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产业研究的理论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进展论文,区域论文,理论论文,我国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14X(2008)02-0044-07
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区域经济的研究内容也在不断地扩展。从区域产业研究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区域经济的理论前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区域产业集群理论
在追踪国外研究的基础上,近年来,国内的学者也对产业集群做了大量的研究。较早系统研究产业集群的学者是北京大学的王缉慈教授,她最先较为系统地概括了产业集聚、产业集群及新产业区理论,并且用十多个国内外的产业集群案例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不同的集群现象和机理;在对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传统理论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指出了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企业集群、营造区域创新环境、强化区域竞争优势是国家竞争力的关键(王缉慈,2001)。此外,浙江省的一些学者如颜春友、史晋川、金祥荣、仇保兴等人,对以温州模式为代表的小企业集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除此之外,许多学者分别从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角度对集群现象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目前,国内有关集群研究的文献很多,在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主要的研究集中在集群的类型和特征、形成机制、竞争优势以及我国区域集群战略和政策等方面。我国很多学者对集群的研究是建立在集聚经济和新产业区的基础上的。经济学者侧重于从外部性、报酬递增、专业化分工、交易费用等理论的角度来阐述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机制,地理学者更突出产业的弹性专业化基础上的空间聚集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重视地理空间对于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影响;而社会学者则强调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以及本地的社会文化环境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国内学者对产业集群的定义大多引用的是波特的定义。仇保兴(1999)论述小企业集群时,认为集群是一群彼此独立自主又相互关联的小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建立起来的组织,其结构介于纯市场和层级组织之间,比市场稳定,比层级组织灵活。从制度层面对小企业集群进行了较为准确的定义。但他的研究主要针对小企业集群,没有讨论大企业在集群中的作用。
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国内许多学者是从集聚的角度来研究的。如李小建等(2002)认为,在市场经济作用下,经济生产系统对产业集聚的发生具有自组织性。各层次的规模收益递增、可流动的生产要素、较低的贸易成本是产业集聚发生的三大要素。并提出了政府在诱导产业集聚方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而符正平(2002)则详细讨论了集群产生的供给条件、需求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并认为网络效应在企业集群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地方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史晋川等(2002)从制度变迁、人文精神、海外投资与市场等方面对温州模式的成因进行分析;他还从民问金融产业发展的角度研究集群发展与金融业发展具有很大的相关性。而金祥荣等(2002)则用数学模型较为深入地论证了产业集群的内在动力。
此外,宁钟(2001)从微观角度分析产业集群的演进机制,认为企业集群存在进入、退出、劳动力市场、技术溢出及需求的动态变化,他将空间经济因素引入技术追赶模型,分析了技术追赶、吸收能力和人力资本积累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认为,后发地区实现技术追赶的先决条件是其拥有吸收能力并且与领先地区的知识差距不致太大。叶建亮(2001)从知识溢出的理论来分析浙江省的集群现象。认为知识的溢出是导致集群的重要原因,它不仅决定了集群的规模,也影响集群组织内企业的生产函数。知识的溢出还会导致集群内部产品的雷同和恶性竞争的发生,而依靠知识产权的完全保护并不是制止恶性竞争最有效的手段。
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集群的风险问题。如仇保兴(1999)以浙江永康保温杯产业群为例,分析因过度竞争所致的产品质量恶性循环、不断退化的过程,并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产品质量信息分布不对称性所致的“柠檬市场”效应。其后,雷如桥等(2004)对企业集群的“柠檬市场”风险及其对策也进行了研究。而蔡宁等(2003)从集群内在网络关系的视角,深入剖析了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并基于集群的生命周期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朱瑞博(2004)则将集群风险分为内生性风险与外生性风险两类。并在“自稔性”风险成因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模块化理论,分析模块集群抗集群内生性风险的机理。王雷(2004)分析了我国产业集群面临的潜在风险及其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并就如何进行风险防范和效率改进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杨峰等(2005)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分别从技术风险和制度风险这两个方面对集群风险的内生和外生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技术在集群演化过程存在集群创新能力僵化风险和技术选择失误风险,而制度风险主要是制度路径依赖风险。陈金波(2005)采用生物学类比研究方法,对企业集群发展中面临的两类主要的内在风险:近交衰退风险和传染病风险进行了研究和论述,并提出了一些的防范对策。
