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可见,口语交际既要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进行口语交际活动时,我总能激发他们说的兴趣,珍视他们独特的感受,鼓励他们发表独特的见解,同时,抓住机会培养他们良好的交际习惯。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兴趣”的支配,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为学生选择那些趣味性、生动性、故事性强的内容,并结合生活实际,精心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交际活动。
《送、还东西》这一口语交际课上,于永正老师就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老师正和学生交流嘴的作用时,有个学生突然报告进来,对老师说:“王老师,您借给我的这本《童话故事》我读完了,现在还给您,请您收下……”于老师很自然地跟这个学生对话,使学生沉浸在一个真实的现实的情境中。当学生恍然大悟时,交际的积极性已经被充分地调动起来,纷纷要求到讲台练习文中的那段对话……学生的真感情在自由、愉快的活动氛围中流露出来,一堂言语表达课在学生关不住的话匣子中显得其乐融融,情趣无穷。
二、鼓励思维碰撞,张扬个性
“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口语交际的目标之一。口语交际中,学生对交际话题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进行口语交际活动时,我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坚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张扬个性。
《学做主持人》这一口语表达活动中,按原先的计划,我准备让学生各自陈述自己的理由怎样做一名主持人,同学们发言积极踊跃,我始终插不上话,只能微笑着点头。当我准备总结这次活动时,我说:“这节课同学们说得很好,但我发现有一小部分同学始终一言不发,你们是不是有独特的见解,请勇敢自信地说出来!”这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他的看法,与众不同,其他同学有的笑他,有的叫他坐下,有的说“老师要结束这次训练了,你是不是想闹事?”……与此同时,他们把目光投向我,我立刻请他发表见解,不知是我微笑的神情给了他勇气,还是专注的目光给了他信心,他从容自信地发表见解,其他学生不由地静下心来倾听,他的发言博得同学们阵阵掌声。
在我的鼓励下,学生敢于表现,勇于发表独特的见解,他们的思维不断碰撞,充分地张扬个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启发心灵交流,学会做人
实践证明,学生在轻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常常能敞开心扉,尽情地倾吐自己的心声,说得自然、真实、动情。低年级学生在心灵上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和信任,老师甜甜的微笑,亲切的话语容易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情绪;老师热情的表扬,及时的鼓舞能给他们勇气,给他们自信,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
口语交际不仅需要一定的听说技巧,也需要待人处事、举止谈吐、临场应变、表情达意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
1.欣赏别人,学会吸纳
欣赏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只有学会欣赏别人,才能更好地向别人学习,因此,让学生从一个被动的听众变为积极的欣赏者显得尤为重要。在口语表达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听不动脑或光听不动脑的现象,我让他们做做评委,对别人的表现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于别人说得好的地方,能够表现出喜悦、佩服和赞许的神情。等待别人把话说完,吸纳好的见解,补充到自己的话中去。这不仅符合课程标准提出的“努力了解说话的主要内容”这一要求,更能使自己增强自信。
如《我的小设计》,我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一开始学生只会说:“我拼的是小兔,它在地上跑。”之类简单的话。爱动脑筋的学生说“我的也是小兔,小白兔小白兔,白白的身子长长的耳朵,跳呀跳呀真可爱。”这个充满新意的句子很快得到了许多学生的赞许,他们纷纷模仿,言语中闪烁着求新的亮点:“公鸡公鸡真勤劳,红红的冠子尖尖的嘴,天天打鸣不误时。”“小花猫真奇怪,圆圆的眼睛会变色,长着胡须像老头。”……如果学生不懂得欣赏别人,又怎能实现自我突破呢?
2.宽容别人,学会质疑
失败和错误是学习的自然过程,如果说了错话就遭到别人的哄笑,那我们的课堂将会逐渐沉默。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学会宽容,与我们的课堂息息相关,课堂上,一些表现勇敢的学生,他们面对困难,敢于挑战,勇于尝试,但难免有说得不好或说错的时候,这个时候我总是先肯定他们的勇敢,引导学生帮助他找到错误的原因,并能够对错误进行质疑提问,这样做既提醒了表达者,提醒了其他听众,乃至提醒自己,又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可见宽容能给予别人更多的机会,同时也给自己留下思考的空间。
口语表达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我们在关注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因为教会他们做人是非常重要的。
论文作者:马洪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见解论文; 口语交际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独特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