿美元。”[15]
可见,许多阿拉伯国家实际上不支持哈马斯。其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担心哈马斯刺激本国伊斯兰势力。阿拉伯政权普遍面临着伊斯兰力量的挑战,对哈马斯的影响颇为警觉。英国伦敦著名智库查塔姆研究所研究员罗伯特·洛韦指出:“问题的关键是哈马斯的伊斯兰主义意识形态,他们的成功对于部分阿拉伯国家造成深深的困扰。哈马斯于2006年赢得巴勒斯坦大选。正是这次民主选举将哈马斯送上权力之颠,而这也是有史以来整个阿拉伯世界最为公平和自由的选举之一,这本身就对阿拉伯世界造成深深的困扰。因此,很多民众质疑,部分阿拉伯国家背地里乐于看到哈马斯遭受打击。然而,他们也面临一个棘手问题,即如何应对公众舆论,如何与民意保持一致。”[16]有文章更是把阿拉伯国家对哈马斯的不支持视为阿拉伯民族主义与伊斯兰主义的冲突:“新中东……不是以阿拉伯—以色列冲突为特征了,而是以阿拉伯民族主义—伊斯兰主义冲突为特征了。意识到这一现实,几乎所有的阿拉伯国家(除了伊朗的盟友叙利亚之外)以及巴勒斯坦当局都希望哈马斯在加沙地带被击败。鉴于他们自身在挫败伊斯兰革命团体——特别是那些和伊朗结盟的团体——中的利益,他们不想关注‘阿拉伯街’了,它比在以前发生的冲突中(如1991年的科威特战争,2000年到2004年的巴勒斯坦起义,以及2006年的以色列真主党战争)要安静得多。当前的中东和过去的中东在许多重要的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每个阿拉伯国家的内部政治都是以阿拉伯民族主义当权者和伊斯兰主义反对派间的斗争为中心的。也就是说,哈马斯的盟友是这些政权的敌人。一个位于加沙地带的伊斯兰主义国家,对那些寻求在埃及、约旦以及其他阿拉伯国家建立类似实体的人来说,是一种鼓舞。”[17]
其二,哈马斯的极端态度已成为以巴问题永久解决的拦路虎。长期的阿以冲突与对立,让阿拉伯国家也深受其苦。目前,以色列国与巴勒斯坦国并存的两国方案已成为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国际共识。在阿拉伯国家中,埃及、约旦已与以色列实现了和平,另一些国家也接受了两国方案。但哈马斯坚持不承认以色列,让期待以巴共存的阿拉伯国家内心十分不满。正如一美国报纸载文所分析的:“一旦以色列拒绝担负起在加沙的人道救援任务,那么埃及和约旦很可能将面临国际社会要求其接收目前居住在其边境附近的巴勒斯坦难民的压力。这显然是埃及和约旦不愿看到的情况……每当加沙出现伤亡的画面,埃及和约旦官员心中的忧虑就不免加深,他们不愿看到他们推行的中东和平进程中最基本的准则被拉离轨道,这个准则就是建立巴勒斯坦国与以色列在和平和安全的情况下共存的两国方案。”[18]
其三,担忧伊朗势力的增强。伊朗是哈马斯的主要支持者之一,但埃及、沙特阿拉伯等国认为,伊朗正致力于成为中东的主导力量,并通过哈马斯利用巴勒斯坦问题打击对手,这是他们所不愿看到的。基于此,许多阿拉伯国家也不支持哈马斯,以免扩大伊朗的影响。正如《阿沙尔克奥萨报》主编、沙特人塔利克·艾哈迈德所分析的:“因为与阿拉伯国家对抗的是一个包括哈马斯和真主党在内的伊朗—叙利亚联盟,除了内部冲突之外,在这两大集团之间还有区域争斗。这个争斗的一个方面是,大部分逊尼派穆斯林领导的国家面临着主要是由什叶派穆斯林领导的竞争对手建立区域霸权的挑战。帮助哈马斯会增强激进的伊斯兰主义以及伊朗的野心,同时削弱巴勒斯坦当局以及其他国家的力量,而不仅仅是以色列的力量。阿拉伯国家都不愿意帮助他们最坏的敌人。”[17]
其实,阿拉伯国家无论是支持还是敌视哈马斯,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他们自身利益的考量。巴勒斯坦问题是各阿拉伯国家手中都想打的一张牌,对哈马斯的立场也取决于各国的不同利益。在埃及,自萨达特向以色列承诺十月战争是埃以之间的最后一场战争时起,埃及就决定置身于阿以战争之外,再也没有参与阿以之间的冲突。不支持哈马斯,符合埃及国家利益,有利于埃及国内政权的稳定。正如有学者所分析的:“埃及与阿拉伯同盟者有理由保持加沙的孤立。他们的政策是2006年哈马斯赢得巴勒斯坦大选后不久在美国的压力下开始实施的。埃及保持关闭边界以取悦能给穆巴拉克以援助的美国,部分是由于穆巴拉克政府对作为其穆斯林兄弟会一支的哈马斯的厌恶,部分是因为希望强迫哈马斯让位给合法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以保持巴勒斯坦人团结的愿望和未来与以色列和平的继续。此外,出于对以色列长期目标——加沙猝然倒下并为埃及制造困境的忧虑,埃及人坚持以色列一定要继续对加沙负全部责任。”[19]虽然不愿支持哈马斯,但埃及一直与哈马斯保持密切关系,在哈马斯与以色列、哈马斯与巴勒斯坦各派别之间进行斡旋,从而彰显了埃及在中东地区事务上的影响力。