在实证研究方面,刘军国(2001)的清河羊绒市场研究、陈建军(2000)的江浙模式研究以及孟庆民(2001)珠江三角洲产业聚集研究具有代表意义。此外,徐维祥(2001)还用特尔菲测定法(Delphi)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多因素分值权重加和法、系统聚类分析法,结合多组判别分析,对浙江的产业集群进行了特征分区研究。有关集群政策,国内学者也已经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如王缉慈(2001)提出地方集群战略中的一些政策要点;聂鸣等(2002)认为中国政策应该从过去的产业政策改为集群政策。并通过阐述OECD各国产业集群政策的特点及一般原则,对我国开展产业集群规划提出了建议。总之,随着集群理论的不断深入,今后还应当加强集群政策和实证方面的研究。
二、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理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近年来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分工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从传统的产业间分工发展到产业内分工,并开始向产业链分工转变。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工形式,产业链分工与传统分工有很大的区别,即产业链由不同特性的环节构成,各个环节按照不同的要求,可以将其生产活动分散到不同的区域进行。这些环节虽然同属于一种最终产品,但它们作为中间产品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属于各自的产业领域,于是便形成了区域的功能专业化。
目前,国内外有关新型区域分工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国际贸易研究领域。我国国际贸易领域的学者将这种新型分工称为“产品内分工”,以区别传统的行业间和行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形态,特征是某个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供应过程的不同工序、区段、环节拆分到不同空间甚至不同国家去完成,区别于在一个工厂内部完成整个工序流程的生产方式(卢峰,2004)。也有学者认为,产品内分工、模块化生产是与网络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产和供应过程不同工序、区段和环节在不同的空间进行,然后在同一个地方形成最终产品,这样的生产方式实际上就是网络经济条件下一种典型的生产方式(庄尚文,2005)。对于使用“产品内分工”这个概念,魏后凯(2007)认为容易引起歧义。因为任何产品的分类都是相对的,一个产品可以分解为不同的零部件,或者按生产过程分解为不同的工序和模块,从总装或者集成的角度看,它是一个完成的最终产品;但从参与分工的各个企业来说,它所承担或完成的工序、模块或者零部件,也可以看成是一个产品。更为重要的是,当这种分工从生产环节延伸到技术开发、销售环节,其分工范围将突破产业的边界,延伸到其他制造业部门甚至第三产业领域。因此,从规范的角度看,使用产业链分工概念将更为科学。
虽然,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这种新型分工概念还没有明确的界定。但对它的特征,尤其是与传统分工的不同之处有较多的探讨。魏后凯(2007)认为,所谓新型产业分工是与传统产业分工相对应的概念,主要包括部门内分工和产业链分工。相对于传统的部门间分工,新型分工在专业化形式、分工特点、产业边界、分工模式、空间分异和形成机理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
在对传统分工的研究基础上,一些学者还对这种新型产业分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卢峰(2004)最早指出产品内分工作为一种更为细致深入的国际分工形态,其分工的基础和源泉是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并提出了决定产品内分工强度的四个因素,即生产过程不同工序的空间可分离性,不同生产工序要素投入比例的差异性,不同生产区段的有效规模差异度和跨境进行生产活动的交易成本。同时,他还选取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两个视角,从远洋运输成本下降、航空运输成本下降、信息交流成本下降、技术进步的其它影响、贸易自由化改革影响、发达国家鼓励加工贸易政策、发展中国家鼓励出口加工政策这七个方面考察了推动当代产品内分工发展的主要因素。实际上,这种新型分工还可能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并且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因此,对于推动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的动因,还有必要深入探讨。
有些学者还对这种新型分工进行实证研究。如田文(2005)将产品内分工引起的中间投入品贸易成为产品内贸易,并明确提出产品内贸易的范围和计量方法,从而将一国进口的中间投入品作为产品内贸易的统一口径,并通过比较,指出产品内贸易与产品内贸易是交集的关系。张纪(2006)以笔记本电脑行业为例,对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收益分配进行了研究。他采用卢峰(2004)的产品分类方法,建立成本和利润函数,对笔记本电脑各个生产环节的市场结构对收益分配的影响作出了检验。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国际贸易领域对分工的研究更多的是侧重其产业特性,而区域经济领域则重视空间特征的分析。如魏后凯(2007)对我国大都市区内的产业链分工体系进行了研究。认为,目前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等地区已经或即将出现按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工序甚至模块进行分工的新态势。比如,在这些大都市区内,大都市中心区着重发展公司总部、研发、实际、培训以及营销、批发销售、商标广告管理、技术服务等环节,由此形成两头粗、中间细的“哑铃型”结构;大都市郊区(工业园区)和其他大城市侧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由此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菱形”结构;周边其他城市和小城镇则专门发展一般制造业和零部件生产,由此形成中间粗、两头细的“棒形”结构。并且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不断加剧,大都市区内部的各种冲突也日益明显。针对大都市区面临的种种冲突尤其是产业冲突问题,推进都市区内部基于产业链分工的基础上的新型分工体系的形成,是消除和缓解产业冲突的有效途径。
尽管国内在近年来开始对这种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现象进行研究,也有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实践的发展,对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的研究,还显得十分薄弱。尤其是对于这种新型分工的度量、适用范围、影响因素、动力机制以及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对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的研究,必须要融合当代国际经济学、管理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才能使研究的结论更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区域产业转移理论
