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论文_刘小燕

娄底市中心医院 湖南娄底 417000

【摘 要】目的:探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间收治的急性脑卒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结果:实验组患者从接诊到确诊的时间和从确诊到转送专科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致残率和死亡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卒患者的急救中采取急诊快捷护理流程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对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有积极作用,效果显著,可运用于临床。

【关键词】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急性脑卒;救治时间;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mergency fast nursing process on the treatment time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te stroke.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7 to February 2019, 60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palsy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emergency nursing,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emergency fast nursing. Results: The time from receiving to diagnosing and from diagnosing to referring to specialt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sability rate and mortality rate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first aid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death, the emergency fast nursing process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treatment time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reduce the mortality and disability rate of patients with a positive effect, which can be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Emergency rapid nursing process; Acute cerebral palsy; Treatment time; Therapeutic effect

在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排名是世界第一,比美国的发病率高出了一倍,我国的第三次国民关于死因调查结果发现,排在中国第一位死因的是脑卒中,而近二十年的监测结果也标明,脑卒中每年的死亡人数超过200万,增长的速率高达87%,所以要对脑卒中的做早期诊断,缩短早期干预的时间,在最合适的时间内提供患者正确的治疗,是降低其死亡率、致残率的关键措施。急性脑卒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存在发病急、病情险、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危害。目前,在脑卒患者的急救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院内急救不及时,在此基础上,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的运用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这对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以及致残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对此,笔者就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做了简要分析,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间收治的急性脑卒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最小为37岁,最大为77岁,平均年龄为(55.2±1.3)岁;从发病到就诊共用了2~13个小时,平均为(4.1±1.3)个小时。实验组:30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最小为35岁,最大为76岁,平均年龄为(54.3±1.5)岁;从发病到就诊共用了3~14个小时,平均为(4.5±1.2)个小时。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等资料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

1.2.1 对照组

用常规急诊护理,主要包括:接诊患者,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并联合药物进行治疗。

1.2.2 实验组

1.2.2.1 建立信息化导诊服务

医院需建立、完善医生工作站,将患者从挂号到急诊抢救的所有环节的信息都录入电脑信息系统,以便于缩短患者的就诊时间。利用电脑将整个就诊流程有效完成,同时把急诊室与CT室进行联网,及时将检查结果以录像的形式传递到急诊室,医生根据CT录像及时制定出治疗方案[2]。此外,还需将各个科室的名称、医生的信息以及其他相关信息挂在电子公告栏上,并反复播放,以便于患者就诊。

1.2.2.2 制定科学的急诊快捷护理流程

通过分析大量的资料以及结合我院的实际就诊工作,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包括有接诊前、接诊、评估患者的病情、急救护理、护送患者、转运患者等。医护人员要及时进行病情评估,以便于为之后的诊断治疗做好准备。

1.2.2.3 建立快捷接诊流程

接诊前,工作人员需对救护车、监护仪以及抢救药品、机械等进行清点,做好抢救准备,同时联系科室人员做好待命工作,在患者即将被送到医院的10分钟前,再次联系接诊人员,让其在正确的接诊地点做等待。当患者入院时,医院可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以确保接诊的顺利进行,可先挂号就诊,之后再缴纳相应费用,防止耽误时间影响病情。

1.2.2.4 评估病情并进行救治

患者入院时,医生应及时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详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给予患者吸氧,并建立静脉通道。医护人员亲自陪同患者做各项常规检查,例如血常规、CT、尿常规等,防止患者出现异常状况。抢救时,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采取仰卧位,用小枕头垫高头部以及肩部,避免因误吸呕吐物、分泌物等而伤害到器官进而导致窒息的发生,确保患者呼吸顺畅。对呼吸紊乱的患者,医护人员可给予其氧气供给,对能自主呼吸但呼吸微弱的患者,医护人员可给予其面罩加压或运用机械通气法,如果患者发生脑疝,医护人员应立即给予患者脱水来降低颅内压,同时给予患者吸氧[3]。

1.2.2.5 加强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的培训

加强护理人员对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的培训,主要讲解脑卒中的临床急救、护理方法以及快捷的护理流程,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呼吸道、言语、颅内高压症状、肢体活动等评估及开放气道、供氧、吸痰、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等措施。明确各自职责,合理分工,并定期进行模拟演练,以增加护理人员的操作熟练度,规范急诊救治行为[4]。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从接诊到确诊的时间和从确诊到转送专科的时间,并详细记录下患者的致残和死亡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就诊时间的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对照组患者从接诊到确诊的平均时间是(28.4±3.1)min,从确诊到转送专科的平均时间是(37.6±4.2)min,而实验组患者从接诊到确诊的平均时间是(15.6±2.3)min,从确诊到转送专科的平均时间是(24.7±4.3)min,实验组患者的就诊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就诊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致残率和死亡率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对照组患者致残5例,致残率为16.7%,死亡4例,死亡率为13.3%,而实验组致残2例,致残率为6.7%,死亡1例,死亡率为3.3%,实验组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脑卒中,英文名称stroke,是脑中风的学名,属于神经内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原因是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或者全面性的脑功能缺损综合征或者是急性脑血管病事件。脑卒中为临床急症,多见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5]。患者的治疗需要争分夺秒,超过6小时,患者的脑细胞功能就可能出现严重的损害,后期的救治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因而,对脑卒中患者患者实施急诊抢救就显得意义重大。如果医护人员能做到早诊断、早干预,抢救及时,那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可明显降低。

脑卒中病种多样、危险性大且涉及的诊断环节繁多,因而途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危险情况,对此,医院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来避免危险的发生,这就要求护理流程要做到快捷合理,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节约时间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抢救时间[6]。相关研究显示,紧凑合理的急诊护理干预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提高抢救效率,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对保护患者脑功能具有积极作用[7]。

实验显示,实验组患者从接诊到确诊的时间和从确诊到转送专科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致残率和死亡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急性脑卒患者的急救中采取急诊快捷护理流程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对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有积极作用。效果显著,可运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黄丽燕.急性脑卒中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应用效果的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9):1772~1773

[2]李淑兰,苏彤,杨世彤,等.优化脑卒中急诊抢救流程的实践与思考[J].天津护理,2008,16(2):97~98

[3]兰婷,于传玲,慈丽君,等.78例急诊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8(35):323~324

[4]黄丽燕,杨红叶.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12,34(7):940~941

[5]钟淑英,冉守连.综合护理于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理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6):2615~2618

[6]潘新梅,王坚,王小红,等.加强急诊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救护理环节管理的体会[J].吉林医学,2013,34(16):327l~3272

[7]吴荣,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8):41~43

论文作者:刘小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  ;  ;  ;  ;  ;  ;  ;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论文_刘小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