约旦曾一度支持哈马斯,其主要目的是安抚在本国为合法组织、支持哈马斯的约旦穆斯林兄弟会、稳固王权统治以及牵制巴解组织。但当哈马斯的活动危及约旦自身的国家利益时,约旦会毫不犹豫地转变立场。1999年驱逐哈马斯领导人就是例证。约旦给出驱逐哈马斯领导人的直接理由是他们参加了非约旦人组织。实际上,其背后的原因有二:一是约旦承认巴解组织是巴勒斯坦人唯一合法代表,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是巴勒斯坦人合法政权,哈马斯反对巴解组织、反对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政策与约旦相矛盾。一位阿拉伯官员指出:“约旦将不再有哈马斯,过去的阶段已经结束了,将不再恢复……约旦希望哈马斯在最终地位谈判阶段支持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特别在这个阶段,约旦将不接受利用其领土来反对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2](P121)二是约旦已与以色列实现和平,建立了正常国家关系,而哈马斯的反以色列、反和谈立场已危及约旦国家利益。约旦一高级官员说:“国王不再想让哈马斯领导人待在约旦。如果哈马斯继续实施新一轮炸弹袭击,国王想让以色列入的眼睛直接盯在加沙而不是约旦。”[20]哈马斯也清楚这一点,认为这是约旦长期预谋的结果。马沙尔反驳说:“哈马斯在约旦的存在对这个国家或任何其他党派都不是个负担。我们的工作限于政治和媒体工作,我们既不干预约旦内部事务,也不做侵犯其安全的事。我们视约旦人和阿拉伯安全为我们的安全。因此,我们的存在对任何人都不是负担,而是阿拉伯和穆斯林的资产。我们与约旦人的关系并不意味着以其他人为代价,特别是不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为代价。”[2](P123)
与埃及、约旦等国不支持哈马斯一样,叙利亚等国支持哈马斯也有着自己的利益考量。如叙利亚一直有“大叙利亚计划”的心结,巴勒斯坦是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叙利亚非常热心于巴勒斯坦事业。但叙利亚长期与巴解组织不和,它通过支持巴解组织的反对派来牵制巴解组织,哈马斯等巴勒斯坦反对派就成为叙利亚手中的一张牌。这样,就不难理解大马士革是哈马斯的主要海外活动基地了。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压力也使叙利亚重新思考它与哈马斯的关系。2008年8月底,为谋求与以色列恢复对话、改善与西方国家关系,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与马沙尔达成一致,后者结束其在叙利亚的流亡生活,前往苏丹。此后大马士革虽然仍是马沙尔等哈马斯领导人的主要活动场所,但在哈马斯绕过叙利亚政府通过埃及打开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沟通的渠道后,叙利亚进一步加强了对哈马斯领导人活动的监控,如叙利亚安全机构明显加强了对马沙尔住地的监控,对他的所有活动进行观察,特别对他与在叙利亚的哈马斯其他领导人之间的接触进行严格限制,要他会见任何人时都必须有叙利亚政府代表在场。为防止马沙尔利用卫星系统对外联络,叙利亚方面拆除了原来安装在他住房顶部的卫星接收天线,只允许他利用地面电缆电线对外联系。
综上所述,基于阿拉伯民族利益,在支持巴勒斯坦人和伊斯兰事业的名义下,阿拉伯国家普遍在道义和舆论上支持哈马斯,和该组织保持某种关系。但许多阿拉伯国家在心底里并不喜欢哈马斯,也不愿意给其多少实际支持,有的甚至持敌视立场。值得指出的是,哈马斯加剧了阿拉伯世界和巴勒斯坦的分裂,使巴勒斯坦方面在巴以和谈中的地位进而更加削弱,加沙冲突及以后的局势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收稿日期:20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