目前,我国学者对于区域产业转移的研究,在还处于初始阶段。国外学者对于产业转移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国家之间的,而且对于产业转移的动因研究较多,他们主要是从生产力成本、产品生命周期、比较优势、产业链等视角出发,但从微观角度,即企业的角度较少。而我国的学者则对区域产业转移的模式、产业转移的效应、产业转移的战略与对策研究较多。
现有的研究对产业转移的概念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表述,只是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认同产业转移是产业的空间转移或空间迁移现象(陈刚、刘姗姗,2006)。如魏后凯(2003)认为,产业转移的实质是企业空间扩张过程,也是企业的再区位和区位调整的过程。陈建军(2002)认为,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地区或国家转移到另一地区或国家的一种经济过程。根据产业转移主体的性质和动机的差别,产业转移可分为扩张性转移和撤退性转移,前者是区域成长性产业出于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的动因而实施的;后者是区域衰退产业迫于结构调整的压力,出于优势再生的目的而被迫实施的(陈刚、陈红儿,2001)。
对于产业转移的动因,卢根鑫(1997)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品价值构成的角度出发,认为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在于重合产业的产品技术构成相似而价值构成相异,这样导致了产业从高成本国家和地区转移到低成本国家和地区。陈建军(2002)认为,中国现阶段出现的产业区域转移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市场的扩张、产业结构的调整、追求经营资源的边际效益最大化以及企业成长的需要。此外,石奇(2004)认为,产业转移是企业实现市场集成的手段。所谓集成经济是指企业通过市场重组和集成的方式对产业链中不同价值环节的最优利用而实现的经济。
对于产业转移的模式,曹庆荣(2001)认为有六种:整体迁移式、商品输出型、市场拓展型、资本输出型、产业关联型、人才联合型。蒋文军等(2001)则认为,欠发达地区在吸纳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一般应采取三种基本形式:整体移入式、要素嫁接式、存量激活式。许多学者根据产业转移的方向,将产业转移模式分为:垂直型产业转移模式和水平型产业转移模式(韩文民、王婷,2005);垂直顺梯度工序型转移模式、垂直逆梯度工序型转移模式、水平工序型转移模式(赵张耀、汪斌,2005)等。此外,根据产业转移的具体途径又分为:区际直接投资转移模式、直接设厂转移模式、收购兼并转移模式、委托生产或生产外包转移模式、OEM转移模式、对外建立销售网点等(陈刚、刘姗姗,2006)。
对于产业转移的效应,陈刚、陈红儿(2001)认为,产业区域转移对转移区域双方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发达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且也是欠发达区域经济起动与发展的良好契机。产业转移对欠发达区域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要素注入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关联带动效应、优势升级效应、结构优化效应、竞争引致效应、观念更新效应。此外,产业转移还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朝向一体化方向协调发展。魏后凯(2003)以竞争力为切入点,从企业和区域两个层面考察了产业区域转移的效应问题。虽然企业迁移或者产业转移最终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但对转出区和转入区竞争力的影响却不同。这种转移将会导致转出区产业竞争力下降,就业机会减少,而转入区该产业竞争力提升,就业机会增加。从长远发展看,措施得当的产业转移同样有利于提高转出区的整体竞争力。聂华林等(2000)则专门研究了我国东部向中西部产业转移的效应问题。
有关产业转移的战略与对策,陈建军(2002)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东扩西进”的产业转移战略。即分阶段、分区域、分产业地鼓励浙江企业向上海和沿海其他经济发达地区扩张,同时鼓励浙江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生产加工能力。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蒋文军等(2001)认为要以积极的姿态实施适应产业转移的战略:一是积极碰撞;二是定点定向;三是社会参与;四是网络推进;五是中介代理;六是以商引商。聂华林等(2000)认为,我国西部地区在接纳东部转移产业时应从自身利益考虑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基础产业,加强西部地区的横向联合以及为区际产业转移提供合理的制度环境。
总体说来,随着国际产业转移出现的新趋势以及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目前国内对于产业转移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特别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区域产业转移出现哪些新的特点、我国的区域产业转移如何与国际产业转移接轨、如何正确处理区域产业集群战略与区域转移的关系,以及促进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产业转移模式及其相关的区域政策问题至今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也十分缺乏。
四、区域竞争力理论
我国学者对区域竞争力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从现有的文献来看,主要涉及区域竞争力的内涵、理论基础、决定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及措施等方面。总体来说,目前国内区域竞争力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对于区域竞争力的概念、评价指标、形成机制等一些基本问题认识不清,与现实发展的结合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对于区域竞争力概念的理解,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王秉安(2003)把国内学者对区域竞争力的定义归纳五类:财富创造论、资源配置论、产品提供论、经济实力论、综合论。芦岩等(2006)则根据对竞争力的不同理解,将这些定义分为四类:一是“财富创造能力”说。即以区域经济的均衡产出、生产能力和市场地位来描述竞争力;二是“经济持续发展能力”说。这种观点基于提高竞争力的最终意图,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三是“资源吸引和有效配置能力”说。这种观点着眼于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基本途径,是目前国内较为主流的一种观点。如王秉安(2003)认为,区域竞争力是指一个区域在大区域中与同一类型区域争夺市场和资源的能力,或者说是一个区域在大区域中相对于其他同类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四是“多种形式的综合能力”说。有些学者认为区域竞争力是多种形式能力的综合。
