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育海 曹菁
【摘 要】 目的 探讨三联消石疗法对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及治疗机理。方法 应用雄性豚鼠建立肝内胆管结石模型,对比观察应用三联消石疗法后,造模组豚鼠胆汁中C反应蛋白、黏蛋白及其肝脏超微结构、肝内胆管结石成石率的变化。结果 采用三联消石疗法豚鼠胆汁中C反应蛋白及黏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 <0.05),电镜观察发现其肝脏超微结构明显改善,肝内胆管成石率显著降低(P <0.05)。结论 三联消石疗法可降低豚鼠成石胆汁中C反应蛋白、黏蛋白的含量,并改善肝脏超微结构,逆转成石胆汁,从而起到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作用。
【关键词】 三联消石疗法; 肝内胆管; 结石; 豚鼠; 电镜
肝内胆管结石主要为胆色素结石,其病因病机至今仍未阐明。目前认为,胆色素结石的形成与胆红素的过饱和沉淀、胆汁中黏蛋白及其他蛋白质比重的增多、胆道动力学异常等因素有关。胆汁中C反应蛋白及免疫机制、氧自由基等都参与胆色素结石的形成[1] 。胆汁中涉及炎症反应环节变化的C反应蛋白、黏蛋白等,与胆色素结石的形成密切相关。目前,临床对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多采用手术,如肝叶或肝段切除、重建胆管通路等,或再配以溶石、碎石、取石相结合的治疗措施,然疗效欠佳。近年来,中医中药对胆道疾病的治疗优势愈发明显,可以预见,中西医结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可能会成为其发展的方向[2] 。
我们在临床运用三联消石疗法(中药、针刺运动治疗、推按运经仪及部分西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取得了较好疗效的基础,并用该法肝内胆管结石豚鼠模型胆汁中C反应蛋白及黏蛋白的含量,及其肝脏超微结构、肝内胆管结石成石率进行了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现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
1.实验动物
普通豚鼠60只,月龄2~3个月,体重250±20g,采用笼养方式。
2.实验药物和致石方法
中药汤剂补气养肝汤、疏肝通胆汤为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院内制剂。补气养肝汤由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中药组成;疏肝通胆汤由大黄、茵陈、栀子、柴胡等重要组成。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规格:0.3 g/ ml。
3.动物分组、造模及药物处理
取豚鼠6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每笼饲养豚鼠5只,先笼养1周以适应环境,然后进入实验状态。
3.1 正常对照组
每只每日喂适量青饲料并喂正常颗粒饲料50g ,喂养90d ,分上下午进食,并每日喂适量青饲料。
3.2 造模对照组
每只每日喂成石饲料[含正常饲料45.43 g, 致石药物4.57 g(其中酪蛋白1g,蔗糖1.5g, 纤维素1g,猪油1g,胆酸0.02 g, 胆固醇0.05 g)] 50g。喂养60d,后改用正常颗粒饲料喂养30d,并每日喂适量青饲料。
3.3 三联消石疗法对照组
每只每日喂成石饲料,共60d,后改用正常颗粒饲料加中药(前15d补气养肝汤,后15d疏肝通胆汤,分上下午)灌胃,药物剂量以成人用药剂量(60kg体质量,中药400ml/d)按实验动物体型系数换算法计算,中药1.67ml/d,中药连续给药30d。正常组与模型组均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各组灌胃时间均为1次/d。从第61 日起,每日用固定器固定豚鼠,针刺一侧“膈俞”、“肝俞”、“阳陵泉”等穴,连接脉冲电针仪通电留针15min,以连续波、频率160 次/ min ,左右交替,每日1 次。同时,第61日起,每隔1日配合应用行推按运经法,在豚鼠最大耐受程度上按照肝内胆管走向推按,每次操作约10分钟。
4.标本采集和制备
实验结束后均禁食24 h,眼眶注射空气处死,迅速剖腹取出胆囊,观察有无结石、沉淀及絮状物,低温下切取肝脏组织,予1 %锇酸和2 %戊二醛双固定送检。
5.观察指标及方法
5.1 胆汁中C反应蛋白及黏蛋白的含量
采用Mgna FTIR-750型红外光谱仪测定豚鼠肝内胆管结石成分。采用磷钨酸沉淀-酚试剂法测定胆汁中黏蛋白的含量。采用胶乳凝集反应法-液体双相试剂法测定胆汁中C反应蛋白的含量。
5.2 肝脏超微结构
将双固定的肝、胆组织标本用树脂包埋,按电镜常规制备超薄切片,用醋酸铀与柠檬酸铅进行双染色,于日立H26002IV 型电镜观察并照相。
结 果
1.各组豚鼠肝内胆管成石情况
结果见表1。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造模组MCP和CRP含量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1);与造模组比较,三联消石法组MCP和CRP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4.各组豚鼠肝脏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
4.1 正常对照组
肝细胞核圆大,核膜核孔清晰。线粒体数量较多,呈长杆状或圆形,嵴多与内膜垂直排列,嵴上有小突起,基质丰富,电镜密度较高。内质网发达,呈管状或扁平囊状。粗面内质网表面附有密集的核蛋白小体,滑面内质网表面无颗粒,集结成堆,与糖原颗粒相随。胞质中糖原颗粒较多。毛细胆管清晰无胆栓,微绒毛致密细长。连接复合体紧密、完整。
4.2 造模对照组