在现有的文献中,对区域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多。基于形成区域竞争力诸要素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国内学者大都主张构建诸如“总指标——准则——分准则——指标”的多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要点(准则或分准则)大致涵盖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对内对外开放、经济实力、科学技术、人力资源、地方政府、金融活动、自然环境和资源、基础设施、生活环境等,指标体系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可比性。但现有的评价体系研究存在着将竞争力的决定因素视同竞争力本身,对形成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有所遗漏,个别指标设置不尽合理等问题。特别是在新型分工格局下,还亟待于开发出新的衡量产品内分工或产业链分工程度的评价指标(芦岩、陈柳钦,2006)。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许多学者对我国区域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地区整体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对地区内的具体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对技术创新与地区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对外商直接投资与地区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对地区内产业组织竞争力的研究、对制度创新与地区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等方面。
近年来,区域竞争力的主要热点问题集中在区域核心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基础的多元化、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的关系、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机制、增强区域竞争力途径等方面(芦岩、陈柳钦,2006)。随着区域实践的不断发展,区域竞争力问题可能仍是今后国内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此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同时,要注重对区域竞争力的动态研究。
许多学者认为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源泉。但对于什么是区域核心竞争力,也是各有说法。赵修卫(2002)认为,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优势表现,是指区域所特有的,在资源利用、产品开发、生产、市场开拓及服务中,与其它地区相比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且不易被其它地区所模仿和学习的综合能力与素质。黄善明(2004)认为,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经济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能使整个区域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长期持续发展的区域经济竞争力中最基本的竞争力,是有效配置资源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和自组织能力。李仁安等(2005)则将区域核心竞争力理解为能将区域的独特资源转化为竞争优势的一组政策、知识、技术或技能的有机综合体。他们还构建了区域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区域优势、创新能力、文化理念和资源聚集能力四个准则。此外,鲍永安(2005)从竞争优势理论变迁中找寻区域核心竞争力研究的逻辑起点,对区域核心竞争力及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并从评价体系和提升对策等角度总结了区域核心竞争力管理的研究成果。他认为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包括识别、规划、培育和维护五个环节,其中识别、培育与维护属基础性环节。
对于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机制,目前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许多文献致力于研究特定因素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这些特定因素包括当地文化、政策法律环境、政府职能、城市化、智力资源、企业家资源以及产业集群等,它们都从某些侧面反映出区域竞争力的形成与强化机制(芦岩、陈柳钦,2006)。针对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许多学者研究了增强我国区域竞争力的途径与对策。如朱传耿等(2002)认为,除常规措施外,关键是促进人的现代化和制度的现代化,加快区域创新网络建设。郭京福(2004)则认为,提高产业竞争力需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利用资源要素培育特色产业,坚持市场需求导向,重视引进高新技术,制定实施合理的产业政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等。此外,许多学者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协作和一体化,大力发展产业集群,重视发挥企业家才能,加快农村城市化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产业转移论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经济风险论文; 产业集群理论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集群技术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企业空间论文; 经济学论文; 产品竞争力论文; 区域经济学论文;