肝细胞多变性,胞内脂滴大小不等,胞质内胆汁淤积,可见大小不等髓鞘样致密成层物质,糖原颗粒显著减少。 细胞核多不圆整,核间隙增大。线粒体肿胀,嵴结构破坏明显,基质密度下降。内质网池扩张并有脱颗粒现象。毛细胆管及微绒毛减少,毛细胆管扩张,管腔内致密颗粒物质、贮脂细胞增多,连接复合体扩张,肝血窦内枯否氏细胞增生,胞内可见细胞残、溶酶体、次级溶酶体。
4.3 三联消石疗法对照组
肝细胞结构基本正常,核圆整,核仁功能活跃。线粒体呈椭圆形,外膜平整,嵴数量增多,基质密度接近正常,稍肿胀。内质网形态正常,无扩张和脱颗粒现象。毛细胆管无扩张,未见胆栓,微绒毛数量及形正常。初级溶酶体增多,次级溶酶体较少。复合体连接紧密。肝细胞中偶见小脂滴,糖原颗粒增多。
讨 论
1.成石机制
肝脏是生成与分泌胆汁的主要器官,由大量肝细胞组成。本试验表明,由于低蛋白致石饲料对肝细胞的直接作用,导致肝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紊乱,导致致石性病理胆汁形成和分泌,最终形成胆色素结石阻塞肝内胆管。由此可见,肝内胆管结石成石取决于肝细胞水平,同时,已形成的肝内胆管结石又能影响肝脏功能,从而加重肝实质的损害。因此,要逆转成石趋势,在治疗上必须改善肝脏代谢功能,提高肝脏的抗损害能力。
2.三联消石疗法的治疗机理
祖国医学认为,胆为中精之腑,以通为用,与肝互为表里,同主疏泄,与脾胃同属中焦,易受脾胃影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共为一身气机升降之枢。外受风寒、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易伤脾胃而失于运化,而湿热内生,壅滞中焦,引起肝胆失于疏泄,日久化生有形之邪。同时,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肝病易传于脾。而肝内胆管结石病人病程多较长,且反复发作,故除腹胀、腹痛、口苦、寒热往来、善太息等肝胆经病变外,常见胃脘胀满、嗳气、恶心呕吐、不欲饮食、乏力等脾胃症状。脾胃受损,易被肝胆病所掩盖,误当实证治疗,而重用通里攻下之品,致脾胃更虚。
我们根据祖国医学“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论,采用“先补脾胃,后泻肝胆”的方法,对肝内胆管结石病人先予中药补气健脾,疏肝理气,再通里攻下、清热利湿,配以现代电子技术刺激人体穴位,辅以超声直视下手法推拿,将经络学说、腧穴理论、推拿手法及电子技术相结合,刺激胆囊,使其强烈收缩,以增加胆道压力,再配以西药,使Oddi括约肌适时松弛,以助结石排出。
3.关于黏蛋白及C反应蛋白
肝内胆管结石是一种成因复杂的疾病,其形成与细菌感染、胆汁成分代谢异常、胆汁瘀滞等因素有关,涉及胆道梗阻与感染、黏蛋白、胆汁酸、氧自由基及脂蛋白代谢障碍等。C反应蛋白及黏蛋白是炎症反应及肝内胆管结石形成的重要环节,具有免疫识别及免疫调节的功能。近年研究发现,胆石病患者尤其在急性发作期血清中C反应蛋白的水平升高,且其随着炎症的减退而降低。三联消石疗法降低了肝内胆管豚鼠胆汁中黏蛋白及C反应蛋白的含量,而C反应蛋白在其成石过程的炎症环节上起一定作用,因此推断此疗法可抑制肝内胆管结石的形成,并逆转成石因素。
细菌感染是炎症形成的主因,炎症造成胆道感染,使胆道组织的抗损伤能力下降,胆管上皮不良再生,造成胆管狭窄、胆汁瘀滞,形成结石;同时,成石胆汁刺激管壁,引起管壁炎性反应,又加速了结石的形成。胆汁中的细菌产生大量β-葡萄糖醛酸苷酶,将结合性胆红素水解为游离胆红素,后者再与钙结合成为难溶的胆红素钙,沉淀形成结石。对于此过程,三联消石疗法能达到“扶正祛邪、通则不痛”的目的,成功阻遏成石胆汁的生成。
4.三联消石疗法对豚鼠肝内胆管和肝脏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
电镜观察发现,三联消石疗法组豚鼠肝内胆管、肝细胞与造模组比较:①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炎症明显减轻,结构明显改善,细胞结构清晰。②肝细胞内脂滴和贮脂细胞减少,糖原颗粒增加,肝细胞损伤及变性程度减轻。③线粒体增多,基质密度接近正常,为肝细胞正常生理活动的能量来源提供了保障。④内质网恢复正常,无扩张和脱颗粒现象。光面内质网参与甾类物质的代谢,其形态与功能的正常是防止致石性病理胆汁形成的重要保障。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形态与功能的恢复,则是蛋白质及大分子物质等合成与转输的前提。⑤毛细胆管不扩张,微绒毛数量及形态恢复,保证了胆汁成分的分泌与排出,连接复合体的紧密完整,构成血胆屏障,保证了胆汁的定向流动。⑥肝细胞核圆整、核仁功能活跃,说明了肝细胞得到了较好的修复。
实验结论
1.三联消石疗法能改善肝功能水平,为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打好基础。
2.三联消石疗法可降低胆汁中黏蛋白及C反应蛋白的含量,抑制肝内胆管结石的形成。
3.三联消石治疗从肝细胞水平阻断致石性病理胆汁的形成、分泌,从而起到治疗胆色素 结石形成及逆转成石趋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关中正,唐乾利。胆色素结石形成的因素研究进展[ J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7,19 ( 1 ):68-73。
[2]张静喆。肝胆管结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J ]。肝胆胰外科杂志,2006,18(3):68-73。
论文作者:杜育海,曹菁
论文发表刊物:《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4
标签:胆管论文; 结石论文; 胆汁论文; 豚鼠论文; 蛋白论文; 疗法论文; 内质网论文;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年2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